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器 開放分類:佛教器物
法器(fǎqì)又稱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廣義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內,所有莊嚴佛壇,以及用於祈請、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修行用的資具,都可稱之為法器。就內義而言,凡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證佛法,以實踐圓成佛道的資具,即為法器。
法器的種類十分的繁多,而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異極大,因此在不同的時空因緣中,也產生了許多的變化。即使是相同名稱的法器,也因為時代、國家區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制作方法上,有極大的差異。在佛教的工藝美術中,也往往都是以法器為代表。
法器如果以用途來區分,一般大約可分為莊嚴具、供佛器、報時器、容置器、攜行器及密教法器等六種。但在本書中,為了使讀者能更深切的了解這些法器,所以將之分為八種,做更為細密的分類。其中,除了分出禅門的特別法器之外,再從密教法器中,分出藏密使用的特別的法器,如此一來,讀者將更能了解這些法器的原貌及運用情形。這八種法器的分類如下:
一、莊嚴道場的佛具:這是指莊嚴佛堂、壇城、道場的器具,包括:佛壇、須彌壇、幡、蓋、經幢等物。
二、供養用的佛具:這是指日常以供養諸佛菩薩本尊的器具,包括:燈、華、香、香爐、衣(左示右戒)、阏伽器等。
三、梵呗贊誦用的法器:用於寺院日常行事或臨時****敲鳴用的器具,及唱誦、法會及各種儀式中領眾之用。包括木魚、鐘、鼓、磬、雲板等。
四、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此類用品為古代大乘比丘隨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包括:缽、三衣、澡豆、頭巾、手巾、齒木、濾水囊、念珠等。
五、禅門的法器:此類是指禅門中,除了生活上的實用性之外,亦常為禅師悟入學人的器具,如:拂子、如意、竹篦、蒲團等。
六、置物用的法器:此類法具指可收藏或裝置修行用的器具,如:佛龛、捨利塔、經箱、戒體箱等。
七、密教的法器:此類法器指密教修法時經常使用之法器,包括曼荼羅、金剛鈴、金剛杵、法螺、護摩器具等。
八、藏密特別的法器:此類法器是指****密教中特別的法器,如:唐卡、哈達、食子、八吉祥、七寶、顱器、嘎烏等。
法器其實是實踐佛道的器物,同時也是實踐佛教禮儀與佛法生活的器具,是與修行相合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藝術上,有著極高的價值之外。對於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當然是要體會法器的內在精神,而應用於佛法的修行上,以實踐圓滿的佛道,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現的風貌。
佛教的法器,又稱為“佛器”、“佛具”、“道具”、“法具”。
舉凡佛壇,用於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乃至行者所攜行之念珠、錫杖等修道之資具,統稱為法器。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寶髻長者章)中說:“如諸菩薩得不思議功德寶藏,乃至修無分別功德道具。”又<觀自在章>雲:“善財作如是念:善知識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中阿含經》中說:“所蓄物可資身進道者,即是增長善法之具。”而在《菩薩戒經》也說:“資生順道之具。”《禅林象器箋》卷十九中也說:“凡三衣什物,一切資助進道之身物,具名為道具。”
法器的內容依諸書所記,並不一定,但一般均將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類,稱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類苑》<宗教部>所記載,古稱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獨钴、如意、拂子、坐具等僧眾所持的資具類,也稱為僧具。而花瓶、火捨、香爐、燈台、斗帳、蓋、花幔、幡、磬、鈴、法螺、木魚、铙、钹、金鼓、鐘等物,則總稱為佛器、佛具或法具。
藏傳佛教法器概述 [編輯本段] 法器是作法事時使用的器物。藏傳佛教的法器類繁多,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這些法器大體可以分為禮敬、稱贊、供養、持驗、護魔、勸導六大類。袈裟、項珠、哈達等屬於禮敬類;鐘、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號等屬於稱贊類;塔、壇城、八寶、七政、供台、華蓋等屬於供養類;念珠、木魚、金剛杵、灌頂壺、嘎巴拉碗等屬於持驗類;護身佛、秘密符印等屬於護魔類;刻有或者寫有六字真言的瑪尼輪、轉經筒和幢、石等屬於勸導類。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義,有的法器兼有數種用途。 藏傳佛教法器大多以金、銀、銅鑄造為主,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貝殼雕以及布、絲織、錦緞等面料制品。其質材各異,造型奇特,制作構思巧妙,數量巨大,是****佛教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藏傳佛教的興起,公元7世紀****出現了金銅佛造像和合金佛塔,以及油燈和供水杯等少數種類的法器。公元8世紀中葉,吐蕃王朝第五代贊普赤松德贊時期,曾遣使赴克什米爾、天竺等國迎請了寂護和蓮花生大師進藏傳教****,修建了****第一座古剎桑耶寺,對於推動佛教****化起了積極的作用。