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三歲寶寶發燒怎麼辦正文

三歲寶寶發燒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按體溫曲線形態分型
如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雙峰熱消耗熱、波狀熱、不規則熱等熱型的形成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大多認為熱型與病變性質有關。決定病變性質的因素為內生致熱原產生的速度量和釋放人血的速度,這些均影響體溫調定點上移的高度和速度。
三區別感染性發熱與非感染性發熱
(一)感染性發熱
感染性發熱多具有以下特點:
1起病急伴有或無寒戰的發熱。
2全身及定位症狀和體征。
3血象:白細胞計數高於1.2x109/l,或低於0.5109/l。
4四唑氮藍試驗(nbt):如中性粒細胞還原nbt超過20%,提示有細菌性感染,有助於與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發熱的鑒別(正常值<10%)應用激素後可呈假陰性。
5c反應蛋白測定(crp):陽性提示有細菌性感染及風濕熱,陰性多為病毒感染。
6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積分增高:正常值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於細菌性感染的診斷,當除外妊娠癌腫、惡性淋巴瘤者更有意義。應用激素後可使之升高或呈假陽性
(二)非感染性發熱
非感染性發熱具有下列特點:
1熱程長超過2個月,熱程越長,可能性越大
2長期發熱一般情況好,無明顯中毒症狀。
3貧血、無痛性多部位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
四實驗室和輔助檢查
要根據具體情況有選擇地進行結合臨床表現分析判斷。如血常規、尿常規病原體檢查(直接塗片、培養、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等)x線、b型超聲、ctmri、ect檢查,組織活檢(淋巴結肝、皮膚黍膜)、骨髓穿刺等
對大多數發熱患者診斷性治療並無診斷價值鑒於臨床上治療問題,對長期發熱原因不明者,除腫瘤外可以進行診斷性治療。但必須持慎重態度,選擇特異性強療效確切、副作用最小的藥物,如甲硝酸治療阿米巴肝病抗瘧藥治療瘧疾。大多用於診斷性治療藥物有抗生素、抗原蟲藥抗風濕藥等,這些藥物均有副作用(如藥熱、皮疹肝功能損害、造血器官損害等),如應用不當反而延誤病情。須注意此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就診斷而言特效治療的結果,一般否定意義較確診意義大。如疑為瘧疾者用氯隆正規治療無效,認為瘧疾的可能性很小。
發熱鑒別診斷:
一急性發熱
(一)感染性發熱
1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本組疾病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70%-80%。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後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引起,其臨床特點為多種表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大多較輕而細支氣管炎和肺炎的症狀較重。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白細胞計數和x線檢查及對抗生素的治療反應等近年由於診斷技術的進展,可用免疫熒光法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快速診斷方法可確定病原。常見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腺咽結膜熱;疱疹性咽峽炎;細支氣管炎;肺炎等。須與呼吸道細菌性感染鑒別。
2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acuterespire-atory、、syndrome,sars)該病於2002年11月首發在我國廣東省,是一種由冠狀病毒引起的以發熱呼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具有明顯傳染性的肺炎,重症患者易迅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而死亡。對於有sars流行病學依據有發熱、呼吸道症狀和肺部體征,並有肺部x線ct等異常影像改變,能排除其他疾病診斷者,可以做出sars臨床診斷在臨床診斷的基礎上,若分泌物sars冠狀病毒rna(sarscovrna)檢測陽性,或血清sarscov抗體陽轉或抗體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則可確定診斷。