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生病 幾乎每個人都生過病,但人為什麼會生病?未必每個人都思考過。
與人類健康相關的學科給出的答案可謂“豐富多彩”:如現代醫學中的“細菌、病毒和其它一些微生物是引起許多疾病的罪魁禍首”;環保學的“人類生存環境不良化的加劇導致疾病的多發”;心理學的“現代社會人們身心壓力加大是致病誘因”等等,應該說都有道理,但都還不是問題的關鍵。陳昭妃博士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按照辯證法的觀點來解釋,不外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她進一步解釋,外因是影響人體健康的各種不利因素,如細菌、病毒、不良環境等等;內因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存在問題。並且,內因起決定作用。換句話說,致人生病的關鍵原因不在細菌、病毒,而在人自身的免疫系統。為什麼?昭妃博士打了個比方:國家安全是世界各國的頭等大事,每個國家都備有訓練有素的士兵、精密尖端的武器及先進的防御系統,晝夜不停地監視並維護整個國家的安全。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國家,也會時刻受到諸如細菌、病毒、灰塵、寄生蟲和霉菌等“敵人”的進攻。但為什麼有的人會生病、有的人不生病呢?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有一支軍隊——免疫系統。當微生物攻擊人體時,健康的免疫系統就會立即投入戰斗。兩軍交戰,自然是兵強馬壯的一方勝出。在強大的免疫系統面前,微生物就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強大的免疫系統保護我們免受感染的侵害,這與我國傳統醫學中“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古訓是一致的;但一支羸弱的軍隊很快就會對入侵者投降——當免疫系統營養失調或是因為某種原因過分虛弱時,我們就會生病。當然,免疫系統過分敏感也不行,這就類似於一個國家的軍隊在沒有外敵入侵的情況下對著自己的老百姓濫施攻擊,紅斑狼瘡、牛皮癬等疾病都屬於免疫系統的盲目攻擊造成的。
總而言之,大多數疾病都是由於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所引起的。
最好的醫生在人體內
很多人生病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去看醫生,而且都想找最好的醫生。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已指出:最好的醫生就是你自己。陳昭妃博士也認為,最好的醫生就在人體內,他就是健康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與疾病的戰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但在這一戰爭中,人體的免疫系統各環節協調運作,配合默契,處理問題恰如其分。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它是如何趕走入侵者的。
皮膚是我們身體的最前線,一旦發現入侵者,朗格罕氏細胞就會像警鈴一樣發出警報。汗液和皮脂中的抗菌物質就會捉住細菌,而眼淚和粘液膜會分泌出酵素以分解侵入者的細胞壁。
淋巴結是戰場,當因感染而須開始作戰時,外來的入侵者和免疫細胞都聚集在這裡,淋巴結就會腫大,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它告訴你身體正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統正在努力地工作著。
白血球細胞是士兵,其中b細胞能夠針對不同的入侵者產生特定的抗體以對付它們。抗體,也稱為免疫球蛋白,是我們體內搜索敵人的導彈。它們首先追蹤、鎖定目標入侵者,然後就觸發免疫反應徹底摧毀入侵者。t細胞負責搜索和摧毀敵人。吞噬細胞和顆粒性細胞負責吞噬清理敵人。一旦感染的情況受到了控制,抑制t細胞就會調節抗體的生產,並發出戰爭結束的訊號。此外,骨髓負責紅血球和白血球的制造,是名副其實的士兵工廠;胸腺是各兵種的訓練場。
