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分子廚藝
改變食物形體,開創前衛美食體驗的分子廚藝,熱潮最近從西班牙、東京等延燒至台灣,這項在餐桌上猶如西班牙超現實主義派畫家達利的魔幻創作,在創始店西班牙艾爾布利餐廳(elbulli),得排上一百二五年,要價八千元;甫引進台灣至少有五家餐廳吃得到,且從數百元起跳。
改變食材物理型態
分子廚藝話題新奇,簡單地說,就是食材改變物理型態,但化學程序不變。維基百科用「巧克力液」與「水」來比喻,通過分子廚藝,二者交融出可口的巧克力慕斯。
當前台灣已有五家以上知名飯店、餐廳跟進,業者引進一罐罐猶如奶粉的分子罐頭,搭配針筒、量筒、試管等工具,令傳統的牛肉、高湯甚至伯爵茶、橄榄油,分別幻化成雞蛋黃、泡沫等形狀。無怪乎,原創主廚安德裡亞(ferranadria)被譽為是「廚藝界的達利」。包含台灣美食家嚴長壽、葉怡蘭、謝忠道等都有過體驗。
罐頭粉末玩出創意
實際體驗,分子廚藝最奇妙的是用餐帶來的驚喜,如「喝酒」的方式是把像冰沙的食物放入口中,不僅一下子消失還會噴煙;看似魚子醬,迸開來卻是哈密瓜汁;猶如鹌鹑蛋的琥珀色圓球,是熱呼呼的伯爵茶;肥皂泡泡來不及舔,只有嘴邊殘存的檸檬氣味,橄榄油變成像龍須糖般的細絲,放入鍋中熱炒也不變形。
分子料理固然天馬行空,不過若潛入廚房,見到的只是一罐罐分子罐頭,炊事員拿起針筒、試管,舀起粉末,就像進行一場科學實驗。分子廚藝並非以昂貴取勝,台灣只要數百元至三千元不等就能吃到。
不過各家玩分子料理的手法都不相同,例如台中永豐棧麗致飯店主廚鐘晴天透露,他把牛肉放入氮瓶中,取出再放入蒸烤爐中,以低溫蒸烤,肉汁與嫩度提高了一倍。麗致旅館系統行政總主廚廖郁翔則是把分子罐頭處理過的百香果醬,制作成球狀置於調羹上,誤導人聯想到生鴨蛋,讓口感和視覺都具有樂趣。
乳酪慕斯像吃空氣
西班牙小酒館主廚周維德已准備以分子廚藝,挑戰四月新加坡美食比賽,他說,「運用原理不難,但要有獨特風格更重要。」
餐桌上的分子料理樣貌多變,常見有球面、膠化、乳化等組合。每種組合都像樂高玩具走套裝路線,如慕斯狀乳酪,泡泡歷久不衰,入口像吃乳酪空氣,這就是「乳化組合」產生的效果,但究其配方,是百分之五的乳酪粉、百分之四五的水,百分之三由大豆卵磷脂提煉出來的乳化劑。
例子:
水牛芝士氣球pancake
水牛芝士氣球:
1.將水牛芝士切塊後,放入微波爐。
2.將二氧化碳注入真空罐。
3.芝士烘成軟身。
4.將二氧化碳注入芝士,就會出現山根似的水牛芝士氣球.
“氣球”底下那塊透明的軟膠,以tomatowater加入一隻叫gellan粉末煮成,那是一種細胞發酵而成,有助液體變成硬啫喱的合成物,煮出來的啫喱就算在70度都不會變化。
迂迴曲折,矯揉造作,化簡為繁,得出來的是有豬味、牛味、水果味、蔬菜味…再添加化學氣體而成的泡沬、膏狀、忌廉狀或啫喱狀的物體。
雞不成雞、魚不成魚,吃到一口泡沬,入口即溶,質感欠奉,不知是牛還是豬,來不及細味,已骨碌一聲順流而下,也不知吃了啥?
若將人類的組織拿出來,左調右配的,加上化學劑,塑出型男美女,1號身、3號腦、9號四肢….,仍然是血肉之軀,但已無個人獨特風格,再出色都是面目模糊,千篇一律,苦無印象。
如此高科技佳餚,要有實驗室設備才能烹調出來,非一般尋常性百性家可以做到,亦要有一定的獨特品味之士才可接受,流行的指數相信不會太高吧!
上海低溫分子美食烹饪工作室:分子廚藝堪稱一種實驗烹調,它將物理、化學與烹調技藝結合起來。如果走進餐館的廚房,展現在你面前的一切更讓你覺得身處一個實驗室:一個個“分子罐頭”裡裝的是粉末食材、調料、配料……烹饪用具中有很多針筒、試管、量杯,甚至還有液氮。所謂分子廚藝,就是改變原料的物理形態,但保留其化學成分,用新穎的款式讓食者獲得前所未有的味覺、嗅覺、視覺享受。 上海低溫分子美食烹饪工作室 www.chef-life.cn 電話021-68090040王俊13816237145qq:109570454 曹偉鋒:15921660835qq:118111353 分子美食烹饪廚藝培訓,分子美食原料設備供應,中國大陸地區技術支持。 gastronomiemoleculaire(分子廚藝),簡單說,就是用科學的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料理。早在20世紀初,就有科學家以其專長為傳統料理現象提出解釋。比如,牛奶煮至多少溫度開始滾沸、出現凝結?今日的分子廚藝則更進一步,研究食材在料理過程中的變化。 怎麼從來都沒聽說過啊 是不是你自創的詞匯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