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木通與關木通有什麼區別?正文

木通與關木通有什麼區別?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木通與關木通有什麼區別?
 
您好,木通
【藥用】馬兜鈴科籐本植物東北馬兜鈴aristoloehiamanshuriensiskom.的籐莖。
【性味】苦,寒。歸心、脾、小腸、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水通淋,清洩心火,通乳,利痺。
【臨床應用】1.用於小便不利,淋瀝澀痛,水腫,腳氣等症木通寒能清熱,苦能洩降,功能利水通淋,為治濕熱下注、淋瀝澀痛要藥,常與車前子、滑石等同用。且利尿力強,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等症也常恃為要藥,可配其它利水消腫藥如桑白皮、豬苓等同用。
2.用於心煩不眠,口舌生瘡木通性味苦寒,能入心經,且能利通小便,導熱下行而降心火,故可用於心火上炎、心煩尿赤、口舌生瘡等症,常與生地、竹葉、甘草同用。
3.用於乳汁稀少木通又能通利血脈而下乳汁,故可用於產後乳汁稀少,常與王不流行、穿山甲等配伍;或與豬蹄同煮服用。
4.用於濕熱痺痛木通又能通利滲濕,以治濕熱痺痛、關節不利之症,常與薏苡仁、桑枝、忍冬籐等配伍應用。
【處方用名】木通、關木通、潼木通(曬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木通味甚苦而性寒,功能通洩為其要領。既能清熱利水,以治小便不利、濕熱淋痛,又能清心除煩,以治心火上炎,心煩口瘡。其性通利,故又為治痺痛而下乳汁之要藥。
2.車前子、滑石與木通均為清熱利水通淋常用要藥,臨床常配合應用。車前子能治洩瀉,又為肺肝二經之品,功能祛痰、明目;滑石亦能治洩瀉,且有清解暑熱、清熱收濕作用;木通則善能利痺、下乳,且入心經,可治心火上炎之症。
3.木通與通草,雖都是通利降水的藥品,但木通味苦,以利水洩熱見長;通草味淡,以淡滲利濕為勝。《本草綱目》載雲:「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脫木也。」可見古今名稱有所更易,應於區別。
4.據現代文獻報導,有用大量木通(60g)煎湯服用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者,故在臨床應用時不宜大量使用。孕婦慎用。
【方劑舉例】1.木通散(《證治准繩》):木通、豬苓、赤苓、桑白皮、紫蘇、槟榔治濕腳氣,遍身浮腫,喘促煩悶,小便不利。
2.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木通、生地、甘草梢、竹葉治心經有熱,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您好,木通
【藥用】馬兜鈴科籐本植物東北馬兜鈴aristoloehiamanshuriensiskom.的籐莖。
【性味】苦,寒。歸心、脾、小腸、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水通淋,清洩心火,通乳,利痺。
【臨床應用】1.用於小便不利,淋瀝澀痛,水腫,腳氣等症木通寒能清熱,苦能洩降,功能利水通淋,為治濕熱下注、淋瀝澀痛要藥,常與車前子、滑石等同用。且利尿力強,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等症也常恃為要藥,可配其它利水消腫藥如桑白皮、豬苓等同用。
2.用於心煩不眠,口舌生瘡木通性味苦寒,能入心經,且能利通小便,導熱下行而降心火,故可用於心火上炎、心煩尿赤、口舌生瘡等症,常與生地、竹葉、甘草同用。
3.用於乳汁稀少木通又能通利血脈而下乳汁,故可用於產後乳汁稀少,常與王不流行、穿山甲等配伍;或與豬蹄同煮服用。
4.用於濕熱痺痛木通又能通利滲濕,以治濕熱痺痛、關節不利之症,常與薏苡仁、桑枝、忍冬籐等配伍應用。
【處方用名】木通、關木通、潼木通(曬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木通味甚苦而性寒,功能通洩為其要領。既能清熱利水,以治小便不利、濕熱淋痛,又能清心除煩,以治心火上炎,心煩口瘡。其性通利,故又為治痺痛而下乳汁之要藥。
2.車前子、滑石與木通均為清熱利水通淋常用要藥,臨床常配合應用。車前子能治洩瀉,又為肺肝二經之品,功能祛痰、明目;滑石亦能治洩瀉,且有清解暑熱、清熱收濕作用;木通則善能利痺、下乳,且入心經,可治心火上炎之症。
3.木通與通草,雖都是通利降水的藥品,但木通味苦,以利水洩熱見長;通草味淡,以淡滲利濕為勝。《本草綱目》載雲:「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脫木也。」可見古今名稱有所更易,應於區別。
4.據現代文獻報導,有用大量木通(60g)煎湯服用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者,故在臨床應用時不宜大量使用。孕婦慎用。
 
