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四個月前拉每天早上都會定時拉便便,但;四個月後就一天拉幾次,不定時的,這是怎麼回事 寶寶大便呈綠色的可能的原因
一般母乳喂養兒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綠色,有時會混雜一些白色顆粒。
奶粉喂養兒若排出綠色大便,則表示腸的蠕動加速,或腸道有炎症,為腹瀉的一種象征。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排綠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種驚嚇,這是錯誤的。
另外,為了寶寶的健康,須攝取足量的鐵質,吃含有鐵質奶粉的寶寶,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鐵質,則大便呈黃綠色,大便中的白色顆粒較大,且較容易有臭味。
還有的寶寶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
有的嬰兒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糞便並不干結,仍呈軟便或糊狀便,排便時要用力屏氣,臉漲得紅紅的好似排便困難,這其實並不屬於便秘。
寶寶幾天不拉,可能是寶寶根本沒吃飽,所以你首先要保證寶寶每天吃飽了。
你還要看他拉出來的是軟便還是硬便。 我的寶寶50天左右時也開始幾天一次大便,最長的一次四天才拉,但是他拉出來的仍是糊狀的軟便,我就知道他不是便秘。便秘是指拉出來硬硬的條狀或顆粒狀的大便。你不用著急,這麼小的寶寶是這樣的,她還沒養成每天定時拉大便的習慣,也就是說她還根本不會大便,這樣你就更不能用開塞露了,越用越依賴,大便反射越麻木,越用越不知道自己拉。
你需要每天幫寶寶按摩肚子,就是用你中間的三個手指,繞著寶寶的肚臍順時針按摩,一次5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幫助寶寶加快腸蠕動,使寶寶產生大便反射。
另外,從孩子兩個月起就應該訓練良好的排便習慣,使他按時排便,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臨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則可使孩子夜裡睡得踏實。飯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飯後大便。媽媽先觀察孩子排便的情況,然後根據孩子的情況,有意識的定時排便,排便時媽媽要和他一起發出“恩恩恩”的聲音。 從嬰兒大便判段嬰兒的消化健康 吃母奶的嬰兒大便是金黃色的,質如軟膏,不臭,酸性。初生兒每天有大便2--4次,1歲大的嬰兒每天只大便1--2次。喂牛奶的嬰兒大便較硬,呈淡黃或灰土色,中性或鹼性,有臭氣,其中常見白色的凝塊,每天大便1-2次。
如因母奶不足,加喂米、面等食物,嬰兒大便的臭氣增加,顏色變深,為暗褐色。如加喂蔬菜後,在嬰兒大便中可能看到綠色菜屑,不是消化不良,多喂幾天就好了,不必停喂。
從嬰兒的大便可以判段嬰兒的消化與健康。
嬰兒大便的色質原因及處理
大便太臭蛋白質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剛從母奶換牛奶時會有此現象
多泡沫糖發酵旺盛,不是毛病
呈油狀脂肪不消化
有凝塊奶未完全消化
呈綠色胃腸蠕動太快,不是毛病色太淡或淡黃近於白色,黃膽,趕快去看醫生
嬰兒的眼睛與皮膚可能有點黃 嬰幼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這一類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愈;另一類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絕大多數的嬰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如果嬰兒飲食太少,消化後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量不足,可以便大便干燥。如長期飲食不足,則形成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現頑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質與食物成分有關,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質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澱粉),則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數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則排便次數增加且大便稀軟;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滑。某些精細食物缺乏渣滓,進食後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兒生活沒有規律,沒有按時解大便的習慣,使排便的條件反射難以養成,導致腸管肌肉松馳無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營養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腸管功能失調,腹肌軟弱或麻痺,也可出現便秘症狀。
嬰幼兒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質較軟,若兩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況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就不能認為是一般便秘,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幼兒一天一次大便屬於正常,但有的小兒兩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質軟量多,也屬正常。小兒發生便秘以後,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糞硬刺激肛門產生疼痛和不適感,天長日久使小兒懼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這樣就使腸子裡的糞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狀更加嚴重。
嬰幼兒便秘的預防治療
母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較人工喂養兒少。如果出現便秘,可在人乳喂養的同時加橘子汁、糖或蜂蜜。
牛乳牛奶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可酌減牛奶總量,在牛奶內增加糖量至8%--10%,還可以加橘子汁、菠蘿汁、棗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腸蠕動。
目前由於營養不良導致的便秘已經不多了,主要是營養過剩和食物搭配不當導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營養,讓食物中的蛋白質量很高,而蔬菜相對較少。當今兒童食品工業飛速發展,許多高級的兒童食品都是些精細糧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兒很少吃粗纖維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導致便秘。
