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斯特按摩椅多少錢
http://cang.baidu.com/eyu243734 美女寫真 歐洲最好的品牌了,按摩椅是歐洲設計團隊設計,亞洲組研發並投入生產的。 進口的產品有兩款,mb1000和mb1200,與進口品牌三洋、松下、富士比性比價高很多。在中國生產的性價比更加高了。 bh按摩椅有m100、m200、m500、m550、m750、m1000和新出的m1200等不同價位不同功能的產品。我想給家裡的長輩買m200來著,分體式的,外形不錯,以後壞了的話可以做沙發,呵呵。但是聽說老年人和孕婦使用按摩椅要小心,有的力道太大。 bh按摩椅的m1000是王牌,有酸痛偵測和體型偵測功能,m750功能最全面,m550性價比最高。廣告什麼的沒有傲勝做的好了,傲勝的產品也就是外觀好看,性能一般,要買的話還是到店裡去體驗一下,細細體驗一下最好。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從青霉菌培養液中提制的藥物,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發現者是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1928年的一天,弗萊明在他的一間簡陋的實驗室裡研究導致人體發熱的葡萄球菌。由於蓋子沒有蓋好,他發覺培養細菌用的瓊脂上附了一層青霉菌。這是從樓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學者的窗口飄落進來的。使弗萊明感到驚訝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見了。這個偶然的發現深深吸引了他,他設法培養這種霉菌進行多次試驗,證明青霉素可以在幾小時內將葡萄球菌全部殺死。弗萊明據此發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學術論文,報告了他的發現,但當時未引起重視,而且青霉素的提純問題也還沒有解決。 1935年,英國牛津大學生物化學家錢恩和物理學家弗羅裡對弗萊明的發現大感興趣。錢恩負責青霉菌的培養和青霉素的分離、提純和強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幾千倍同,弗羅裡負責對動物觀察試驗。至此,青霉素的功效得到了證明。 由於青霉素的發現和大量生產,拯救了千百萬肺炎、腦膜炎、膿腫、敗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時搶救了許多的傷病員。青霉素的出現,當時曾轟動世界。為了表彰這一造福人類的貢獻,弗萊明、錢恩、弗羅裡於1945年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青霉素發現記 很多人對青霉素並不陌生。在現代醫院裡,青霉素是一種非常普通而常用的藥物。然而,有誰知道,就在三、四十年前青霉素還是價值千金的名貴藥品。那時流行著許多傳染病,如猩紅熱、白喉、腦膜炎、淋病、梅毒等,這些疾病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生命。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病人悲慘地死去。但是,青霉素的發現,給那些在種種傳染病折磨下的人們帶來了生機,也帶來了希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青霉素的發現開辟了全世界現代醫療革命的新階段。
偶然的發現
青霉素——這一醫藥學上的重大發現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促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在英國倫敦聖瑪麗醫院的一間小小的實驗室裡,一個叫亞歷山大·弗萊明的蘇格蘭人正在忙碌。他是一位細菌學家,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一直致力於抗菌物質的研究,試圖發現白血球是怎樣抗擊入侵的病菌的,以及白血球是怎樣在傷口愈口時幫助新的組織生長的。為此,他在實驗室中放置了許多玻璃器皿,裡面培養著各種菌種。弗萊明的實驗室擺設得像舊貨店一樣雜亂無章。這位蘇格蘭細菌學家有個奇怪的習慣,他在初步研究過自己培養的細菌後,往往順手把那些玻璃器皿隨便地放置起來。過一個星期以後再打開來看看發生了變化沒有。可是就在這間充滿灰塵的房子裡,甚至就在有意無意之間,蘇格蘭人弗萊明做出了醫學史上的一個偉大的發明。1928年9月的下午,弗萊明和往常一樣來到了實驗室。他培養了一些葡萄球菌。這是一種引起傳染性皮膚病和膿腫的常見細菌。弗萊明一邊察看著菌種的生長情況,一邊和一位同事閒談。忽然,他的視線被什麼東西吸引了,感到情況有點不對頭。