北歐風格空間劃分是怎樣的?尤其是客廳 簡歐式是目前別墅裝修流行的一種風格,就是簡約現代的歐式風格. 成熟的人,都有其鮮明的個性和特點,這就是其風格所在。裝修也一樣,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歷練,各種裝修手法自成一體,風格呈多樣化。 這幾年提倡的簡約風格,因為加上了現代風格的元素,又可以分為簡歐風格(現代歐式風格)、簡中風格(現代中式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現代簡約風格等等。 為日常居住的別墅,首先要考慮到日常生活的功能,不能太藝術化、太鄉村化,應多一些實用性功能。而度假性質的別墅,則可以相對多元化一點,可以營造一種與日常居家不同的感覺。康延補稱,居住型別墅風格可以是典雅一些、現代一些甚至帶些小資情調,而度假型別墅則可以粗犷些、自然些、鄉村些甚至帶些原生態的味道。他強調,別墅裝修風格一定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地理以及地域文化,別墅裝修要內外協調,多種裝修風格可以混搭,只要自然協調即可。建築風格、小區環境與室內裝飾三者風格相統一. 世界最大移動電話生產商諾基亞的故鄉----芬蘭,手機的普及程度已可與著名的桑拿浴相比。漫步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街頭,你甚至可以看到許多孩子的手中都拿著手機。調查顯示,有一半以上的芬蘭人擁有手機普及率高達58%,居全球第一。但這並不意味著市場已經飽和,諾基亞首席執行官約瑪-奧利拉先生預言:今後5年內,芬蘭的手機擁有率將達到100%。正是由於諾基亞采取了以移動電話為發展中心的公司新戰略,才取得了今天驕人的業績。據紐約股市的最新排名,諾基亞已位列世界大公司第二十二位,市值達一千多億美元。另據國際品牌咨詢公司的一項評估表明,諾基亞的品牌價值已躍居世界第11位,名列世界移動通信行業榜首。事實上,正如通用汽車代表美國一樣,諾基亞代表了芬蘭,它是推動芬蘭走向更加繁榮的工業動力。在今年芬蘭多數主要工業部門處於蕭條萎縮的同時,其電信設備產值卻增長了81%。諾基亞的產值占芬蘭國民生產總值的3%。難怪芬蘭總理把諾基亞稱為是芬蘭經濟的第三條腿。稱贊它把一個曾經以森林為主的小國變成了一個“後工業信息社會”。而僅僅在20年前,諾基亞還只是一個生產膠鞋、輪胎、紙張和電子產品的集團公司。正是靠著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准確預見及把握,它才取得了每年高於30%的增長速度,一步步發展成為一個引領世界移動通信潮流的高科技明星企業。諾基亞公司1865年創建於赫爾辛基以北100英裡的一個工業小鎮上。該公司在不同時期生產了從造紙、物業、到橡膠、機械、電纜等幾乎所有產品,以至許多芬蘭人至今仍把諾基亞的名字與兒時穿的膠皮棉靴相聯系。一個來自50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的森工企業是怎樣成為當今世界三大通訊設備生產廠商之一的跨國公司的呢?諾基亞相信:成功的秘訣在於時刻把握市場變化趨勢,及時調整公司發展戰略,抓住時機、果斷變革,始終領先一步。最近幾十年,諾基亞抓住了兩次調整產業重心的重大時機。第一次在1960年,已經發展成為紙張、橡膠、電纜等綜合性生產企業的諾基亞,在電纜廠成立了電子部,以光線電傳輸為發展核心。當時,半導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對於所有企業來說,學效習這些新技術都必須從零開始。今天的諾基亞便由此奠基。最關鍵的一次轉變發生在1992年,當時諾基亞已由造紙、橡膠、電纜等傳統型工業轉變為一個經營計算機、電子消費品和電信產品的高科技集團公司。但公司轉型之初,經濟上出現了虧損,新任總裁約瑪-奧利拉響亮地提出:“未來將屬於通訊時代,諾基亞要成為世界性電信公司。”這位首席執行官一上任就推出了以移動電話為中心的專業化發展新戰略。將造紙、輪胎、電纜、家用電子等業務或壓縮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獨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擁有歐洲最大電視機生產廠之一的電視生產業務,集中90%的資金和人力加強移動通訊器材和多媒體技術的研究和開發。