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三歲寶寶發燒怎麼辦正文

三歲寶寶發燒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zn”組合(維生素a加鋅)構築起“均衡營養免疫三步曲”的第一步,它們能夠幫助阻止病毒進入人體,使呼吸道免受感染。醫學實驗表明:維生素a是維持上皮組織正常機能的必須物質,可以促進呼吸道等表皮細胞的分化和修復,保證表皮的完整性,從而抵抗病菌入侵;維生素a有“抗感染維生素”之稱。鋅與維生素a協同作用可以改善維生素a的吸收和運轉。所以,維生素a和鋅同時作用可有效阻止病毒的入侵。

維生素c構築起“均衡營養免疫三步曲”的第二步,幫助殺滅進入人體的病毒。因為它可以干擾病毒侵害白血球,激活全身的白細胞,增強白細胞對病毒的吞噬能力,殺滅病菌,從而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使人體免受病毒侵害。感冒病人的白細胞中維生素c的含量明顯下降。

除了微量元素,還有牛磺酸。牛磺酸是一種氨基酸,能促進免疫系統淋巴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另外,它還能清熱、鎮痛,緩解人體自身因抵御病毒而啟動自動調節防御系統產生的症狀——發燒,這就是“均衡營養免疫三部曲”的第三步。當人體受到嚴重侵害時,牛磺酸還發揮清熱、退燒作用,進而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也就是說,人們特別是兒童如果能均衡補充多種有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營養素,搭建體內的營養——免疫防護屏障,就能比較有效地保護機體免受病毒的侵害。
 
小兒感冒用藥訣竅
感冒是小兒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治療小兒感冒的藥物較多,但如果使用不當,會事倍功半。小兒怎樣正確服用感冒藥呢?
1、不要急於退熱。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但高熱時(39℃以上)應在醫生指導下退熱。退熱的最好辦法是物理降溫,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體溫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熱藥。常用的退熱藥有: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撲爾敏片,每天每千克體重0.35毫克,分3一4次口服;小兒退熱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人肛門,一日不超過3次,退熱後停用。不要使用apc(復方阿司匹林),因為apc有興奮作用,而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疽。
2、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病毒無效。常用的抗病毒藥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2)板藍根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開水沖服。
(3)雙嘧達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以上藥物可酌情選用,效果比較可靠,副作用小。
3、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經常患扁桃體炎;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
4、無論用何種藥物,都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
(2)服藥期間多喝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洩,減少藥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
(3)3歲以下小兒,肝、腎還未發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撲熱息痛,
(4)小兒或其家庭成員有解熱藥過敏史者,不要用退熱藥。
(5)退熱藥不要和鹼性藥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
5、中醫認為感冒是感受風邪所致,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類,辨證施治療效可靠,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等。

小兒咳嗽用藥用護理
小兒咳嗽如何用藥:
咳嗽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症狀,咳嗽可將呼吸道內的異物或分泌物清除體外。
兒咳嗽用藥應注意:
1、在疾病的初期,特別是痰不易咳出時,勿濫用止咳藥,否則合痰阻塞在呼吸道內,痰內的細菌得到繁殖機會,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2、不適當的使用止咳藥也會掩蓋病情;
3、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如當過頻的咳嗽影響孩子的睡眠,甚至引起支氣管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時,可以適當應用止咳藥,若痰量多不易咳出,同時要用抗菌及化痰的藥;
止咳藥有三大類:
1、中樞性止咳藥,藥物通過抑制咳嗽中樞,使其不能下達咳嗽的指令,這類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2、外圍性止咳藥,對支氣管有局部麻醉作用,其止咳作用較中樞性止咳藥弱;
3、中藥類的止咳藥多數同時有化痰作用,如杏仁、桃仁等;也有偏於止咳作用的,如百部,宜在痰少咳嗽時應用。
當小兒咳嗽時媽媽應注意:
1、如果孩子的咳嗽是突然發作,要檢查一下她可能吸入了一件小東西,如果吸入了,要設法把它取出來,但不要用你的手指試圖去鉤異物,以防止將異推進孩子的咽喉深處;
2、當他正在咳嗽時,設法幫他把痰從胸腔咳出來。可以讓他橫向俯臥在你的膝上,然後有節奏地輕拍他的背部,不要太用力。鼓勵孩子把咳出的痰都吐到盆中;
3、當他正在咳嗽時,要確保他不著涼,否則可能引起支氣管炎;
4、如果孩子干咳,睡覺前給他喝溫熱的飲料可以使孩子的喉嚨舒適;
5、孩子睡覺時可用幾個枕頭把孩子撐起,以防止分泌出的粘液滴落到他的喉嚨。嬰兒可在頭部的褥墊下放一個枕頭;
6、讓孩子有一個無煙的環境;
7、遵照醫生的建議給孩子用藥,千萬別給孩子吃別的咳嗽藥,特別是新藥。
 
