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提高企業制造能力。推廣應用精密成型技術、快速原型成型技術、激光加工技術等新型加工方法,提高制造工藝水平,使優質、高效、低耗制造的普及率達到20%以上。1/3的大中型企業建立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采用先進的生產模式和現代管理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和管理的合理化。通過上述目標的實現,從整體上提升機械產品的水平和質量。
船舶工業的主要目標:開發與推廣應用船舶工業組織管理信息系統、設計集成系統技術,設計與制造集成系統技術、船舶制造裝備自動化生產線,船舶共性技術、現代造船集成工藝技術等。加大新船型技術開發、海洋工程技術裝備及船用設備國產化等技術創新力度,使我國的船舶設計手段上實現現代化,縮短船舶快速報價設計周期,增強企業的市場快速反應能力,提高船舶產品自動化生產能力,造船周期縮短1/3,降低能源、原材料的耗損,將船舶工業的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0%。
輕工行業的主要目標: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左右,企業新產品產值占銷售額的40%以上,輕工各行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比“九五”末期提高10%以上。家用電器工業在生產技術、裝備、品種、質量和整體效益上達到發達國家先進水平。造紙、食品、皮革、陶瓷等主要傳統產業整體上達到發達國家20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洗滌劑、食品添加劑、塑料制品、電池等行業在生產技術、裝備、品種、質量和整體效益上達到發達國家20世紀末水平。輕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2000年的基礎上降低15%以上,使輕工業生產對環境和生態的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點能耗產品的能耗比“九五”末減少5%-10%。
紡織行業的主要目標:采用現代高新技術,開發生產各種差別化、功能化及新型化學纖維,使紡織原料結構中化纖的比重達到60%以上,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比重達40%以上。應用機電一體化、在線檢測、自動控制等先進技術,提高整體裝備水平,使70%以上技術裝備達到國際90年代先進水平,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紡織用、裝飾用和產業用紡織品比重達到64:21:15,2005年噸纖維出口創匯水平提高到17000美元。在1/3大中型企業推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全國紡織電子信息網絡體系,重點企業實現電子商務。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42%,其中棉紡印染行業和毛紡染整分別提高到20%和30%,2005年每萬元產值節能降耗比2000年降低15%。
醫藥行業的主要目標:針對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結合醫藥行業的結構調整工作,立足創新、仿創結合,重點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和具有競爭優勢的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醫療器械和制藥機械產品,積極開發相應的關鍵技術。50個化學原料藥的生產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0個非專利藥品進入國際市場。培育10-20種質量標准完善、符合國際質量標准的現代中成藥。
建設行業的主要目標:通過廣泛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大力提高建築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建築施工機械能力,2005年全員勞動生產率比2000年提高20%,全國預拌砼年產量占現澆砼總量的30%。提高住宅和公共建築中化學建材的應用比例,2005年城鎮新建采暖住宅的單位面積采暖能耗比1981年降低50%,建築物耗指標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現有水平。城市建設中節水20-3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5%。基本消除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5%。
建材行業的主要目標:以節能、節土、利廢、環保為目標,開發和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對水泥、玻璃、牆體材料、建築衛生陶瓷、非金屬礦深加工和玻璃纖維等主要產品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升級,到“十五”末使建材工業的萬元產值能耗降低2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20%,水泥散裝率達到31%,平板玻璃、建築衛生陶瓷和玻璃纖維的整體生產工藝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新型牆體材料比例提高到40%,節約土地110萬畝。建材生產的主要污染物粉塵、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20%以上,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量提高40%,年減少天然資源開采使用量1.5-2億噸。重點開發“生態水泥”等綠色建材產品生產工藝及裝備,改造提升現有生產能力。
交通運輸業的主要目標:加強現有設施和裝備的技術改造,提高運輸組織管理水平。應用先進技術,開發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新結構、新裝備,促進公路、水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調整碼頭貨種結構和車型、船型結構,調整公路、水路企業組織結構和行業管理體制,適應我國加入wto的需要。
鐵路行業的主要目標:掌握最高時速160公裡提速技術,形成快速客運網。發展最高時速200公裡客運專線技術,建成京沈快速客運通道。成功研制時速270公裡高速動車組,開工建設京滬高速鐵路。完善貨運重載體系,積極發展25噸低動力作用四軸大型貨車,提高貨車速度,初步形成快捷貨運網。大面積推廣電力牽引。發展鐵路寬帶綜合業務數據通信網,基本建成鐵路綜合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大力發展安全檢測技術,建立集監測、控制和管理為一體的高度信息化的安全監控網絡。形成以鐵路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為基礎的市場營銷網絡。大力采用交流傳動技術,實現牽引動力升級換代。積極發展動車組和擺式列車。通信信號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綜合化。鐵路勘測設計實現一體化、智能化,積極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裝備。掌握青藏鐵路建設技術。到“十五”末期,鐵路主要技術裝備要接近20世紀末國際水平。
郵政行業的主要目標:大幅度提高全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術應用為重點,加快郵政綜合計算機網應用系統的開發、建設和應用,加強信息技術在傳統郵政業務、郵政金融業務和企業管理中的應用。郵政綜合計算機網聯通郵區中心局生產場地比例達到100%、電子化營業局所比例達到70%。185客戶服務中心綜合服務覆蓋城市比例達到100%;郵政儲蓄網點電子化率達到93%,其中異地聯網達到66%。進軍現代物流業務,加速郵政實物傳遞網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大幅度提高郵政作業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信函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70%,扁平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65%,包狀郵件上機分揀率達到85%,集裝箱使用率達到60%,給據郵件條碼識別率達到98%。
商貿流通業的主要目標:加強流通企業設施和裝備的技術改造,尤其是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流通企業的開發和應用,積極開發和引入國際先進流通技術和裝備,支持連鎖、配送等現代營銷方式的發展,推進我國流通現代化。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達到國際先進技術裝備水平的連鎖、配送企業。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