諾基亞的決策者以其對移動通訊行業發展趨勢的敏銳把握,抓住了這個絕佳時機。當別的公司還在加強模擬技術的研究時,諾基亞操作簡便的數字移動電話已准備就序。這些電話經過專門處理,能適用於全球范圍內的不同頻率和標准。恰在此時,正如諾基亞所預料的那樣,世界移動電話的需求量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早已為此作好充分准備的諾基亞實現了飛躍。1992年以前,通信只是諾基亞13個多元化經營項目中的一項,約占總營業額15%。而在今年上半年諾基亞完成的86.47億美元銷售額中,有90%以上來自通信。目前,諾基亞在全球移動通信市場的份額已接近30%,並成為世界最大的移動電話生產商。如果說抓住機遇走專業化道路使諾基亞實現了飛躍的話,對市場的敏銳把握,則使它始終站在產業的前沿帶動整個行業發展,從而引導市場。諾基亞認為市場是不能等的,如何填補市場空白或把一個小市場做大,關鍵在於你如何去發現和掌握好領先科技的切入點。諾基亞雖然一直擁有領先科技的優勢,但它更重視科技的實際應用,認為技術如果不能延伸為合適的應用,為人類帶來價值的話就不會形成市場需要。因此新產品的構想源於消費者的需要、期望和夢想,詳細的市場分析和對用戶的細致分類才是最關鍵的前提。諾基亞的市場細分策略使它第一個打破了每兩年發布一個新產品的業界規律,而代之以平均一個多月就有一個新品種問世。它的系列移動電話在優化基本功能的同時,從小處著眼不斷創新,填補了一個又一個市場空白。如諾基亞5110一進入中國市場就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他們注重實用和品質,追求時髦與個性,但他們口袋裡的錢不算太多,因而也不要求更多的商務功能。針對這一消費群體諾基亞推出了創新的“隨心換”彩殼,並制定了相應的低價位策略。籍此,諾基亞在市場中占盡先機,並掀起一輪手機銷售的熱潮。諾基亞不但善於發現技術和當前市場的結合點,當其技術已領先市場時,它還能創造市場,引導市場向其技術轉變,從而開拓出嶄新的成長空間。如具有革命性的諾基亞7110媒體電話的誕生,就是要把上億的互聯網用戶和移動電話用戶轉變為在此之前還不存在的媒體電話用戶。諾基亞為什麼堅信這種轉變會成功呢?這是因為它早已洞察了這一新技術將給用戶帶來巨大的使用價值和增值服務。正如移動通信為什麼重要?因為它可以給大家帶來溝通的自由,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未來是‘無線’的,人們需要從各種線的糾纏中解脫出來,實現真正的移動通訊,這將給處於移動環境中的人們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便利。”約瑪-奧利拉的這句話揭示了諾基亞致力於開創移動信息社會的根本原因----“科技以人為本”附錄:諾基亞發展歷程(從造紙廠到移動通信巨人)1865年費雷德裡克芬造紙廠1922年諾基亞的近鄰、生產高統皮套鞋和輪胎的芬蘭橡膠廠與制造電力電話電纜的芬蘭電纜廠合並。1967年諾基亞與合並後的芬蘭橡膠電纜廠聯後組建諾基亞集團。該集團對電子工業進行了大量投資。1992年奧利拉執掌諾基亞公司。他將公司業務重點放到電信業,推動了gsm標准制式電話的生產。1994年諾基亞公司股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1996年諾基亞公司拍賣電纜及彩電生產業務,並在移動通信領域取得飛速發展。1998年生產出第一億部移動電話,成為世界最大移動電話生產商。 nokia是芬蘭語,其實,諾基亞這個名字的由來並不復雜.諾基亞(nokia)指的是生活在芬蘭的一種長著黑色長毛與利爪的野獸,這種野獸主要生活在芬蘭境內一條河的兩岸,因此,人們就以這個怪獸的名字來命名了這條河,稱之為諾基亞河(rivernokia).1865年,當弗雷德裡克·依德斯塔姆(fredrikidestam)准備開始創業的時候,選擇了在諾基亞河的岸邊設立它的公司,並以這條河的名字來命名了它的公司,叫做(nokiaab).從此,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諾基亞這個稱呼也傳遍了全世界,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字.
