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藥物對於化膿性咽喉炎、脊膜炎、淋病等都很有效,甚至用於某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也有許多治愈的例子。磺胺藥的巨大成功,使人們更有信心解決傳染病的治療問題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發現,磺胺類藥物只對少數幾種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對其它的疾病和傳染病效果並不明顯,而且,對於許多病人還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甚至發生過因服用磺胺類藥物而死亡的例子。直到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各種傳染病照樣肆意地威脅著人們的生命,人類的悲慘境遇呼喚著科學家的良知和責任。人類在期待著有效而無害的殺菌劑的問世。
青霉素的再發現
20世紀30年代,澳大利亞出生的病理學教授霍華德·弗洛裡博士組織了一大批人專門研究了溶菌酶的效能。在這些人中,有著名的有機化學家、生物化學家、藥理學家,也有細菌學家和臨床工作者。1935年,29歲的生物化學家厄思斯特·錢恩博士的加盟使這個研究小組的科研力量立刻強大了起來。對溶菌酶的專門研究,使他們再次發現了細菌的抗菌作用。這個問題引起了他們的強烈興趣,從而決定重點研究抗菌物質。為了開展這項工作,他們估計需要250英鎊添置一些器材和試劑。由於人們普遍不信任他們,區區小筆費用在本國竟無人願意贊助。此時,獨具慧眼的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了這項資助。到1937年,這筆錢用完了,弗洛裡又在銀行透支了500英鎊,他們再次向本國的醫學科研委員會(即mrc)申請資助,不料再次遭到拒絕。又是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答應了他們的全部要求,而且給予他們連續五年的資助,金額達5000美元。由於這個項目的研究後來引起了青霉素的再發現。因此,後來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正式出版物中還特意記載了他們的資助。為了迅速了解抗菌物質研究的全部情況,1939年錢恩等人專程去各大圖書館查找以往的文獻,在一本積滿灰塵的醫學雜志上,他們意外地發現了弗萊明10年前發表的關於青霉素的文章。弗萊明關於青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的闡述極大地鼓舞了弗洛裡和錢恩。他們當機立斷,立刻把全部工作轉到對青霉素的專門研究上來。同年,錢恩和弗洛裡在牛津發現了一株青霉葡萄球菌氧化酶培養物,這一菌種同弗萊明首次發現的特異青霉一模一樣。然後他們一鼓作氣,開始了試驗和分離青霉素的工作。不知經過多少個不眠之夜,到了年底,錢恩終於成功地分離出像玉米澱粉似的黃色青霉素粉末,並把它提純為藥劑。各種各樣的實驗結果證明,這些黃色粉劑稀釋三千萬倍仍然有效。它的抗菌作用比最厲害的磺胺類藥物還大9倍,比弗萊明當初提純的青霉素粉末的有效率還高一千倍,而且沒有明顯的毒性。1940年春天,他們又進行多次動物感染實驗,結果都非常令人滿意。於是同年8月,錢恩和弗洛裡等人把對青霉素的重新研究的全部成果都刊登在著名的《柳葉刀》雜志上。這篇文章極大地震動了一個人,那就是青霉素的發現者弗萊明。他這10年來始終密切注視著抗菌物質的研究動態。他看到了錢恩和弗洛裡的報告,心中十分欣慰,因為他們最終證實了他心中長期存在的疑慮。他立刻動身趕到牛津會見這兩個人。這次會見是歷史性的。當錢恩等人得知弗萊明還活著時,驚喜之情溢於言表。後來,弗萊明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培養了多年的青霉素產生菌送給了弗洛裡。利用這些產生菌,錢恩等人培養出效力更大的青霉素菌株。經過一年多的辛勤努力,七、八十種病菌的試管實驗和動物試驗,都證明青霉素對引起多種疾病的病菌都有較大的殺傷作用。他們還提純出一點結晶狀態下的青霉素。
