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格片是的用途是?主要用於什麼場合材質 按正常情況使用,不要過充過放就能提高使用壽命。
如果你不怕看得煩,就看下面詳細的一些相關知識。
1.認識記憶效應 電池記憶效應是指電池的可逆失效,即電池失效後可重新回復的性能.記憶效應是指電池長時間經受特定的工作循環後,自動保持這一特定的傾向.這個最早定義在鎳镉電池,鎳镉的袋式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燒結式電池有記憶效應.而現在的鎳金屬氫(俗稱鎳氫)電池不受這個記憶效應定義的約束. 因為現代鎳镉電池工藝的改進,上述的記憶效應已經大幅度的降低,而另外一種現象替換了這個定義,就是鎳基電池的"晶格化",通常情況,鎳镉電池受這兩種效應的綜合影響,而鎳氫電池則只受"晶格化"記憶效應的影響,而且影響較鎳镉電池的為小. 在實際應用中,消除記憶效應的方法有嚴格的規范和一個操作流程.操作不當會適得其反. 對於鎳镉電池,正常的維護是定期深放電:平均每使用一個月(或30次循環)進行一次深放電(放電到1.0v/每節,老外稱之為exercise),平常使用是盡量用光電池或用到關機等手段可以緩解記憶效應的形成,但這個不是exercise,因為儀器(如手機)是不會用到1.0v/每節才關機的,必須要專門的設備或線路來完成這項工作,幸好許多鎳氫電池的充電器都帶有這個功能. 對於長期沒有進行exercise的鎳镉電池,會因為記憶效應的累計,無法用exercise進行容量回復,這時則需要更深的放電(老外稱recondition),這是一種用很小的電流長時間對電池放電到0.4v每節的一個過程,需要專業的設備進行. 對於鎳氫電池,exercise進行的頻率大概每三個月一次即可有效的緩解記憶效應.因為鎳氫電池的循環壽命遠遠低於鎳镉電池,幾乎用不到recondition這個方法. ▲建議1:每次充電以前對電池放電是沒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因為電池的使用壽命無謂的減短了. ▲建議2:用一個電阻接電池的正負極進行放電是不可取的,電流沒法控制,容易過放到0v,甚至導致串聯電池組的電池極性反轉. 〓〓〓〓〓〓〓〓〓〓〓 2.電池需要激活嗎 回答是電池需要激活,但這不是用戶的要做的事.我參觀過锂離子電池的生產廠,锂離子電池在出廠以前要經過如下過程: 锂離子電池殼灌輸電解液---封口----化成,就是恆壓充電,然後放電,如此進行幾個循環,使電極充分浸潤電解液,充分活化,以容量達到要求為止,這個就是激活過程---分容,就是測試電池的容量選取不同性能(容量)的電池進行歸類,劃分電池的等級,進行容量匹配等.這樣出來的锂離子電池到用戶手上已經是激活過的了.我們大家常用的鎳镉電池和鎳氫電池也是如此化成激活以後才出廠的.其中有些電池的激活過程需要電池處於開口狀態,激活以後再封口,這個工序也只可能有電芯生產廠家來完成了. 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電池廠出廠的電池到用戶手上,這個時間有時會很長,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這個時候,因為電池電極材料會鈍化,所以廠家建議初次使用的電池最好進行3~5次完全充放過程,以便消除電極材料的鈍化,達到最大容量. 在2001年頒布的三個關於鎳氫.鎳镉和锂離子電池的國標中,其初始容量的檢測均有明確規定,對電池可以進行5次深充深放,當有一次符合規定時,試驗即可停止.這很好的解釋了我說的這個現象. 那麼稱之為"第二次激活"也是可以的,用戶初次使用的"新"電池盡量進行幾次深充放循環. ●然而據我的測試(針對锂離子電池),存儲期在1~3個月之內的锂離子電池,對它進行深充深放的循環處理,其容量提高現象幾乎不存在.(我在專題討論區有關於電池激活的測試報告) 〓〓〓〓〓〓〓〓〓〓〓 3.前三次要充12小時嗎 這個問題是緊扣上面的電池激活問題的,姑且設出廠的電池到用戶手上有電極鈍化現象,為了激活電池進行深充深放電循環3次.其實這個問題轉化為深充是不是就是要充12個小時的問題.那麼我的另一片文章"論手機電池的充電時間"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答案是不需要充12小時. 早期的手機鎳氫電池因為需要補充和涓流充電過程,要達到最完美的充飽狀態,可能需要5個小時左右,但是也是不需要12個小時的.而锂離子電池的恆流恆壓充電特性更是決定了它的深充電時間無需12個小時.
