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款產品幾乎沒有錢賺了。
惠州“雷士”一枝獨秀? 從全國各地市場反映的情況看,今年射燈市場比較冷淡,據為惠州多家企業貼牌生產的中山古鎮企業負責人透露,除“雷士”外,今年其他品牌的射燈銷售形勢並不樂觀。該負責人說:“像雷士幾乎每個月下的訂單都在10萬元以上,而且次月訂單還會有所增加,而其他企業上個月訂5萬元的貨,這個月的訂單可能只有幾千元。其中竟然有一家企業的月定貨量只有1200元的訂單,就跟做零售一樣,根本不像是做貼牌的。”另據國內各地代理商反饋的信息表明,目前絕大部分設計院只認“雷士”射燈。 “中之港”也不例外,今年該廠的射燈銷量僅比去年同期增長5%。“中之港”負責人陳富強的解釋是,因為“中之港”延遲推出新產品,所以銷量沒有大幅度增長。而南海某射燈企業負責人也向記者反映,由於6、7月份處於淡季,一般企業擔心仿冒而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推出新產品。但他們的“自我安慰”似乎有點勉強,整體市場疲軟才是射燈銷量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目前射燈市場比較活躍的地區當屬北京、上海和四川。北京和上海的消費者對新款產品接受速度很快,同時他們更看重產品的品質,而不是很注重產品的價格。而四川市場的特點則是“量大、價格低”,因此在這些市場上,中低檔產品比較跑火。
國產“嘉美”獨占鳌頭? 在筒燈領域,“嘉美”是唯一一家可以跟飛利浦照明筒燈爭奪市場的國產品牌。“嘉美”在工程客戶心目中素有“質優價廉”的美譽。據了解,“嘉美”6寸雙插的筒燈批發價為40多元/個,而飛利浦照明同規格的筒燈要賣到80-90元/個,松下更是賣到了100多元/個。 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筒燈企業出現了兩極分化,一些剛剛開辦或低檔企業面臨關門危險或遠走農村市場,而一些已經做開的品牌企業卻越做越大。比如,“嘉美”今年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在其他品牌為生存而戰的時候,“嘉美”則積極優化渠道,從去年開始以專賣店模式經營到現在,“嘉美″在全國各地的專賣店已經超過200家。
t4、t5支架 檔次差距逐漸拉大 從目前市場上t4、t5支架系列產品的現狀來看,高中低檔產品的差距日益明顯,價格差距也在逐漸拉開。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大多數t428w的價格都在8元/套左右,而價格較高的則在12-16元不等,更高的還有26元/套的,相當於低價產品的3倍以上。中山市冠升電器廠總經理曾廣權認為,在前幾年,市場上的產品價格差距遠沒有這麼大,不超過10元,而現在,市場上的不正當價格競爭,導致一些企業瘋狂降價,完全不顧產品的質量。但一些致力於做品牌的企業則不願意為了眼前的利潤,犧牲品牌與質量,只能將價格保持在較高的價位。曾廣權表示,這種分流現象的出現,正是行業越來越走向成熟的表現。他還介紹說,很多企業為了應對目前的局面,開始走多元化的路線。比如“冠升”就推出了兩個品牌——“冠升”與“精工”,前者定位於高檔,後者定位於中高檔;中山市風采燈飾電器廠也有一個中高檔品牌“風采”與中檔品牌“光頭佬”。
利潤急劇壓縮 從整體情況來看,今年t4、t5支架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大。據歐日照明總經理盧宏偉介紹,去年同期,t428w的價格普遍在10元左右,該公司發往哈爾濱的價格(含運費)在15元/套左右,而今年只有10元/套左右了,總體下滑了20%-30%。曾廣權也告訴記者,面對市場不正常的降價風暴,他們也對產品的價格做了適當調整,“冠升”的t428w的售價已由去年的28元/套降至26元/套,“精工”則由18-21元/套降至16元/套。但曾廣權表示,為保證產品的質量,他們不會再降價了。 據了解,目前t4、t5支架價格下降幅度如此巨大,主要是由市場的不正當競爭引起的。盧宏偉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僅在湖南市場出現的新品牌就達6個以上,一些無牌無證的企業更是多如牛毛。