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復合門業,前景如何
您好 巴林左旗得天獨厚的地域組合,構成了一個立體的資源寶庫。巴林左旗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全旗境內已發現各類礦產地130多處,已發現礦種有30多種。現已探明的有色金屬儲量分別為鉛、鋅礦石量4688萬噸,現保有鉛鋅礦石量2656萬噸,保有鉛鋅金屬量165萬噸以上;銅礦石量44.983萬噸,銀1400噸;黑色金屬鐵1619萬噸,硫鐵礦7300萬噸;石灰石貯量1億噸以上,硅灰石貯量在80.3萬噸以上;還有陶土、沸石、水晶等非金屬資源。近幾年來,我旗礦業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全旗在冊登記發證礦山65個。巴林左旗現有耕地155萬畝,適宜種植玉米、小麥、大豆、谷子、高梁、煙葉等農作物110多種;可種植白菜、芹菜、韭菜等80多種蔬菜。大蔥、大蒜、雜糧、雜豆、笤帚苗、線麻、土豆在毗鄰地區有很高的聲譽。其中:笤帚苗種植是巴林左旗的特色種植業,十三敖包鎮已發展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加工基地。全旗有林地面積360萬畝,森林覆被率達32.4%,主要樹種有油松、落葉松、蒙古野果(123蘋果)、山杏及速生豐產用材林等40多種。人工栽植的2萬畝落葉松是自治區最大的人工落葉松林。全旗山杏林面積132萬畝,其中結實面積80萬畝,年產山杏核500萬公斤以上,是全國重點山杏核產區之一。全旗現有草牧場面積484萬畝,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飼草資源。全旗年產優質綿羊毛230噸、山羊絨100多噸,是東北地區較大的絨毛、皮張集散地。全旗年加工皮張50多萬張,商品肉7256噸。巴林左旗馬鹿資源豐富,擁有東北較大的養鹿場——烏蘭壩林場鹿場和石棚溝林場鹿場,全旗馬鹿現存欄達4600多只,以內蒙古健元鹿業集團和林源鹿業公司為龍頭的馬鹿養殖及鹿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全旗的特色產業之一,鹿產品深加工和馬鹿飼養繁殖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全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1.73億元,同比增長20.2%,三次產業比重發展為23.3:51:25.7。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7億元,同比增長4.5%;6月末家畜存欄頭數達160.3萬頭只;糧食產量穩定在4.5億斤。實現工業增加值19.2億元,同比增長3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6.5億元,同比增長34.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7億元,同比增長19.5%。財政收入完成4.22億元,同比增長58.6%,增速居全市第二位。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35億元,同比增長82.9%,增速居全市第一位。 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實施了臨潢路、五道街、契丹大街等17項城建工程,加大了城市管理、綠化力度,2007年用於城市建設、管理的資金達6000多萬元,城鎮面貌日新月異。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糧食直補、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等各項惠民政策得到很好落實。2007年末,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793元,同比增長17.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639元,同比增長18.8%。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招商引資成果豐碩。農村牧區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公路養護管理體制、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穩步實施;2007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6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居全市第一位。 一、綜合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初步核算,全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0.2%,增幅同比加快1.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71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1.29億元,增長34.8%;第三產業增加值10.72億元,增長19.5%。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從所占比重看,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7.4:42.4:30.2調整到今年的23.3:51.0:25.7,第二產業提高8.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比重達到45.9%,提高7.6個百分點。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訊業和金融保險業占第三產業的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5.8和0.13個百分點。從增長速度看,第二產業達到34.8%,分別高於第一、三產業30.3和15.3個百分點,居三產業之首。從貢獻情況看,在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中的20.2%中,第二產業貢獻了12.2個百分點,分別高於第一、三產業10.8和5.6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全旗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二、農業 糧食產量喜獲豐收:全旗農作物播種面積160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5.5萬畝,增長2.9%;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4.5萬畝,下降6.7%。全旗糧食總產量4.52億斤,增長73.8%。其中,谷物產量3.74億斤,增長96.3%;豆類產量0.22億斤,下降31.3%;薯類(折糧)產量0.56億斤,增長48.8%。經濟作物產量也大幅增加,油料產量0.084億斤,增長134.3%,甜菜產量0.35億斤,增長318%,蔬菜產量1.9億斤,增長10%。 畜牧業生產再上新台階:牧業年度家畜存欄160.3萬頭只,增長8.6%;其中大牲畜存欄13.65萬頭,增長36.2%,羊存欄125.1萬只,增長8.4%,生豬存欄21.5萬口,下降2.7%。從效益指標來看,牲畜純增率、出欄率和良改率分別達到8.6%、42.1%和96.2%。能繁殖的母畜達到73萬頭只,占牲畜存欄的比重45.6%。全年肉類總產量3.37萬噸,增長5.6%,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43萬噸,下降3%,羊毛產量872噸,山羊絨產量154噸,禽蛋產量1.83萬噸,牛奶產量0.94萬噸。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積3萬畝。山杏林面積達到154.6萬畝,結實面積95萬畝。山杏核產量達到4000噸。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全年機耕地面積120萬畝,機播面積96.5萬畝,機收面積19.1萬畝,分別增長4.3%、1.6%、12.4%;農牧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8.54萬千瓦,增長10%。