對於锂離子電池有人會問,既然恆壓階段锂離子電池的電流逐漸減小,是不是當電流小到無窮小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深充.我曾經畫出恆壓階段電流減小對時間的曲線,對它進行多次曲線擬合,發現這個曲線可以用1/x的函數方式接近與零電流,實際測試時因為锂離子電池本身存在的自放電現象,這個零電流是永遠不可能到達的. 以600mah的電池為例,設置截至電流為0.01c(即6ma),它的1c充電時間不超過150分鐘,那麼設置截至電流為0.001c(即0.6ma),它的充電時間可能為10小時---這個因為儀器精度的問題,已經無法精確獲得,但是從0.01c到0.001c獲的容量經計算僅為1.7mah,以多用的7個多小時來換取這僅僅的千分之三不到的容量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 何況,還有其它的充電方式,比如脈沖充電方式使锂離子電池來達到4.2v的限制電壓,它根本沒有截止最小電流判斷階段,一般150分鐘後它就是100%充飽了.許多手機都是用脈沖充電方式的.
有人曾經用手機顯示充飽後,再用座充進行充電來確認手機的充飽程度,這個測試方法欠嚴謹. 首先座充顯示綠燈不是檢測真正充飽與否的一個依據. 檢測锂離子電池充飽與否的唯一最終的方法就是測試在不充電(也不放電)狀態時的锂離子電池的電壓. 所謂恆壓階段電流減小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逐漸減小在電池內阻上因充電電流而產生的附加電壓,當電流小到0.01c,比如6ma,這個電流乘與電池內阻(一般在200毫歐之內)僅為1mv,可以認為這時的電壓就是無電流狀態的電池電壓. 其次,手機的基准電壓不一定等於座充的基准電壓,手機認為充飽的電池到了座充上,座充卻不認為已經充飽,卻繼續進行充電. 〓〓〓〓〓〓〓〓〓〓〓 4.充電電池有最佳狀態嗎 有一種說法就是,充電電池使用得當,會在某一段循環范圍出現最佳的狀態,就是容量最大.這個要分情況,密封的鎳氫電池和鎳镉電池,如果使用得當(比如定期的維護,防止記憶效應的產生和累計),一般會在100~200個循環處達到其容量的最大值,比如出廠容量為1000mah的鎳氫電池用了120次循環後,其容量有可能達到1100mah.幾乎所有的日本鎳氫電池生產商的技術規格書中描述鎳基電池的循環特性的圖上我都能看到這樣的描述. 鎳基電池有最佳狀態,一般在100~200循環次數之間達到其最大容量 對於液態锂離子電池,卻根本不存在這樣一個循環容量的駝峰現象,從锂離子電池出廠到最終電池報廢為止,其容量的表現就是用一次少一次.我在對锂離子電池做循環性能的時候也從來沒有看到過有容量回升的跡象. 锂離子電池沒有最佳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锂離子電池更容易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表現不同的性能,在25~40度的環境溫度會表現其最好性能,而低溫或高溫狀態,他的性能就大打折扣了.要使你的锂離子電池充分展現它的容量,一定要細心的注意使用環境,防止高低溫現象,比如手機放在汽車的前台上,中午的太陽直射很容易就可以使其超過60度,北方的用戶的電池待機時間,同等網絡情況下,就沒有南方的用戶長了. 〓〓〓〓〓〓〓〓〓〓〓 5.真的是充電電流越大,充電越快嗎 "論手機電池的充電時間"一文中已經講了這個問題,對於恆流充電的鎳基電池,可以這麼說,而對應锂離子電池,這個是不完全正確的。 對於锂離子電池的充電,在一定電流范圍內(1.5c~0.5c),提高恆流恆壓充電方式的恆流電流值,並不能縮短充飽锂離子電池的時間. 〓〓〓〓〓〓〓〓〓〓〓 6.