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自然之寶好嗎正文

自然之寶好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自然之寶好嗎
 
硬件系統包括:機箱(電源、硬盤、磁盤內存、主板、cpu-中央處理器、光驅、聲卡、網卡、顯卡)顯示器、鍵盤、鼠標等等(另可配有耳機、音箱、打印機等)。家用電腦一般主板都有板載聲卡、網卡。部分主板集成顯卡。
cpucpu的英文全稱是"centralprocessorunit",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央處理器單元"。它在pc機中的作用可以說相當於大腦在人體中的作用。所有的電腦程序都是由它來運行的。
主板又叫motherboard(母板)。它其實就是一塊電路板,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各種電路。它可以說是pc機的神經系統,cpu、內存、顯示卡、聲卡等等都是直接安裝在主板上的,而硬盤、軟驅等部件也需要通過接線和主板聯接。主板
主機一般將放置在機箱中的電腦部件總稱為"主機"。它是電腦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主板、cpu和硬盤等主要部件均在主機內。
內存與磁盤等外部存儲器相比較,內存是指cpu可以直接讀取的內部存儲器,主要是以芯片的形式出現。內存又叫"主存儲器",簡稱"主存"。一般見到的內存芯片是條狀的,也叫"內存條",它需要插在主板上的內存槽中才能工作。還有一種內存叫作"高速緩存",英文名是"cache",一般已經內置在cpu中或者主板上。一般說一台機器的內存有多少兆,主要是指內存條的容量。可以在電腦剛開始啟動時的畫面中看到內存的容量顯示,也可以在dos系統中使用命令來查看內存容量,還可以在windows系統中查看系統資源看到內存容量。
內存顯示卡是聯接顯示器和pc機主板的重要元件。它是插在主板上的擴展槽裡的。它主要負責把主機向顯示器發出的顯示信號轉化為一般電信號,使得顯示器能明白pc機在讓它干什麼。顯示卡上也有存儲器,叫做"顯示內存",它的多少將直接影響顯示器的顯示效果,比如清晰程度和色彩豐富程度等等。
顯示卡顯示器是電腦的輸出設備之一,外形與電視機相似。
磁盤和磁盤驅動器磁盤是pc機的外部存儲器之一,分為硬盤和軟盤兩種。二者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使用磁介質來儲存數據,所以叫"磁盤"。想要讓pc機使用磁盤,必須將磁盤放置在特殊的裝置中,也就是磁盤驅動器裡。
硬盤和硬盤驅動器硬盤的英文是harddisk,直譯成中文就是"硬的盤子"。由於硬盤是內置在硬盤驅動器裡的,所以一般就把硬盤和硬盤驅動器混為一談了。硬盤的外觀大小一般是3.5英寸。硬盤的容量一般以m(兆)和g(1000兆)計算。平常見到的硬盤容量從幾十兆到幾千兆都有。平常所說的c盤、d盤,與真正的硬盤不完全是一回事。一個真正的硬盤術語叫作"物理硬盤",可以在dos操作系統中把一個物理硬盤分區,分為c盤、d盤、e盤等若干個"假硬盤",術語叫作"邏輯硬盤"。
電腦電源和機箱電腦當然要有電源了,不過電腦的電源可不能直接使用220伏的普通電壓。電腦的電源內部有一個變壓器,把普通的220v市電轉變為電腦各部件所需的電壓,比如cpu的工作電壓,一般只有幾伏。為了安全起見,一般把電腦各部件(當然除了顯示器)合理放置在機箱內部。機箱的外殼上有許多按鈕,如電源啟動按鈕、reset按鈕(用於電腦的重新啟動)等等。機箱上還有一些指示燈,如電源指示燈在電腦工作時應該是亮的,硬盤指示燈在對硬盤進行操作時會閃爍等等。軟驅和光驅在機箱前端可以直接使用。
擴展卡和擴展槽當需要用電腦看vcd、聽音樂時,就需要配置聲卡了。聲卡不是pc機的必備部件,它是pc機的一種功能擴展卡。所謂擴展卡,就是指這種卡可以擴展pc機的功能,比如聲卡可以使pc機發聲、傳真卡可以使pc機具備傳真功能、網卡可以讓您聯入網絡等等。擴展卡是直接插在主板上專為擴展卡設計的擴展槽中的。顯示卡其實也是一種擴展卡,因為從計算機的基本原理來說,"顯示"實際是一種額外的功能,只是為了使計算機的工作過程能在人們的直接可視的監控之下。雖然現在顯示器已經是電腦的基本設備之一了,但由於習慣原因,顯示卡仍然被視作一種擴展卡。當然,聲卡、傳真卡、網卡都是標准的擴展卡。
鍵盤和鼠標是pc機的輸入設備。當敲擊鍵盤時,被敲擊的鍵就向pc機的主板發送一個信號,並繼續傳送給cpu,由cpu來根據操作系統中的有關程序來確認按下的鍵將會引起什麼反應。比如在做文字處理時,如果沒有啟動漢字輸入系統,敲擊鍵盤上的英文字母會直接輸入英文,敲擊"a"鍵就會顯示"a"。而當啟動漢字輸入系統後,敲擊鍵盤上的英文字母後,就不會直接輸入英文,而先判斷所敲入英文是否符合漢字輸入方法中的規則,如果能夠表達某個或某些漢字,就會輸入漢字。反之則無法輸入漢字。又如在dos系統中,同時按下"ctrl"、"alt"和"del"將會使電腦重新啟動。而在windows95/98系統中就不會使電腦重新啟動,而會彈出一個"關閉程序"的對話框。目前的鍵盤一般有101或102個鍵,有的鍵盤還有3個windows95功能鍵。
鍵盤和鼠標dvd:
即數字通用光盤。dvd光驅指讀取dvd光盤的設備。dvd盤片的容量為4.7gb,相當於cd-rom光盤的七倍,可以存儲133分鐘電影,包含七個杜比數字化環繞音軌。dvd盤片可分為:dvd-rom、dvd-r(可一次寫入)、dvd-ram(可多次寫入)和dvd-rw(讀和重寫)。目前的dvd光驅多采用eide接口,能像cd-rom光驅一樣連接到ideas、sata或sici接口上。
[編輯本段]【電腦的發展過程】

