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蟑螂正文

蟑螂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蟑螂
 
蟑螂(cockroach)
拼音:zhāngláng
俗名:黃婆娘
[1]學名:blattodea
蟑螂生物屬性
【蟑螂分類】昆蟲綱(insecta)、蜚蠊目(blattaria)。有時特指蜚蠊科(blattidae)
【蟑螂特征】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後翅為膜質,前後翅基本等大,覆蓋於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於卵鞘內。約有6000種(一說225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室內。
【蟑螂追溯】與其他昆蟲源起於泥盆紀,為腐食動物喜晝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內。經得起酷熱及嚴寒的考驗,至今分布相當廣泛。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於地球上。我們發現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現的蟑螂,與各家櫥櫃中的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億萬年來它的外貌並沒什麼大的變化,但生命力和適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值得一提的是,一只被摘頭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後死亡的原因則是過度饑餓。
[編輯本段]奇異的蟑螂
曾經有生物學家根據蟑螂的生態習性下了一個定論: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全球核子大戰,在影響區內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和甚至魚類等都會消失殆盡,只有蟑螂會繼續它們的生活!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人類身體所能忍受的放射量為5rems,一旦總輻射量超過800rems則必死無疑。而德國小蠊可以忍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則達到967500rems!所以即使有核子爆炸,蟑螂也可以幸存下來。現在美國政府用來消滅蟑螂一年的費用就達到15億美元,大約是用在防治艾滋病預算的兩倍。
它們大多數長相都差不多,但是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到有所不同。當前的分類學者將蟑螂分成6000種左右,其中約有50種是害蟲,例如大家所常見的亞洲蟑螂。此外美洲蟑螂(美洲大蠊)、德國蟑螂(德國小蠊)、棕色蟑螂和澳洲蟑螂的分布也十分廣泛。我國約有200余種,常見的室內蟑螂有10種左右,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有德國小蠊和美洲大蠊。
美國蟑螂(periplanetaamericana,即美洲大蠊)體長30~50公釐(最長者達2英寸),淺紅棕色,生活於戶外或黑暗、暖和的室內環境(如地下室和有火爐的房間)。成年期長約1年半。雌體可產卵莢50個或更多,每個卵莢內含卵約16枚,45天後孵出若蟲。若蟲期長11~14個月。美國蟑螂原產於熱帶美洲及亞熱帶美洲,翅發育良好,能飛很長一段距離。
德國蟑螂(blattellagermanica,即德國姬蠊)是常見的室內害蟲。淺棕色,前胸區有兩條黑色條紋,雌體交配後3天產卵莢並將其攜帶約20天。體型小,長約12公釐(不足0.5英寸),故常被食品雜貨店的裝貨袋或盒帶入家中。已被船舶帶到世界各地。一年可產生3代乃至更多代。德國蟑螂在紐約市克羅頓(croton)輸水道的水管周圍數量極多,故俗名克羅頓蟲。
棕帶蟑螂(supellasupellectilium)似德國蟑螂,但稍小一些。雄體的翅發育良好,體色較雌體稍淡,雌體的翅短而無功能。雌雄兩性均有兩條淡色的條紋橫過背部、成蟲壽命200天。每年可有兩個世代。卵可產於衣服、木質花板條或地板縫中。隨著有取暖設備的房屋的出現,棕帶蟑螂亦出現於較涼爽的地區。
東方蟑螂(blattaorientalis,即東方蜚蠊)被認為是最骯髒的家庭害蟲。體卵圓形,黑色或深棕色,有光澤,體長25~30公釐。生活史似美國蟑螂、雄體的翅短而發育良好,而雌體的翅退化。原產於亞洲,後隨商人的交通工具分布到所有的溫帶地區。
蟑螂有咀嚼式的口器,能啃吃東西。蟑螂的食物非常復雜,從普通食品到擦鞋的刷子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電線膠皮,硬紙板,肥皂,油漆屑,枯葉,紡織品,皮革,頭發等等。昆蟲學家發現有12種蟑螂可以靠糨糊活一個禮拜,美國蟑螂只喝水可以活一個月,如果沒有食物也沒有水仍然可以活3個星期。蟑螂在食物短缺或者空間過分擁擠的情況下,會發生同類相殘的行為。蟑螂善於爬行,會游泳,危機時也可飛行。蟑螂的扁平身體使其善於在細小的縫隙中生活,幾乎有水和食物的地方都可生存。如果條件不好,較長時間內不吃不喝也不會死亡。蟑螂如上的特點,使其數量與日俱增,分布范圍日趨擴大,已躍居成為頭號家庭害蟲。