風采燈飾電器廠負責人林志彬則表示,很多企業為了盡可能壓縮成本,使用一些劣質燈管,而整流器的各項質量參數也都有所下降,總體成本下降了10%以上。以前用的28w燈管多為4元/支左右,而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許多2元/支的燈管,用這樣的燈管,如何能夠保證產品質量?盧宏偉還說,去年賣一套t4、t5支架,至少能賺1.5元/支,而今年只剩5-6個的利潤點了,是近幾年來最低的。 不過曾廣權認為,現在做高檔產品的企業也許會感受到低價沖擊市場的壓力,利潤也被急劇壓縮,但這是一個行業在成熟、發展過程中必須經過的階段。一個新的行業剛剛誕生時,其產品利潤一定是相對較高的,而隨著該行業的發展,利潤會一步步被壓縮,但壓縮至較低狀態時,又會有所回升,直至保持在一個較合理的狀態。而此時的t4、t5支架產品正發展至利潤最低點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誰能夠不被行業所淘汰,誰就將獲得最終的勝利。
格柵燈 中小企業難染指大工程 今年以來,在格柵燈高端市場,仍然是三雄·極光和tcl照明在瓜分市場,而在中端市場,華輝、松業、松日、松可以及揚業等相互角逐,一時難分高下。 由於政府及相關團體等采購方對產品價格不是那麼敏感,他們更看重產品的質量和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譽度。同時,中小企業嚴重缺乏專業的技術性人才,他們難以在燈光設計方面為工程用戶提供完善的服務。相對於中小企業而言,知名品牌在燈光設計方面擁有龐大的專業技術人才基礎,他們能夠為工程用戶提供較為完善的燈光設計方案。因此,在大型工程項目的招投標中,三雄·極光、tcl照明等知名品牌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幾乎80%以上的大型工程訂單被這些知名品牌所瓜分,而中小企業很難染指大型工程項目。 上述現象並不意味著中小企業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在一些中小型工程項目中,工程承包商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他們選擇產品的標准和政府采購團的標准不盡相同,對他們來說,價格才是采購的決定性因素。
利潤降低3%-5% 據中山市奧科特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營銷負責人胡名波介紹,從傳統渠道上看,目前不同品牌、不同檔次的格柵燈,價位都拉得比較開。比如,底盤為冷軋板、格柵為國產亞光鋁、采用電感鎮流器、規格為3×40w的高檔格柵燈,批發價約為170-180元/套,同等規格、同樣采用冷軋板底盤、亞光鋁格柵和電感鎮流器的中檔格柵燈則是110-120元/套,而采用鐵皮底盤的低檔格柵燈只有80-90元/套。 順德松日電器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袁文斌說,采用不銹鋼底盤、電化鋁格柵和電感鎮流器的中檔格柵燈(規格為3×40w),批發價格在150元左右/套,而采用電子鎮流器的價格大約為170元/套。 此外,記者還從某業內人士處了解到,規格為3×20w的格柵燈的價位是:170-180元/套(高檔)、90-100元/套(中檔)、50左右/套(低檔)。據有關人士稱,在工程招投標中,由於公關費用等均要打入成本,因此價格伸縮性很大,一般情況下,高檔的格柵燈價格至少在300元/套以上。 據了解,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格柵燈的市場價格幾乎沒有變動,但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揚,使得企業的利潤減少了大概3%-5%。目前知名品牌的高檔產品利潤大概維持在40%左右;中檔的利潤為10%-15%;低檔的利潤大概只有5%。