諾基亞成立137年的過程,正是一部芬蘭現代史的縮影,從社會主義到資本主義,從出口木材到出口手機。這家百年老店傳奇的轉型經歷,連同樣老字號的奇異電器(最初做燈泡,現在做飛機引擎)都瞠乎其後。 不同世代的芬蘭人,都可以和諾基亞產生連結。60歲以上的,認為諾基亞是賣木材和電纜的公司;40歲以上的,認為諾基亞是賣雨鞋和衛生紙的公司,20歲以上的,認為諾基亞是賣手機的公司。 沒錯,這些都是諾基亞,或曾經是諾基亞。nokia這5個字母合起來,不僅是芬蘭家喻戶曉的名字,更是全世界熟知的商標。「nokia在1990年代初期做海外營銷時,很多人還以為這是日本公司,」諾基亞總部公關經理普奇娜(tuulaputkinen)笑著說。 到今天,諾基亞的知名度,已經遠超過任何一家日本公司。美國知名市調公司interbrand今年公布的全球「100大品牌」調查中,諾基亞(第6名)是前10名中唯二的非美國企業(另一家是奔馳汽車),也是唯一一家連續兩年都進前10名的非美國企業,品牌價值高達300億美金,比麥當勞、豐田汽車、花旗銀行和新力都更知名。
每個人都和諾基亞脫離不了關系 在芬蘭,隨便一個當地人,都能侃侃而談他(她)與諾基亞的關系。他可能在諾基亞工作,或他的親戚、同學、朋友在諾基亞工作,再不然,他本身是諾基亞的死忠消費者。從1865年賣木材起家的公司,能夠達到這樣的成績,是絕無僅有的,而芬蘭幾乎傾全國之力,來牽成這家企業走上國際舞台。 諾基亞也不負眾望。多年來一直是芬蘭第一大企業,諾基亞一家公司的出口值,占芬蘭全國出口的25%,而在赫爾辛基證交所,諾基亞一家公司的市值,等於其它所有上市公司總和。這些數據說明一件事:諾基亞就是芬蘭。 1967年,諾基亞木材、芬蘭橡膠和芬蘭電纜這三家公司合並,讓諾基亞脫胎換骨,擁有發展電子業的基礎,而1992年接任執行長的歐裡拉(jormaollila),則是率領這家百年老店從芬蘭走上世界、稱霸無線通訊市場的靈魂人物。 這位被視為未來芬蘭總統熱門人選的企業領袖,在上任之初,面對的其實是一個千瘡百孔、幾近破產的老公司。1992年,正是前蘇聯解體,芬蘭失去最大市場,經濟失速下墜的時候,擁有電線電纜、衛生紙、膠鞋、電視機、個人計算機、手機和通訊設備等龐雜事業的諾基亞,所受的沖擊更大,公司一度因財務困難考慮出售,可能的買主包含瑞典的對手易利信,但易利信沒有興趣。
讓手機可以輕松放在口袋裡 當時,除了手機和通訊設備有豐厚獲利,諾基亞的其它事業不是大賠就僅是小賺,歐裡拉的任務是扮演劊子手,把不該存在的事業砍掉,而他也稱職做好,就像威爾許(jackwelch)在1980年接任奇異電器執行長頭四年一樣。 「1980到1990年代初期,諾基亞很慘,個人計算機賠得一塌糊塗(被亞洲的台、日、韓連手擊倒),其它事業也不好,整個公司感覺沒有前途,」赫爾辛基科技大學通訊軟件與多媒體實驗室主任卡立(hannuh.kari)回憶,他當時就在諾基亞個人計算機事業部服務。卡立分析,聚焦無線通訊業,並率先在1992年推出第一套gsm系統,是諾基亞反敗為勝的關鍵。 這正是芬蘭的寫照。失去蘇聯這個最大市場(占芬蘭1/3出口值)後,芬蘭注定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的一員,接受更嚴格的市場經濟考驗,資源配置和產業重心都須重新調整。 歐裡拉對諾基亞做出的最大貢獻有兩個。第一,他體認品牌是向消費者溝通的最重要元素,諾基亞要從芬蘭走向國際,一定要由強大的品牌帶頭。從1992年開始,諾基亞每年都投資數億美金在營銷和廣告上,持續不辍。第二,他把手機事業重新定調,從功能性訴求轉為風格訴求,意味著手機由厚重龐大走向輕巧有型,「可以輕松放在口袋裡。」 1997年,諾基亞以一系列「connectingpeople」(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廣告,在全球密集推出,各種不同年齡消費者愉快講手機的畫面,跳脫以往手機強調功能的窠臼,打動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手機不再只是你父親用的工具,每個人都該有一支。來年,諾基亞隨即超越摩托羅拉,登上手機市場冠軍,到今年占有率更攀升到38%。 「諾基亞剛推出紅色手機時,大家都在笑,但現在大家都在學,」卡立觀察,「諾基亞現在賣的不只是技術,還有形象,買諾基亞手機就像買當年ibm的pc。」 很難想象,[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