蟑螂喜暗怕光,喜歡晝伏夜出,白天偶爾可見。一般在黃昏後開始爬出活動、覓食,清晨回窩。溫度在24~32℃最為活躍,4℃時完全不能活動。在熱帶地區,蟑螂可四季繁殖、活動。北方地區,冬季有取暖設備的室內,溫度適宜,蟑螂可照常活動、繁殖。多數蟑螂為卵生,其卵有序排列在卵鞘內,可以抵抗不良環境的影響,也不易被藥劑殺死,條件適宜時即可孵化出幼蟲。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強。雌雄蟑螂交配後,雌蟑螂的尾端便長出一個形如豆莢狀的東西就叫卵鞘,卵就產在其中。一只雌蟲少則可產10多個、多則可產90多個卵鞘;一個卵鞘中,少則可孵出10只、多則可孵出50多只小蟑螂,這同蟑螂種類有關。在美國東部,平均一個房子中居住著一千只以上的蟑螂;而一對德國小蠊,一年只有可以繁殖為十萬只後代!蟑螂的卵在卵夾內孵化,大約需要15天的時間。剛孵化出來的蟑螂是乳白色的若蟲,沒有翅膀。象其它種類的昆蟲一樣,隨著它慢慢長大必須蛻皮。經過3~4次蛻皮之後就可以看到翅芽。德國小蠊需要6~7次蛻皮才能達到性成熟的成蟲期,而美洲大蠊則需要10~12次。蟑螂的生長、蛻皮的次數和氣候因素,食物的獲得都有密切關系。通常這一過程在兩個月內完成。生活於野外的蟑螂種類,大多以腐敗的有機質或枯枝敗葉等為主食;而棲身於屋捨的蟑螂,喜歡澱粉性的食物,在它們爬過的食物上,往往會把所攜帶的病原生物留下而傳播疾病。蟑螂進食時有個壞習慣:邊吃、邊吐、邊排洩,因此污染食物,傳播多種疾病,如痢疾、副霍亂、肝炎、結核病、白喉、猩紅熱、蛔蟲病等。無論是什麼品種的蟑螂,其所傳播的病原生物有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肺結核菌、炭疽桿菌、癞病菌等及絛蟲類、蛔蟲類、血吸蟲類的卵等等。蟑螂還分泌和排洩出有異臭的物質,使人聞到後感覺惡心甚至嘔吐。泰國政府宣布,今後不在允許以寵物的名義出售一種原產馬達加斯加的“巨型蟑螂”,也禁止普通個人擁有。
蟑螂個體適中,容易飼養,繁殖能力強,長久以來一直是生物學家喜愛的實驗品。蟑螂的食譜蟑螂是晝伏夜出的家庭害蟲。白天蟑螂大多隱藏在廚房的角落,碗櫥的縫隙中,夜間四出活動找食吃。蟑螂幾乎什麼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軟的。有時候它還會去啃書脊裡面的漿糊,把書咬破;鑽進電視機、收音機裡,把電線包皮咬壞;甚至能咬傷嬰兒的皮膚和手指。它還吃糞便、痰液和小動物的屍體。它邊吃邊排糞,身上弄得很髒,粘帶病菌,污染食物,傳播各種疾病,比如副傷寒、痢疾、結核和急性肝炎等症。蟑螂為雜食性昆蟲,幾乎什麼都吃,葷素不限,各種食品點心,尤其喜愛吃腐敗發酵的有機物。垃圾、糞便、死動物,面包、糕點、饅頭、衣服、書籍、皮毛、中藥材、肥皂,從衣物到垃圾,連書上的漿糊都是蟑螂食物。水對於蟑螂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編輯本段]蟑螂的生活習性
【成長的幾個階段】
蟑螂是漸變態的昆蟲,整個生活史包括卵、若蟲或成蟲3個時期。
1:蟑螂是如何交配和產卵
雌雄成蟲在羽化後的一周左右就能進行交配。雄蟲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蟲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終生產出受精卵。
雌蟲產卵在特殊的膠質囊內,形成卵鞘(卵莢)。卵鞘由雌蟲分泌物生成,光滑,質較堅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護其內胚胎的發育。卵鞘的形狀、雌蟲一生所產卵鞘數量以及其中所含卵數因種類而不同,就是同一種蟑螂也可因環境條件和營養狀況而有所差別。
未經交配的雌蟲,也能產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出若蟲。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個別種類有孤雌生殖現象,即雌蟲未經交配可產生能育的卵。
蟑螂蟑螂產置卵鞘的行為因種類而不同,室內的蟑螂主要有3種方式。
a:雌蟲在產出卵鞘後1-2天,選擇比較隱蔽的場所,先在物體表面咬成凹陷,將卵鞘產在其中,再用粘性唾液拌和咬碎的木屑或紙片等碎末把卵鞘蓋住。它們有時就用唾液直接把卵鞘粘在棲息場所,如櫥、木(紙)箱及桌子的角落或雜物堆中。這類卵鞘含有足量的營養物質,滿足胚胎發育的需要。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的產置卵鞘方式屬於這一類型。
b:雌蟲產出卵鞘後,一直拖帶在腹端,並不產下,直到若蟲將從卵鞘出時,才從母體脫落。卵中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從母體獲得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加上卵鞘由母蟲攜帶,因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卵鞘早期脫落,其中的卵就不能孵化。德國小蠊的產卵方式屬於這一類型。
c:雌蟲先產出壁薄而柔軟的卵鞘,產卵在其中。產卵完成後,卵鞘又收縮進體內的“育室”中,一直保持到若蟲孵出。這是蟑螂卵胎生的一種形成。蔗蠊的產卵方式屬於這一類型。
蟑螂的繁殖是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相結合。一只成熟的雌蟑螂每隔7—10天即可產出一只含有14—40粒卵的卵鞘,其卵鞘為膠質體,20℃-37℃之間孵化。溫度越高,孵化時間越短,在30℃恆溫時,只需20-30天,而長的可超過三個月,一只雌蟑螂一年可繁殖近萬只後代,最多可達十萬只,在極端條件下沒有雄蟑螂時,雌蟑螂也能產卵。也就是說,很多雌蟑螂交配一次以後,就會雌雄同體,不需交配,便可連續產卵。
2:蟑螂的卵期
卵呈窄長形,乳白色,半透明,在卵鞘中排成整齊的兩列。胚胎頭向孔縫。孵化時,若蟲向上頂,使閉合的卵鞘縫裂開而逸出。
卵鞘中含卵數因種類而不同,即同一種蟑螂卵鞘中的卵數也可因環境條件以及產卵次數而在所差異,少則幾粒,多則達50多粒。
卵鞘在溫度25℃,相對溫度60~80%條件下,卵期約28~90天。
 
