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豬吐食怎麼辦正文

豬吐食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豬吐食怎麼辦
 
豬嘔吐的症狀,有時我們會認為是一些普通的胃腸道疾病,可一定要注意有可能是由於某些傳染病引起的,下面就有關能引起豬嘔吐的疾病做一下總結。

1.豬傳染性胃腸炎

豬傳染性胃腸炎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病毒性傳染病,以引起2周齡以下仔豬嘔吐、嚴重腹瀉和高死亡率為特征。雖然不同年齡段的豬對這種病毒均敏感,但5周齡以上的豬死亡率很低。育成豬和育肥豬的臨床症狀輕微,只表現為數天厭食或腹瀉。一般情況下,7天即可耐過。後備母豬、基礎母豬及公豬表現為腹瀉或厭食但可耐過。如果有發病史,可能因為有抵抗力而不表現任何發病症狀。日前商品疫苗效率不高。該病的特點為新生仔豬死亡率高,沒有實用有效的治療方法,冬天、初春,尤其秋冬、冬春換季,天氣驟變時易發。仔豬典型症狀為短暫嘔吐,黃色水樣腹瀉,排瀉物中常含有凝乳塊,有惡臭味,2周齡以下的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生長豬表現為厭食,腹瀉數天,伴有嘔吐。不用藥可耐過;母豬少量體溫升高、無乳、嘔吐、厭食、腹瀉,大部分母豬症狀輕微,無腹瀉表現;後備公母豬表現症狀與生長豬類似。該病的潛伏期短,18~72小時大部分豬感染發病,此特點可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

不引進帶病種豬,做好消毒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換季和氣候突變時特別注意嚴防賊風侵入,10月至翌年3月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可采用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生產的傳染性胃腸炎疫苗,務必按照說明使用。最好從母豬開始預防該病的發生,管理上執行全進全出制度。

2.豬流行性腹瀉

豬流行性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以嘔吐、腹瀉為特征的傳染病。該病主要發生於春冬兩季,夏秋季也時有發生,且大小豬均易感,呈地方性流行。病豬精神不振、厭食,一般體溫不高,仔豬及架子豬的症狀較明顯,先出現嘔吐,隨後出現劇烈腹瀉,糞稀如水樣,呈灰黃色或灰色且有小小的泡沫。病豬脫水明顯,消瘦較快,有的在24小時內可失重25%,一般5~6天死亡,5日齡以內的仔豬或斷奶不久的仔豬則死亡更快,60千克以上的豬常能自愈。經剖檢均發現胃腸粘膜有明顯的卡他性炎症,小腸內含有黃色或灰綠色糞便,腸壁松弛、變薄,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哺乳仔豬胃內充滿消化不全的乳凝塊,大彎部粘膜脫落且有潰瘍。由於該病是由病毒引起,故藥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只有通過對症治療和預防細菌感染及提高仔豬的抵抗力。

3.豬偽狂犬病

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該病在成年豬常呈隱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狀,而妊娠母豬則發生繁殖障礙,表現為流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胎、產弱仔,哺乳仔豬出現發熱、腦脊髓炎和敗血症症狀,最後發生死亡。哺乳仔豬及離乳幼豬症狀最嚴重,往往體溫升高,呼吸困難,流涎、嘔吐、下痢,有典型的神經症狀,死亡率很高,可達100%。中豬常見便秘,一般症狀和神經症狀較幼豬輕,病死率也低,病程一般4—8天。成豬常呈隱性感染,較常見的症狀為微熱、打噴嚏或咳嗽,很少見到神經症狀。妊娠母豬主要表現為繁殖障礙,母豬受胎40天以上感染時,可見流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胎及延遲分娩等現象。母豬於流產、死產前後,大多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4.輪狀病毒感染

豬輪狀病毒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仔豬爆發消化道機能紊亂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嘔吐、腹瀉、脫水和酸鹼平衡紊亂為特征。本病多發於寒冷的晚秋,冬季和早春季節,傳染方式多為爆發或散發。各種年齡的豬都可感染本病素養,但以8周齡以內仔豬多發,感染率可達90~100%。消化道是主要傳染途徑,病豬排出糞便污染飼料、飲水和各種用具,可成為本病的傳染因素。病豬常發生嘔吐並迅速發生腹瀉,呈水樣或糊狀,糞便顏色有黃白色、灰色或、暗黑色。常在嚴重腹瀉後2-3天產生脫水。本病無特異性的治療方法,可采用對症療法,防止脫水和制止腹瀉、繼發感染。

5.類圓線蟲

豬類圓線蟲病是由蘭氏類圓線蟲寄生在豬小腸中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這種病對仔豬的危害最大,尤其是3~4周齡仔豬。主要在溫暖多雨季節發生,是仔豬下痢的原因之一。病豬嘔吐、出現腸炎和下痢,繼而消瘦。若幼蟲通過皮膚感染時,常引起濕疹;進入肺時,引起支氣管炎、肺炎,體溫升高;若移入心肌、大腦和脊髓時,可發生急性死亡,嚴重時因極度衰弱而死亡。

6.胃潰瘍

豬胃潰瘍發生及防治豬胃潰瘍主要是指胃食管工粘膜出現角化,糜爛和壞死,或自體消化,形成圓形潰瘍面,甚至胃穿孔。症狀包括厭食、腹部不適、腸道運動異常導致便秘或腹瀉和某些病例胃出血及黑糞症等。本病初期胃呈輕微
 

卡他豪拉豹犬 資料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