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讀者一定要問,怎麼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沒有呢?原則上是以傷後24小時為界限,還可以參考下面幾點:一是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不再繼續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三是傷處皮膚的溫度由略微高於正常部分,變成相當差不多,這些都可作為出血停止的依據。
3.適當活動。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
4.正確按揉。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揉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魚際按在局部,壓力以雖疼尚能忍受為宜。時間是持續按壓2~3分鐘再緩緩松開,稍停片刻再重復操作。每重復5次為一階段,每天做3~4個階段較合適。出血停止之後做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對局部施加一定壓力並揉動,方向是以腫脹明顯處為中心,離心性地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鐘,每天做3~5次。
5.合理用藥。出血停止以前,不宜內服或外敷活血藥物,可用“好得快”噴灑傷處,內服雲南血藥。出血停止以後,則宜外敷五虎丹,內服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等。後期可用中草藥熏洗。如果手邊沒有中成藥,也可以把面粉炒黃,用米醋調和敷在患處,來代替五虎丹,效果也比較理想。用一小撮花椒,一小把鹽煮水熏洗,代替中草藥效果也不錯。 1、不能隨便扭動 人們在扭傷四肢的時候,常常會不由自主的轉動或者按摩,然而很多時候隨便地扭動就會使損傷的部位症狀加重,尤其在沒有進行確切的診斷之前,更不應該隨便活動已經扭傷的部位。如果是四肢的話,要把腕子提高,抬高,讓他的血流能夠暢通。正確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是上臂骨折最好把手臂放在與心髒水平的位置上,如果是下肢則要把腿抬到膝蓋水平以上的位置。 2、不能熱敷要冷敷 我們很多人都會在摔傷扭傷之後,拿個熱毛巾敷在疼痛的部位,感覺這樣會舒服些,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毛細血管出血了,熱敷的話使他的血管進一步擴張了以後,血腫得更厲害,以後的愈合就慢了,如果他是骨折的話,那更不能熱敷了。冷敷可以控制毛細血管出血量。所以對損傷部位進行熱敷也是千萬要不得的,如果覺得疼痛難忍可以用冰塊冷敷。 3、塗抹紅花油 毛細血管破裂了以後,塗抹紅花油會促使它血液流量加快,使腫脹加重。在損傷的急性期也就是在24小時之內,如果使用紅花油塗抹揉搓,就會加重損傷部位的血液滲出,加重腫脹,所以使用紅花油一定要在發生損傷24小時之後,同時對於皮膚破潰或者過敏的患者也不宜使用。 4、貼跌打損傷膏 跌打損傷膏可以讓藥物通過人體皮膚迅速滲透,產生活血行氣,舒筋散結的作用。可是如果扭傷處已經發生了骨折,貼上膏藥只會暫時緩解表面症狀,骨折的部位不會因此長好,還容易發生錯位,最後造成骨骼畸形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身體失去重心,落地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或腳被絆倒時出現。扭傷時,局部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
一、處理時,先用彈性繃帶將踝關節固定,於傷處外敷冰塊,在用繃帶固定冰袋和踝關節。
二、固定幾分鐘後(約3-5分鐘),可先取下繃帶,此時受傷部位腫脹尚不明顯,肌肉痙攣也較輕,可先進行簡單的檢查。
三、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有無骨折或脫臼的可能,韌帶損傷的程度,以決定下一步之治療方法。
四、檢查方法:
(1)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
(2)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范圍是否變大或松動)。再將踝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
(3)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范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
(4)如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扎,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之扭傷,則應送醫治療。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中發生率最高的,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身體失去重心,落地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或腳被絆倒時出現。扭傷時,局部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
一、處理時,先用彈性繃帶將踝關節固定,於傷處外敷冰塊,在用繃帶固定冰袋和踝關節。
二、固定幾分鐘後(約3-5分鐘),可先取下繃帶,此時受傷部位腫脹尚不明顯,肌肉痙攣也較輕,可先進行簡單的檢查。
三、檢查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有無骨折或脫臼的可能,韌帶損傷的程度,以決定下一步之治療方法。
四、檢查方法:
(1)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
(2)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范圍是否變大或松動)。再將踝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
(3)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范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
(4)如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扎,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之扭傷,則應送醫治療。
五、在踝關節復健治療方面:
美國舊金山一位醫師提出一個相當清楚的過程表(如下圖示),茲說明如下:
踝關節受傷到完全康復共分為七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從受傷到腫脹不再增加為止
第二階段:從腫脹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為止。
第三階段:從正常走路不痛至腫脹完全消失為止。
