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免費甲肝疫苗是否只打一針?正文

免費甲肝疫苗是否只打一針?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後就不會得相應的疾病了,但是,有少數孩子仍可能得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疫苗本身達不到100%的有效率;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產生不了足夠的免疫應答;在疾病的潛伏期注射疫苗也會無效;注射了保存失效的、質量低劣的疫苗等。

正在發燒的孩子能接種疫苗嗎?重症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發作期均不能接種疫苗;待身體完全康復或處在慢性病較長的穩定期時,可根據情況考慮接種。

4預防接種前應注意什麼事項?保持兒童身體清潔,休息好,出門前量一下體溫,帶上接種證、接種通知單,如懷疑有禁忌症可提前向接種醫生咨詢。

5預防接種後應注意什麼事項?接種完後在注射地點觀察10~20分鐘,接種後1~3天避免激烈運動,接種部位不要按壓按摩,回家後家長仍應注意兒童的情況,發現可能與接種有關的異常情況主動聯系接種醫生進行咨詢。

6如何處理預防接種後可能出現的副反應?一些人接種後會有發熱、注射部位局部紅腫、疼痛或出現硬結等炎症反應,這些是一過性的正常反應,不會造成組織器官不可恢復的損傷,往往不需處理,2~3天即可恢復,也可聯系接種醫生進行咨詢。

  麻疹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傳染病,近年來我國普遍開展麻疹疫苗預防接種,發病年齡向後推移,青少年和成年發病率相對上升。麻疹發病初期,猶如上感的症狀,有發熱、鼻塞、打噴嚏,同時有怕光、流淚和眼分泌物增多等不適。在發熱的第2~3天口腔兩旁頰粘膜出現像針頭大小的灰白色斑點,周圍發紅,稱為麻疹粘膜斑。發熱3天後出現皮疹,由前額、耳後、發際開始逐漸蔓延到臉、頸、軀干、四肢,約經3天遍及全身和手足心。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學齡前兒童,臨床症狀一般是,一過性發熱、皮疹、耳後淋巴結腫大、頭痛、厭食、結膜炎、咳嗽等症狀,病程3~5天痊愈,偶有並發肺炎、心肌炎、腦炎者則病情較重。另外,育齡期婦女在妊娠早期(前3個月)感染了風疹,病毒侵犯胚胎,致使嬰兒發生先天性缺陷。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經呼吸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人群對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受感染者約60%~70%發病。高發年齡組在5~15歲,嬰幼兒極少發病,青少年及成人發病則病情較重。腮腺炎病毒感染(包括隱性感染)最多見的並發症是腦炎,其它還有睾丸炎、腦膜炎、卵巢炎、心肌炎、關節炎等。此外,腮腺炎是後天獲得性耳聾的原因之一。 
  
  
  百白破疫苗是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傷風)三聯混合制劑的簡稱,白百破三聯疫苗是由白喉類毒素、百日咳菌苗和破傷風類毒素按適當比例配置成的,用來預防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種疾病。兒童注射後能同時起到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傳染病的作用。這三種疾病都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危害著兒童的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沒有疫苗預防的時代,全世界每年約有6000萬兒童患百日咳,年死亡人數在50萬-100萬人,白喉和破傷風的危害更為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按照我國兒童計劃免疫程序的規定,白百破的基礎免疫是在3月、4月、5月齡時,各接種1次,間隔1個月,1歲半至2歲時加強1針。為到預防的目的,必須3針都打完才能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但孩子到了接種的時間若發熱或患其他疾病,要征得醫生的同意,等到孩子病好後再進行補種。
  接種白百破疫苗後,它們各種發揮其免疫作用。百日咳抗原成分刺激人體產生具有凝集、中和與殺滅百日咳桿菌的各種抗體,能抵抗百日咳感染而不發病。注射後,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可以使人體產生相應的抗毒素,通過抗毒素中和白喉、破傷風桿菌產生的外毒素。白百破疫苗三種成分中以破傷風的預防效果最好,注射兩針後幾乎所有接種者血清中的抗毒素都可達到保護水平,抗體可以維持10年以上。百日咳的預防效果雖然沒有白喉、破傷風那麼理想,但是國內外實踐都證明,一旦停止接種百日咳疫苗,發病便急劇上升,這表明它對降低百日咳發病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目前我國使用的是含有吸附劑的白百破疫苗,如果在皮下接種過淺或疫苗中吸附劑未充分搖勻,可以引起無菌性化膿。因此,注射後局部出現硬結要及時熱敷,促進吸收,一旦化膿,切忌切開,可用注射器將膿液抽出。有繼發感染時,應及時用抗生素治療。 

