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德的精工玉石好嗎 博德精工磚的質量口碑還是不錯的.
廣東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是中外合資的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建築陶瓷界新型高科技環保建材設計、開發、生產的龍頭基地。
博德公司擁有占地70多萬平方米的廠區面積和40多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采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意大利設備和生產線,建立了國內最先進的陶瓷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實行國際先進的管理模式,全面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企業綜合實力處於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博德公司孜孜追求“以科技創造完美的國際品牌”的目標,以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享譽業界。公司率先開發出世界上第一片“精工玉石”(微晶玻璃陶瓷復合板材),而被譽為“實現了世界陶瓷科技的革命”,將世界建築陶瓷與環保建材的概念進行了全新的演繹,推進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發展至今,博德精工產品已形成精工玉石、精工磚和精工內牆磚三大類別、十三大系列、數百花色品種,不但已經成為業界規模最大的精工玉石生產基地,而且所有精工磚產品均源於公司獨家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以品質優異、工藝領先、花色新穎在陶瓷業界一枝獨秀、傲立潮頭。
“精益求精,超越自我”。博德公司秉承這一企業理念,不斷超越,迅猛發展,目前已被國家和廣東省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並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廣東省重點新產品、中國名優產品、中國環保產品、國家強制性3c認證產品等多項榮譽。產品用戶遍及世界各地,中國內地的專賣店已近1000家,產品還遠銷亞洲、歐洲、美洲、澳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ahref="www.bodestone/"target="_blank"www.bodestone//a 自古就是一個城市了 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位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南海,為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是中國南方最大城市。
廣州歷史悠久,周朝時,楚國派大臣來到這一"百越"人聚居的地方,"百越"歸服於楚時稱楚庭。周赧王時,在南海之濱築城,稱南武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任囂率兵統一嶺南,設立南海都,廣州當時稱番禹。任囂任南海郡尉,築番禹城,俗稱"任囂城"。這是一座小城,在今廣州倉邊路舊倉巷一帶。漢初,趙倫接管南海郡,並吞附近地區,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其王朝歷經五世93年。趙倫以番禹為首邑,將番禹城向東西東、廣西省區大部,這是廣州名稱之始。唐為嶺南道治。五代梁貞明三年(917年),南海王劉襲在此稱帝,改元乾亨,國號大越。翌年改稱漢,史稱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作為都邑。三國至唐末五代時期,廣州城曾向南擴大,因臨近江邊,常為洪水所淹,南海王劉隱鑿禹山,取土墊高,拓展城垣,名為新南城。宋代為廣東東路治。明代為廣州府。1645年,朱聿鉤曾在廣州建立了為期44天的南明小王朝,改元紹武。清沿明治。1921年廣州市政廳成立,為廣州正式建市之始。宋代時廣州城垣修建多達十數次。北宋時先後修築了中、東、西三城。中城又稱子城,是以南漢舊城為基礎,東抵甘溪,西抵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華路,周長2.5公裡。東城以趙倫城東部舊址為基礎,西接子城,東至芳草街,北至豪賢路,南抵文明路。1071年增築西城,周長6.5公裡余,規模最大。
明代廣州是當時嶺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間,曾兩次擴建城牆。第一次擴建時,把宋代三城合而為一,稱老城,周長10.5公裡。明後期,又在老城南增築新城,今萬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為新城的南界。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築了較小的東西兩翼城。辛亥革命後開始拆除改作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現僅殘留越秀山上五層樓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觀瞻。 2000多年來,廣州一直是中國華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廣州就是熱帶珍貴特產的集散地。著名的商品有珍珠、犀角、玳瑁、象牙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工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早在漢代,番禹的紡織、食品加工、陶瓷等工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兩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人口再次大量南遷,又促進了這裡的生產發展。東晉時"大開鼓鑄",使廣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冶鐵業。南朝劉宋時生產出"薄如蟬翅"的葛布,一幅24米長的布,卷起來可裝入竹筒,被譽為"入筒細布"。唐宋時期,釀酒、治陶、冶煉等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明清兩朝,廣州附近的佛山鎮是全國聞名的銅鐵冶煉中心,制造的鋼鐵器具,遠銷嶺北和海外。
廣州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漢代時已經和海外一些國家有了貿易往來。在廣州象崗發現的南越文王帝陵墓,出土銀盒以及瑪瑙、水晶等多種質料的珠飾,有的是中亞或南亞的舶來品。梁朝時,每年來到廣州的各國商船有10多批。唐代,廣州成為世界著名的港口,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諸國。為了加強對外貿易的管理,在這裡設置了中國最早的外貿機構和海關"市舶使",總管對外貿易。另外還有"蕃坊",供外國商人居住。外國到廣州的船,帆飄如雲;僑居廣州的外商(主要是阿拉伯人)數以萬計,最盛時達10萬以上。他們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蕃坊修建了伊斯蘭教寺--懷聖寺。從五代到北宋,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和通商口岸,貿易額占全國98%以上。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史上,廣州有著重要的地位。1841年英軍侵略廣州期間,廣州郊區103鄉的人民自動組織起來,在三元裡一帶給英國侵略軍以有力的打擊。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等人曾以廣州為基地,多次舉行武裝起義,為推翻帝制、創建民主共和國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為辛亥革命吹響了前奏。