初顯神威
1941年2月,一位警察刮臉時劃破了臉,因傷口感染而患了敗血症。他很快被送進了牛津的一家醫院。當時病人全身膿腫,體溫高達華氏105度,十分虛弱。醫生想盡各種辦法,使用了當時最好的磺胺類藥物,也無法阻止感染的進一步發展。面對垂危的病人,醫生都認為他活不了幾天了。在這種情況下,一直在尋找機會用他們的新藥——青霉素的弗洛裡和錢恩向院方要求試一試。反正醫生已經放棄了希望,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於是弗洛裡和錢恩帶著他們所有的青霉素來到了這個警察的病床前。他們每隔3個小時為病人注射一次青霉素。結果24小時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病人的情況穩定了。兩天後,病人的體溫下降,膿腫開始消退,病人自己也感覺好多了,並開始吃東西,生命力似乎又回到了病人體內。然而,錢恩等人總共只有一茶匙青霉素,青霉素在不斷減少。開始,醫生還能夠從病人的小便中回收一點,但是最後連這一點都用完了。五天後,眼看病人就要復原了,可是藥沒有了,病情也隨之惡化,結果這位警察還是死了。他們為沒能挽救那位警察的生命而感到不安。但是這畢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開端。它表明,只要有青霉素,就能有效地制止感染,而且也不會對病人產生有害的副作用。這類副作用是一般磺胺類藥物常常會引起的。幾個星期後,他們診治了一個嚴重感染伴毒血症的病人,在其它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注射青霉素後竟化險為夷。後來,他們又在非洲戰場上小規模地試用了青霉素。結果再次表明,青霉素能防治多種嚴重感染性疾病,控制傷口的繼發性細菌感染,局部應用還可使傷口早期縫合加快愈合。經過多次實驗,錢恩等人對青霉素的特性、用法和提取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問題是青霉素的供應量太少了,單靠實驗室提取,只能滿足少數病人的需要,還常常要從患者的尿液中回收再用。這種情況怎能滿足所有病人的需要呢?為了把人類從各種疾病和傳染病的威脅中徹底解救出來,必須在工業上大規模生產青霉素。弗洛裡等人很快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為青霉素的工業化生產而奔忙。然而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呢?
青霉素的曲折命運
青霉素再次發現之後,它的命運仍十分坎坷。mrc和牛津大學不僅拒絕為錢恩申請青霉素的專利保護,而且又拒絕了錢恩組建試驗工廠以進一步探索工業化生產青霉素條件的要求。弗洛裡等人四處奔波,希望英國的藥廠能大量投產這一大有前途的新藥,遺憾的是多數藥廠都借口戰時困難而置之不理。最後,他們帶著滿身的疲憊和殘存的希望,遠涉重洋,來到了美國。在這片美洲大陸上,他們驚喜地發現,早在他們研究青霉素結構的同時,美國已經大規模地開展了該項研究。參加該項計劃的有大約200多名化學家,他們有的來自研究機構,也有的來自工廠企業。在牛津的工作者處境則極為困難,他們手中只有2克青霉素,其中1.5克純度只有50%。而在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merck小組就擁有幾百克的結晶青霉素。在美國,弗洛裡等人終於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幫助。1941年12月美國軍方宣布青霉素為優先制造的軍需品。農業部和私人工業也在全力以赴地尋找成批生產這種新藥的方法。青霉素應用之初,不僅一般人對它表示懷疑,就連多數醫務工作者也不相信它的藥效。當問及人們在傳染病發生時是選擇青霉素,還是選用磺胺藥時,多數人往往回答:我們任何時候都歡迎磺胺藥。