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新幾內亞人面子木在北京的家具適和麼?可能變型嗎? 一、北京必須爭取撬動舉辦奧運這個巨大的經濟槓桿 舉辦奧運是全面顯示本民族經濟、文化和綜合國力的絕好契機 如果說出於仇恨,人類最大的聚會是世界大戰;如果為了和平,人類最大的聚會則是奧運會。1945年以後,人類再也沒有發生世界性的大規模戰爭,奧林匹克運動會通過溝通各國人民之間的互相了解,在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貧富、不同信仰的人們之間建立起友誼和對話的橋梁,來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經濟,減少對抗。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與人類和平和發展的目標是相一致的,是與現代國際社會的需要相吻合的,它已經成為世界和平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奧林匹克運動還有著促進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協調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著以優秀運動員為榜樣從而對人類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楷模作用,有著以奧運會為龍頭促進國際雙邊和多邊體育交往的多種重要功能,它在國際社會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是早已確立的。它給整個國家帶來的效益往往是數字都難以評估的。它促進了主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科技等各方面的突破性發展變化,是向世界打開大門展示自己的大好機緣,是全面顯示本民族經濟、文化和綜合國力的絕好契機。 奧運會曾是吞噬金錢的黑洞,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的虧空至今沒有填平 和平、友誼、進步是奧林匹克的理想,更快、更高、更強是奧林匹克的精神,為了這個理想和精神,也使不少承辦國付出過高昂的代價。第一屆奧運會在雅典舉行,希臘靠全國募捐加政府資助仍開不成,最後還是一位叫阿維羅夫的富翁解囊相助,雅典才蓋起奧林匹克體育場。20世紀初,羅馬曾有意承辦奧運會,由於修不起一套體育設施,只好放棄。1924年法國人舉辦第8屆奧運會,籌集400萬法郎剛剛能蓋一個6萬人體育場,運動員不得不住進簡易房中。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耗資20億馬克,其中15億馬克用在場館和市政建設上。尤其是曾經歷過“蒙特利爾經濟陷阱”尴尬的加拿大,主辦者計劃管理失控,造成10億美元的虧空,以致於1976年舉辦的奧運會,要到2003年才能還清,使得當地居民怨聲載道。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投資高達創記錄的90億美元,如果不是前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誰也賠不起。申辦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只有伊朗的德黑蘭和美國的洛杉矶,德黑蘭退出競爭,洛杉矶不干也得干;接著申辦下一屆1988年奧運會的也只有兩個城市了。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所有承辦奧運的國家,你是要面子還是要不虧本? 1984年奧運會落在並不情願承辦的洛杉矶頭上,由於美國政府不願填補虧空,明確表示不予支持,洛杉矶市民支持率僅占34%,市政府面對巨額虧損也表示不承擔任何責任。政府承辦奧運的路子自此開始走入絕境,一種新的、也更具生命力的承辦方式在重壓下應運而生。在面臨停辦的險峻形勢下,國際奧委會也不得不把奧運非商業化的禁锢打破,使奧運會在絕處逢生。 1984年,美國政府和洛杉矶市政府都不支持舉辦奧運會,經營奇才尤伯羅斯首次用廣告、轉播權、門票的成功運作,使奧運會主辦城市盈利(2.25億美元),從此奧運會又成為各國許多城市爭著申辦的熱門和搶手貨,使奧運會主辦城市和國家成為政治影響、經濟發展雙豐收的世界性巨大舞台。 奇跡發生在這個頭號經濟大國美國,洛杉矶的經濟奇才尤伯羅斯提出“以奧運養奧運”的新創意,不用政府出錢,全靠商業集資的辦法來承辦奧運,由國家政府主導變為企業利益主導。尤伯羅斯想出了一系列商業方式運作;第一是招標30家企業的產品作為奧運指定產品,其二是允許40家公司的產品可以用五環旗徽的標志,其三是電視轉播權招標。尤伯羅斯創意謀略一個接一個。他在火炬接力長跑上便想到贏利,接力總長度1.45萬公裡,每公裡3000美元,人們趨之若鹜,沿途440萬人參加了長跑活動,收益4500萬美元。他設計增收節支手段布局精細,原則是基本建設能利用舊的就不新建,器材用品能租借絕不購置,能創收的項目絕不放過一個。如需要強光照明的游泳池,臨時用汽車駕高發電,節省了供電系統和燈塔的建築費。奧運村的家具在比賽結束的第二天就全部賣掉。他又用廣告、轉播權、門票的成功運作,首次使奧運會主辦城市盈利(2.25億美元),從此奧運會又成為各國許多城市爭著申辦的熱門和搶手貨,成為名利雙收的世界性巨大舞台。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創造出120億美元的產值,這超過大部分參賽國家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如果北京申辦成功,有適合中國國情的承辦優勢:國家政府與企業聯辦型。 1984年洛杉矶奧運會之後,用奧運會做為商機的創意越來越多,到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出產經營能人的美國又出現了一個比爾·佩恩,把奧運經營又推到更新的境界,他把奧運會的食宿、交通、安全、通訊等采用合同承包方式,由公司或集團包干,自負盈虧,把奧運會變為一次難得的商機。在奧運會期間,所有旅館、交通、旅游、公園、商店、攤販無不想辦法賺錢。亞特蘭大奧運會組委會在精心設計的奧林匹克公園鋪上一層磚,在每塊磚上刻名字和手印為35美元,公園的磚不計其數,其收入更是天文數字。奧運會結束後,新一輪的創收依然轟轟烈烈,會上所有的用品進行大拍賣,組委會能想出在任何一件商品上都貼上了五環標志,甚至連漢堡包也可以利用,這使奧運標志產品的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商業化無孔不入的運作,使亞特蘭大奧運會創造出120億美元的產值,這超過大部分參賽國家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組委會主席之一的安德魯·揚說:“本屆奧運會將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大財富的創造者。”當然,亞特蘭大奧運會由於把所能招標的都包了出去,也發生了統籌失當,調節失靈,各自為政等現象,出現了車輛受阻,交通不靈、電腦資料出差錯、飲食只適應歐美人的習慣、宣傳上狹隘的民族主義等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