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薄書、未遑吟詠”。乾隆三十五年賜環,乾隆三十六年成為自由人之後,他在東舊巴裡坤、哈密寫下160首詩,即《烏魯木齊雜詩》,這時他47歲。他離開新疆18年後,才開始了《閱微草堂筆記》中《消夏錄》的寫作,這時他已65歲,《閱微草堂筆記》最後部分《灤陽續錄》寫成他已74歲,這時已到了嘉慶三年(1798)。他的《烏魯木齊雜詩》及其注釋雖系舊途中的偶然之作,然實系他在烏魯木齊兩年六個月時間搜集極為完整的見聞實錄,以雜詩的形式表現的述事詩。當時是為了消磨時光,然而它卻成為記述乾隆時代開發烏魯木齊的一段難得的歷史史料。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