中國中醫研究院一位教授向記者介紹,木通這個名字一度包含了幾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其中含概了馬兜鈴科的關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以及其他地區被認為是木通的植物(淮木通和白木通)。前人認為,這樣木通均有類似的功效。而到目前為止,被證明有腎毒性的只有馬兜鈴科的幾種木通。
關木通的主要成分是aa,故推測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引發的腎毒性可能是處方中含有或混有“通草”即關木通中的aa造成。同理,比利時減肥藥中很可能混有防己馬兜鈴,但也不排除存在其它毒性成分的可能。
中藥腎損害的機制至今不清,目前的推測有以下三方面:(1)aa直接損害腎小管上皮細胞,特別是近端小管;(2)原發病變在間質血管;(3)毒物直接刺激間質〔18〕。此外,單味中藥及其所在復方之間、短期服用和長期服用所產生的腎損害可能是不同的。

http://www.gzgy-n-tax.gov.cn/~doctor/zz/zcy/990133.htm

 
關木通與川木通在性味上有著本質的不同。

  遍查中藥鑒別。看到了關木通與川木通的不同之處。自己親身實驗,發現兩種木通在性味上有著本質的不同。從中醫理論上就不可能認定為一種藥性。

  川木通嚼之味淡,嚼時間長了味依然淡。而關木通初嚼之味淡,嚼時間長了之後返出極苦的味道。《中藥鑒定學》言有樟腦樣臭。

  單從這一表現來說,川木通與關木通在中藥的性味上就不同。川木通味淡,關木通味初淡後極苦。淡利濕,苦瀉熱。與單純的淡利濕在藥效上是不同的。味極苦的藥物,瀉熱作用強。對於非實熱體質的患者,無疑犯了虛虛之戒。長期服用關木通(比如龍膽瀉肝丸)對機體的平衡造成傷害也是常理。

  這個中醫藥理,是個中醫醫生都明白,就是懂得一點中藥理論的藥師也能懂得關木通和川木通在中醫藥理作用的不同,不能互相取代。那麼是什麼讓關木通逐步取代了川木通呢?我覺得是西藥藥理。查看用西藥藥理研究的《中藥鑒定學》關木通的西藥藥理清晰,連關木通含馬兜鈴酸的分子式都寫出來了。而對川木通的西藥藥理研究則含混不清,並未清楚說明內含有哪些“化學成份”。我想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在西藥藥理認為,知道了內部的化學成份才好用藥。所以對含馬兜鈴酸是情有獨鐘的。

  我查了一下關木通與川木通混用的歷史,代用年代語焉不詳,但以我的中藥藥理知識來分析此兩味藥絕不可能代用,所以以中藥藥理研究草藥的年代代用的可能性不大,那麼大規模代用應該在建國後。就是用西藥藥理研究中藥的初期。為什麼?因為西藥藥理對關木通的認識是清晰的。也正是當初的西藥藥理,造成了今天的質疑中醫的口實。

  盲目的中藥西化,難辭其咎!!
 
中藥木通,為馬兜鈴科植物———東北馬兜鈴(aristoloehiamanshuriesiskom.)、毛莨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armandiieraneb.)或木通科植物白木通(arebiatrifoliatakoidz.var.alstralisrehd.)的干燥莖。9月采收,截取莖部,刮去外皮,陰干。

[性味]苦,性涼、輕、澀。

[功能與主治]有清熱,止痛,止瀉之功效。用於肝熱諸症,腑熱,腸刺痛,熱瀉,肺熱咳嗽,咯黃色痰,氣喘,血、希拉熱及麻疹熱等。

國家藥典委員會不久前組織有關專家對木通進行了一次論證,其結果頗令人意外。據了解,關木通與木通雖只是一字之差,但藥性卻大不相同。關木通富含損害人體腎髒的馬兜鈴酸,毒性較大,而木通不含馬兜鈴酸,九郡敗毒丸入藥的是木通。中藥同名異物的問題,這次可與世人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

原來,一味木通卻有三個不同的身份,木通科的木通(古稱三葉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和馬兜鈴科的關木通都統稱為木通。正是這三個木通的你興我衰。演繹出木通從“無毒”到“有毒”的“故事”。

目前在我國,除了雲貴川以外大部分地區的人們,使用的中藥木通主要是指關木通,而據考證,“此木通非彼木通。”如今市場常見、臨床常用的關木通,與《神農本草經》等古籍中所記載的木通雖同名為“木通”,但並非一物。

關木通屬馬兜鈴科,其所含馬兜鈴酸,經研究證明可能引起人體腎髒損害,屬“有毒”類中藥(《中國藥典》將有毒性的中藥分為小毒、有毒和大毒三種)。

而《神農本草經》中所記載的木通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無毒。根據國家衛生部通知,其他國家標准處方中含有關木通的中成藥品種,已經於2003年6月30日前替換完畢。據《中國中醫藥報》、《中國青年報》
 

派寧好神拖魔術拖把好用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