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當選為海陸軍大元帥,誓師北伐。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再揭護法旗幟。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統一戰線政策。1924年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開創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新局面。1925年6月19日,香港中國工人和廣州洋務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廣州舉行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罷工。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這裡舉行廣州起義,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開辟了廣州革命斗爭的新階段。
廣州是一座亞熱帶風光的美麗城市,四時花開,景色宜人。著名的風景區白雲山,層巒疊蟑,草木蔥寵。山上有斗山亭、能仁寺、明珠樓、水月閣、黃婆洞等勝跡和"白雲松濤"、"白雲曉望"等勝景。市區的越秀山已辟為風景秀麗的越秀公園,攀至山頂的中山紀念碑可俯瞰廣州市全貌。山巅的鎮海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紅垣重閣,古樸凝重。還有五羊石像、海員亭等多處游覽點。
位於市區的光孝寺,是廣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初為西漢越王趙建德的故宅。三國時吳國官員虞翻居此,虞死後,家人施宅作廟宇,名制止寺。唐儀鳳元年(676年),高僧慧能在寺戒壇前菩提樹下受戒,開辟佛教南宗,稱"禅宗六祖"。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改名光孝寺。寺內原有十二殿、六堂、鐘鼓樓等。現存主體建築有大雄寶殿、六祖殿、伽藍殿、天王殿、東西鐵塔、法幢等古跡,昔日雄偉規模依然可見。
佛教古寺六榕寺,建於梁大同三年(537年),是當時廣州刺史蕭裕為瘗藏梁武帝母舅從海外攜回之佛骨而建。寺內保存宋代鑄的禅宗六祖慧能銅像。還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鑄的3尊巨型銅佛像,每尊高6米,重10噸。寺內蒼榕翠竹,繁茂交陰。
廣州的革命遺址遺跡眾多。著名的有三元裡平英團遺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廣州公社舊址、黃埔軍校舊址等。 廣州歷史上是一個音樂戲劇之鄉,著名的有廣東音樂、粵劇、粵曲。廣東音樂是中國著名的大樂種之一,在世界樂壇上也有一定地位。傳統樂曲《雨打芭蕉)}、《柳搖金》等風格獨特,曲調優美。
廣東工藝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三雕、一彩、一繡"即"象牙雕刻、紅木雕刻、玉石雕刻、織金彩瓷、廣州刺繡",更為工精藝巧,聞名中外。
1982年國務院公布廣州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州嘛——歷史很長: 在今天,提起廣州,人們會很容易、很自然與現代、時髦、繁華、富裕、美麗聯系起來。其實,廣州還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首批頒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王朝任命任囂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開始、廣州已有2219年的建城歷史。而世界歷史名城中,除古羅馬、雅典等少數幾個城市外,巴黎、倫敦、莫斯科等均比廣州年輕。
據史書記載,在公元前9世紀的周朝,這裡的“百越”人民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民已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這是廣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奏始皇統一嶺南後建立南海郡,郡治設在番禹,位於今天廣州倉邊路、越華路、中山路、北京路一帶的老城區內。錢正朝任命任第為南海尉並建城.俗稱“任囂城”,有人考證後認為“任囂城”就在今越秀區倉邊路一帶。秦末漢初,趙佗繼任南海尉,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帝,建趙佗城。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等.率領大軍,出師嶺南,廢除南地國,再置南海郡,郡治仍設在番禺(即今廣州)。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於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在交州東部分設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歷史。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廣州有幾個美麗的別名,我現在就考一下你們,看能不能說全。對,大家說得都對,廣州又稱花城、羊城、穗城。花城,前面已向大家簡單介紹過了,不過大家知道和記住花城,更多的是通過已故中國四大散文家之一貨牧的那篇著名散文《花城》,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被收進中學語文教科書,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因此而記住廣州是十一座以花而得名的城市。那麼,廣州為什麼又稱“羊城”、“穗城”呢?這裡面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
相傳,有一年,楚庭因連年災害,田地荒蕪.農業失收,百姓饑荒。有一天.天空出現五朵祥雲,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紅橙黃綠紫五色彩衣,分別騎著五只不同顏色的仙羊,仙羊各口銜一棵一莖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贈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願這裡永無饑荒,然後騰空而去。
從此,廣州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也開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稱。後來廣州的百姓還在惠福西路修建“五仙觀”來紀念這五位造福廣州的仙人。你們若不信,可到五仙觀的東側看看,至今那裡還有一塊巨大的紅砂巖腳印狀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跡”。你們還不信,可再到越秀山麓.那裡存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名牌坊,它告訴人們,廣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喜歡動腦筋、善於思考的人可能會想:在這個神話傳說中,仙人們為什麼騎的是羊而不是別的什麼動物?為什麼五位仙人衣是五色,羊亦五色?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神秘?
不錯,在這個神話傳說背後,還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思想內涵。也就是說,仙人騎著羊而來,仙人五數、衣五色、羊亦五色都不是偶然[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