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只猴子效益是怎麼回事 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初期,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在研究日本九州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他們給猴子一種從來沒吃過的洋芋。起初那群猴子一直在觀望——該不該吃那些沾滿泥巴的洋芋。後來終於有一只猴子,把洋芋帶到海邊洗干淨之後吃了。其他的猴子看到這只猴子這樣做之後,也紛紛加以仿效。
很奇妙的,當到了第一百只猴子在模仿清洗時,卻發生驚人的變化——從來沒有學習過洗洋芋的猴子,突然在一夕之間,幾乎都學會了這種新的方式;也就是說,其他不知道如何洗洋芋的猴子,雖然沒有跟已經學會的猴子接觸,可是竟然也知道這個方法。
更令人驚訝的是,沒隔多久,洗洋芋的新行為竟橫越海洋,傳到對岸大分縣高崎山的猴子,可是這兩群猴子完全沒有任何關連或接觸。
所謂“一百只猴子效應”是指:當某種行為的數目,達到一定程度(臨界點)之後,就會超時空的限制,而從原來的團體散布到其他地區。對組織而言,只要認同某種觀念或行為的人,達到一定程度的時侯,自然而然就會風起雲湧獲得更多人的認同、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