金剛鈴、杵等部分密宗法器,伴隨著神秘的作法儀軌在桑耶寺首次面世。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贊普郎達瑪大規模滅佛,****的佛教勢力受到沉重的打擊。從松贊干布到郎達瑪滅佛的時期被稱為藏傳佛教的前弘期,這個時期存世的宗教用具已很少見。吐蕃時期可以稱為是藏傳佛教法器的濫觞期。 公元10世紀至13世紀初,正是藏族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時期。與此同時,佛教再度在****興起,並緊緊依附於割據一方的封建勢力。13世紀至15世紀是藏族封建社會進一步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相繼產生了大小二十幾個不同的教派和教派支系,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噶舉派、薩迦派、夏魯派、格魯派等。寺院建築和佛教藝術有長足的發展,外來與本地仿造的宗教用具逐漸增多,工藝技法臻於完善。這個時期有不少著名的法器傳世,元世祖忽必烈賜給八思巴的法螺,是薩迦寺最為珍貴的文物之一。****的一些著名寺院如薩迦寺和夏魯寺等寺院內,出現了大量宮廷制造的僧帽壺和香爐等法器。藏傳佛教再次出現勃勃生機,藏傳佛教法器也逐步走向繁榮。明代政府繼續了元代政府扶持****宗教發展的方針,****地方與****王朝之間的往來密切。宮廷中根據藏傳佛教的需要,制作了大量的密宗造像賜予****;同時,****也有許多精美的造像進貢給明朝政府。****佛教法器在明代繼續得到發展。 五世****喇嘛以後,****的寺院建築和佛教藝術發展進入鼎盛時期。不論是巍峨的依山式宮殿建築、巧奪天工的園林設計、雕飾華麗的靈塔,還是精美的造像、法器、壁畫、唐卡,都令人歎為觀止。清代皇家崇奉藏傳佛教,乾隆以來****大量的佛像及法器進貢宮廷,北京故宮博物院至今珍藏著大量的藏傳佛教文物。同時,清宮廷也不斷將其制作或者收藏的宗教品賜給****,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等地都收藏了很多青花僧帽壺、琺琅彩沐浴瓶和淨瓶等宮廷施予的法器,****和中原王朝皇室之間這種頻繁的宗教往來,密切了****與祖國大家庭之間的聯系。藏傳佛教提倡顯、密共修,先顯後密,密宗在傳承、經典、修習次第、儀軌、制度等方面有獨具的特點。****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習的完整形態,憑借壇城、****、五方佛冠、嘎巴拉碗等法器,通過神秘的錯綜復雜的宗教儀式,實踐了對佛、菩薩、本尊神像的觀想。****博物館收藏的法器大多系歷輩****喇嘛的宮藏品,這些法器無論從材料質地、制作工藝還是類別功用來講,都可以作為藏傳佛教法器的代表作。現將曼陀羅、****、五方佛冠、嘎巴拉碗、法螺、瑪尼輪等典型的密宗法器概述如下。 (一)曼陀羅 曼陀羅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壇城,藏語稱作“吉廓”。曼陀羅源於古代印度的密宗修法活動,那時的人們為了防止“魔眾”的入侵,修密法時就在修法場地修築起一個圓形或者方形的土壇,在土壇上修法,邀請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親臨作證,並在土壇上繪出他們的圖像,由此構成了後世壇城的基本框架,演變出多種形式和類別的曼陀羅。壇城作為象征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是變化多樣的本尊神及眷屬眾神聚居處的模型縮影。 (二)**** ****是藏傳佛教中最常見的法器之一。佛教中把****喻指為佛法如轉輪聖王的“輪寶”一樣轉動不息。供奉****意在祈禱佛法住世,****常轉。常見的****分成八輻輪和千輻輪兩種。它既作為八寶之一來供奉,同時由於****象征了佛法的權威及莊嚴,在藏傳佛教中還作為吐蕃法王松贊干布和五世****的手持標志出現。****博物館收藏的兩件****造型相似,只是鎏金鑲寶圖案有所差異。 (三)五方佛冠 五方佛冠為高僧、****在修行密宗時所戴,它象征著五智如來的寶冠。形狀如五蓮瓣,每瓣上鑲有寶劍、蓮花、金剛杵、寶輪、火焰等裝飾圖案,下綴長纓。五佛即不動佛、寶生佛、無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盧佛。“五佛五智”的義理出自金剛乘教義,是密宗的主要義理之一,認為只有擁有法界體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就所智等五智,方能達到“菩提”(正覺),但這種智慧必須由大德上師的直接傳授才能得到。 (四)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為修密宗無上瑜伽密舉行生起次第時用的法器。嘎巴拉是梵文的藏譯,意思是顱骨。嘎巴拉碗用人的頭蓋骨做成,大多是依照高僧大德生前遺囑,從其遺體上取下後制成的。它是****佛教中常用的法器之一。 (五)法螺 法螺是法會時吹奏的樂器之一。佛經上講釋迦牟尼說法時聲音洪亮,有如大海螺的聲音響徹四方,所以用它來代表法音。聽到法螺的聲音,眾生可以消除罪障,進入極樂世界。此外,在灌頂儀式上,也作為登上正覺的證明。法螺潔白細膩,自然生長的螺紋主要是自左向右旋轉,而法螺常用極為罕見的右旋海螺做成。 (六)瑪尼輪 瑪尼輪是佛教徒祈禱時用的法器。它的形狀像小桶,中間有可以轉動的軸,內部裝有紙印的經文。祈禱的時候一面轉動瑪尼輪,一面口詠六字真言,以表示對佛的贊頌。這種瑪尼輪要按順時針轉動,每轉動一圈,就表示念詠了一遍經咒。與此功用相同的還有瑪尼筒,在寺廟的屋檐下、佛殿的轉角等地方設置了一排排瑪尼筒,在****地區的屋頂上還可以看到許多利用風力轉動的瑪尼筒。密宗義理以超現實的手法,通過形形色色的玄妙而隱晦的宗教儀軌,寄托了超脫人世、脫離苦海的佛教出世觀。歷史上的無數僧俗、工匠、藝師出於那份獲得善業功德的虔誠,制作了難以計數的法器,這些法器具有獨特鮮明的藝術觀賞性和審美意趣,堪稱藏傳佛教藝術的一朵奇葩,在絢麗多彩的藏民族藝術百花園中熠熠生輝。 看看禅林居,不過那裡是泰國的,你可以去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