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選用傷風感冒沖劑、 感冒清熱沖劑、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時茶顆粒等藥物治療。 若病人兼有內熱便秘的症狀,可服用防風通聖丸治療。 風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 復方感冒片等藥物。 二、風熱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 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狀外,還有發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等特點。 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 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藥物治療。 風熱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藥物。 三、暑濕型感冒:病人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 腹痛、腹瀉等症狀。此類型感冒多發生在夏季。治療應以清暑、 祛濕、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 如果病人胃腸道症狀較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 香砂養胃丸等藥物。 四、時行感冒:病人的症狀與風熱感冒的症狀相似。 但時行感冒病人較風熱感冒病人的症狀重。病人可表現為突然畏寒、 高熱、頭痛、怕冷、寒戰、頭痛劇烈、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鼻塞、 流涕、干咳、胸痛、惡心、食欲不振, 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並發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狀。 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為主。病人可選用防風通聖丸、 重感靈片、重感片等藥物治療。 如果時行感冒的病人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 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藥物治療,則療效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 有時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極易傳播,故應及早隔離和治療。 總之,感冒病人應根據自身的病情特點選用不同的中成藥治療, 否則會影響療效,延誤病情。
1.基本治療
感冒(commoncold)又稱 傷風 、 冒風 ,是
風邪
侵襲人體所致的常見外感疾病。 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其特征。 全年均可發病,尤以春季多見。由於感邪之不同、體質強弱不一, 證候可表現
冬春季節,最令家長頭痛的就是小兒咳嗽。有的孩子早晨、 晚上咳嗽不止,喉嚨中痰聲不斷,既吐不出又咽不下。 對於孩子的咳嗽,除了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應選用抗生素治療外, 采取一些簡便易行的措施同樣十分有效。
可經常給孩子翻身或拍背,一則促進肺部的血液循環, 二來使支氣管內的痰液松動而易於排出。拍背的方法如下: 病兒側臥或抱起側臥,家長五指微曲成半環狀,即半握拳, 輕拍病孩的背部,兩側交替進行。拍擊力量不宜過大,由上而下, 從外向內,依次進行。每側拍3~5分鐘,每天2~3次。
如果患兒在咳嗽的同時,伴有明顯的炎症現象,如發熱、 痰色黃而粘稠、血常規白細胞增多等, 則應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抗菌藥物。
咳嗽千萬不要亂用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 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而排出體外, 起著清潔呼吸道並使其保持通暢的作用。然而, 有些年輕父母發現孩子稍有咳嗽,便急於給孩子喂各種止咳藥、 止咳糖漿,止咳藥進入人體後能迅速作用於咳嗽中樞, 產生強有力的止咳效果。這種作法雖可暫時緩解咳嗽症狀, 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積於呼吸道內,繼發細菌感染, 嚴重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引起肺不張、 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確孩子咳嗽原因之前, 切莫亂喂止咳藥。 ? 小兒感冒的家庭護理 感冒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醫學觀察, 一個孩子在一年內往往反復發生感冒數次之多, 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容易感冒。 小兒感冒輕重程度相差很大,輕者,只是流清水鼻涕、鼻塞、噴嚏、 或者伴有流淚、微咳,咽部不適。一般3~4天能自愈。 有時也伴有發熱、咽痛、扁桃體發炎以及淋巴結腫大。 發熱可持續2~3天至1周左右。小兒感冒時還常常伴有嘔吐、 腹瀉。重者,體溫高達39~40℃或更高,伴有畏寒、頭痛、 全身無力、食欲銳減,睡眠不安等全身症狀。 小兒感冒是極為普通的小毛病,但是來不得半點馬虎,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當,常常可以引起許許多多並發症, 常見的有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及淋巴結炎。 也可引起咽後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氣管炎及肺炎等等。 有時小兒感冒還會通過血液循環播散於全身,引起敗血症、膿胸、 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危及生命。此外,還會引起免疫性疾病, 如心肌炎、風濕熱、急性腎炎等疾病。 所以說,小兒發生感冒時,做家長的一定要照醫囑做好家庭護理。 小兒感冒家庭護理重要的一條是要讓孩子充分休息,病兒年齡越小, 越是需要休息,待症狀消失後才能恢復自由活動。其二是按時服藥。 就大多數感冒而言,多數是由於病毒所致,抗菌藥物無效, 特別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無效, 濫用抗生素反而會引起機體菌群失調,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 服用“百服咛”能較好地解除感冒引起發熱、鼻塞、咳嗽等不適, 避免並發症發生,及早康復。其三,小兒感冒發熱期, 應根據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別給予流質或面條, 稀粥等食物。喂奶的孩子應暫時減少次數, 以免發生吐瀉等消化不良症狀。其四,居室安靜,空氣新鮮,禁煙, 溫度宜恆定,不要太高,或太低、太濕,有喉炎症狀時更應注意, 這樣才能讓患兒早早康復。如果發熱持續不退,或者發生並發症時, 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發生意外。 