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我處有大量的黃粉蟲,可不知道賣到哪裡?有知道的嗎?正文

我處有大量的黃粉蟲,可不知道賣到哪裡?有知道的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處有大量的黃粉蟲,可不知道賣到哪裡?有知道的嗎?
 
尋找《從番職出發》?
黃粉蟲全年都可以生長繁殖,以卵--幼蟲--蛹直至羽化為成蟲的生育周期約為100天左右。黃粉蟲各蟲態期和長短,因氣溫的冷熱而延長並縮短。成蟲羽化後3~5天開始交尾,交尾後一二月內是產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蟲產卵280~369粒,平均304粒。交尾時間是在下午8時至凌晨2時,產卵於飼料上,卵乳白色,呈橢圓形,長約1毫米,室溫25~27℃,以3~5天即可孵出幼蟲,若室溫在13.5~23℃,需經22~24天。成蟲在缺食時會吞食自已產下的卵。
怎樣防治病蟲害
 (1)螨類:螨類對黃粉蟲危害很大,它造成蟲體瘦弱,生長遲緩,卵孵化率低,繁殖力減弱。一般多發生於7~9月份,氣溫過高,飼料溫度大,料中有螨時。防治方法:嚴防飼料帶螨,有條件的均可將糠、麸隔水蒸20分鐘消毒。平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濕度。特別是在夏季雨天濕度過大時,盡量不投或少投過濕的青料。發現螨時,及時把飼料拿到太陽下曬10分鐘。
 (2)干枯病:患病後黃粉蟲頭部、尾部干枯,最後全身枯干而死。防治方法:在干燥高溫季節,及時投放青料或灑水於地面降溫。
 (3)軟腐病:病蟲行動遲緩,糞便稀,病蟲體變黑軟爛,最後死亡。本病多發於霉雨季節,室內空氣潮濕,飼料過濕,放養密度過大或蟲體受傷。防治方法:發現軟蟲體要及時拿出,清除殘食,停止投放青料,調節室內濕度。用0.25克氯霉素或金霉素拌麥麸250克投喂。
 螞蟻、老鼠都是黃粉蟲的大敵,平時要注意消滅。
 黃粉蟲的飼養
 1.生活條件
 1溫度生長發育適宜的溫度為26℃---32℃,而生長發育最快是在35℃,當溫度高於35℃時,生長發育速度下降,38℃時黃粉蟲則會受熱致死,但是,黃粉蟲較耐寒,老齡幼蟲可耐受-4℃,而低齡幼蟲在0℃時即大量凍死,8℃時則開始生長發育。
 上述溫度是指群體內部的溫度,一般來說群體內部的溫度往往高於室內溫度8℃一10℃。如果室內溫度達26℃時,就要采取降溫措施,同時減少群體的密度,以免溫度過高而熱死。
 濕度黃粉蟲不怕干燥,能在含水量低於10%的飼料中生存,但濕度太低時體內水分過分蒸發,因而生長發育慢,體重減輕,飼料利用率低,所以最適宜的飼料含水量為15%,室內空氣濕度為70%,但當飼料含水量達18%和室內空氣濕度為85%時,黃粉蟲不但生長發育減慢,而且容易生病,尤其是成蟲更怕潮濕而生病死亡。
食物黃粉蟲屬雜食性昆蟲。吃食各種糧食、油料和糧泊加工的副產品,如糠鼓1渣餅等,同時也吃食各種蔬菜葉。幼蟲的食性更為廣泛,除吃上述食物外,還可吃干鮮桑葉、豆科植物的葉以及各種昆蟲屍體,當食物缺乏時,甚至會咬食木做的飼養箱和墊底的紙片等。
 人工飼養時,不能只喂一種飼料,應該投喂多種飼料制成的混合飼料,這樣才能滿足黃粉蟲生長發育繁殖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保證其正常生長發育和繁殖,不然,黃粉蟲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僅能維持生命,生長發育受阻,蟲體變小,繁殖力下降。
混合飼料的配合百分比為:
 麥麸80%、玉米粉10%、花生餅9%、其它(包括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粉、土霉素)1%;
 麥鼓60%、碎米糠20%、玉米粉10%、豆餅9%、其它1%。
 上述各種飼料的比例,各地可按蟲體生長狀況和飼料來源以及經濟狀況,而靈活掌握自行調整,不可生搬硬套、固守一方。
