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辯證法》一書出版。其中《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科學地解決了人類起源的問題。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恩格斯擔負了整理和出版馬克思文獻遺稿工作。1885和1894年先後出版《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完成了馬克思未竟之業。1884年,恩格斯發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論述原始社會產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揭示在私有制基礎上形成的階級對抗和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的起源和實質,指明私有制、階級、國家消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批判資產階級學者、拉薩爾主義者以及無政府主義者關於國家問題的謬論。1886年,他發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系統地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及唯心史觀,精辟地論述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弗裡德裡希·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1.28~1895.8.5),德國社會主義理論家及作家,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國際無產階級運動的領袖。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誕生於普魯士王國萊茵省的巴門市,他比馬克思小兩歲。他的父親是紡織廠老板,母親善良賢惠,很有教養。思格斯自小表現出了非凡的語言才能。中學時他就掌握了法語、希臘語、拉丁語等多種外語,成年後他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寫作,能閱讀二十種文字。思格斯本想進大學深造,但他是長子,其父一心想叫他繼承父業,因此1837年他被迫中途辍學去學經商。這時離他中學畢業尚有一年。
恩格斯利用業余時間堅持刻苦自學,廣泛閱讀各種書籍,鑽研哲學。1841年他去柏林服兵役,常抽空去柏林大學旁聽,用心研讀黑格爾哲學。1842年他去英國曼徹斯特他父親的工廠辦事處工作,和英國工人運動發生聯系。到英國不久,他成了社會主義者。1844年,恩格斯回德國途經巴黎,會見了在這裡的馬克思,他們合作寫了《神聖家族》一書,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闡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第二年恩格斯發表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第一次科學地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
1848年恩格斯和馬克思一起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共產黨宣言》。1848年革命失敗後,他著手總結革命經驗,寫了《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德國農民戰爭》等著作。1850年他重返英國。
恩格斯在英國從事長時間的經商活動,其主要原因是為了從經濟上支持馬克思完成《資本論》的寫作。馬克思對此十分了解,深受感動。馬克思寫信給恩格斯說,“我的良心經常象被夢魇壓著一樣感到沉重,因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為了我才浪費在經商上面,才讓它們荒廢,而且還要分擔我的一切瑣碎的憂患。”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