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大幅增長: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9.15億元,增長3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6.53億元,同比增長34.6%,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62億元,增長22.1%。從比重情況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86.3%,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占13.7%;從增長情況看,規模以上企業高於規模以下企業1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了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主要產品產量為:鉛精礦含鉛量2.43萬噸,鋅精礦含鋅量7.13萬噸,鉛錠1.01萬噸,鐵礦原礦量25.17萬噸,氧化鋅6.58萬噸;蒙茸膠囊12.5萬盒,笤帚2600萬把,供電量2.5億千瓦時。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及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實現利稅和利潤大幅增長,效益明顯增強。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5.82億元,增長24.8%。實現利潤總額4.84億元,增長26.4%。工業企業綜合效益指數333.32,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提高30.47點。 建築業實現快速發展:全旗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15億元,增長59.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9.45億元,增長73.7%,其中,城鎮投資完成20.65億元,農村投資完成5.3億元,房地產投資完成1.4億元,城鄉50萬元以下項目投資完成1.3億元,鄉集體及其他投資完成0.8億元。 投資結構優化,第二產業投資明顯增強。全年城鄉50萬元以上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7.35億元,增長82.9%,增幅位於全市第一位。其中,第一產業投資6.86億元,增長86.8%;第二產業投資12.75億元,增長138.2%;第三產業投資7.74億元,增長30.6%。在總投資中,第二產業投資比重占46.6%,比上年提高個10.8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比重占43.5%,比上年提高7.7個百分點。 五、交通和郵電通訊業 運輸承載能力增強:全年累計完成公路貨運量85萬噸,貨運周轉量5844萬噸公裡;公路客運量210.7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2000.2萬人公裡。 郵電通訊能力明顯提升:全年完成郵電通訊業務總量4797萬元(不包括網通公司業務總量),增長15.8%。全旗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42302門。電話用戶發展到32759戶,下降1.6%,其中,住宅電話29213戶,下降1.56%,小靈通用戶發展到17754部,增長10.9%。計算機寬帶網用戶達到4759戶,增長73.9%。全旗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0.3萬部,增長41.0%。 六、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6億元,增長19.9%。按銷售地域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57億元,增長21.7%;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49億元,增長16.1%;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零售額9.26億元,增長20.5%,餐飲業完成零售額1.34億元,增長18.9%,其他行業完成零售額0.46億元,增長10.8%。 七、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機構存貸增加: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7億元,比上年增長33.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7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89億元,比上年增長32.2%。國家銀行淨投放貨幣3.98億元,比上年增長37.0%。 保險事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1、財險:全年承保數量266579戶,保險業務保費收入1307萬元,增長172.9%,各種財產保險承保額18.98億元,支付財產險賠案992件,支付財產險賠款725萬元,未決案74件,未決賠款金額39萬元;2、人險: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544萬元,短期險賠款116萬元,生存、養老、死傷醫療、年金退保給付金額1198萬元,其中死亡、傷殘、疾病醫療給付金額166萬元。 八、財政 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全年財政收入累計完成4218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23.9%,比上年增收15588萬元,增長58.6%,增幅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18593萬元,增長98.5%,上劃中央稅收收入完成19007萬元,增長38.9%,上劃自治區稅收收入完成2480萬元,增長60.1%。地方財政支出74785萬元,比上年增支19913萬元,增長36.3%。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學技術穩步發展:年末全旗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250人,增長11.8%。全旗舉辦各類適用技術培訓班230期,接受培訓的農牧民達5萬人次。全年簽定自治區級以上科技成果3項,申請專利5項。年內簽訂技術合同6項。 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推進,高中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全旗普通高中在校學生8462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3139人;初中在校生15042人,初中入學率為99%;小學在校生22723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初中辍學率1.22%,小學學生辍學率為0。高考上線率38.04%(本科),比上年降低1.63個百分點。入學人數1990人,比上年增加200人,其中考入清華、北大2人。 中小學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全年普通中小學新增校捨面積7631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中小學校計算機擁有量達到1307台,圖書藏量51.13萬冊,電子圖書藏量22750冊。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旗擁有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場所各1個,烏蘭牧騎、少年兒童體育學校、遼史研究辦公室等文化服務組織各1個;擁有調頻台19個,中波台1個;電視轉播台20個,有線電視網絡20個。全旗有[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