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龜長什麼樣的啊? 鳄魚龜原產於北美洲和中美洲,1997年被引進到我國,經飼養表明我國很多地區適應它的生長繁殖。鳄魚龜所要求的飼養環境條件簡單,對溫度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鳄魚龜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特別具有出肉率高的特點,可達85%-90%,是其它龜類的2倍。鳄魚龜年平均增重550-1100克,是一般龜的1-2倍。目前被眾多的水產養殖者看好,養殖前景十分廣闊。一、特征與習性鳄魚龜有一個橢圓形的背甲,背甲表面呈鋸齒狀。背甲的顏色因生活環境不同,有黃褐色、棕色、橄榄色和黑色。背甲上有三條脊稜縱向排列,脊上每塊盾片下有結節或結核,使脊稜更加突出。脊稜和結節的大小與亞種有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背甲會越來越光滑。鳄魚龜的皮膚從上至下是由棕色到黑棕色。在腿部、頸及尾部有許多疣子。腹甲退化、淡黃色的十字形甲橋非常狹窄,底部的膚色為淡黃色或白色。鳄魚龜頭大、下颌有兩個齒。尾長,上面有三排簿狀的疣子。鳄魚龜是水棲龜類,生活於淡水,如湖、河、沼澤地及水潭,也可生活於含鹽較低的鹹水中。它喜歡沙底的池塘,像甲魚一樣躲在沙底裡尋機獵食。大部分時間在水裡生活,偶爾上陸地活動。鳄魚龜漂浮在水中時,借助其背甲上保護色就像一塊爛木頭漂浮在水面上,不容易被發現。它時常將眼鼻伸出水面,而頭不完全伸出。白天在水中,伏在泥沙或石頭上,有時也漂浮在水面。鳄魚龜不怕寒冷,耐炎熱,環境溫度18℃以上正常覓食,20-33℃是最佳活動、覓食的溫度,34℃以上活動減少,伏在水底及泥沙中避暑,15℃以下開始進入冬眠,10℃以下處於深度冬眠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