陳昭妃博士還以干擾素為例來介紹免疫系統是如何恰如其分地處理問題的:干擾素是人體對多種免疫反應自然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我們的免疫系統確切地知道需要產生多少干擾素以抵抗感染,哪裡需要它以及什麼時候停止生產干擾素。可是當注射干擾素時,我們就只能估計適當的劑量,而無法像免疫系統那樣精准地控制體內需要干擾素的確切劑量。總而言之,免疫系統明確地知道應該什麼時候、在哪裡、怎樣恰如其分地采取行動摧毀入侵的物質,而不會傷害人體其它細胞。它們是人體最好的衛士,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
臨床處理疾病的誤區——厭戰
當我們感冒、發燒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吃藥,現代醫學教給我們的這一招已深入人心。但陳昭妃博士認為這是臨床處理疾病的誤區,並將這種誤區用兩個字概括——厭戰。她進而介紹,感冒時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和喉嚨有痰等等,都是我們的身體在以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它正在與病毒戰斗著。這些症狀能夠讓我們除去病毒入侵者,打噴嚏將病毒噴出體外,鼻水和痰液中也有許多被捕獲的病毒……對於人們的這種“厭戰”做法,昭妃博士有個比方:兩軍交戰,信使不斷向指揮官報告戰爭的進度,但指揮官最後聽煩了,就把信使給殺了;或者扔一顆炸彈,把敵我兩軍全都炸死了。這樣的指揮官誰聽了都會笑他昏庸無能,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卻不時在做類似的事情。比如用隨處可見的感冒藥控制症狀。其實,藥物是不能治療感冒的,因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藥物只是暫時抑制了這些症狀,病毒卻仍然在病人體內不停地亂竄。所以,藥物在止住打噴嚏的同時,也阻止了將入侵病毒排出體外的過程。因此,客觀上講,服用感冒藥還有可能會延長感冒期。目前,專家大都同意輕微感冒不應該盲目治療的說法,因為幾天之後感冒會自行痊愈。昭妃博士還談到了發燒。人們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燒,它是你的免疫系統在努力工作的信號。一些病毒如引起感冒的病毒入侵時需要較涼的環境滋生繁殖。在感染期間,免疫系統會分泌化學物質使人體溫度升高,這樣能減緩入侵者繁殖的速度和能力。而如果你不分青紅皂白地用藥退燒,就可能給免疫系統在戰勝入侵者的斗爭中帶來更大的困難。疾病入侵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開戰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厭戰,而是積極地幫助我們的免疫系統盡快地戰勝入侵者。
對病痛之軀,多幫忙少添亂
病痛讓人們對藥物產生了依賴。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生病用藥無非就是想請藥物來幫忙,祛除病痛。但事實果真如人所願嗎?
陳昭妃博士談了她的看法: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藥物也是。如果把病痛看成是入侵者與免疫系統之間的一場戰斗,那麼藥物就是我們請來幫忙的援兵,但請這個援兵是有“附加條件”的——在幫忙的同時,藥物還會產生副作用,有時這些副作用比需要用藥物治療的那些情況更危險。抗生素就是這類危險藥物之一。例如,你的孩子服用抗生素來治療鏈球菌咽喉炎,這時抗生素就取代免疫細胞來阻止感染。因為孩子的免疫細胞沒有與細菌作戰,因此就沒有得到對付這些細菌的免疫性,一旦以後遇到同樣的細菌,免疫細胞就無能為力了。這會導致鏈球菌咽喉炎復發。而當你的孩子在第二次感染咽喉炎時仍舊服用抗生素,細菌很可能已經具備了對這種抗生素的耐藥性。我國傳統醫學治療疾病最基本的原則是扶正祛邪,目前已被世界醫學界普遍認可。昭妃博士認為:扶正祛邪的“正”指的就是免疫系統;“扶正”,就是幫免疫系統的忙。能幫忙,很好;幫不上忙,至少不要添亂。
最好的幫忙是保證後勤供應