小兒感冒是否要服抗生素 整個冬天都病恹恹的,這既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也給家長帶來負擔。 引起感冒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病毒的種類很多, 而且十分容易發生變異。所以,孩子對感冒一般沒有免疫力, 如果原本孩子的體質和抵抗力就弱,反復發生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 孩子患了病毒性感冒之後,一般不需要服抗生素,只要加強護理, 適當休息,多喝開水,給予易消化的飲食,很快就能恢復健康。 感冒本身是一種平常的病,但它的並發病可能會很嚴重,甚至致命, 這多半是合並了細菌性感染,這時孩子病情較重, 可並發化膿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和肺炎,表現為高熱不退、 呼吸急促、咳哝痰等,這時醫生往往給孩子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通過殺滅或抑制細菌成長而起到抗感染作用。 為了充分發揮抗生素的作用,家長必須嚴格按醫囑給孩子服藥。 在孩子服藥後,症狀開始減輕或消除, 但這時體內的致病菌很可能仍然存在,如果停藥, 很可能導致感染繼發,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合並症。遺憾的是, 有的家長一看孩子病輕了,就自行停藥,這是錯誤的做法。 治療感冒合並細菌性感染,一般需應用足量抗生素7至10天, 而且每天要服藥2到4次,這給家長帶來不便, 也是孩子很難堅持到療程結束的一個主要原因。 目前專家已研制出針對小兒的服用方便、效果好、療程短的新藥, 如小兒用希舒美(阿奇霉素)每天只需口服1次, 連續服用3天即可結束療程。此時,可能孩子的病情還沒有好轉, 但它仍會在體內繼續發揮抗菌作用到第10天, 使體內的感染灶得到徹底清除。 小兒感冒時要注意合理用藥 小兒感冒的主要症狀有發熱、流鼻涕、鼻塞、咳嗽, 有時可伴有嘔吐和輕度腹瀉。尤其周歲以內的患兒全身症狀重, 多為高熱、不吃奶,甚至還有抽風等。看到這種情況, 家長一定十分著急。那麼,該怎樣給患兒合理用藥呢?以下幾點, 供使用時參考: (1)不要急於退熱。不急於給小兒退熱有幾方面的原因: 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 以上為高熱。低熱或中熱有利於小兒成長發育。 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 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 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 不到高熱不用藥。體溫達到39度以上就必須用藥,而且刻不容緩。 高熱持續過久,可使身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失調; 由於氧氣和營養素消耗大而加重心髒血管的負擔; 大腦興奮過度而導致高熱驚厥或過度抑制而引起昏睡; 消化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合並肺炎等。 退熱藥副作用大,非萬不得已不用。無論是撲熱息痛、 復方阿司匹林(apc),還是其它五花八門的退熱藥, 都離不開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來合成。因此, 退熱藥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壞食欲, 使胃潰瘍加重甚至出血, 引起胃腸長期少量出血並由此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引發血液疾病; 損害肝髒和腎髒;嚴重過敏反應者, 表現為剝脫性皮炎合並肝腎中毒而致死。 可酌情采用物理、藥物降溫。 (2)合理用藥: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菌素, 應選用一些抗病毒藥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 小兒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藥物有: 病毒靈(嗎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0毫克, 分3次口服。 板藍根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金剛烷胺,每片0。1克,小兒用量按年齡折算, 允許連續服藥時間為3~5日,最長不可超過10日。 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 抗感解毒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仍不退熱時。 防止6個月以下月齡嬰兒發生繼生性細菌感染。 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 經常患扁桃體炎者。 出現氣管炎(咳嗽、膿痰)或肺炎征象者。 (4)應用抗病毒藥、退熱藥、抗菌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太久。 多喝開水,促進藥物的吸收與排洩。 感冒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醫學觀察, 一個孩子在一年內往往反復發生感冒數次之多, 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容易感冒。 小兒感冒輕重程度相差很大,輕者,只是流清水鼻涕、鼻塞、噴嚏、 或者伴有流淚、微咳,咽部不適。一般3~4天能自愈。 有時也伴有發熱、咽痛、扁桃體發炎以及淋巴結腫大。 發熱可持續2~3天至1周左右。小兒感冒時還常常伴有嘔吐、 腹瀉。重者,體溫高達39~40℃或更高,伴有畏寒、頭痛、 全身無力、食欲銳減,睡眠不安等全身症狀。 小兒感冒是極為普通的小毛病,但是來不得半點馬虎,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當,常常可以引起許許多多並發症, 常見的有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及淋巴結炎。 也可引起咽後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氣管炎及肺炎等等。 有時小兒感冒還會通過血液循環播散於全身,引起敗血症、膿胸、 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危及生命。此外,還會引起免疫性疾病, 如心肌炎、風濕熱、急性腎炎等疾病。 所以說,小兒發生感冒時,做家長的一定要照醫囑做好家庭護理。 小兒感冒家庭護理重要的一條是要讓孩子充分休息,病兒年齡越小, 越是需要休息,待症狀消失後才能恢復自由活動。其二是按時服藥。 就大多數感冒而言,多數是由於病毒所致,抗菌藥物無效, 特別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無效, 濫用抗生素反而會引起機體菌群失調,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 服用“百服咛”能較好地解除感冒引起發熱、鼻塞、咳嗽等不適, 避免並發症發生,及早康復。其三,小兒感冒發熱期, 應根據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別給予流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