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與304從外觀和磁性上很難區分,有經驗者可試一試火花鑒別。[火花鑒別法:主要用於鋼鐵,在砂輪磨削下由於摩擦,高溫作用,各種元素、微粒氧化時產生的火花數量、形狀、分叉、顏色等不同,來鑒別材料化學成分(組成元素)及大致含量的一種方法。] 近來在東南亞尤其是中國出現了大量使用一些新的更加經濟的鉻錳鋼鋼種的現象,這種鋼種我們可以稱之為“新200系列”鋼種。這些新的鋼種采用了不同的化學成份,主要表現為鉻含量減少(≤15%)以及鎳含量極低。某些情況下,這些鋼種中還添加了銅元素。另外,鋼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能很難控制。這些“新200系列”鋼種生產和使用的擴大,與目前用戶對這些產品缺乏足夠了解和認識的現實很不適應。 因此,在使用者一味追求降低成本的錯誤指導思想下,或者在根本就完全忽視這些材料正常發揮性能所要求的工況條件的情況下,這些材料存在著被不恰當使用的危險性。目前尚沒有針對正確使用“新200系列”鋼種的國際標准和參考。 應當指出,某些所謂的“新200系列”鋼種的許多性能是很難和優質的傳統不銹鋼相提並論的,比如耐腐蝕性、成形性和焊接性能等。眾所周知,鉻鎳奧氏體不銹鋼是沒有磁性的,而恰恰“新200系列”鋼種也是沒有磁性的,這就導致購買這種產品的用戶誤以為它們是鉻鎳奧氏體不銹鋼。事實上,現在市場上還存在著一些錯標鋼種的欺騙行為,這是對不銹鋼產品的良好形象的嚴重威脅! 對“新200系列”鋼種的擔憂遠不止這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廢鋼回收過程中的問題,如不能妥善管理廢鋼的回收,我們將無法監察這種廢鋼混入其他種類廢鋼中。不銹鋼的成功基於產品質量高、使用壽命長、經久耐用等特點,失去了這些保證,無論是對最終用戶、不銹鋼制品企業,還是對於不銹鋼生產廠,上述的各種危險性最終將演變成一場噩夢。 從提供長遠解決方案出發,國際不銹鋼論壇(issf)認為自身有責任組織產品用戶和供貨商之間的對話交流,幫助產品用戶全面了解產品,進一步做出合理的選擇。所有issf的成員單位均致力於維護不銹鋼工業的利益,成員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始終應該是可信賴的。任何用戶在使用不銹鋼產品之前均有必要將考慮采用鋼種的性能,同鋼材應用的自然條件和使用條件進行比較。 我們強烈建議最終用戶在考慮使用200系列鋼種時,一定要向聲譽好、專業知識豐富的供貨商咨詢,只有這樣的供貨商才能提供產地已知和可靠的優質產品,並提供公允的建議。任何考慮使用200系列鋼種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最適合的鉻鎳鋼(300系列)和鐵素體鋼(400系列)產品作為替代。 ======= 人們常以為磁鐵吸附不銹鋼材,驗證其優劣和真偽,不吸無磁,認為是好的,貨真價實;吸者有磁性,則認為是冒牌假貨。其實,這是一種極其片面的、不切實的錯誤的辨別方法。 不銹鋼的種類繁多,常溫下按組織結構可分為幾類: 1.奧氏體型:如304、321、316、310等; 2.馬氏體或鐵素體型:如430、420、410等; 奧氏體型是無磁或弱磁性,馬氏體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 通常用作裝飾管板的不銹鋼多數是奧氏體型的304材質,一般來講是無磁或弱磁的,但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或加工狀態不同也可能出現磁性,但這不能認為是冒牌或不合格,這是什麼原因呢? 上面提到奧氏體是無磁或弱磁性,而馬氏體或鐵素體是帶磁性的,由於冶煉時成分偏析或熱處理不當,會造成奧氏體304不銹鋼中少量馬氏體或鐵素體組織。這樣,304不銹鋼中就會帶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銹鋼經過冷加工,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轉化,冷加工變形度越大,馬氏體轉化越多,鋼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號的鋼帶,生產φ76管,無明顯磁感,生產φ9.5管。因泠彎變形較大磁感就明顯一些,生產方矩形管因變形量比圓管大,特別是折角部分,變形更激烈磁性更明顯。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鋼的磁性,可通過高溫固溶處理開恢復穩定奧氏體組織,從而消去磁性。 特別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銹鋼的磁性,與其他材質的不銹鋼,如430、碳鋼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304鋼的磁性始終顯示的是弱磁性。 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不銹鋼帶弱磁性或完全不帶磁性,應判別為304或316材質;如果與碳鋼的磁性一樣,顯示出強磁性,因判別為不是304材質。
還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1在網上購買不銹鋼識別液,滴在不銹鋼板材上面就可以看的出來,最方便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