  
  小兒麻痺糖丸的正式名稱叫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雖然它不是用注射的方式而是用口服的方式,但它也和其他疫苗一樣起到免疫作用,只是接種的途徑不同而已,所以它也是“預防針”。兒童口服疫苗後發生一次相當於隱性感染的自然感染過程。疫苗病毒在腸道內繁殖,產生抗體和特異性的細胞免疫。服苗後7-10天,血清中開始有了中和抗體,1-3個月達到高峰。一旦新的脊髓灰質炎野病毒侵入,病毒抵達腸道後,體內的分泌型抗體iga就發揮作用,抵抗病毒。血液中的中和抗體則阻止病毒從血循環向神經系統擴散,避免病毒侵入脊髓和腦神經產生麻痺症狀。
 疫苗服用方法可根據年齡不同而決定。對幼小兒童可以用清潔的湯勺將糖丸研碎,然後溶於冷開水中服用,切忌用熱開水溶化或混入其他飲料中服用,以免將疫苗中的病毒殺死,影響免疫效果。較大的兒童則可以直接吞服糖丸,每次服1粒。該疫苗一般無特殊禁忌症,但有免疫缺陷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兒童,應禁用或緩用;對發熱或患有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發作的兒童以及重度腹瀉的兒童也應緩用。
  按照計劃免疫程序規定,2月齡兒童開始服用混合疫苗1粒,以後3月齡、4月齡各再加服1粒,每次間隔時間不得少於28天(一個月)。為了加強免疫效果,許多省市在1歲半時再加服一次,7歲時加強免疫一次。1周歲內兒童應該連續服3次疫苗,是因為一次服苗後各型的中和抗體陽轉率和抗體滴度雖然較高,但沒達到理想水平,各型之間還有干擾,連續服3次後,能使更多的兒童得到較理想的免疫效果。水痘是兒童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幾乎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蹤跡,尤其在冬末與春初最多見,病患以1歲至10歲之間最多,年齡愈大症狀會愈嚴重。成人則幾乎近百分之九十都曾被感染過。出水痘通常只是出現紅疹、水痘、發燒、癢痛等症狀,前後約要1至兩周左右,每個人的病情嚴重度又不一。對大部分健康的個體而言,水痘並不會產生嚴重的疾病,但傳染性極強。少數人會有後遺症,如中耳炎、腦炎、肺炎、肝炎、皮膚的續發感染、及留下惱人的疤痕。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又稱日本b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經蚊類媒介傳播,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中國乙腦的流行呈明顯的季節性,多發於夏、秋季節,主要在7、8、9三個月。傳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動物,再通過蚊蟲的叮咬進而傳播給其他的人或動物。豬與蚊被認為是本病毒的主要長期儲存宿主和擴散宿主。乙腦的潛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在臨床上,以明顯的季節性、起病急、高熱、頭痛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為特點。病程一般約兩周,死亡多在病後一周內發生。病死率較高,約為30%左右。在流行區域,約85%病例發生在15歲以下兒童,10歲以下兒童易產生嚴重後遺症,如:失語、癱瘓、精神異常、癡呆、肢體彎曲畸形、扭轉痙攣等。
目前治療乙腦尚無特效藥物,必須在醫院對症施治,控制病情的發展。人,尤其是兒童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
因此,預防乙型腦炎對於保護兒童健康顯得極為重要。

  
  以上都是寶寶一歲以後計劃免疫程序必須打得疫苗,我覺得十分必要,萬一不打要是得病的話其中的害處也詳細的闡明了,你可要多做考慮呀?別害了自家寶寶呀?如果條件允許,水痘疫苗也是非常需要打得,不過是要自費的。

  水痘是一種常見的,主要發生在兒童中的傳染病。它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特別是多發於冬春季。以往由於水痘的症狀比較輕,而且出過水痘以後就有終身的免疫力,所以人們常常認為沒有必要在兒童中進行預防接種。

