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單一制國家和聯邦制國家具有哪些差異正文

單一制國家和聯邦制國家具有哪些差異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位政府,不同於單一制國家的地方政府,它們在國家中具有很高的、獨立的地位。國內許多研究外國政府制度的學者往往將兩者混為一談,這實在是出於本土成見的一種嚴重誤解。從性質和功能上說,單一制國家的地方政府是實現全國政府目標的手臂,(6)聯邦制國家各構成單位政府卻並非如此。根據聯邦制原則,全國政府與構成單位政府並不是核心與邊緣、上級與下級的關系,而是具有不同權力、職能范圍的政府之間的關系。它們彼此獨立,權力都有限制。各構成單位也是國家主權的組成部分,因為它們與聯邦在不同范圍內分別行使統治權。當然,它們也不是國際法意義上的獨立、主權國家。並且,聯邦是全體人民建構的永久性共同體,是任何構成單位或群體無權隨意取消的主權國家。
現今世界上的聯邦國家,多數是在原來就存在的小型共和政治體基礎上聯合而成,也有的是通過政治改革將以前的單一制國家解構或者說重組成聯邦共和國。而聯邦制就起源於過去的小共和國為增強軍事力量和謀求共同發展的深切需要,它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城邦同盟,甚至遙遠的《聖經》時代。
在當今世界近200個國家中,雖然只有20多個聯邦制國家,可是,它們的人口總數在22億以上,而且占了世界大約二分之一的土地。其中,領土最小的是拉美的聖基茨――尼維斯聯邦,267平方公裡,最大的是橫跨亞歐的俄羅斯,1700多萬平方公裡。據筆者最近的核查,面積在200多萬平方公裡以上的國家中,絕大多數是聯邦國家。而在亞洲、歐洲、北美、南美、大洋洲、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中,除了中國以外,俄羅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蘇丹無不實行聯邦制。亞洲第二大國家——我們的鄰邦印度,也是聯邦國家。
 
拿破侖時代炮兵彈藥類型及火力戰術

拿破侖時代的野戰火炮主要使用的炮彈包括:實心炮彈(solidroundshot)、榴彈(commonshell)、霰彈(canister)和榴霰彈(sphericalcase)。

實心炮彈是當時最常見的一種彈藥,約占各國軍隊彈藥配給和使用總量的70%~80%。這種炮彈的結構極其簡單,一個固體的鐵球而已。相比其他彈藥,實心炮彈的最大優點就是加工工藝簡單,材料成本也不高,易於生產和迅速補充。而且實心的炮彈穿透力很好。

在戰場上,實心炮彈適於射擊各類目標,不僅可以殺傷人員和馬匹,而且可以破壞稜堡等野戰防御工事。因為其彈道低伸,造成的毀傷呈線性,所以密集的步兵縱隊和步兵方陣往往是比較有價值的射擊目標。而隊形單薄的步兵橫隊和騎兵則不宜於使用此類炮彈。據記載,實心炮彈可以輕而易舉地打穿20排步兵的縱隊。而且,在較硬地面上的跳彈仍然具有一定的殺傷力。不過,實心炮彈的缺點也很明顯:低平的彈道使其很難有效地打擊位於山坡反斜面處的敵方單位。

榴彈外觀也是球形,內部中空,有裝藥,利用爆炸後的破片殺傷對方。內部裝藥靠插在彈丸開口處的引信引燃。引信是通常為一根中空的蘆管(reed)內置藥捻,裝填前根據所要射擊目標的距離裁剪相應長度的引信供使用。

由於榴彈不是靠彈丸本身的動能,而是靠破片的動能毀傷敵方單位,所以可采取較為彎曲的彈道,由榴彈炮發射。這就很好地彌補了實心炮彈的不足。除了用來對付山坡後面的部隊,榴彈對開闊地上的各種隊形的敵方部隊均有相當的殺傷效果。理想的彈著點是目標隊伍的前方,或最好在敵方隊列的上空爆裂。

霰彈的名稱(canister)本意就是圓筒,彈體外觀呈圓筒狀。外殼是一層薄鐵皮,底部是一個木質的膛片(sabot),彈體內裝有鐵質小彈丸(注意:彈體裡並沒有火藥)。霰彈除了按照通常的火炮型號區分彈藥外,還根據內裝彈丸大小分為重霰彈和輕霰彈。輕霰彈使用的彈丸約1.5盎司左右(1盎司=28.25克),重的則在4盎司左右,各國會有不同,但是差別不大。霰彈從原理上講更近似於槍而非炮,開火後膛片推動彈身前進。彈體離開炮膛的瞬間,火炮內外壓差巨大,彈體外殼無法承受,隨即破裂,內裝彈丸勢必逬出,在空間中形成圓餅狀彈幕。這一彈幕會逐漸散開,劃過一個由炮口為定點的圓錐形空間,擊中目標。

霰彈的原理決定了其更適於用加農炮直射(當然,當時的榴彈炮也有此彈種)。而且,有效射程要近很多。英軍規定不可以在350碼以上使用霰彈。法軍的輕霰彈也基本控制在400以內使用。當然,法軍12磅炮所用的重霰彈在600~800米的距離仍能有效殺傷敵方單位。但是,在這個距離上彈幕早已完全散開,開炮的人恐怕都不清楚會命中誰。霰彈的這種“面”殺傷穿透力不強,適於展開的橫隊,所以機動支援進攻的騎乘炮兵會配備較多霰彈。同樣,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兩列橫隊攻擊的騎兵(正面的受彈面積更大)也就成了霰彈的另一極佳射擊目標。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霰彈並不完全等於葡萄彈(grapeshot)!葡萄彈的原理近似霰彈,但是是當時海軍的彈種,而非陸軍的。

榴霰彈結構似榴彈,原理似霰彈,當時只有英軍使用。上面的霰彈的缺點是小彈丸擴散太快,有效射程短。榴霰彈則將小彈丸裝在近似榴彈的彈體內,同時裝藥。但是裝藥的量僅夠剛好破壞外層彈殼。發射後彈體朝敵方飛行一段距離,裝藥爆破釋放出小彈丸,繼續按原彈體的方向飛行,從而延後了擴散的時間,可以較為集中地打擊目標。榴霰彈既適於加農炮也適於榴彈炮,但是在加農炮上的效果要好些。

前面講炮兵連的構成時,大家應該注意到:所有的炮兵連都是加農炮多於榴彈炮。看過各種炮彈的原理和用途,就會明白:那時候加農炮的使用率要遠高於榴彈炮,所以加農炮的數量較多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上一页  [1] [2] 

什麼乳膠漆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