健康的免疫系統能趕上微生物變異的“腳步”,且隨著它們的變化產生新的抗體,以衛護我們身體的健康。但有時,由於身體過於疲勞或營養不均衡,免疫系統的某些特殊功能會出現故障,這就是致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各種微生物時抵抗力下降,也就更容易生病。這也是免疫系統最需要幫忙的時候。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呢?昭妃博士還是拿軍隊做比方:要保持或提升一支軍隊的戰斗力,充足有力的後勤供應是必不可少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那麼,免疫系統的後勤供應是什麼?昭妃博士認為:健康的免疫系統通常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影響,諸如科學健康的飲食、定期運動、樂觀開朗以及休息充足等。日常飲食尤其是植物性食物可以透過最自然的方式平衡我們的免疫系統。只有免疫系統達到平衡狀態,我們才能維持健康的體魄。
靈丹妙藥在菜市場
食物是免疫系統的能源,尤其是植物性食物是一個富有營養的能源。例如,每天一個蘋果能夠維護心髒的健康,因為它能夠提供人體每日所需纖維的20百分。與相同分量的牛奶相比,青花菜中間的莖桿富含兩倍以上維他命c和鈣質的建議攝取量。仙人掌果實的抗氧化效應比維他命c高7倍以上,它在治療糖尿病、癌症、心髒病和肌肉骨骼疾病等許多疾病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大豆富含異黃酮,能夠降低膽固醇指數並能預防骨質疏松症和心髒病,大豆中的植物性荷爾蒙還能減輕更年期症狀。美國糖尿病協會也推薦糖尿病病人食用大豆蛋白質。通常被人們丟棄的葡萄籽含有豐富的原花青素,它的抗氧化功效比維他命c高20倍,比維他命e高50倍。洋車前子殼是高纖維植物性食品,研究顯示它對控制二型糖尿病很有幫助。菇類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具有明顯的抗癌作用。中國也一直在研究靈芝對抑制腫瘤和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作用以及治療老年癡呆症的可能性。其他富含多醣體的菇類如舞茸和雲芝也在增強免疫功能、抵抗癌症和病毒感染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在城市裡,醫院和菜市場永遠都有著集會式的擁擠和忙碌的人群,不同的是前者是在找尋健康,後者是在挑選食物。找尋健康的人們,你是否想過,在你去挑選食物的道路兩旁,還布滿了“靈丹妙藥”……
病由六淫所致
現代中醫將人生病的原因歸為六淫。這裡的“淫”不是淫欲,而是過度的意思。六淫就是六種過度的行為。
第一淫是疫疠。疫疠就是前面《黃帝內經》中談到的“陽”的問題,也就是天地自然中的風雨寒暑對人體造成傷害所導致的疾病。
第二淫是七情。也就是我們先前所說的情欲、情志過度會使人得病。
第三淫是飲食、勞逸。飲食不當,如暴飲暴食就會導致疾病。勞逸分過勞和過逸兩個方面。過勞會對人體造成損害,這個不必多言。那麼過逸呢?難道安逸的生活也是造成人生病的原因嗎?實際上,現代人得病跟這個“逸”字有著相當大的關系。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現在吃得非常有營養,居住環境也挺好,元氣就應該很足,就不該生病。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如果老不運動的話,就會損耗元氣。因為人吃下的這些有營養的物質在脾胃消化後,一般會分成三部分去輸布:一是會把最好的營養成分輸送給心和肺;二是支持髒腑運動;再有一部分就是補充到肌肉、腠理當中。如果人老不運動的話,皮膚腠理的開洩功能就會削弱,造成皮膚腠理或者經脈的不通暢,這些營養物質不能宣洩出去則形成濕滯,人體會多調一份元氣上來化濕氣,也就是在逐漸損傷元氣,元氣不足就會導致人生病。所以人的生活過度安逸也會造成疾病。
第四淫指外傷。這個很好理解。
第五淫是痰飲。中醫裡有個很特殊的詞叫作痰飲。中醫認為“魚生火,肉生痰”。痰就是濕氣的凝聚,如果濕氣凝聚起來老不能被運化的話,就會造成血液黏稠、經脈不通暢,甚至血栓等情況。那麼,中醫裡邊的飲是指什麼呢?飲就是水飲,水宣洩不出去的話就會在人體內造成腫脹,比如像脾虛的人會出現虛胖這類症狀。痰飲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損傷。中醫裡講像精神疾病,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痰飲閉塞所致。
第六淫是瘀血。像癌症就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重度的血瘀之病。我們體內的一些瘀血不能化解的話,就會造成很多的病變,損害健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