先要給寶寶量體溫,看看,如果溫度在38度以下那可以自己在家給寶寶物理降溫,比如用理療袋縛,如果高於38度就必須去醫院了。多給寶寶喝水,利尿降溫。
 
發熱目錄
什麼是發熱?
發熱的原因
發熱程度的判斷
發熱的診斷
如何退燒
退燒的一些常用方法
小兒發熱食療


發熱(又稱發燒)
英文:haveahightemperature(fromillness)
[編輯本段]什麼是發熱?
由於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稱為發熱。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許多因素(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的影響。因此判定是否發熱,最好是和自己平時同樣條件下的體溫相比較。如不知自己原來的體溫,則腋窩體溫(檢測10分鐘)超過37.4℃可定為發熱。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包括各種傳染病),其次是結締組織病(膠原病)、惡性腫瘤等。發熱對人體有利也有害。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於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而且發熱也是疾病的一個標志,因此,體溫不太高時不必用退熱藥。但如體溫超過40℃(小兒超過39℃)則可能引起驚厥、昏迷,甚至嚴重後遺症,故應及時應用退熱藥及鎮靜藥(特別是小兒)。
證名。體溫高出正常標准,或自有身熱不適的感覺。發熱原因,分為外感、內傷兩類。外感發熱,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氣所致;內傷發熱,多由飲食勞倦或七情變化,導致陰陽失調,氣血虛衰所致。外感發熱多實,見於感冒、傷寒、溫病、瘟疫等病證;內傷多虛,有陰虛發熱、陽虛發熱、血虛發熱、氣虛發熱、虛勞發熱、陽浮發熱、失血發熱等。發熱類型,有壯熱、微熱、惡熱、發熱惡寒、往來寒熱、潮熱、五心煩熱、暴熱等。以發熱時間分,有平旦熱、晝熱、日晡發熱、夜熱等。以發熱部位分,有肌熱、腠理熱、肩上熱、背熱、肘熱、尺膚熱、手心熱、手背熱、足熱、四肢熱等。又有瘀積發熱、食積發熱、飲酒發熱、瘀血發熱、病後遺熱等。
[編輯本段]發熱的原因
發燒是因為體內白細胞為了吞掉細菌而迅速增加,耗氧增加而引起發燒,雖然體溫37c是一般的正常值,但這數字並非固定值。"每個人的正常體溫都不盡相同,而且在一天當中會有很大的波動。食物、過多衣物、情緒興奮、激烈運動等,都會提升體溫。
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發熱(fuo)的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近10%的fuo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熱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無法明確歸類。過去這類患者通常由內科醫師診治,在大多數分科較細的醫院則主要由呼吸內科醫師接診。目前很多醫院開設了感染科,並把fuo歸於感染科診治,這種專科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可以提高診治水平。fuo有准確的定義,其包含3個要點:①發熱時間持續≥3周;②體溫多次>38.3℃;③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可見,雖然fuo本身是症狀診斷,不是疾病診斷,但診斷要求卻十分嚴格。
[編輯本段]發熱程度的判斷
以口腔溫度為例,發熱程度可劃分為:
低熱37.3~38℃(99.1~100.4f)
中等熱38.1~39℃(100.6~102.2f)
高熱39.1~41℃(102.4~105.8f)
超高熱41℃(105.8f)及以上
腋窩溫度
分為低熱型(<38℃)中熱型(38-39)高熱型(39~40℃)、超高熱型(>40℃)。
人體最高的耐受溫度為40.6~41.4℃(100.4~102.0f),直腸溫度持續升高超過41℃,可引起永久性的腦損傷;高熱持續在42℃以上2~4h常導致休克以嚴重並發症。體溫高達43℃則很少存活。
[編輯本段]發熱的診斷
發熱很少是單一病理過程腫瘤與結締組織病在發熱過程中可夾雜感染因素,致使臨床表現復雜,但絕大多數根據臨床特點與全面檢查後仍可明確診斷了解原因不明發熱病因分布的頻率,有助於提供臨床診斷的邏輯思維。根據熱程熱型與臨床特點,可分為急性發熱(熱程小於2周)、長期發熱(熱程超過2周且多次體溫在38℃以上)、和反復發熱(周期熱)。一般認為急性發熱病因中感染占首位其次為腫瘤、血管-結締組織病。這三類病因概括了90%原因不明發熱的病因診斷感染性疾病在原因不明發熱中占多數,以細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局限性膿腫泌尿系感染、膽道感染為多見,結核病居第二位其中肺外結核遠多於肺結核。惡性腫瘤以發熱為主要表現者,依次為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瘤和各種實質性腫瘤,在原因不明發熱中所占比例較既往增高。
原因不明發熱的診斷原則是對臨床資料要綜合分析判斷熱程長短對診斷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感染性疾病熱程相對為最短。如熱程短呈漸進性消耗衰竭者,則以腫瘤為多見。熱程長無中毒症狀,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者,則有利於血管-結締組織病的診斷在原因不明發熱診治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病情,重視新出現的症狀和體征並據此做進一步檢查,對明確診斷很有意義。
一病史與體格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包括流行病學資料)認真系統地體格檢查非常重要。如起病緩急,發熱期限與體溫的高度和變化有認為畏寒多數提示感染,然而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瘤等約2/3也有畏寒說明畏寒並非感染性疾病所特有。但有明顯寒戰則常見於嚴重的細菌感染(肺炎雙球菌性肺炎、敗血症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膽囊炎等)、瘧疾輸血或輸液反應等。在結核病、傷寒立克次體病與病毒感染則少見。一般不見於風濕熱。發熱同時常伴有頭昏頭暈、頭痛、乏力食欲減退等非特異症狀,無鑒別診斷意義。但是定位的局部症狀有重要參考價值。如發熱伴有神經系統症狀,如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及驚厥、腦膜刺激征等則提示病變在中樞神經系統,應考慮腦炎、腦膜炎老年患者有嚴重感染時,常有神志變化,而體溫不一定很高值得注意
詢問流行病學史如發病地區、季節、年齡職業、生活習慣、旅游史與同樣病者密切接觸史、手術史、輸血及血制品史外傷史、牛羊接觸史等,在診斷上均有重要意義有時一點的發現即可提供重要的診斷線索。
二分析熱型
臨床上各種感染性疾病具有不同的熱型在病程進展過程中,熱型也會發生變化。因此了解熱型對於診斷、判斷病情、評價療效和預後均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一)按溫度高低(腋窩溫度)
分為低熱型(<38℃)中熱型(38-39)高熱型(39~40℃)、超高熱型(>40℃)。
(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嬰兒糞便顏色為何為金黃色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