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芒鼠為什麼又被叫做竹鼠呢?正文

芒鼠為什麼又被叫做竹鼠呢?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芒鼠為什麼又被叫做竹鼠呢?
 
竹鼠常見病的防治:
(1)外傷,是飼養竹鼠最常見,發生最多的一種疾病。常常由於互相搶吃、受驚嚇、爭窩室而互相咬傷,或運輸時被鐵籠勾傷,捉拿方法不當而造成人為誤傷。治療方法:發現外傷要及時塗擦藥水藍天碘酒、鍋底灰、萬花油等,人用的外傷止血藥均可使用。創口較大、較深、出血較多時,要撒敷雲南白藥以止血消炎。創口不能用紗布包扎,也不能塗藥膏或膠布,否則竹鼠會將包扎物撕扯掉;
(2)嚴重外傷或膿腫,竹鼠發生膿腫多由於打架致傷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而引起,常見於竹鼠的頭部、腹部、四肢及尾根部有黃白色化膿腫塊,觸壓外硬內軟。治療方法:切開膿腫,排除膿液,沖洗消毒創口,用氯霉素片研粉拌花生油塗擦,同時肌肉注射青霉素消炎,防止創口重新感染;
(3)胃腸炎,主要是由於飼料不潔和發霉變質而引起,病鼠精神沉郁。減食或不吃,肛門周圍沾有稀糞,晚間在窩內呻呤,日漸消瘦,最終脫水死亡。治療方法:停食1-2餐後,將土霉素(如使用人用藥物的話,用量為1/4到1/6這樣)1片(0.5克)研抹拌精料喂服,每天2次;或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每次0.4-0.5毫升,每天1次,連續用藥3天;嚴重時可在大腿肌肉內側注射氯霉素,每次0.5-0.6毫升,每天1次,連續注射2天可痊愈;(此病到中後期後比較難治療,故大家在喂養的過程注意經常性的細致觀察,前期可使用一兩天的燒木柴的鍋底灰摻精料喂食)
(4)大腸桿菌病,多發生於春夏季,病鼠腹大,觸摸有波動感,母鼠常被誤認為懷孕,剖檢可見腹中有大量涼粉狀(透明膠狀)浸出物。治療方法:采用新霉素和先鋒霉素治療,每次大鼠注射0.5毫升,幼鼠減半;
(5)感冒,是由於氣候突然變化,竹鼠被風吹雨淋受寒而引起。病鼠呼吸加快,畏寒,流清鼻涕,減食或不吃,體溫下降,嚴重時體溫上升,如不及時治療,容易並發肺炎。治療方法:肌肉注射復方氨基比林,每次0.3-0.5毫升,每天2次,病重者肌肉注射10萬-15萬單位青霉素,每天3次。並發肺炎時,須用青霉素、鏈霉素交叉注射,用藥技術較復雜,應在獸醫指導下進行。
(6)中暑,夏天運輸竹鼠如溫度高達32度以上,在車廂裡通風不暢,或暴曬20-30分鐘後,加上缺乏多汁飼料,體內水份得不到補充,就會發生中暑。急救方法:將病鼠移到蔭涼處,用濕沙將其身體埋住,只露出頭部,經10-15分鐘,竹鼠就會蘇醒。如找不到濕沙,可將竹鼠放到冷水裡浸泡,讓其露出頭部,防止大量飲水,否則即使中暑解除,該鼠也難養活。另外也可在竹鼠鼻孔塗擦清涼油。
(7)產後脫宮,有的母鼠產第一胎時,由於用力過度,較容易導致產後子宮脫出,如未及時發現,子宮會發黑並發出難聞氣味,最終母鼠會將其咬斷,從而這只母鼠失去繁殖能力。急救方法:如產後兩三天內不斷聽到仔鼠在叫(無奶吃),這時就應該檢查一下母鼠的狀況了,確定為脫宮後,有兩種方法治療。第一種,用黃豆炒熟後放到豬膽泡裡面讓炒過的黃豆吸收豬膽的汁液,半小時後拿出稍晾干便磨成粉摻到食料裡喂食,兩到三天後子宮會自行納入體內;第二種,發現脫宮後,用清涼油每天塗抹宮頭三到四次,塗抹後母鼠會不斷的舔弄,幾天後也會慢慢恢復。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適合產後三天左右的,如產後四天以上才發現的話,治好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了,基本可以宣布它已經成為兩性鼠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藏獒在fci的猛犬排名為什麼不是第一?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