怕光喜暗成蟲喜歡潛伏在陰暗角落或樹葉、雜草或其它雜物下面躲避陽光;幼蟲則多潛伏在糧食、面粉、糠鼓的表層下l厘米一3厘米處生活。所以人工飼養黃粉蟲應選擇光線較暗的地方,或者飼養箱應有遮蔽,防止陽光直接照射影響黃粉蟲的生活。
 喜群居黃粉蟲幼蟲和成蟲均喜歡聚集在一起生活,但飼養的密度要適中,不宜過大。當飼養密度過大時,一來提高了群體內溫度而造成高溫熱死幼蟲,二來活動的地方減少,食物易造成不足;導致成蟲和幼蟲產生食卵和食蛹。但飼養密度也不宜過小,這樣會造成地方的浪費,降低生產率。所以人工飼養時應注意分箱,控制飼養密度。
2.飼養方法
黃粉蟲的飼養方法均采用箱養法。
成蟲的飼養
 成蟲飼養的任務是使成蟲產下大量的蟲卵。當羽化後的成蟲,在蟲體體色變成黑褐色之前,就要轉到成蟲產卵箱飼養。成蟲產卵箱的規格的長、寬、高分別為60厘米、40厘米、15厘米的木箱,底部釘上網孔為2毫米一3毫米的鐵絲網,網孔不能過大,否則成蟲容易掉下逃走,但也不能太小,不然箱內的雜物篩不下來。箱內例四邊鑲以白鐵皮或玻璃,防止蟲子逃跑。
 投放雌雄成蟲的比例為1:1。在投放成蟲前,先在箱底下墊一塊木板,木板上鋪一張紙,讓卵產在紙上。箱內鋪上一層l厘米厚的飼料,這樣才能使成蟲把卵產在紙上而不致於產在飼料中。在飼料上鋪上一層於鮮桑葉或其他豆科植物的葉片,使成蟲分散隱蔽在葉子下面,並保持較穩定的溫度。然後再按照溫度和濕度蓋上白菜,如果溫度高、濕度低時多蓋一些,蔬菜主要是提供水分和增加維生素,隨吃隨加,不可過量,以免濕度過大菜葉腐爛,致使成蟲容易生病,降低產卵量。
 成蟲在生長期間不斷進食不斷產卵,所以每天要投料1次一2次,將飼料撒到葉面上供其自由取食。成蟲產卵時多數鑽到紙上或紙和網之間的底部,伸出產卵器穿過鐵絲網孔,將卵產在紙上或紙與網之間的飼料中;這樣可以防止成蟲把卵吃掉的食卵現象。
成蟲連續產卵3個月後,雌蟲會逐漸因衰老而死亡,未死亡的雌蟲產卵量也顯著下降,因而飼養3個月後就要把成蟲全部淘汰,以免浪費飼料和占用產卵箱,提高生產效益。
 幼蟲的飼養
幼蟲的飼養是指從孵化出幼蟲至幼蟲化為蛹這段時間,均在孵化箱中飼養。孵化箱與產卵箱的規格相同,但箱底放置木板,這樣一個孵化箱可孵化:個一3個卵箱篩的卵紙,但應分層堆放,層問用幾根木條隔開,以保持良好的通風。
孵化前先進行篩卵,篩卯時首先將箱中的飼料及其它碎屑篩下,然後將卵紙一起放進孵化箱中進行孵化。卵上蓋一層菜葉,以保持適合的濕度。這樣卵在孵化箱中10天內即可孵出幼蟲。
幼蟲留在箱中飼養,3齡前不需要添加混合飼料,原來的飼料已夠食用,但要經常放菜葉,讓幼蟲在菜葉底下棲息取食。
 當箱中飼料吃完後,進行過篩,篩出蟲糞,幼蟲仍放回箱內飼養,並添加3倍於蟲體重的混合飼料,可以麥鼓、菜葉為主。飼養實踐表明,一般投喂2.5公斤麥鼓可收面包蟲l公斤。
蟲體長至4—6齡時,可采收來喂養蠍子等動物。用來留種的幼蟲則繼續飼養,到6齡時因幼蟲群體體積增大,應進行分群飼養,幼蟲繼續蛻皮長大。老齡幼蟲在化蛹前四處擴散,尋找適宜場所化蛹,這時應將它放在包有鐵皮的箱中或臉盆中,防止逃走。化蛹初期和中期,每天要檢蛹1次一2次,把蛹取出,放在羽化箱中,避免被其它幼蟲咬傷。化蛹後期,全部幼蟲都處於化蛹俞的半休眠狀態,這時就不要再檢蛹了,待全部化蛹後,篩出放進羽化箱中,蛹在飼料表面,經過7天後就羽化為成蟲。
 此外,完全當作飼料的幼蟲,亦可把卵紙放在臉盆中孵化出幼蟲,在盆中飼養幼蟲除了提供足夠的飼料外,主要是做好飼料保濕工作,濕度控制在含水量15%,過於干燥時可噴水,但不宜太濕,因為過於過濕都不利於幼蟲—的生長,當幼蟲至3齡一4齡時,把幼蟲篩出投喂蠍子等動物。
粉蟲的養殖與加工黃粉蟲俗稱面包蟲,為多汁軟體黃粉蟲俗稱面包蟲,為多汁軟體動物,脂肪含量,蛋白質含量達50%。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動物生長必需的16種氨基酸,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達874.9毫克,其各種營養成份居各類飼料之首。據測定,1公斤分黃粉蟲的營養價值相發於25公斤麥麸、20公斤混合飼料和1000公斤青飼料的營養價值,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