直充標的輸出電流就等於充電電流嗎 這就要討論手機的充電方式了,對於充電管理在手機裡面的,設定同樣一個直充(實際應稱為電源適配器)的輸出如:5.3v600ma a.充電管理是開關方式(高頻脈寬調整pwm方式),這個充電方式,手機並沒有完全利用直充的輸出能力,直充工作在恆壓段,輸出5.3v,此時真正的充電電流由手機的充電管理進行調整,而且肯定要小於600ma,一般在300~400ma.這個時候,大家看到的直充的輸出電流就不是手機的充電電流.比如motorola的許多直充其輸出為5.0v1a,真正對電池充電的也就用到了500ma足矣,因為手機的電池容量也不過580mah. 這時直充上標的輸出電流就不等於實際充電電流
b.充電管理為脈沖方式的,這個充電方式,手機完全利用了直充的限流電流,就是用了600ma在電池上,這個時候,直充的輸出電流就是充電電流了. 當然以上的都是指在锂離子電池的恆流階段或鎳氫電池的充電而言.
如果手機沒有充電管理,把充電的管理移到了直充上,比如許多的cdma手機都是如此,這個就沒什麼好說的,它的輸出寫的很明白,比如輸出:4.2v500ma,這個就是锂離子電池恆流恆壓兩個數據了 〓〓〓〓〓〓〓〓〓〓〓 7.循環充放電一次就是少一次壽命嗎 循環就是使用,我們是在使用電池,關心的是使用的時間,為了衡量充電電池的到底可以使用多長時間這樣一個性能,就規定了循環次數的定義.實際的用戶使用千變萬化,因為條件不同的試驗是沒有可比性的,要有比較就必須規范循環壽命的定義. 國標如是規定锂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測試條件及要求:在25度室溫條件下以恆流恆壓方式1c的充電制度充電150分鐘,以恆流1c的放電制度放電到2.75v截止為一次循環.當有一次放電時間小於36分鐘時試驗結束,循環次數必須大於300次. 解釋: a.這個定義規定了循環壽命的測試是以深充深放方式進行的 b.規定了循環壽命按照這個模式執行後必須超過300次以後容量仍然有60%以上 實際上,不同的循環制度得到的循環次數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以上其它的條件不變,僅僅把4.2v的恆壓電壓改為4.1v的恆壓電壓對同一個型號的電池進行循環壽命測試,這樣這個電池就已經不是深充方式了,最後測試得到循環壽命次數可以提高近60%.那麼如果把截止電壓提高到3.9v進行測試,其循環次數應該可以增加數倍. 這個關於循環一次就少一次壽命的說法已經有許多友人進行了討論,我只是補充說明一下而已,大家在談論循環次數的時候不能忽視循環的條件, ●拋開規則談論循環次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循環次數是檢測電池壽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誤區:許多人喜歡把手機锂離子電池用到自動關機再充電.這個完全沒有必要. 實際上,用戶不可能按照國標測試模式對電池進行使用,沒有一個手機會在2.75v才關機,而其放電模式也不是大電流恆流放電,而是gsm的脈沖放電和平時的小電流放電混合的方式. 有另外一種關於循環壽命的衡量方法,就是時間.有專家提出一般民用的锂離子電池的壽命是2~3年,結合實際的情況,比如以60%的容量為壽命的終止,加上锂離子電池的時效作用(參考第9點),用時間來表述循環壽命我認為更為合理. 鉛蓄電池的充電機理就類似與锂離子電池,是限流限壓方式,使用的方式就是淺充淺放,他的壽命表述就是時間,沒有次數,比如10年. 所以,對於锂離子電池,沒有必要用到關機再充電,锂離子電池本來就適合用隨時充電的方式進行使用,這也是他針對鎳氫電池的最大優勢之一,請大家善加利用這個特性. 〓〓〓〓〓〓〓〓〓〓〓 8.電池容量[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