sarscov分離是確立病原學診斷的“金標准”但其分離只允許在防護嚴密的p3實驗室進行,且體外細胞培養分離方法復雜且煩瑣,不適合臨床實驗室作為診斷的手段具備以下三項中的任何一項,均可診斷為重症sars:①呼吸困難,成人休息狀態下呼吸頻率≥30次/min且伴有下列情況之一:胸片顯示多葉病變或病灶總面積在正位胸片上占雙肺總面積的1/3以上;48h內病灶面積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雙肺總面積的1/4以上。②出現明顯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數<40kpa(300mm-hg)③出現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
3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主要依據:
①流行病學資料除新疆、西藏、青海台灣省及自治區外,其他省市均有報告。高度散發有明顯季節性。多數地區(野鼠型)在10-12月為大流行高峰,部分地區在5-7月小流行褐家鼠型發病≥高峰在3-5月。有直接或間接與鼠類及其排洩物接觸史;②臨床特點,具有發熱出血、腎損害三大主症及五期經過(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x③白細胞計數增高可有類白血病反應,病後五1~2d出現異形淋巴細胞(≥7%),血小板減少蛋白尿且短期急劇增加,若有膜狀物可明確診斷;④hfrs抗體igm1:20陽性,用於早期診斷病後1-2d出現,4-5d陽性率達89%~98%。雙份血清hfrs抗體igg恢復期比早期有4倍以上增長也可確診。
4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散發,見於青少年特點是發熱、咽峽炎、頸後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單核細胞增高並伴有異形淋巴細胞(>10%)嗜異性凝集試驗1:64陽性,抗ebvigm陽性,可明確診斷
5流行性乙型腦炎有嚴格季節性,絕大多數病例集中在7、89月。以10歲以下兒童為主,近年成人和老年人發病率較前增高可能與兒童普遍接受預防接種有關。特點為起病急、高熱意識障礙、驚厥、腦膜刺激征腦脊液異常等。結合流行季節,一般診斷較易不典型者依靠腦脊液檢查、流行性乙型腦炎特異性抗體辦、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抗原檢測進行診斷
6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肝炎在黃值前期,可出現畏寒發熱,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類似流行性感冒易於誤診。但特點是具有明顯消化道症狀和乏力,如食欲缺乏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痛、尿黃肝功能明顯異常,以助鑒別。
7斑疹傷寒輕型流行性斑疹傷寒與地方性斑疹傷寒須與其他發熱疾病鑒別。主要表現是起病急、稽留型高熱劇烈頭痛,病後3-5d出現皮疹等。變形桿菌ox凝集試驗汝斐試驗)歹d1@或恢復期較早期滴度上升4倍以上可確診。
8急性局灶性細菌性感染此類疾病共同特點是高熱、畏寒或寒戰,伴有定位性症狀o)急性腎孟腎炎:常見於生育期女性患者,有腰痛、尿頻及尿痛如尿檢查有膿尿,可以成立診斷,病原學診斷有待細菌培養證實症狀嚴重者,應注意與腎周圍蜂窩織炎、腎周圍十相鑒別及時進行b型超聲或ct檢查。必要時腎區診斷性穿刺可明確診斷。⑤)急性膽道感染伴有膽絞痛:若不明顯者而體檢膽囊區有明顯壓痛有助診斷。o)細菌性肝膿腫。k)腳下膿腫:通常並發於腹腔手術後或有腹腔化膿性感染@急性闌尾炎x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膽囊或脾切除術後。當出現寒戰、高熱白細胞增高,又未找到其他感染灶時,應想到此病以右側多見,患側上腹部有顯著的搏動性疼痛,在深呼吸或轉位時加重下胸部有壓痛j擊痛與局部皮膚水腫。聽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廠*線檢查發現患側隔肌上升且活動受限,反應性胸膜炎等及時進行b超、ct或核磁共振(]ytl)等檢查可早期明確診斷。腹腔內膿腫可位於隔下結腸旁、闌尾周圍、腹膜後等部位形成包裹性膿腫。
9敗血症在患有原發性感染灶,出現全身性膿毒血症症狀,並有多發性遷徙性膿腫時有助於診斷應警惕的是原發感染灶可很輕微或已愈合。故當遇到原因不明的急性高熱,伴有惡寒或寒戰出汗,全身中毒症狀重,白細胞增高與核左移血中無寄生蟲發現,無特殊症狀體征,應考慮到本病及時做血培養,找感染灶與遷徙性病灶(肺、皮膚等)其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多見,次為大腸桿菌及其他腸道革蘭陰性桿菌。近年真菌所致者有所增加也遇到罕見的致病菌。
