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捷信三角架中柱螺栓如何安裝正文

捷信三角架中柱螺栓如何安裝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雲南寧蒗和蘭坪地區。普米族人民勤勞勇敢,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其節日活動也是多種多樣。
  大過年,是普米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之一,一般從臘月二十九祭祖先、吃年飯到正月初七過完人的生日為止,要七八天時間。大年初一早上,老人要向宗巴拉(神台)燒香祈禱,祭祀祖先。凡年滿十三周歲的男女兒童,要舉行“穿褲子”、“穿裙子”成年禮儀式。除此外,還有上山打獵、繞山放牧、玩磨秋、祭山神、跳鍋莊等活動。
  吃完除夕團圓飯後,年滿13歲的男孩子、女孩子,按性別各聚一處,通宵狂歡。待東方發白,各自回到自己家中,由家裡人為他們舉行"穿褲子"或"穿裙子"成丁儀式。瀾滄江畔的普米族在如果是女孩,她便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柱"旁,雙腳分別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豬膘象征財富,糧袋象征豐收;右手拿耳環、串珠等首飾,左手拿麻紗、麻布等日用品,象征婦女有物質享受的權利和承擔家庭勞動的義務。接著母親把女孩的麻布長衫脫下,換上短衣,穿上百褶裙,系上一條繡花腰帶。如果是男孩,他便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食袋上,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銀元,銀元象征財富,尖刀象征勇敢。然後由舅父把男孩的麻布長衫脫下,換上短衣,穿上長褲,系上一根腰帶。儀式過後,這些男孩、女孩才算長大成人,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
  每到農歷四月初五,普米家便打開用新麥釀就的酒壇,咂出蘇理瑪,過嘗新節。除自家暢飲外,還分別送給親友嘗新。
  端陽節這天,孩子們穿著盛裝,到野外采來各種鮮花,插在屋裡屋外,顯得十分美麗。然後全家老少圍坐在火塘邊吃種類食品。
  農歷五月五日,是蘭坪普米族傳統節日——“雪門檻游山節”。“雪門檻”是雪盤山脈第三大高山,海拔3600米,是境內唯一“一步望四鄉”的地方,自古就是四鄉客商和游客往來的要塞。當春寒退盡,山花爛漫時,四鄉普米族群眾就會身挎四弦琴,攜帶黃酒和蛋肉,來雪門檻山頂草地過節。
  雪門檻游山節是普米族節日中人數最多而宗教氣氛較淡的一個節日。不舉行宗教儀式,有病的可上山采挖草藥,愛武的人射箭摔跤,比試武藝;年輕人對唱情歌,互訴衷腸;有的人是來談生意。游山節的高潮是“跳羊皮舞”此舞屬於自娛和交際舞種,人群手拉手圍成圓圈,圈中一人以折迭的羊皮作“鼓”,另一人邊舞邊彈四弦琴,羊皮“鼓”伴著琴聲,加強了節奏和氣勢,跳一輪共需彈奏十二個舞曲。隊形變化豐富,有單圓、雙圓、半圓、對跳、開門、翻身、二龍吐水和滿天星等。
  轉山節,是農歷七月十五進行的祭山神活動。普米男女老少以村寨為單位,成群結對,到指定的山頭參加各種傳統活動。
  小過年,又稱普米過年,在每年的臘月初六這天,據說這天是普米祖先的誕辰日,所以活動多是進行些祭祖先、驅病魔等的宗教活動。

普米族的天文歷法

遠古時期的普米族先民通過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來計算一年的時辰季節。他們用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辰作為“坐標”推算一年的時令和吉時,但一般是以觀測“處紫”星宿為主,這兩個星辰與月亮相遇之日過“吾昔”,即過新年。普米人以每年的臘月初六、初七為每年的最美好的日子,按這種歷法,每月定為36天。如今,普米人已逐漸采用與漢族同時過年的辦法,用以確定新年和歲首。正月確定以後,其余的月份也按漢族的歷法類推。

普米族根據海拔地勢差異、氣溫和雨量的變化,結合觀察花開、鳥鳴、下雪等物候征兆來判斷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安排農事,並通過諺語代代相傳。例如,判斷季節就有好幾種方法,諺語曰:“鳥忙築巢,人忙種”、“包谷鳥叫,點苞谷時候到”、“銀子果鳥到來,春播插秧開始。”等等,春播是最重要的農活,因此,人們都密切注意春播時的物候,以判斷播種時日。銀子果鳥是一種候鳥,它以准確的季節路過普米族山區往北去,又以准確的時間從北方飛回南方路過該地;它們每次路過該地都要停留半個月左右。所以普米諺語曰:“銀子果鳥秋天來,開始翻地。”

他們根據時令農事將一年分為“花開月”、“燒山月”、“醉酒月”等等。春天來了,山花開放,叫“花開月”;上山砍木,開始刀耕火種,叫“燒山月”;“醉酒月”是收獲之後,釀酒狂飲的季節。

普米族人通過各種天象的變化來推斷陰晴、風雨、晦明,這些知識大多數保留在古老的諺語之中,如“東虹天要晴,西虹天下雨,南虹北虹漲大水”、“山雀叫聲變,天氣也要變”、“煙袋作響天下雨”、“河水出泡泡,大雨就要到、”“畫眉叫鬼鬼,雪花飄滿地”等。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14/63/53/1060146353.8875201.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14/63/53/1060146353.8875201.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普米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共有29721人。根據1998年《雲南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公布的人口統計資料,普米族人口1997年已增至3.11萬余人。雲南省怒江州的蘭坪縣、麗江地區的寧蒗縣、麗江縣和迪慶州的維西縣是主要聚居地。其余分布在雲縣、風慶、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裡、鹽源等縣。