話沒說完,他就湊上前去觀察其中的一個培養皿。這個培養皿中原本生長著金黃色的葡萄球菌,卻變成了青色的霉菌。由於實驗過程中需要多次開啟培養皿,因此,弗萊明心中暗想,一定是葡萄球菌受到了污染。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凡是培養物與青色霉菌接觸的地方,黃色的葡萄球菌正在變得半透明,最後完全裂解了,培養皿中顯現出干干淨淨的一圈。毫無疑問,青色霉菌消滅了它接觸到的葡萄球菌。對於這一現象,一般的細菌學家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因為當時已經知道有些細菌會阻礙其它細菌的生長。可是這種不知名的青霉菌居然對葡萄球菌有如此強烈的抑制和裂解作用,要知道葡萄球菌是極其重要的人類致病細菌。因此,這一發現就非同尋常了。良好的科學研究素質促使弗萊明立刻意識到可能出現了某種了不起的東西。他要知道這種神秘的具有如此效力的霉菌究竟是什麼。他迅速地從培養皿中刮出一點霉菌,小心地放在顯微鏡下。透過厚厚的鏡片,他終於發現那種能使葡萄球菌逐漸溶解死亡的菌種是青霉菌。隨後,他把剩下的霉菌放在一個裝滿培養基的罐子裡繼續觀察。幾天後,這種特異青霉菌長成了菌落,培養湯呈淡黃色。他又驚訝地發現,不僅這種青霉菌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而且就連黃色的培養湯也有較好的殺菌能力。於是他推論,真正的殺菌物質一定是青霉菌生長過程的代謝物,他稱之為青霉素。此後,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弗萊明對這種特異青霉菌進行了全面的專門研究。結果表明:青霉菌是單株真菌,與面包或奶酪裡的霉菌沒有什麼不同。但是青霉素卻對許多能引起嚴重疾病的傳染病菌有顯著的抑制和破壞作用,而且殺菌作用極強,即使稀釋一千倍,也能保持原來的殺菌力。它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對人和動物的毒害極小。青霉素是第一種有效實用的抗生素,它在治療傳染病方面的神奇效力,給那些正與各種傳染病進行殊死搏斗的人們帶去了福音。表面看來,這一重大的醫學成就的取得是多麼偶然,多麼不可思議,甚至在弗萊明自己的報告中也稱之為一個偶然的機遇。其實,早在1911年,裡查特·威斯特林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答辯的博士論文中記載過特異青霉,經鑒定證明那就是弗萊明發現的青霉產生菌。遺憾的是,威斯特林並沒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從而沒有發現它的抗菌作用。如果人們知道這些,就不能不承認,這一偶然發現之中其實也包含著某些必然的因素——弗萊明的個人的性格和研究活動特色。
並非上帝的寵兒
亞歷山大·弗萊明,1881年8月6日出生於蘇格蘭艾爾郡洛奇菲爾德。他是蘇格蘭低地農民的後裔,家境貧寒。他7歲時,辛勤操勞的父親去世了,家裡越發拮據,他的童年生活也更加艱苦。他由於生活在鄉間,日日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碧綠的田野上,在清澈的小溪畔,追尋美妙的自然風光,使得幼小的弗萊明已經學會了細致地觀察自然,陶冶他自然純樸的感情。長大後,他來到了倫敦。一小筆意外的遺產,幫助他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學醫。他考上了帕丁頓的聖瑪麗醫學院。由於他刻苦勤奮,成績優異,1909年畢業後即留在了聖瑪麗醫院,並且幸運地參加了預防接種科。這是由免疫學界先驅——阿爾姆羅斯·賴特博士直接領導的。無疑,弗萊明是一位極有才華的醫生,如果不是有了什麼意外的話,他一定會在免疫學方面做出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戰爭幾乎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軌道。弗萊明以中尉軍階參加了皇家軍醫部隊。在賴特上校的領導下,到法國的布洛涅建立了一個戰地研究實驗室,參與研究並協助治療協約國傷員所患的傳染病。在血與火的戰場上,人的血肉之軀是擋不住那無情的炮火的,傷員越來越多。盡管傷員們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布洛涅,可是由於戰場上衛生條件極差,當傷員抵達時,傷口常常已經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到血液,再高明的醫生也無能為力了。站在那些受了感染的傷員中間,站在那些痛苦不堪和瀕臨死亡的人們中間,作為一個醫生,不僅不能幫助傷員解除痛苦,而且還得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渴望生活的傷員一個個不情願的被迫投入死神的懷抱,弗萊明真是心如刀絞。