但是,由於水痘的傳染性較強,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或由於接觸患兒疱疹內的疱漿,以及通過衣服、玩具等而被傳染。接觸後90%以上未出過水痘的孩子都會發病,而且患水痘後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當幼兒園或小學中發生一例水痘以後往往會引起流行,嚴重時可能造成整個幼兒園或小學中大多數孩子感染。患水痘後,一般需要將患兒隔離至全部水痘疱疹結痂,這最少要2-3周,在這期間患兒不能上幼兒園或上學。

近年來還發現,一些患有嚴重疾病的孩子,如白血病或其他惡性腫瘤、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以及正在接受大劑量免疫抑制劑治療、化療、放療的兒童,患水痘後症嚴重,甚至直接引起死亡;即使是健康兒童出水痘也可能繼發細菌感染,或引起腦炎、多發性神經根炎、肺炎等嚴重的並發症;如果是孕婦,懷孕早期罹患水痘,會造成胎兒畸形。而臨近產期感染水痘,會造成胎盤傳給胎兒,發生先天性水痘;此外受到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水痘以後,病毒會潛伏在脊髓神經根中,一旦機體免疫力下降,病毒被激活就會誘發帶狀疱疹,因此在兒童中開展預防接種,防止水痘的發生還是很有必要的。

水痘疫苗是一種減毒的活的病毒疫苗。接種水痘疫苗後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而且水痘疫苗所產生的保護作用可以長期存在。美國已經把水痘疫苗列入兒童常規免疫計劃中。推薦在兒童滿1周歲後,最好在12-18個月之間接種水痘疫苗。對18個月以上,未接受接種,也沒有出過水痘的兒童,可在13歲以前的任何時間注射一次水痘疫苗。一般小年齡的兒童只要接種一次就可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達到預防疾病的預期效果。而13歲以上還沒有接受接種,也沒有明確出過水痘的大年齡兒童(包括成人)需要注射二次,二次間應相隔4-8周。

水痘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很輕微。20%-25%的兒童有暫時、輕微的注射局部的疼痛、硬結、發紅。在接種後1個月以內,有7%-8%會出現和接種有關的類似水痘的紅斑和丘疹,但症狀較輕。有極少數人(<1%)在接種水痘疫苗後,特別是那些接種後出現紅疹的接種者,可能會將水痘傳染給其他人。

水痘疫苗中以和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同時接種,但需要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選擇不同的注射部位。如果不是同時接種,水痘疫苗和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的接種時間應該間隔至少1個月。
目前我國暫還沒有把水痘苗列入常規的計劃免疫程序,但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已經開始推廣使用。據報道,上海已經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國的水痘疫苗,疫苗的價格大大降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兒童也可以普遍接受水痘疫苗,免受水痘的侵襲。如無特殊情況,建議一定要打還是按照計劃打預防針,一定要打的.我也覺得應該打,打了預防針雖然不一定就不會生病,但一旦發生什麼事,自己就會後悔的,為自己的孩子負責吧不行,為了孩子好,還是去打吧
當然應該打針了!本來一周歲以後就還有很多公費的針是必須要打的,就算是自費的針我覺得也是要打的,雖然不打也有可能不生病,但如果等到生了病才後悔當初沒打的話就太晚了,必竟現在都只有一個寶寶嘛。這是孩子一輩子的事啊!!!不是的,有好多疫苗是一歲以後才注射的,可能要持續到幼兒園結束呢。我兒子一歲到一歲半之間沒有打過針,一歲半後計劃外的只打過甲肝。我有一鄰居在防疫站,她只給我填需要打的,計劃外的多數沒打。計劃外的疫苗大都在100元以上,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安全性無法保障,副作用可能很大,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事,他們為了創收一定會多推薦疫苗,不管孩子是不是真需要。
我認為計劃內的都要打,因為上學什麼的也要用到防疫證。計劃外的不用打,咱們小時候才打過幾個疫苗不都很好嗎?再說計劃外的防的也不是什麼大病,一旦真得了可能還用不上疫苗的價錢。防疫針是必須要打的.
兒童計劃防疫是國家為了保護兒童健康成長而制定的一項保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我家狗食量變少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