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我用杉木指接板做的衣櫃變形了,如何處理?正文

我用杉木指接板做的衣櫃變形了,如何處理?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用杉木指接板做的衣櫃變形了,如何處理?
 
最好現在不要刷漆了,如果是做櫃了出現了變形位置最好讓木工給板子做穿筋,因為如果已經變形了,那麼就算是恢復了將來也會變形,所以只能穿筋或者換板,就是在板材中間穿管加強板材板性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裸子植物,杉科(科拉丁名:taxodiaceae),杉木屬(屬拉丁名:cunninghamia)。是我國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樹種,生長快,材質好,在大豐杉木基地大量人工培育。木材紋理通直,結構均勻,不翹不裂,木材容重0.39,每厘米年輪數平均3.0,晚材率22.0%,干縮系數(體積)0.386,順紋抗壓極限強度358千克/平方厘米,靜曲極限強度661千克/平方厘米,端面強度285千克/平方厘米。材質輕韌,強度適中,質量系數高。具香味,材中含有“杉腦”,能抗蟲耐腐,加工容易。廣泛用於建築、家具、器具、造船等各方面。近年雖然小徑材市場低迷,但中、大徑材銷路仍好,今後要培養中大徑材杉木為主。1804年及1844年流入英國,在英國南方生長良好,視為珍貴的觀賞樹。美國、德國、荷蘭、波蘭、丹麥、日本等國植物園中均有栽培。
[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常綠喬木,樹高可達30~40米,胸徑可達2~3米。從幼苗到大樹單軸分枝,主干通直圓滿。側枝輪生,向外橫展,幼樹冠尖塔形,大樹樹冠圓錐形。葉螺旋狀互生,側枝之葉基部扭成2列,線狀披針形,先端尖而稍硬,長3~6厘米,邊緣有細齒,上面中脈兩側的氣孔線較下面的為少。雄球花簇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2~3朵簇生枝頂,卵圓形,苞鱗與珠鱗結合而生,苞鱗大,珠鱗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球果近球形或圓卵形,長2.5~5厘米,徑3~5厘米,苞鱗大,革質,扁平,三角狀寬卵形,先端尖,邊緣有細齒,宿存;種鱗形小,較種子短,生於苞鱗腹面下部,每種鱗具3枚扁平種子;種子扁平,長6-8毫米,褐色,兩側有窄翅,子葉2枚。
[編輯本段]地理分布
杉木是我國分布較廣的用材樹種,東至浙江、福建沿海山地及台灣山區,西至雲南東部、四川盆地西緣及安寧河流域,南自廣東中部和廣西中南部,北至秦嶺南麓、桐柏山、大別山。在這個范圍內有大面積的杉木人工純林,也與馬尾松、毛竹及其它闊葉樹種組成的混交林。杉木垂直分布的上限因風土不同而有差異,如在大別山區為海拔700m以下,福建山區1000m以下,大理2500m以下。我省主要主要分布在800以下的丘陵山地。整個杉木分布區可分為3個帶。北帶相當於植被區劃的北亞熱帶,屬杉木分布的北部邊緣;在適宜的立地條件下,20年生杉木林年平均生長量每公頃可達6.0~7.5立方米。中帶相當於中亞熱帶,其東部和中部都是杉木的中心產區,如貴州東南部、湖南西南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江西南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等是歷史上杉木的著名產地,20年生的林分平均年生長量每公頃可達9~11立方米,而一些小面積豐產林,則可達15~30立方米。南帶相當於南亞熱帶,屬杉木分布的南部邊緣。這裡杉木生長較差,每公頃只4~8立方米。與杉木同屬的另一個種稱台灣杉木(c.konishii),分布於中國台灣。
[編輯本段]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杉木分布區內的年平均溫度為15~20℃,1月平均溫度1~2℃,極端最低溫度-17℃,極端最高溫度40℃,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但杉木生長最適宜的氣候條件為:年平均氣溫16~19℃,極端最低氣溫-9℃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毫米,且需分配均勻,無旱季或旱季不超過3個月。杉木較喜光,但幼時稍能耐側方蔽蔭。對土壤的要求較高,最適宜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而嫌土壤瘠薄、板結及排水不良。產區主要土類為黃壤、紅壤在邊緣地區為黃棕壤、磚紅壤性紅壤等,以黃壤條件較好。由酸性和中性基巖,特別是由板巖、頁巖、沙頁巖、片麻巖、花崗巖或由坡積、崩積母質發育來的土壤,只要富含腐殖質、深厚、濕潤而排水良好,均屬上等土壤條件。礦巖類、碳酸鹽巖類及殘積母質發育來的土壤,因土壤淺薄及保水保肥能力弱,第四紀紅粘土、下蜀系黃土等因缺少有機質、土壤粘重板結,均不適於杉木生長。從局部地形看,山窪、谷地及陰坡等地方,一般日照短,濕度大,溫差小,風力弱,土壤深厚肥沃,是杉木生長的適宜環境;而山脊、山坡的上部、陽坡,因日照長,溫差大,濕度小,風力強,土壤肥力低,杉木生長差。從較大范圍的地形而言,連綿的群山和丘陵與孤山相比,前者氣候較濕潤,土壤也較肥沃,更適合於杉木生長。中國一些著名的杉木產區,和杉木的一些高產林分,幾乎都分布於群山山地,如南嶺山地、雪峰山區等。杉木的耐寒性大於其耐旱力。故對杉木生長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水濕條件,其次才是溫度條件。杉木為速生樹種之一。
