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從而在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育種方法。通俗地講,遺傳連鎖圖譜就好比標記有許多路標的地圖,我們要找到地圖上某一個未標注的地點,只要先找到與其相近的路標即可,這些路標就相當於連鎖圖譜上的遺傳標記,路標密度越大,就越容易找到我們所需要的基因。 從1911年美國學者在果蠅上建立首張遺傳圖譜以來,至今人們已在人類、植物和畜禽的遺傳圖譜和物理圖譜構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與之相比,養殖魚類遺傳圖譜的構建進展緩慢。 中國在此方面的研究開展得較晚,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單位進行了一些探索。傳統遺傳圖譜構建方法在魚類研究應用上困難較大,而采用dna分子標記等生物技術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淡水魚業研究中心實驗室通過遠緣雜交和分子遺傳標記技術的結合,正在構建白鲢和團頭鲂的遺傳連鎖圖譜。 展望(prospects) 相對於世界發達國家,中國在生物技術應用於水產育種研究方面開展得較晚。然而,在魚類細胞核移植、轉基因魚、人工誘導多倍體和雌核發育、魚類性別控制、同工酶、雜交優勢預測等研究領域發展較快。基於已取得的進展和中國的國情,今後的研究重點將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轉基因魚中,外源基因的定點整合和可控表達研究;改進人工誘導多倍體和雌核發育的技術,建立實用化的大規模繁殖群體;加強魚類性別調控的分子遺傳學研究;加強魚類遺傳連鎖圖譜的研究。 相信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它在水產育種研究和開發中的應用必將越來越廣泛,這也將徹底改變該學科領域的發展現狀,為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優良品種。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重組dna技術和分子標記 1、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組織培養是指植物的離體細胞、組織或器官在人工培養基上的生長、維持或分化。組織培養的全部實踐都是以細胞的全能性和體細胞有絲分裂的均等性為依據的。植物組織培養根據外植體來源和培養目標的不同分為愈傷組織培養,器官培養,分生組織培養,細胞培養和原生質體培養及融合等類型。組織培養作為一種新的手段,對植物改良有重要價值。 2、植物基因工程技術 基因工程即重組dna技術,或分子克隆。是一種外科手術式的遺傳操作。它不是通過一般傳統的有性雜交方法,而是采取類似於工程建設的方法,按照預先設計的藍圖,借助於實驗室的技術,將某種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組轉移到另一種生物中去,使後者定向地獲得新的遺傳性狀,成為新的類型。用重組dna技術實現對某一植物的改造,大體上要經過以下5個步驟:①從某種特定的生物中獲取外源dna或目的基因;②從原核生物中獲取目的基因的載體並進行改造;③用限制性內切酶將載體切開,用連接酶把目的基因連接到載體上,獲得dna重組體;④以欲改造的植株作受體,使重組dna進入受體細胞,即實現外源dna的轉化;⑤被轉化的受體細胞再生完整植株,外源dna在受體內表達。
http://www.ycnw.gov.cn/newsview1.asp?id=24498&class1id=4&class1name=%e9%8d%90%e6%bb%80%e7%ac%9f%e9%8e%b6%e2%82%ac%e9%8f%88
3、分子標記
分子標記(molecularmarker)是指與特定基因或標記連鎖的一段經過擴增並可檢測出的dna序列。經典的分子標記rflp(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至今僅l0多年的歷史,但人們利用它已構建了數以百計的植物分子標記遺傳連鎖圖。後來發展了基於pcr技術的各種分子標記,如ssr、rapd、scar、aflp等等。這些分子標記各有千秋,已有許多專文予以介紹。這裡僅就分子標記在輔助作物育種中的功用概述之。
從本質上看,分子標記與構建經典細胞遺傳連鎖圖的形態學標記和生化標記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與後兩者相比較,前者直接反映了dna序列上的變異,並在數量上具有無限性,因此在輔助作物育種上有更廣泛的用途。
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131721&page=2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131721&page=2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