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中醫認為,魚、蟹、蝦和肥肉等葷腥、油膩食物,可能助濕生痰,有的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加重病情。辣椒、胡椒、生姜等辛辣之品,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使咳嗽加重,要注意避免。而新鮮蔬菜如青菜、胡蘿卜、西紅柿等,可以供給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有利於機體代謝功能的恢復。 保證充足睡眠睡眠時,全身肌肉松弛,對外界刺激反應降低,心跳、呼吸、排洩等活動減少,有利於各種器官機能恢復及疾病的康復。應設法讓孩子多臥床休息,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以利於機體康復。 1:[風寒咳嗽] 1、症狀: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癢。常伴鼻塞、流清涕、噴嚏、惡寒、無汗、頭痛、骨節痛等症。舌苔白,脈浮。 2、病機分析:風寒之邪外束肌表,內郁肺氣,以致肺衛失宣為本證的主要病機。風寒客肺,肺氣閉郁不宜,故咳嗽、咯痰、鼻塞流涕;風寒束表,皮毛閉塞,衛外之陽氣被遏,故惡寒、無汗、頭痛、骨節痰痛;舌苔薄白,脈浮,為風寒之邪束表客肺之象。
外感咳嗽 [風寒咳嗽] 1、治法:疏散風寒,宣通肺氣。 2、方藥:杏蘇散或金沸草散加減。杏蘇散中用紫蘇、前胡疏風散寒;杏仁、桔梗宣降肺氣;枳殼、陳皮、半夏、茯苓理氣化痰;甘草止咳;生姜、大棗調和營衛;諸藥共奏解表宣肺之功。咳嗽較甚者,加金沸草、紫菀;咳而氣急者,去紫蘇加麻黃、蘇子宣降肺氣;表邪較甚者,可酌加防風、姜活;若見氣虛者氣虛者加黨參。 對其兼夾證,需注意隨證施治。 ①外寒內熱:症見咳嗽聲重音嗄,痰濃不易咯出,咳引胸痛,惡寒鼻塞,或有身熱,口渴咽痛,甚則氣逆而喘,舌苔白膩而黃,舌質紅,脈滑數。此證為風寒外束,肺熱內郁所致,俗你“寒包火咳”。治宜散寒清熱,用麻杏石甘湯。此證與燥邪傷肺不同,不宜早投清潤之劑。 ②風寒兼濕:證見咳嗽痰多,兼有胸脘作悶,舌苔白膩,脈濡。此為濕邪內郁,復感風寒之邪,肺氣失於宣暢所致。治宜疏散風寒,兼予燥濕去痰,用杏蘇散加厚樸、蒼術之類。 ③風寒夾飲:主要症狀與風寒證相同,但見咳逆上氣,胸悶氣急,舌質淡紅,苔薄白滑利,脈浮緊或弦滑,此屬風寒外束,飲邪內犯,肺失宣降而發咳嗽,治以疏散風寒以除表邪,溫化寒飲以逐內患,用小青龍湯加減。
2:[風熱咳嗽] 1、症狀:咳嗽,痰稠或黃稠,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鼻流黃涕,發熱,汗出,惡風,頭痛,舌苔薄黃,脈浮數。 2、病機分析:風熱犯肺、肺失清肅、營衛失和為本證的主要病機。風熱犯肺、熱灼肺津,故見咳嗽、痰黃稠、咯痰不爽,口干;風熱之邪從口鼻而入,鼻咽部先受其邪,故鼻流黃涕、咽痛;風熱客表,營衛失和,故頭痛、發熱、汗出、惡心。舌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初犯肺衛之象。
[風熱咳嗽] 1、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2、方藥:桑菊飲加減。 本方以桑葉、菊飲、薄荷疏風散邪,宣透風熱;杏仁、桔梗、甘草輕宣肺氣,祛痰止咳;連翹、蘆根清熱生津。如見咳甚者,加魚腥草、枇杷葉、浙貝母、矮地茶;若熱邪較重者加銀花。
3:[痰熱咳嗽] 1、症狀:咳嗽,痰色黃稠而難排出,甚或痰中帶血,胸悶,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黃膩或黃白相兼,脈滑數。 2、病機分析:痰熱蘊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黃難出;痰熱化火,灼肺傷絡故見痰血咽痛;痰熱壅盛,氣機不利,故胸悶,口干而苦為熱甚傷津。苔黃,脈滑數均為痰熱之象。
[痰熱咳嗽] 1、治法:清熱肅肺,豁痰止咳。 2、方藥:清金化痰湯。方用黃芩、山桅、知母、桑皮清熱肅肺;陳皮、桔梗、瓜蒌仁理氣化痰;麥冬、貝母、甘草潤肺止咳;伏苓健脾滲濕;共奏清熱肅肺,豁痰止咳之效。肺熱壅盛,咳而喘滿、壯熱、口喝者,去桔梗、陳皮,加金銀花、魚腥草、石膏、葶苈子等清熱洩肺。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又稱咳嗽型哮喘(coughtypeasthma),過去曾稱為“過敏性支氣管炎”或“過敏性咳嗽”或“隱匿性哮喘”。在1972年gluser首次報道了該病並命名為變異性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臨床表現的一種特殊類型哮喘。在哮喘發病早期階段,大約有5-6%是以持續性咳嗽為主要症狀的,多發生在夜間或凌晨,常為刺激性咳嗽,此時往往被誤診為支氣管炎。gina中明確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種形式,它的病理生理改變與哮喘病一樣,也是持續氣道炎症反應與氣道高反應性。 