直到1944年,英美聯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第2戰場,開始大規模地同德國法西斯作戰,受傷的士兵越來越多,對抗菌藥物的需要也越來越迫切。在這次戰爭中,磺胺藥雖然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在醫治重傷員方面效果卻不夠理想。而為數不多的青霉素卻填補了磺胺藥的空白,在醫治重傷員時顯示了較大的威力。活生生的事實,使得醫護人員不能不對青霉素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青霉素在治療戰傷方面的奇妙作用,引起了軍事指揮人員的關注。就在諾曼底戰役中,一位陸軍少將由衷地稱贊道,青霉素是治療戰傷的一座裡程碑。在軍方的大力支持下,青霉素開始走上了工業化生產的道路。伊利諾斯州皮奧裡亞的一家工廠生產了第一批青霉素。但產量少得可憐。因為青霉素的生產工藝十分復雜。為保證青霉的良好生長,必須向培養青霉的營養液中輸入滅過菌的空氣。否則,辛辛苦苦生長起來的青霉和它的青霉素就會報廢。要使一個玻璃瓶中的營養液獲得源源不斷的元菌空氣已是大費周折了,而工廠中一個裝了上噸營養液的發酵罐如何獲得純淨空氣的供應將是更困難的事情。直到1942年,青霉素的大規模生產才有可能。因為:第一,人們發現了一種來源廣泛又非常便宜的營養液。第二,人們在皮奧裡亞的一家雜貨店裡腐爛的羅馬甜瓜中,找到了一種叫做金菌青霉素的霉菌。這種霉菌生產速度很快。產量也比青霉葡萄球菌氧化酶高上百倍。利用這個菌種,科學家們又培養出一種產量更高的霉菌突變種。第三,人們找到了一種更為有效的培養方法——發明了一種有兩層樓高的巨大的容罐,裡面裝上2萬5千加侖營養湯,用像飛機的螺旋槳一樣大的攪棒在罐中不停地攪拌,使純淨的空氣源源不斷地通過容器內的營養湯。這樣,霉菌就不僅僅生長在營養湯的表面,而且也可以在全部營養湯內部生長。有了這三個方面的突破,青霉素的產量一下子提高了。到1942年末,有二十余家美國公司開始大量生產青霉素。待戰爭結束時,產量已能滿足一年治療七百萬病人的需要。青霉素大量應用以後,許多曾經嚴重危害人類的疾病,諸加曾是不治之症的猩紅熱、化膿性咽喉炎、白喉、梅毒、淋病、以及各種結核病、敗血病、、肺炎、傷寒等,都受到了有效的抑制。那些染上嚴重疾病的人們心中又有了希望,眉間又有了笑意,生命又有了依托。青霉素奇跡般的療效,迷住了幾乎所有的人,促使人們在世界各地到處尋找新的抗菌物質。一時間,許許多多醫藥工作者紛紛來到污水溝旁、垃圾堆上、田野之中,采集樣本,篩選菌種。終於在1943年,俄國出生的生化學家瓦克斯曼博士發現另一種有效的抗菌素——鏈霉素。這是一種生長在土壤之中的微生物所產生的物質。這種新藥可以有效地治療包括肺結核在內的一些疾病。不過它的毒性卻大於青霉素。此後,在短短二十余年內。人們又陸續地發現了氯霉素、金霉素等數十種各有功效的抗菌素。抗菌素的廣泛應用,不僅充分地展示了它的神奇的功效,同時,也尖銳地暴露出它的問題。在全世界服用青霉數總數超過億劑後,青霉素引起了第一例死亡。後來,人們發現,多達10%的人對青霉素有過敏反應,而且某些細菌逐漸對青霉素產生了耐藥性。盡管如此,青霉素的偶然發現仍然是人類取得的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為表彰弗萊明等人對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了弗萊明、弗洛裡和錢恩三人。從印度到南北美洲的各國政府和學術機構紛紛公開授予弗萊明各種榮譽稱號。然而,弗萊明始終是個謙虛的人。1955年3月他死於心髒病前不久曾說過:“我所到過的每一個地方,人們都熱切地對我表示感謝,說我挽救了他們的生命。我實在不懂得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大自然創造了青霉素,我只不過是發覺了它的存在。”這是多麼感人的樸實精神啊!
喬峰降龍制作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