(1)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症:有原發皮膚感染(如擠壓瘡疖切開未成熟膿腫),後出現毒血症症狀,皮疹遷徙性病灶,考慮本病的可能性很大。若未發現感染灶或以某一髒器受損症狀為主,診斷較難。及時做血培養及骨髓培養可明確診斷既往認為以凝固酶陽性為判斷葡萄球菌致病性的依據,血培養表皮葡萄球菌陽性(凝固酶陰性)多為污染。近年報告該菌可引起免疫缺陷者院內感染(如傷口感染,插管感染及敗血症)。考慮本病的條件是:必須血培養2次以上陽性;分離的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型和抗生素型相似;臨床症狀在用適當抗生素治療後病情好轉
(2)大腸桿菌敗血症:常見於肝膽道、泌尿生殖道、胃腸道感染肝硬化、腹部術後、尿道手術後(包括導尿)特點為雙峰熱、高熱伴相對緩脈,早期出現休克(約l/4-1/2患者)且持續時間較長大多數白細胞增高,少數可正常或減少(但中性粒細胞高)。遷徙性病灶少見
(3)厭氧菌敗血症:致病菌主為脆弱樣桿菌次為厭氧鏈球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厭氧菌常與需氧菌混合感染。特點是黃疽發生率較高(10%-40%)可能與其內毒素直接損害肝髒,和(或)產氣莢膜桿菌a毒素的溶血作用有關;局部或遷徙性病灶中有氣體形成(以產氣莢膜桿菌顯著);分泌物有特殊腐敗臭味;引起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而有腹腔、肺胸腔、腦、心內膜骨關節等膿腫;可有溶血性貧血及腎衰竭。
(4)真菌性敗血症:常見有白色念珠菌(占大多數)曲菌、毛霉菌等。一般發生於原有嚴重疾病後期長期用皮質激素或廣譜抗生素的過程中。床表現較細菌性敗血症輕。無發熱或低熱常為原發病症狀掩蓋進展較慢。血培養可檢出致病真菌,咽拭子痰、糞、尿等培養可獲相同真菌生長
(5)少見的敗血症:如摩拉菌敗血症常見於免疫缺陷者6歲以下兒童。診斷的關鍵是對摩拉菌的鑒定。不動桿菌敗血症多見於老年人和嬰兒特別是糖尿病、癌症者最易發生院內感染。其感染源主要是呼吸器靜脈插管和醫護人員的手。紫色桿菌敗血症,致病菌為革蘭陰性桿菌為唯一產生紫色素的桿菌。可通過皮膚破損、胃腸道呼吸道進入體內。局部可出現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迅速發展為敗血症,可伴有遷徙性膿腫,主靠細菌學檢查確診
二長期高熱
(一)感染性疾病
1結核病以發熱起病者有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浸潤型肺結核等原因不明的長期發熱,如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增高,甚至減少者應考慮到結核病。原發病變大多在肺部,及時做x線檢查以助診斷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粟粒型結核)多見青少年兒童,尤其未接種過卡介苗者發生機會更多。近年也見到老年患者及患過原發感染後的成人特點是起病急,高熱呈稽留熱或弛張熱,持續數周數月伴有畏寒、盜汗、咳嗽少量痰或痰中帶血、氣短、呼吸困難發绀等。嬰幼兒及老年人症狀常不典型。患者多表現衰弱有些病例有皮疹(結核疹),胸部檢查常無陽性體征,可有肝脾輕度腫大此病早期(2周內)難診斷的原因是肺部x線檢查常無異常,結核菌素試驗也可陰性(約50%),尤其老年及體質差者多為陰性痰結核桿菌(聚合酶鏈反應,pcr)及血結核抗體測定有助診斷。眼底檢查可發現脈絡膜上栗粒結節或結節性脈絡膜炎有利於早期診斷。
2傷寒副傷寒以夏秋季多見,遇持續性發熱1周以上者,應注意傷寒的可能近年傷寒不斷發生變化,由輕症化、非典型化轉變為病情重熱程長、並發症多、耐氯霉素等在鑒別診斷中須注意。多次血培養或骨髓培養陽性是聆診的依據。肥達反應可供參考
3細菌性心內膜炎凡敗血症(尤其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患者在抗生素治療過程中突然出現心髒器質性雜音或原有雜音改變,或不斷出現瘀斑或栓塞現象,應考慮到本病可能大多數原有先天性心髒病(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或風濕性心髒瓣膜病史,少數偏前有拔牙扁桃體摘除、嚴重齒龈感染、泌尿道手術史出現持續發熱1周以上,伴有皮膚及黏膜瘀點、心髒雜音改變脾腫大、貧血、顯微鏡血尿等血培養有致病菌生長,超聲心動圖可發現贅生物所在的部位。
4肝腺腫①細菌性肝膿腫主要由膽道感染引起,多見於左右兩葉,以左葉較多見感染來自門靜脈系統者,右葉多見。特點是寒戰高熱,肝區疼痛,肝腫大壓痛叩擊痛,典型者診斷較易。遇有長期發熱而局部體征不明顯時診斷較難近年肝髒b超檢查,診斷符合率達96%。②阿米巴肝膿腫是阿米巴痢疾最常見的重要並發症。表現為間歇性或持續性發熱,肝區疼痛肝腫大壓痛、消瘦和貧血等。以單發肝右葉多見。肝穿刺抽出巧克力色膿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嬰兒糞便顏色為何為金黃色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