漸漸地有一個念頭在弗萊明的心裡越來越堅定了,那就是一定要發現一種能夠殺死那些病菌的藥物。正是醫生的責任感促使弗萊明在1919年退伍後,又回到了聖瑪麗醫院研究抗菌物質。弗萊明是一個非常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的人。他在工作中從不墨守成規。相反,常常做出一些在別人看來會覺得十分古怪的行為。就在這貌似隨意的研究過程中,他的試驗不斷取得有價值的突破。發現青霉素的重要前提——溶菌酶的發現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那是1922年的一天,還是在那間亂七八糟的實驗室裡,弗萊明正在觀察著培養皿中的菌種。他患著感冒,鼻塞得很不舒服。忽然,他靈機一動,取了一點自己的粘液加到一個培養皿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粘液周圍的微生物幾乎立刻就被溶解了。顯然,粘液中有什麼東西對某些細菌有致命的作用。深入研究發現,這種活躍的物質是人體抵抗由空氣傳播的病菌的天然防御物的一部分。因為它像酶,能夠消滅和溶解細菌。弗萊明便把它命名為溶菌酶。後來,在v·d·阿裡森的合作下,弗萊明等人不僅在人的血清、眼淚、唾液和牛奶中找到了溶菌酶,而且在白血球、蛋白和蘿卜汁等完全不同的物質中也找到了溶菌酶。雖然溶菌酶在抵抗更危險的病菌方面並不那麼有效,但是,它證明了抗菌物質是如何起作用的。因此,不能否認溶菌酶的發現是抗菌類藥物研究的一個重大突破。它的發現為弗萊明的深入探索指明了方向,鼓舞他去發現作用更大的抗菌物質。人們不難發現,溶菌酶的發現出於一個偶然的想法,而青霉素的發現開始於一個機遇性的觀察,難道這些事情的發生純屬巧合嗎?青霉素發現以後,弗萊明曾應邀參觀美國的一所實驗室,那座現代化的實驗室中窗明幾淨,各種儀器擺放整齊有序。當時弗萊明曾幽默地說:“如果我的實驗室也這樣現代化,我可能永遠也發現不了青霉素。”這話非常耐人尋味。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們也許會有所感觸。1929年2月13日,弗萊明向倫敦醫學院俱樂部提交了一份關於青霉素的論文。在這篇文章中,他闡明了青霉素的強大抑菌作用、安全性和應用前景。但是,由於弗萊明不懂生化技術,無法把青霉素提取出來。只要純品青霉素不能從青霉菌的培養液中提取出來,就無法在實際中應用。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即使對於專門的生化學家來說,提取青霉素也是一個重大的難題。也許正是由於當時提取的青霉素雜質較多,性質不穩定,療效不太顯著。人們才沒有給青霉素以足夠的重視。弗萊明並沒有失掉信心,他堅信青霉素的發現是有價值的,總有一天人們將不可避免地要用它的力量去拯救生命。因此,他沒有輕易丟掉所培養的青霉菌,反而耐心地把它在培養基上定期傳代。
先驅者的足跡
為什麼弗萊明以抗菌物質研究為己任?為什麼在他之前和之後的許多醫學界的先驅和後繼者都致力於抗菌物質的研究呢?原來,在19世紀下半葉,鼠疫、霍亂、肺結核等傳染病十分猖獗。大批大批的人們死於各種傳染病,人們生活在極度的恐懼和絕望之中。廣大醫學工作者全力以赴進行傳染病研究,終於發現有些傳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諸如肺炎球菌、霍亂弧菌和結核桿菌等,它們侵入人體,吞噬人體細胞。才華橫溢的法國人帕斯特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細菌雖然能置人或動物於死地,卻很容易被別的細菌所抑制或消滅。這種現象就是生物學和醫學上通常說的“拮抗作用”。於是人們自然地想到,如果能將對人體無害而對病源菌有拮抗作用的細菌引入體內,不就可以防治病菌感染了嗎?帕斯特等人對細菌、霉菌和其它小的有機體的研究已經為免疫學和細菌學這兩門相關的科學奠定了基礎。還在弗萊明的學生時代,科學家們在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人們已經知道了大多數的疾病是由哪些細菌引起的,也研制出了預防天花、霍亂、白喉以及其它一些疾病的疫菌。但是,在醫學上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療辦法。1909年,法國的保羅·艾利希發現某些化學物質在抵抗引起梅毒的病菌方面有特殊的療效,他首創化學療法,即研制一些化學物質,使其能攻擊並消滅病菌卻不傷害人體其它細胞,從而使病人恢復健康。他明確指出:抗毒素和抗菌劑是一些魔彈,它們專打那些需要它們去消滅的細菌。艾利希的結論給人們以極大的啟發,人們繼續尋找新的抗菌物質。20世紀20年代,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重要的殺菌藥物——磺胺類藥物。[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