第四階段:從腫脹完全消失至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為止。
第五階段:從75%得踝關節各方向活動度都不痛至恢復75%的肌力為止。
第六階段:從恢復75%的肌力至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為止。
第七階段:從所有各方向的踝關節活動度都完全不痛至恢復100%的肌力為止。
復健治療的方法: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裡,醒著時每4小時敷蓋在受傷部位20分鐘。 抬高:不需活動它時,就把受傷的踝關節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壓迫:用彈性繃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緊,太松無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妨害血液循環。 拿拐杖:拿拐杖幫忙走路,受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范圍內略著地支撐體重。但不可以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腳板朝下時容易再發生內翻性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踵(即腳跟部)先著地,然後才整個腳掌著地。 水療: 使用‘冷熱交替式水療’,其方法如下: 先將患部浸在攝氏38-40度,不痛的范圍內活動4-6分鐘。立刻改浸在攝氏10-16度冷水中1-2分鐘。再回到熱水中活動(如1所述)。如此冷熱交替各做5次。 最後一次須浸在熱水中。完畢後將患部抬高,活動5分鐘,後綁上彈性繃帶。以上1-6為一次完整的(冷熱交替式水療),每天做2-3次後,約1-2周可完全消腫。 原則有三: (1)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都要浸泡在溫水中。 (2)浸在溫水中時最好一邊活動腳踝,但仍要在不痛的范圍之內活動。 (3)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浸溫水的時間要比浸冷水的時間來得長。
活動腳:不痛的范圍內,要盡量作各方向的腳踝活動,譬如上下活動或左右活動,也可以當作在練習abcd等字母的活動。 保護:走路時須用固定用之貼部來保護腳踝。一般人可用護套來代替之。 對抗施力:用自己的手施力於腳踝,而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它。不要被手扳動。 等張運動: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外加的橡皮圈阻力,等於是一種肌力訓練。 等速性肌力運動:利用特殊的‘等速運動’訓練機,來加強腳板向上、向下、朝內、朝外的各方向肌力。 快走:不痛不跛之下,可任意加快走路的速度,但仍需腳踵先著地。 跑步:由慢跑開始,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最後可以短跑沖刺。 繞圈跑:(轉彎45度)以20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45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繞圈跑:(轉彎90度)以10公尺的距離當作是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90度式的繞圈跑,速度由慢而快。 特殊技巧的訓練。
看完了上面的文章大家應該學到一些扭傷的處理技巧,下面我就簡要概括幾點扭傷處理及恢復要點: (1)扭傷當場如有條件應立即冰敷,視情況輕重送醫院或回家自行處理; (2)如果沒有來得及冰敷,如果嚴重的,當日或第二天肯定會出現水腫,建議采用中藥敷藥的方式治療並抬高受傷腿。深圳目前的醫院處理方法不盡相同,個人推薦平樂骨傷科醫院的中藥敷腳並配合口服消腫藥(個人覺得平樂的中藥不錯,而且價格不像有的醫院高的離譜),一般8小時可拆下繃帶,用熱水燙腳後敞晾1小時左右再敷上中藥。 (3)在沒有明顯消腫前盡量不要讓受傷腳著地,有條件就保持受傷腳抬高(一般高於心髒)。同時輔助以理療,那種紅外烤燈就可以了,烤完以後馬上可以敷上中藥,這樣更利於藥效的吸收,有助於散淤。 (4)視消腫情況,兩三周後可以輔以拐杖觸地行走,如果腳沒有明顯浮腫感覺,說明腳的末梢神經已經恢復了,此時可以采用上文提到的冷熱水療法幫助恢復,個人感覺這個方法效果不錯!直至可以不用拐杖單獨行走。 踝關節外側的韌帶拉傷,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崴了腳;韌帶是連接兩塊骨頭的組織,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是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損傷時踝關節內的軟組織受到擠壓撞擊出現軟骨面損傷,滑膜腫脹,使踝關節周圍出現腫脹,淤血.如果未能及時進行正確治療,就會出現踝關節外側支撐強度下降,關節本體感覺減退.這樣,踝關節的不穩定狀態就會加重,踝關節容易再次扭傷,出現疼痛,腫脹,行走不穩等慢性期症狀,並可引起其他關節損傷,出現連鎖反應. 韌帶損傷常見症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損傷後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是由於損傷致使大量的毛細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滲出,破壞了正常微循環的平衡,淤積成腫脹,疼痛,瘀斑等,所以治療應以舒筋活血調節疏通微循環為主,只要微循環暢通了,腫脹,疼痛,積於等就可消失,肌體也就會隨之康復.建議中醫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功能恢復而快速達到治愈目的.不明之處可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你好,治療腳踝關節慢性損傷留下來的後遺症可以說用膏藥治療是最好的方法了。 一般的消炎藥不起作用,治療可以選擇純中藥制劑的膏藥,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治療."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快速治愈目地. 你可百度搜索“天祥骨質增生醫院”進入醫院網站了解此病詳細知識及中醫治療方法,祝早日康復! 踝關節扭傷,適當的休息是需要的,未經正確良好治療的患者,踝關節再次損傷的可能性是經治療患者的3~4倍。急性期的初次損傷患者,如果損傷沒有累及韌帶組織,只要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的原則,多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急性期24~48小時可冷敷,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急性損傷的可以按壓陽陵泉穴位減輕疼痛。踝關節損傷累及了韌帶一般醫院也沒有什麼好藥、好辦法治療,最好用民間中藥接骨散外敷治療,它可以促使局部組織滲液盡快吸收,快速止痛,消除腫脹。腫脹消退後,可用膠布或繃帶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