蟑螂(cockroach)
拼音:zhāngláng
俗名:黃婆娘
[1]學名:blattodea
蟑螂生物屬性
【蟑螂分類】昆蟲綱(insecta)、蜚蠊目(blattaria)。有時特指蜚蠊科(blattidae)
【蟑螂特征】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後翅為膜質,前後翅基本等大,覆蓋於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於卵鞘內。約有6000種(一說225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室內。
【蟑螂追溯】與其他昆蟲源起於泥盆紀,為腐食動物喜晝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內。經得起酷熱及嚴寒的考驗,至今分布相當廣泛。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於地球上。我們發現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現的蟑螂,與各家櫥櫃中的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億萬年來它的外貌並沒什麼大的變化,但生命力和適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值得一提的是,一只被摘頭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後死亡的原因則是過度饑餓。
[編輯本段]奇異的蟑螂
曾經有生物學家根據蟑螂的生態習性下了一個定論: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全球核子大戰,在影響區內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和甚至魚類等都會消失殆盡,只有蟑螂會繼續它們的生活!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人類身體所能忍受的放射量為5rems,一旦總輻射量超過800rems則必死無疑。而德國小蠊可以忍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則達到967500rems!所以即使有核子爆炸,蟑螂也可以幸存下來。現在美國政府用來消滅蟑螂一年的費用就達到15億美元,大約是用在防治艾滋病預算的兩倍。
它們大多數長相都差不多,但是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到有所不同。當前的分類學者將蟑螂分成6000種左右,其中約有50種是害蟲,例如大家所常見的亞洲蟑螂。此外美洲蟑螂(美洲大蠊)、德國蟑螂(德國小蠊)、棕色蟑螂和澳洲蟑螂的分布也十分廣

[1] [2] 下一页

q寵物裡優優那禮品到哪裡查收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