普米族主要聚居的滇西北地區,屬橫斷山脈縱谷區中部山原地帶。金沙江和瀾滄江由北向南貫穿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多南北走向,形成高山峽谷、小盆地交叉相間的地形。著名大山有老君山、玉龍雪山、雪邦山等,沖江河、巨甸河、白角河、通甸河等河流分別注入金沙江和瀾滄江。此外,還有著名的泸沽湖、程海、玉湖等高原湖泊,水資源極為豐富。該地區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山區屬中溫帶半濕潤氣候。各地氣候變化較大,高山終年積雪氣候嚴寒,江邊河谷地帶較為炎熱,半山區丘陵地帶涼爽,具有立體氣候的特征。雨量充沛、土質肥沃,適宜玉米、小麥、青稞、馬鈴薯、荞麥、燕麥等農作物的生長。部分溫濕地區還可以種植水稻、棉花、甘蔗等作物。在50年代,森林覆蓋面積達50-70%,盛產雲南松、冷杉、鐵杉、香樟、漆樹、花椒等優質木材及經濟林木。崇山峻嶺是虎、豹、熊、野牛、金絲猴等稀有動物的樂園。鉛、鋅、鐵、銻、金、銀、水銀、石棉等礦產資源極為豐富。



過去,普米族有“西番”、“巴苴”、“普英米”、“培米”等稱呼,後統稱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現在大多使用漢文。

普米族信仰多種神,崇拜祖先,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

據本民族傳說和歷史記載,普米族原聚居於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肅、四川交界處的游牧部落,以後他們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逐漸向溫暖地區遷移,這個過程延續了上千年。一個民族,從大西北到大西南,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不斷遷徙,歷時千年,然而民族的特色卻能保持至今,這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多見。現今生活在雲南雲嶺山區的普米族可以說是中國遷徙最遠的民族之一。

普米族的村落大多建在半山腰上,房屋一般采用木結構,牆壁用圓木重疊壘成,再用木板蓋頂,四角豎圓柱,中央立一大方柱,普米族人稱之為&quot;擎天柱&quot;,認為這是神靈所在的地方。普米族人居室的布局,一般是門朝東方,進門靠右邊是火塘,火塘後面有神龛,火塘四周設臥鋪。屋外門邊,懸掛著牛頭牛骨,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征。

普米族人的食品以玉米為主,主要做玉米餅食用。特別具有民族風味的是普米族人制的&quot;豬膘肉&quot;,它是將宰過的生豬掏去內髒,抽去骨頭,再將鹽巴和花椒酒灑在豬肚子裡,縫合後進行風腌,味道極佳,是招待客人的上品佳肴。普米族人還喜歡吃豬頭肉,他們炖出的豬頭肉色香味美,遠近聞名。

普米族男子服飾是上身穿麻布或氆氇、布呢質的短衣,下穿寬大的長褲,披白羊皮領褂,膝下用布氈裹腿,腰間佩刀,腳穿自制的牛皮或豬皮鞋。婦女服飾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包大頭帕,穿大襟衣,著百褶裙,有的喜歡用牦牛絨和絲絨編入發辮之中,盤於頭頂。她們以發辮粗黑為美,喜歡用寬大的紅、綠、黃等顏色的彩帶束腰,顯得美麗大方。

普米族十分喜愛“四弦琴”,無論在田間地頭還是他們居住的木楞房中,到處都會聽到抒情、純樸的四弦琴聲。當游子歸來,家人要用琴聲抒發感情,當小伙子愛上一位姑娘,更要通過優美的四弦琴聲表達愛慕之心。

按照古老傳統,普米族人在過年時要為滿13歲的孩子舉行成丁禮。成丁禮的儀式由母親或舅舅主持,成丁的孩子要腳踩象征財富和豐收的豬膘和糧袋,在巫師向火神及祖先的祈禱聲中,給男孩兒穿上短上衣、長褲,給女孩兒換上百褶裙;孩子要向親友一一磕頭,敬酒致謝,從此以後,孩子就可以作為成人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了。

按照普米族的古老傳統,締結婚姻、建立家庭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因而請一個能說會道、精明能干的媒人是十分必要的。結婚儀式是非常神聖而隆重的,雙方先要請巫師,選擇吉日,然後由男方選派迎親隊伍,帶著彩禮,騎馬跨騾浩浩蕩蕩前往女方家中;而此時在女方家,人們一面為新娘梳洗打扮,一面准備豐富的婚宴,當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時,那裡早已在用青松翠柏搭成的大棚上掛起兩塊紅布,將迎親的人擋在外面,雙方要請歌手一裡一外地唱《認親歌》,唱完後才能掀開簾子,進行其他各項婚禮儀式。

結婚出嫁的新娘總是哀婉悲泣,不忍離去。告別了少女時代,離開了父母兄弟的關懷,新娘在難捨難分中飲酒上馬,離開娘家,隨著迎親隊伍漸漸遠去,到了男方家依次舉行過祭祖、撒糌粑等儀式後,新娘就成了婆家的人了。儀式結束後,男方家要在院子裡擺開宴席,宴請賓客,把整個婚禮推向歡樂的高潮。


(內容出自雅嘎熱、韋鵬飛、祁崇海等編著的《中華各民族》一書。)
 

上一页  [1] [2] 

怎樣在網上看裝修效果圖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