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建築牆體中“女兒牆”的由來??正文

建築牆體中“女兒牆”的由來??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女兒牆的由來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清朝時也有一則扈巧雲“替父修牆”的傳說。這“牆”,就是沈陽城德勝門
的“女兒牆”。
想當年,老罕王努爾哈赤從遼陽遷都沈陽後,立即下诏擴建新城。改建新都時,是采用“周易八卦”之說進行的。城門由原來的四個增加到八個,而且要在每座城門上都建一座城樓,城周垛口修六百五十一個。後來,努爾哈赤沒有等到竣工之日便撒手西歸了,這座城池便由其子清太宗皇大極繼續修建完工。
令人奇怪的是,六百五十一個垛口唯獨德勝門(大南門)城樓上的六十個垛口比其它七個城門上的垛口少一層青磚.足足矮了二寸還多。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努爾哈赤嫌城牆修得太慢,便下令四處抓丁增夫,結果盛京城方圓百裡的男子都被抓來修城。城南六十裡外有一對父女倆,父親六十多歲,年老體弱,長年臥病在床。女兒扈巧雲早年喪母,只與父親相依為命。她每天恃候著父親的飲食起居,端屎端尿.從無半句怨言,是個百裡挑一的孝順姑娘。這天,征丁的通知突然傳到扈家.須有一男子前去修城。父女二人驚得目瞪口呆。扈老漢長年臥病,性命尚且有憂,又談何修城?家中只有巧雲一女,再無半個男丁,這可如何是好?看著父親唉聲歎氣的樣子,巧雲暗暗打定了主意:代父親前去修城。她鄭重地將父親暫時托付給位熱心的鄰居,自己喬裝打扮成一名男子,假稱是扈家的兒子,毅然加入到修城的行列中,被分配到德勝門城樓上的垛口專管抹灰。起初.大家對這個眉情目秀的“小伙子”並沒有絲毫懷疑,只是奇怪他竟長了一副“娘娘腔”,且行動有些古怪,晚上從不脫衣睡覺。過了幾天,巧雲邊抹灰邊想起病床上的父親,心中有些放心不下,不知不覺地流下淚來。這情景偏巧被一直站在她身邊的監工頭目發現了。監工頭目早對她觀察了許久.看著她的身形打扮、舉止作派,越來越覺得形跡可疑。當發現她抬頭擦汗,喉間並沒喉j結時,越發心中恍然。巧雲見被識破真相.只得如實交代了自己女扮男裝的經過。監工頭目連忙報告了總監。總監不敢怠慢,又火速奏明了皇上。皇太極一聽,十分驚奇,當即對她的孝行大加贊揚。但同時,皇太極又認為女人修城不吉利,就對總監說道:“把德勝門的六十個垛口頂上都去掉一層磚,矮一層,就叫女兒牆吧。”從此,“女兒牆”的名寧就流傳開來了。人們還編了一句歇後語;“大南門城上的垛口——矮一截。”

義和團是甲午戰爭後民間自發成立的反帝愛國的武裝組織,當時影響十分巨大。"紅燈照"是其中的婦女組織。當時甚至還有寡婦的"紅燈照",老婦的"青燈照"等,一律強調男女平等思想,在反帝抗清運動中立下了赫赫的聲威。在攻打南關天主教堂時,義和團與洋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教堂主教紀隆是個十惡不赦的惡棍,為了負隅頑抗,競將教堂所有女教士剝光了衣服,五花大綁地推到陣前。就在義和團將士束手無策之時,"紅燈照"勇敢地率先沖進了教堂,義和團將士隨之而入,一舉攻破了教堂。"紅燈照"沖進城內後,登上了德勝門。當時沈陽"紅燈照"的女戰士們一見這矮人一等的"女兒牆",頓時怒不可遏,動手就要拆牆。紅燈照的首領林大姐伸手攔住,說道:"我們每個人搬幾塊磚,運幾袋灰,把女兒牆修高,不是更好嗎"?"大家紛紛贊成。
於是,一桿三角的大紅旗在城樓上獵獵飛揚,上書"奪回奉天城,加高女兒牆"十個大字。近百名紅燈照一齊努力,很快就加高了"女兒牆"。從此,"德勝門"上的六十個垛口就與別處的一般高了。
 

實木家具哪些品牌的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