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阿 團購即為團體采購,也稱集體采購(集采)。中國最早出現團購是公司為了降低成本而集合所有子公司進行采購。而發展到目前“個人層面”,得歸功於互聯網,由業內有影響的個人或專業的團購服務公司(團購網站)進行召集,將有意向購買同一產品的消費者組織起來,大量向廠家或總代進行購買行為,從而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獲得產品超低價格和服務保障;也可自發組織團購,由消費者自行組織,將自發團購產品信息在網站上發布。網絡團購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型城市流行起來,並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中國網眾正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結合中國電子商務的實際所搭建網絡團購平台,為廣大商家和業主提供最專業的團購服務。 參考資料: http://www.wzcn.cn/help/tgrumen.asp
團購,本來是“單位采購”的定義,而今,網絡的普及讓團購成為了很多 中國人參與的消費革命。 網絡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 所謂網絡團購,就是互不認識的消費者,借助互聯網的“網聚人的力量” 來聚集資金,加大與商家的談判能力,以求得最優的價格。 盡管網絡團購的出現只有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卻已經成為在網民中流行的 一種新消費方式。據了解,目前網絡團購的主力軍是年齡25歲到35歲的年 輕群體,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十分普遍。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百度上輸入“團購網”搜索一下,相關信息就 達87.6萬條之多。而專業團購網站的分類也越來越細,針對性越來越強。 團購網址最先出現在bbs和聊天室上。在網上,購買相同商品的消費者 通過發貼等方式尋找伙伴,最後,聯合起來與商家一起討價還價。 現在,在團購網站和團購帖子的“省錢才是硬道理”的號召之下,小到圖 書、軟件、玩具、家電、數碼、手機、電腦等小商品,大到家居、建材、房產 等價格不很透明的商品,都有消費者因網絡聚集成團購買。不僅如此,網絡團 購也擴展到健康體檢、保險、旅游、教育培訓以及各類美容、健身、休閒等服 務類領域。 團購的商品價格更為優惠 盡管團購還不是主流的消費模式,但它所具有的爆炸力已逐漸顯露出來。 業內人士表示,網絡團購改變了傳統消費的游戲規則。團購最核心的優勢體現 在商品價格更為優惠上。根據團購的人數和訂購產品的數量,消費者一般能得 到從5%到40%不等的優惠幅度。 據介紹,目前網絡團購形式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自發行為的團購;第二 種是職業團購行為,目前已經出現了不少不同類型的團購性質的公司、網站和 個人;第三種就是銷售商自己組織的團購。而三種形式的共同點就是參與者能 夠在保證正品的情況下拿到比市場價格低的產品。 怎樣才能使網絡團購的商品最劃算?網絡團購經驗豐富的趙小姐認為,參 加團購前要先做好市場調查,並且要了解自己要買的商品的價格、品牌以及性 能,只有心中有數了,才不會被網上的所謂“團購優惠”弄糊塗。 團購交易要謹慎 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方式,網絡團購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規則來約束它,因 此,詐騙案也屢見不鮮。對此,一位營銷專家認為,網絡團購作為一種消費方 式,消費者在選擇網絡團購以博取價格優惠的同時,更應該全面考慮,對於交 易要小心謹慎。 有關市場專家提醒,網絡團購目前存在著一些陷阱。例如:建材、家具等 行業的產品價格缺乏透明度,有的商家暗地裡拉高標價再打折,這樣消費者就 很被動。 “團購還是需要比較細心的,因為現在有的網絡團購實際上是隱藏在背後 的商家發起的,這樣的團購其實是促銷。”購買團體消費商品的一名帶頭人、 網友王小姐表示。 此外,市場人士認為,網絡團購還存在售後服務不完善等問題。因此,消 費者在參與網絡團購,尤其是購買一些大件商品時,一定要咨詢律師或其他相 關人士,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消費者還要關注商家的專業水平、售後服務等 信息。參加團購時,避免將錢款交付給代購者。 網絡團購畢竟只是出於某一特定目的而臨時組織的松散團體。現實中,團 購者交易成功後就分散了,售後一旦出現糾紛,往往難以再組織起來,這給消 費者日後的維權工作帶來困難。對此,相關的法律界人士認為,網絡團購的參 與者還應該想辦法簽訂團購協議來規避各種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