水晶燈 老牌企業“讓”出市場? 盡管水晶燈市場已經進入群雄紛起的時代,但福建石獅文行燈飾和東莞梵爾賽燈飾仍然牢牢占據著水晶燈的高端市場,只是與往年的輝煌相比,今年這兩個巨頭的發展步伐已經明顯放緩。東莞梵爾賽燈飾有限公司中山銷售分公司負責人區達智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水晶珠占水晶燈總成本的80%左右,“梵爾賽”采用的進口水晶珠,價格因為歐元升值而上調,這使得梵爾賽水晶燈的價位居高不下。而國產水晶珠的價格下調幅度較大,加上競爭日益激烈,水晶燈價格也不斷下調,再加上國內消費者的品牌意識還不夠強。因此,二線品牌水晶燈的價格沖擊對老牌水晶燈企業不可小視。 據相關人士分析,由於“梵爾賽”主要以大型工程為主,其目標市場是高端市場,因此它不可能把批發價和零售價放得很低,否則對工程價位造成沖擊,或影響到品牌的定位,得不償失,這也是它不敢斗價,銷量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 據中意水晶燈飾市場部經理周建安反映,最近兩年,古鎮的燈飾企業對產品質量越來越重視,中檔價位的水晶燈與知名品牌的水晶燈在質量上差別不是很大,但由於知名品牌的產品附加值較高,因此價位要比普通牌子的水晶燈高出10%-20%。盡管如此,在國內各大型工程項目中,價位並不是決定性因素,而品牌知名度及美譽度才是關鍵性因素,因此中檔價位、品牌知名較低的水晶燈仍然難登大雅之堂。
利潤只有10%-15%? 據古鎮某水晶燈飾廠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傳統花燈逐漸淡出市場的同時,最近兩年的水晶燈出現了強勢反彈,盡管目前仍處在銷售淡季,但該廠的水晶燈銷量比前年同期翻了幾番,六、七月份的銷售額將近200萬元。 由於水晶燈飾的利潤一向比較可觀,因此近兩年古鎮的水晶燈飾廠不斷湧現。去年,古鎮大概有50多家水晶燈飾廠,而今年又冒出40多家。盡管水晶燈市場容量比往年有所擴大,但畢竟僧多粥少,因此競爭日益激烈。對於大部分新興企業來說,低價位是它們快速進入市場的利器。這也使得水晶燈飾的價位不斷走低,企業利潤越來越薄。 據震雄燈飾負責人童步能介紹,盡管最近一個月國產水晶珠的價格下降5%-10%,但現在包裝材料,如泡沫的價格漲幅很大,5月,85元/立方米的泡沫目前漲到了150元/立方米。一漲一跌之間,企業的整體利潤變動並不大。據了解,目前古鎮水晶燈飾企業的利潤在10%-15%之間。 另據悉,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工程商到古鎮水晶燈生產企業采購燈架,然後到配件市場采購水晶珠回去自己組裝,這也是造成古鎮水晶燈企業生意冷清的一個主要原因。nbsp;
餐吊燈 消費局限品牌難成 三年前,業內人士還不知何為餐吊燈,餐吊燈為何用?這種新型燈具及名字在當時來說還是一種新生事物。而目前它的功能已經由以前的純粹照明,演變成現在1/3用作照明,2/3用作裝飾。據有關人士反映,2001年前後,古鎮最多才10家餐吊燈企業,目前,古鎮專業或非專業生產餐吊燈的企業數量至少有100家。 然而,餐吊燈的消費群體比較狹窄,產品線相對單一,因此在渠道方面,餐吊燈企業無法像簡約花燈或定性產品一樣設立專賣店或總代理制,只能以傳統的經銷模式銷售。稍有實力者在某些地區讓親戚或朋友直接拿貨銷售,在某種意義上被稱為“直銷”,便於資金快速流通,搶占終端市場。作為餐吊燈新秀的南雅照明計劃首先在成都試點,投入6-8萬元開設直銷店。對於餐吊燈今後的銷售模式,中山市正凱燈飾廠負責人張兆東認為,今後必將走專賣店或店中店之路,前提是產品線必須豐富,否則很難形成強勢競爭力。因此,他已擬就開發台燈、壁燈、落地燈等配套產品的計劃。 餐吊燈企業做不出響亮的品牌,這是所有餐吊燈企業公認的事實。因各個地區消費習慣的不同,沒有哪款產品能在多個地區共同凸現出強勁銷售勢頭。加上作為家居照明中的微小部分,餐吊燈在經銷店中只能作為輔助產品,因此很難做出一個強勢品牌。目前一般能讓業內人士叫出名字的大約只有正凱、寶時特等10余家餐吊燈企業。 餐吊燈企業決勝市場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款式。一家餐吊燈企業一個月至少要開發幾十款新產品,開發量不小。但今年餐吊燈的產品走勢是材質由防爆型向白玉玻璃或木制轉變,大部分原來做防爆型餐吊燈的企業正在對產品風格進行適當修改。那些傳統的防爆型餐吊燈的需求量將會日漸減小。 希望這些能夠幫到你啊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