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是英文sofa的英譯,sofa最早出現在英文中是在1625年左右,源於阿拉伯語soffah,意思是“在地步上凸起的地方鋪上墊子或毯子供人坐”。1917年左右,sofa才有了椅子的意思。 沙發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埃及,但真正意義上的包皮沙發則出現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當時的沙發主要用馬鬃,禽羽,植物等天然的彈性材料做添充物,外面用天鵝絨,刺繡品等蒙面,以形成一種柔軟的接觸表。如當時普便流行供大眾使用的華星格爾椅,是世界上最早的沙發椅之一。1928年彈簧開始在沙發中得到應用。1904年,莫裡斯發明了彈簧的組裝體,是將成組的喇叭體彈簧裝入沙發框架那,這就是現代深坐沙發的“鼻祖”。20世紀,鄧洛浦發明了了一種軟墊新工藝-橡膠泡工藝,他是在橡膠中充入氣體,然後倒入模具並烘干,從而獲得一種彈性添料,發泡橡膠。發泡橡膠的應用大大簡化了沙發蒙面添裝工藝的。而且具有彈簧的外觀質量和功能效果。20世紀,人們研制充氣,水的成功,標志著沙發工藝走向成熟。
國外人所說的沙發是指三人沙發,又稱長沙發。通常是指可以容納倆人或幾個人坐著,或一個人橫躺而設計的有扶手有靠墊的有墊子的椅子。因此,我國家具制造業習慣的把“沙發”引伸為所有的軟體座椅。
而說到我們中國的沙發史,要從漢代的“玉幾”說起,《西經雜記》中描述的縛有厚厚織物的坐具“玉幾”,可以看作中國沙發的“祖先”。唐代,宮廷中已經出現了簡易沙發的軟墊“御椅”。在明清時代,雖然我國的家具制作和設計有了行的突破,但軟體家具並沒有很大的進展。直到解放以後,我國的沙發制造業才初具規模。
現在,沙發已經成了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家具,人們對沙發的樣式,用料,甚至保健功能也越來越高。沙發舒服宜人是消除疲勞的最佳用品,高雅美觀,是理想的室內裝飾品,華麗氣派,有助於美化生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條件的改善。沙發已成為人們喜愛得現代生活必需品和廣為普及的大眾藝術品。
最新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人的一生有10年是在沙發上渡過,而大多數是一家之主占據沙發主位。據美國一裝潢網站進行的調查顯示,80%的受訪者表示一天大約花3小時在沙發是“種土豆”,照此計算就是一年有45天在賴沙發。如果一生按照80歲計算,那麼總計時間為9.8年。調查還顯示,83%的家庭沙發主位是由男性霸占,20%為女性占據,而寵物和小孩被安排在最柔軟的位子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