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拉手退稅多少 7月16日,一場圍繞“高成本時代中國家具企業生存之道”話題的討論,在搜狐網焦點家居網展開,京城各大家具老總面露難色,提到今年企業發展,大家都有一句“口頭禅”:“難!太難!非常難!”
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降低、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種種變化不僅給提供貿易加工的中小家具企業帶來生存危機,也使眾多內銷型中國家具企業面臨相同的生存壓力。
微利時代家具企業路在何方?“活下去才能活得更好!”意風家具董事長溫世權的一句話,引發所有老總們的“感傷”:“渡過這場‘大難’,希望未來市場上余下2%。的企業中有我一個。”
中國家具行業遭遇“陣痛”
廣東東莞大嶺山鎮,聚集了中國大量規模化的國際性家具制造工業群體,連續11年雄踞全中國鄉鎮家具出口額第一位。2006年,大嶺山300多家家具企業出口總額為25.1億美元,約占全國家具出口額的1/5。就是這樣一個家具出口大鎮,現今卻面臨著“入不敷出”的局面??多家企業停產倒閉,部分企業保本銷售。賺錢,對所有企業來說已是昨日之事。
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降低、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種種變化不僅給大嶺山的中小家具企業帶來生存危機,也使眾多內銷型中國家具企業面臨相同的生存壓力,中國家具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陣痛。7月16日,京城各大家具老總齊聚搜狐網焦點家居網,話題圍繞“高成本時代中國家具企業生存之道”展開。
提到今年家具企業的發展經歷,老總們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難!太難!非常難!”意風家具董事長溫世權表示,去年一年,原材料成本連續幾次上漲,漲幅已超過40%。人力成本的上漲對企業也是“致命打擊”,愛依瑞斯董事長隋有彬表示,為所有工人上保險使得人工成本直接上漲5%-10%。更大的威脅是,房地產市場“拐點”、股市“拐點”紛紛出現,投資者、購房者持幣觀望,“不買新房子,誰還裝修?不裝修,家具賣給誰”?而物價上漲導致消費成本增加,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陳寶光表示,工資上漲往往滯後物價上漲半年有余,家具產品隨物價上漲導致相同工資購買力下降,家具需求量也隨之下降。種種因素表明,家具行業的“拐點”已經出現,對此,隋有彬深信不疑。
石油價格大幅攀升,導致家具企業采購、運輸成本大幅上升,陳寶光表示,有實力做國外市場的中國家具企業已經開始考慮在美國建加工基地,部分開拓中國市場的國外企業為節省運輸成本在中國設廠,如果石油價格繼續高漲,全球經濟發展的步伐會隨之減慢。盡管石油價格對京城家具企業尚未構成巨大威脅,但對有志於做大做強、做全國市場的京城家具老總們來說,運輸成本始終是不能回避的。
微利時代重在消化成本
“活下去才能活得更好!”溫世權的一句話讓整個京城家具行業蒙上了淡淡的憂慮,也引發論壇現場老總們無限“感傷”:過去一年,企業種種成本都在上漲,惟有利潤在下降。“希望這場陣痛過後,中國家具市場余下的2%。的企業當中還有我!”“希望明年焦點家居網舉辦家具論壇,我還能和‘老大們’平起平坐。”種種憂傷論調仿佛讓人看到,家具行業的洗牌在瞬間即會爆發。
“企業活下去靠的是利潤,不是成本!”榮麟世家總經理戚麟的一席話讓論壇現場有了溫度,他表示,要消化增加的成本,只能靠更大的投入。他表示,雖然企業利潤在下降,各類成本均不斷增加,但企業沒有縮減投入,相反,對人才的培養、對設備的更新、對好原材料的采購絲毫沒有變,要消化這些成本,必須靠成本自身。“有了好的設備、技術娴熟的工人,單位產出才能提高,提高生產效率也就是變相降低了企業成本。”他表示,雖然去年一年,或者將來家具整體需求量可能出現下降情況,但榮麟世家的銷量是穩步提升的。
隋有彬則表示,每年會為企業制定發展目標,幾年來愛依瑞斯對直銷部、經銷部、出口部都定下“增長40%”的任務,“盡管去年做得很艱難,但直銷部、經銷部都完成了任務,出口部沒有完成任務,但在‘如此’大環境下,我們也降低了對出口的重視,安心做內銷”。
對“增加成本即會消化成本”,隋有彬頗為認同,他表示,增加采購到達一定量即會贏得1%的折扣,“我們必須賣出更多的家具消化成本”。由此可見,企業只能在產品附加值上加大投入,讓產品品質更好、品牌信譽更高,在日漸縮減的蛋糕上分得更多份額是所有企業的目標。
如何應付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間接成本的增加,博大興業總經理於泓表示,老總的素質決定企業遠航快慢,老總素質增加了,企業間接成本就會得到控制。對此,隋有彬戲稱,“家具老總該去學習的趕快去學習”!
要想發展先得“活下來”
陳寶光表示,從1987年的13億元產值到去年的5400億元產值,中國家具產業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中國家具業用了20年的時間走完了歐美家具產業上百年的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波折是正常的,但家具企業的發展方向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快的。在他看來,盡管中國家具業眼下遭遇陣痛,但對多數有實力的企業,尤其是對做國際、國內中高端市場的家具企業來說,未嘗不是好事。“活下來就是成功,未來家具行業的發展靠的就是大中型企業支撐。”
數字同樣說明,家具行業的“陣痛”對大中型家具企業的影響並不明顯。據陳寶光透露,中國家具生產大省浙江上半年的家具產值是21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為14.5%,出口是21億美元,增幅11.6%,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5%,利潤是負增長3%,33%的中小企業虧損2億元。由此可見,內銷的大中型家具企業市場還是樂觀的。從全國市場來看,廣東、山東、四川、遼寧等地與浙江省情況相仿。
溫世權表示,中國家具生產大省四川、遼寧背靠大山,廣東、浙江背靠大海,惟有北京是靠黃金消費地段及2100萬高端消費群體,服務好京城消費者,就有生存空間。在溫世權看來,陣痛中率先倒下的是靠貿易加工的中小家具企業,市場洗牌肯定最先洗掉中小企業,有品質、有實力、有渠道的大中型企業會活得更好。小企業賺的是加工費,大企業賣的是附加值,誰能活得更久一目了然。
陳寶光認為,2008年對家具行業來說就是一個整合年,對制造企業及國家來說是必經之路,能否成功突圍,就要看企業是否有前瞻性,在劣勢面前能否規避風險、消化成本,如何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對采取一眼盯國內、一眼盯國外“兩條腿走路”策略的大中型企業來說,規避風險的能力就要強,而中小企業適時整合自身結構、建立強勢銷售渠道,不失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