對嬰幼兒來說,合理的食物搭配不僅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而且對便秘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食物中魚、肉、蛋與谷物的比例要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讓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訓練小兒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對於發生便秘的孩子,可用如下幾種簡便方法:
1、按摩法:右手四指並攏,在孩子的臍擊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2、肥皂條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厘米多長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後插入嬰兒肛門,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3、鹹蘿卜條通便法:將蘿卜條削成鉛筆粗細的條,用鹽水浸泡後插入肛門,可以促進排便。
4、開塞露:將開塞露注入小兒肛門,可以刺激腸壁引起排便。這種方法盡量少用。 由於便秘引起的排便困難常常令寶寶痛苦難言且哭鬧不安,寶寶便秘該怎麼辦?父母又該如何做才能有效防止寶寶便秘呢? 如何預防便秘 均衡膳食 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雜糧以及各種水果蔬菜都應該均衡攝入,小寶寶則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腸道內的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通暢排便。 定時排便 訓練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了。從3個月開始,每天早晨喂奶後,父母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注意室內溫度以及便盆的舒適度,以使寶寶對坐盆不產生厭煩或不適感。 保證活動量 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排便不暢。因此,要保證寶寶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腹部按摩對於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小寶寶,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長時間把寶寶獨自放在搖籃裡。 適合便秘寶寶的口服藥 適合嬰幼兒服用的治療便秘的口服藥有媽咪愛、整腸生、金雙岐片、四磨湯口服液等。具體用藥及用量請遵醫囑。 愛心提示 除上述便秘的一般症狀外,如果寶寶還有明顯的腹痛、腹脹、嘔吐、便血等症狀出現或長期便秘(4~5天排便一次),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確診引起便秘的確切原因,以防延誤其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嬰幼兒便秘是一種較常見的症狀,根據引起便秘的不同原因可分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這類便秘較多見,經過飲食、生活作息等的調理可以痊愈。 另一類則是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才可徹底治愈。絕大多數的小兒便秘都屬功能性便秘。 寶寶便秘信號 ●大便量少、干燥; ●大便難於排出,排便時有痛感; ●腹部脹滿、疼痛; ●食欲減退。 是多大的寶寶呀,要是在月子裡的就屬於正常現象呢,我家寶寶在月子裡的時候就是的,我們這裡管這叫"鴨子屁股",其實是孩子腸道功能沒發育完全.寶寶在大點應該就會好的.要是二個月以後還有這種現象的話,最好帶寶寶到醫院去檢查看看. 寶寶大便呈綠色的可能的原因
一般母乳喂養兒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綠色,有時會混雜一些白色顆粒。
奶粉喂養兒若排出綠色大便,則表示腸的蠕動加速,或腸道有炎症,為腹瀉的一種象征。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排綠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種驚嚇,這是錯誤的。
另外,為了寶寶的健康,須攝取足量的鐵質,吃含有鐵質奶粉的寶寶,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鐵質,則大便呈黃綠色,大便中的白色顆粒較大,且較容易有臭味。
還有的寶寶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
有的嬰兒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糞便並不干結,仍呈軟便或糊狀便,排便時要用力屏氣,臉漲得紅紅的好似排便困難,這其實並不屬於便秘。 解除嬰兒便秘的方法
便秘是指腸子運動緩慢,水分吸收過多,導致大便干燥堅硬,次數減少,排出困難。由於嬰兒膳食種類較局限,常吃的食物中纖維素少而蛋白質成分較高,因此很容易發生便秘,嬰兒便秘時,主要表現為每次排便時啼哭不休,甚至發生肛裂。肛裂的發生使嬰兒對大便產生恐懼心理,造成惡性循環,時間久了,可引起腹脹、食欲減退和睡眠不寧等症狀。因此,嬰兒便秘應及時解除。由於嬰兒的胃腸道神經調節不健全,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若用藥物通便,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發生腹瀉等。所以,對嬰兒便秘,食物療法是最理想的。
一、食物療法:對嬰兒便秘首先要尋找原因,若系母乳喂養,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體重不增,食後啼哭等。對於這種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狀隨即緩解。牛奶喂養的嬰兒更易發生便秘,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堅硬。這種情況可減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來的5~8%增加到10~12%,並適當增加果汁。不滿3~4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部分發酵後,可刺激腸蠕動,有助於通便。對於4~5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等,可促進腸子肌肉張力的恢復,對通便很有幫助。嬰兒便秘經以上飲食調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給寶寶飲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將蜂蜜放入牛奶中喂養,效果較好。也可吃點大蕉,短期內即能發揮潤腸通便的作用。此外,蓖麻油亦是通便佳品,嬰兒便秘時可食用,每次5~10毫升,通便效果顯著。也可用豆油替代,但須熬開冷卻後再食用。每次5~10毫升即可。
二、訓練排便習慣:嬰兒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藥物處理:嬰兒便秘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可以采用開塞露通便。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腸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後,家長應用手將兩側臀部夾緊,讓開塞露液體在腸子裡保留一會兒,再讓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頭塞入小兒肛門內,同樣具有通便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