[編輯本段]生長發育特點
孤立木一般4~7年、林木遲至7~10年以後開花結實,20~35年結實量最大,種子質量最好。每年3月開花,10~11月球果成熟。每1~4年有一個種子豐年。主干端直,頂端優勢明顯。樹干生長甚速,在其速生階段(4~15年),樹高年生長量可達100~150厘米以上,直徑1~2厘米以上。20~30年可采伐利用;個別速生豐產林15年即可成材。每年3~4月抽枝發葉,至11~12月結束生長。主梢生長在一年中有兩次高峰,第1次5~6月,第2次9~10月。直徑生長也有兩次高峰,與樹高生長大體一致。樹干的形狀取決於立地條件及林分密度。立地條件差及稀疏林木或孤立木的樹干較粗矮尖削;而立地條件好、林分較密的樹干修直圓滿。萌芽能力很強,從苗期開始,即以根頸部分發生萌蘖,抽出新條,幼樹尤為明顯,常形成多干叢生。采伐後的伐根能萌發大量新條,萌芽更新可以持續2~3代。杉木為淺根性樹種,無明顯主根,側根發達,再生能力強,但穿透力弱。成年林木根系可深達2米,水平根幅大於樹冠1倍左右。林分生長發育可分4個階段:①幼樹階段(2~4年生):栽後一二年為恢復期,而後根系大量分生,主梢生長逐漸旺盛,樹冠開始擴展,初具樹形。②速生階段(5~15年生):樹高直徑生長進入旺盛時期,根系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幼林開始郁閉,林木間產生爭奪肥、水、光的矛盾,出現自然整枝(林木)和分化。③干材階段(15~20年生):材積生長迅速,心材比例增加,樹高直徑生長減慢,自然整枝強烈,被壓木大量出現並被淘汰,顯現出空間與營養面積不足。④成熟階段(25~30年生):樹高生長下降,材積生長趨於平穩而達到數量成熟,心材比例顯著增加,材質致密堅實,此時即可采伐利用。
[編輯本段]中藥效用
【別名】杉、杉樹、正杉、刺杉、天蜈蚣、千把刀
【來源】為杉科杉屬植物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以根、樹皮、球果、木材、葉和杉節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備用。
【性味歸經】辛,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散瘀止血。用於慢性氣管炎,胃痛,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燒燙傷,外傷出血,過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根、皮,均為0.5~1兩,球果1~3兩;外用適量,皮研粉外敷,或皮葉煎水洗,燒燙傷用杉木炭研粉調油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杉木播種育苗技術播種
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和消毒。種子消毒可用0.5%的高錳酸鉀或1%漂白粉液浸30分鐘,或用0.15%—0.3%的福爾馬林液浸15分鐘,倒去藥液,封蓋一小時後播種。播種季節以驚蟄到春分為宜。播種方法以條播為好,即按18cm—25cm的距離開溝,溝深1cm,寬2cm—3cm左右,將溝用木板壓實,把種子均勻撒在溝中,每畝播種子10公斤左右,然後再用細土覆蓋種子,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覆土後再蓋草。
管理
播種後約一個月,種子先後發芽出土,就要分次揭去蓋草,每一次揭去三分之一左右,隔3—5天再去揭去三分之一,3—5天後再揭去三分之一。揭苗後應采取遮蔭措施,透光度保持30%—40%,立秋後應適時拆去遮蔭棚。剛出土的幼苗要注意防治杉木猝倒病。
杉木猝倒病防治,用1%—2%有硫酸亞鐵溶液,每畝噴灑150斤,連續噴灑4次—7次,每隔7天一次。每次噴灑完後要立即用清水清洗幼苗,以防幼苗產生藥害。也可用0.3%漂白粉、1%波爾多液或0.1%—0.5%敵克松噴灑苗木。
杉苗全部出土後要及時除草松土,整個苗期要除草8次—10次,同時要適時追施速效性肥料,雨後及時清溝排漬,干旱季節及時澆水和抗旱保苗,並分次做好間苗工作。
杉苗達到二級苗以上壯苗的標准是:莖直而粗,頂芽飽滿(菊花頭),針葉紫紅或灰綠,充分木質化,根系發達,側須根較多無損傷。苗高大於16cm,根徑大於0.3cm,根系長大於15cm,大於5cm的側根數在10條以上。
杉木品種
水杉(大豐杉木基地)
池杉(鹽城濕地池杉種植基地)
中山杉(南京中山杉植物基地)
冷杉(遼寧林場)
落羽杉|松|(落羽杉培育基地)
 

兩個座便器如何安裝在一個下水道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