發病機理 目前對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病機理,大多數學者認為與典型的哮喘病的機制是一致的,是一種氣道變應性炎症。僅僅是病程進展程度不同或氣道炎症的嚴重程度不一而已。 一、輕微的氣道炎症 咳嗽變異性哮喘和典型哮喘病都存在著氣道變應性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或病程進展階段不同。誘發氣道炎症的環境變應性和非變應性刺激物的質和量並不盡一致,加上機體由於遺傳素質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從而導致了不同的機體對不同的環境刺激而產生不完全相同的反應。由於不同機體的各種病理變化程度不同,因此各個不同機體或者同一機體在不同時間、場合均會產生不同的臨床表現。如果患者發生顯著氣道炎症,可刺激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則表現為喘息;當哮喘病的氣道炎症比較輕微或表淺時,則可不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或輕微支氣管痙攣,此時如果以支氣管粘膜腫脹為主,臨床上可以表現以胸悶為主,如果僅僅刺激氣道粘膜表面,則臨床上可僅僅表現為刺激性干咳。因此輕微的氣道炎症可能是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最重要的發病機制。 二、神經-受體機制 咳嗽是氣道粘膜清除外界物質或粘液、分泌物的自身保護機制。咳嗽受體包括兩大類:aδ纖維,屬快調節延伸受體,主要集中在隆突,受輕微碰觸或吸入粉塵的刺激發生反應;c纖維,其末梢位於咽部、支氣管樹和肺泡,主要對化學性刺激物,如巯甲丙脯酸、某些炎症介質(如緩激肽)等發生反應,同時也受某些機械力的刺激,c纖維所含神經肽類物質(如p物質)的釋放又可以增強aδ纖維的活化。感受器受到刺激後,通過迷走神經傳入髓質咳嗽中樞,進而通過傳出神經,使膈肌、肋間肌、咽產生相應的咳嗽動作。simosson等發現引起咳嗽的反射弧與支氣管收縮的反射弧之間,具有類似的組成,均由上皮粘膜下的感受器、傳入神經、髓質中樞、傳出神經與作用肌組成,氣道反應性增高和咳嗽次數的增加均是由同一感受器受刺激所致。在哮喘發病過程中,氣道平滑肌痙攣或某些致病因子可刺激氣道上皮下的咳嗽反射感受器或咳嗽受體,通過迷走神經通路直接引起咳嗽,或者通過引起局部支氣管收縮間接引起咳嗽反射。mcfadden指出咳嗽變異性哮喘主要是大氣道狹窄,由於大氣道咳嗽受體極豐富,故表現以咳嗽為主,而典型支氣管哮喘因炎症既作用於大氣道,又作用於周圍氣道,從而除產生咳嗽外,尚出現喘息及呼吸困難。哮喘患者由於存在持續的氣道炎症,支氣管上皮表面受損,使上皮細胞間緊密結合位點下的迷走神經末梢感受器暴露並易被激惹,其興奮阈值低於正常人,對於各種刺激的敏感性增高,故可引起頑固性的咳嗽。koh等通過對典型哮喘患兒分別進行不同濃度的乙酰膽鹼支氣管激發試驗,指出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喘息阈值高於典型哮喘組,可能是其咳而不喘的原因之一。 症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 由於咳嗽變異性哮喘以咳嗽為唯一症狀,故臨床特點缺乏特異性,誤診率非常高。因此對於慢性反復發作的咳嗽應該想到該病的可能。由於約50%-80%的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可發展為典型哮喘病,約10-33%的成人咳嗽變異性哮喘也可發展為典型哮喘,許多作者將咳嗽變異性哮喘視為哮喘病的前驅表現,因此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對預防哮喘病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以下臨床特點: (一)發病人群:兒童發病率較高,已發現30%以上的兒童干咳與咳嗽變異性哮喘有關。在成人中,咳嗽變異性哮喘發病年齡較典型哮喘為高,約有13%患者年齡大於50歲,中年女性較多見。 (二)臨床表現: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症狀,主要為長期頑固性干咳,常常在吸入刺激性氣味、冷空氣、接觸變應原、運動或上呼吸道感染後誘發,部分患者沒有任何誘因。多在夜間或凌晨加劇。有的患者發作有一定的季節性,以春秋為多。患者就診時多已經采用止咳化痰藥和抗生素治療過一段時間,幾乎沒有療效,而應用糖皮質激素、抗過敏藥物、β2受體激動劑和茶鹼類則可緩解。 (三)過敏病史:患者本身可有較明確的過敏性疾病史,如過敏性鼻炎、濕疹等。部分患者可追溯到有家族過敏史。 (四)體征:雖然其也可以有支氣管痙攣,但多發生在末梢的細小支氣管或短暫性痙攣,因此體檢時聽不到或很少聽到哮鳴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