人類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eniac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座紀念碑,是人類在發展計算技術的歷程中,到達的一個新的起點。“埃尼阿克”計算機的最初設計方案,是由36歲的美國工程師莫奇利於1943年提出的,計算機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炮彈軌道。美國軍械部撥款支持研制工作,並建立一個專門研究小組,由莫奇利負責。總工程師由年僅24歲的埃克特擔任,組員格爾斯坦是位數學家,另外還有邏輯學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另加1500個繼電器以及其它器件,其總體積約90立方米,重達30噸,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間30多米長的大房間才能存放,是個地地道道的龐然大物。
這台每小時耗電量為140千瓦時的計算機,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機械式的繼電器計算機快1000倍。當“埃尼阿克”公開展出時,一條炮彈的軌道用20秒鐘就算出來,比炮彈本身的飛行速度還快。埃尼阿克的存儲器是電子裝置,而不是靠轉動的“鼓”。它能夠在一天內完成幾千萬次乘法,大約相當於一個人用台式計算機操作40年的工作量。它是按照十進制,而不是按照二進制來操作。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進制方式工作的電子管,因此機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進制轉換為二進制,而在數據輸入、輸出時再變回十進制。
“埃尼阿克”最初是為了進行彈道計算而設計的專用計算機。但後來通過改變插入控制板裡接線方式來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而成為一台通用機。它的一種改型機曾用於氫彈的研制。“埃尼阿克”程序采用外部插入式,每當進行軟件中心一項新的計算時,都要重新連接線路。有時幾分鐘或幾十分鐘的計算,要花幾小時或1-2天的時間進行線路連接准備,這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它的另一個弱點是存儲量太小。
1996年2月15日,在“埃尼阿克”問世50周年之際,美國副總統戈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舉行的隆重紀念儀式上,再次按動了這台已沉睡了40年的龐大電子計算機的啟動電鈕。戈爾在向當年參加“埃尼阿克”的研制、如今仍健在科學家發表講話:“我謹向當年研制這台計算機的先驅者們表示祝賀。”埃尼阿克上的兩排燈以准確的節閃爍到46,標志著它於1946年問世,然後又閃爍到96,標志計算機時代開始以來的50年。[4]

計算機進化過程


1642至1643年,巴斯卡(blaisepascal)為了幫助做收稅員的父親,他就發明了一個用齒輪運作的加法器,叫“pascalene”,這是第一部機械加法器。
1666年,在英國samuelmorland發明了一部可以計算加數及減數的機械計數機。
1671年,著名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g.w.leibnitz)制成了第一台能夠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機械式計算機。
1673年,gottfriedleibniz制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圓柱形轉輪的計數機,叫“steppedreckoner”,這部計算器可以把重復的數字相乘,並自動地加入加數器裡。
1694年,德國數學家,gottfriedleibniz,把巴斯卡的pascalene改良,制造了一部可以計算乘數的機器,它仍然是用齒輪及刻度盤操作。
1773年,philipp-matthaus制造及賣出了少量精確至12位的計算機器。
1775年,thethirdearlofstanhope發明了一部與leibniz相似的乘法計算器。
1786年,j.h.mueller設計了一部差分機,可惜沒有撥款去制造。
1801年,joseph-mariejacquard的織布機是用連接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編織的樣式。
1854年,georgeboole出版"aninvestigationofthelawsofthought”,是講述符號及邏輯理由,它後來成為計算機設計的基本概念。
1858年,一條電報線第一次跨越大西洋,並且提供了幾日的服務。
1861年,一條跨越大陸的電報線把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連接起來。
1876年,alexandergrahambell發明了電話並取得專利權。
1876至1878年,baronkelvin制造了一部泛音分析機及潮汐預測機。
1882年,williams.burroughs辭去在銀行文員的工作,並專注於加數器的發明。
1889年,hermanhollerith的電動制表機在比賽中有出色的表現,並被用於1890中的人口調查。hermanhollerith采用了jacquard織布機的概念用來計算,他用咭貯存資料,然後注入機器內編譯結果。這機器使本來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得到的人口調查結果,在短短六星期內做到。
1893年,第一部四功能計算器被發明。
老式計算機
1895年,guglielmomarconi傳送廣播訊號。
1896年,hollerith成立制表機器公司(tabulatingmachinecompany)。
1908年,英國科學家campbellswinton述了電子掃描方法及預示用陰極射線管制造電視。
1911年,hollerith的表機公司與其它兩間公司合並,組成computertabulatingrecordingcompany(c-t-r),制表及錄制公司。但在1924年,改名為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corporation(ibm)。
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kamerlinghonnes在leidenunversity發現超導電。
1931年,vanneverbush發明了一部可以解決差分程序的計數機,這機器可以解決一些令數學家,科學家頭痛的復雜差分程序。
1935年,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tion)引入"ibm60

[1] [2] 下一页

北京哪裡二手家具賣場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