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 幾個世紀以來,比薩斜塔傾斜的原因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各種解釋眾說紛纭,莫衷一是。有人說是建塔施工中的精確度偏離了設計方案造成的,有人認為是設計本身的問題。進入20世紀後,“地基原因”說逐漸占了上風。這種解釋認為,由於粘土和砂組成的地基難以平衡地承受重達14553噸的塔身,從而導致了傾斜。1817年,兩名英國的研究者在這方面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研究報告,“地基原因說”自此開始廣泛地被人們接受。
從1550年到1817年的267年間,比薩斜塔共傾斜了5厘米。1838年,比薩斜塔又出現了一次較大幅度的傾斜,斜塔的保護工作從此開始,在意大利政府的參與組織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成立了專門的拯救委員會,研究制定糾偏的辦法。此後,斜塔以每年平均1毫米的速度繼續傾斜,塔身重心線偏離10%。
(二)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曾有人預言,比薩斜塔將在2003年到2004年間轟然倒塌,這使全世界關心比薩斜塔的人們心急如焚,斜塔拯救委員會向全世界征集辦法,以期延緩斜塔傾斜的速度。但是,鑒於1934年向塔基土層內注入水泥後,反而使斜塔在1年內多傾斜了6毫米的教訓,面對收集上來的各種方案,拯救委員會一直無法抉擇。
1988年,比薩斜塔向游人關閉,從1990年1月起斜塔全部關閉,糾偏工程開始進入確定方案並具體實施階段。或許是由於承受了太大心理壓力的原因,意大利政府和比薩斜塔拯救委員會在近10年的時間裡一直對糾偏工程低調處理,媒體對工程的進展和效果也絕少提及。
現在的比薩斜塔拯救委員會主任是米凱萊·雅米烏科夫斯基,這位已在意大利都靈工業大學教了30年書的工程教授是位波蘭人。在當初剛剛領導比薩斜塔拯救委員會的工作時,擺在他和同事們面前有成千上萬種方案,這些方案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有人建議,先將斜塔分解拆除後,保存好,待夯實地基土層後再重新“組裝起來”。另一位美國人建議,應設計一個透明的巨大罩子,將斜塔籠住。還有一位英國人提出,干脆在斜塔的南側與斜塔並排再建一塔,抵住可能倒塌的斜塔……雅米烏科夫斯基教授和同事們還要接待來自全球的登門薦賢者和毛遂自薦者。
談起在這項工程進行中的感受,雅米烏科夫斯基教授心有余悸:“擔心始終伴隨著我們,每次要觸動斜塔時,我們都提心吊膽。”這也難怪,因為比薩斜塔已經不再是個普通的文物古跡了,它已經是全世界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 英文:leaningtowerofpisa 意大利文:torrependentedipisa或torredipisa 地理坐標:43°43‘23’‘n,10°23’47‘’e
比薩斜塔(意大利語:torrependentedipisa或torredipisa),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跡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意大利中世紀文化遺產。意大利中部比薩城內一組古建築群的組成部分,比薩大教堂的一座鐘樓。因地基沉陷而偏離垂直中心線5.2米,長時期斜而不傾,被認為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和不朽之作。比薩斜塔是比薩城的標志,1987年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一起因其對11世紀至14世紀意大利建築藝術的巨大影響,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編輯本段]傾斜的原因和趨勢 幾個世紀以來,鐘樓的傾斜問題始終吸引著好奇的游客、藝術家和學者,使得比薩斜塔世界聞名。 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專家們曾為此爭論不休。尤其是在14世紀,人們在兩種論調中徘徊,比薩斜塔究竟是建造過程中無法預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積效應的結果,還是建築師有意而為之。進入20世紀,隨著對比薩斜塔越來越精確的測量、使用各種先進設備對地基土層進行的深入勘測,以及對歷史檔案的研究,一些事實逐漸浮出水面:比薩斜塔在最初的設計中本應是垂直的建築,但是在建造初期就開始偏離了正確位置。 比薩斜塔之所以會傾斜,是由於它地基下面土層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薩斜塔下的有好幾層不同材質的土層,各種軟質粉土的沉澱物和非常軟的粘土相間形成,而在深約一米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這個結論是在對地基土層成份進行觀測後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鐘樓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 比薩斜塔的垂直剖面圖根據現有的文字記載,比薩斜塔在幾個世紀以來的傾斜是緩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層實際上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平衡。在建造的第一階段第3層結束時,鐘塔向北傾斜約1/4°,在第二階段由於糾偏過度,1278年第7層完成時反而向南傾斜約0.6°,1360年建造頂層鐘房時增加到1.6°。1817年,兩位英國學者cresy和taylor用鉛垂線測量傾斜,那時的結果是5°。1550年giorgiovasari的勘測與1817年cresy和taylor的勘測之間相隔267年,傾斜僅增加了5厘米。因此人們也沒有對斜塔進行特意的維修。 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導致了比薩斜塔突然加速傾斜,人們不得不采取緊急維護措施。當時建築師alessandrodella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圍進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態,揭示圓柱柱礎和地基台階是否與設想的相同。這一行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開始開裂,最嚴重的是發生了地下水湧入的現象。這次工程後的勘測結果表明傾斜加劇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傾斜總和不過5厘米。 1838年的工程結束以後,比薩斜塔的加速傾斜又持續了幾年,然後又趨於平穩,減少到每年傾斜約1毫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