黃粉蟲是飼養家禽及魚、龜、、黃鳝、羅非魚、牛蛙、娃娃魚、蠍子、蜈蚣、蛇等特種養殖不可多得的極好飼料。用黃粉蟲配合飼料喂幼禽,其成活率可達95%以上,喂產蛋雞產蛋量可提高20%,用黃粉蟲喂養全蠍等野生藥用動物,其繁殖率提高2倍。黃粉蟲雖然身價不凡,但飼養極為簡單,只要容器內壁光滑能防逃即可。成本低經濟效益高,10平方米內立體生產每月可出200-400公斤。飼養黃粉蟲不受地區氣候條件限制(在10℃不會凍死)。只要掌握正確的飼養方法,其成率達90%。
1.飼養設備飼養設備較簡單,用盆、缸、木箱、紙盒、磚池等器具可飼養,但要求內光滑,深15厘米左右,以防逃跑,特別是養成蟲的木盒內框,要用塑料薄膜釘好,以免成蟲外爬和產卵不定位。在底部裝地塊鐵紗網,使卵能漏下去,不致成蟲吃掉,紗網下要墊一層接卵紙,便於收集卵。如大規模飼養黃粉蟲時,可根據需要做一數量的木箱,在室內架起,進行立體飼養。
 2.飼養管理幼蟲飼養前,要先在飼養箱、盆等器具內放入紗網篩過的麸皮和其它飼料,再將黃粉蟲放入,幼蟲密度以布滿成器為宜。最後在上面放入菜葉,讓蟲子生活在麸皮、菜葉之間,任其自由采食。每隔一星期左右,換上新飼料。當幼蟲長到20毫米時,便可飼喂動物。一般幼蟲長到30毫米時,顏色由黃褐變淡。且食量減少,這是老熟幼蟲的後期,會很快進入化腎階段。初蛹呈銀白色,逐漸變成淡黃褐色。初蛹應及時揀出來集中管理,並調整好溫、溫度防止霉變。經12-14天,便羽化成蛾。將羽化出的蛾放在容器內喂給麸皮及青菜。經2周後,體色逐漸變成黑褐色,這時便開始產卵,在產卵盒下墊的紙上,要撒一層薄薄的麸皮,卵從網孔中落在下邊的麸皮中。約經7-10天便可孵化幼蟲3.注意事項蟑螂、螞蟻、老鼠3.注意事項蟑螂、螞蟻、老鼠等會與黃粉蟲爭食飼料,也會咬傷蟲體。如有蟑螂、螞蟻出現時,可用“神奇藥筆”在其出沒的地方劃線。飼養室內嚴禁堆放農藥,也不要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
4.加工方法當黃4.加工方法當黃粉蟲長到2-3厘米時,除篩選留足良種外,其余均可作為飼料使用。使用時可直接將活蟲投喂家禽和特種水產等動物,也可把黃粉蟲磨成粉或漿後,拌入飼料中飼喂。一般喂豬適用蟲粉,水產動物和幼禽適宜喂蟲漿、鮮蟲等。
 ①蟲粉將鮮蟲放入鍋內炒干或將鮮蟲放入開水中煮死(1-2分鐘)撈出,置通風處曬干,也可放烘干室烘干,然後用粉碎機粉碎即成蟲粉
②蟲漿把鮮蟲直接放入磨成蟲漿後,再將蟲漿拌入飼料中使用,或把蟲漿與飼料混合後曬干備用。
養殖條件與設備
 1.飼養室要求通風透光,冬季能取暖保溫。購入種蟲少時暫在居室一角飼養,多時要設專室,一般一間屋能養300盤蟲。溫度要求15℃-25℃,低於1o℃,蟲子不食不長,轉入休眠,能抗—10℃低溫。濕度要求60%-70%。室內要設溫度計與濕度計。蟲盤中央也需插溫度計測溫。
2.飼養盤、篩盤與托盤飼養盤規格是50—60×40x19厘米,板厚1.5厘米,底部釘纖維板。篩盤規格相同,底部用1厘米方木條釘上12目鐵紗網。托盤用比上述規格四周都大2厘米的纖維板,四周邊釘上約2厘米的方木條。飼養盤飼養幼蟲,篩盤放在托盤上,供蛹孵化及成蟲產卵之用。
3.篩子規格為50x40x8厘米,箱底釘上30目鐵紗網,用以篩大蟲糞。另一個篩櫃釘上60目鐵紗網,用以篩小蟲或小蟲糞。
4.種蟲購入優良種蟲十分重要,最好向有養殖經驗的單位購買,不但種蟲好繁殖率高,而且可以學到很好的養蟲技術與經驗。初購種蟲數量以孵化100團蛙卵,必需購入25公斤種蟲繁殖一代幼蟲喂蛙為標准,少則蟲量不足幼蛙餓死。最好分兩期購入,以備林蛙生長後期也有適齡黃粉蟲食用。
 5.飼料主要以麥扶子、青菜為飼料,青菜主要有白菜、蘿卜、甘藍、土豆、瓜類、野菜。麥鼓於可以少量粗玉米面、米糠代替。如以麥麸子70%,糠皮19%,玉米面6%,餅粉2%。每100公斤混合料再加入多種維生素6克,微量元素100克喂蟲更

[1] [2] [3] 下一页

狗鼻子干有耳屎流眼淚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