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樣才會教會成年鹩哥說話正文

怎樣才會教會成年鹩哥說話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怎樣才會教會成年鹩哥說話
 
妹 妹陪 聊  
http://cang.baidu.com/98kv666
    m   m絕對漂亮 絕 對 刺 雞!我們最新活動推出10元初體驗!199元包月服務!
一直放錄音帶給它!
 

 
p科學家列出鳥類智商排行榜烏鴉最聰明
烏鴉、獵鷹最聰明,鹌鹑、鴕鳥最笨———你喜愛的長尾小鹦鹉有多聰明?你家後院樹上烏鴉的iq是多少?請教一下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路易斯·萊菲布維博士吧,他研究出了世界上惟一的測量鳥類iq的方法。他研究出的鳥類iq指數不僅僅把相關要素從測量大型鳥類的大腦重量中分離出來,也為解釋鳥類的長途遷徙以及研究靈長類動物和鳥類大腦的平行進化提供了線索。2月21日,一位由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所支持的生物學家在華盛頓舉行的2005年美國聯合科學進步會議上陳述了自己的最新發現,列舉出了一個鳥類智慧的排行榜。他就是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路易斯·萊菲布維博士。他說:“我們盡可能地從鳥類學研究論文中匯集關於鳥類取食行為的各種例子,其中有些可能是現在人們從沒有看到過的或是很稀少的。通過科學的方法對這些例子進行分類統計,列出鳥類的智商排名。”鳥類智商排序的數據並不是取自飼養在籠中的某一只小鳥,而是來自2000份自然界中鳥類創新取食的觀察報告和75年內在世界各國發表的鳥類研究論文中所搜集到的例子。路易斯·萊菲布維博士在1997年首次發表了鳥類智商曲線體系。但是,他對自己研究出的體系並不滿意。“坦率地說,我最初並不認為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萊菲布維博士說:“具有嚴謹科學態度的研究者是不會專注於轶聞趣事性質的事例。所以,如果可以從一件這樣的事例中得出什麼結果,為什麼不能在2000個例子中找出更加有效的模式呢?我一直在等待,希望有一天能夠出現使這個體系失效的證據,但是還沒有發現。”新的鳥類iq指數著力研究了世界范圍內對於鳥類各種有創意的取食行為的觀察。專業的和業余的鳥類觀察者和獵鳥者都報告了他們不同尋常的發現,這些報告刊登在一些鳥類學期刊上,比如美國的《威爾森公報》,以及《英國鳥類》。這些觀測是作為簡訊發表的,萊菲布維博士的創新指數運用了1930年至今為期75年的相關簡訊,以此為基礎計算在野生環境中不同種群鳥類的各種有創意的取食行為。山雀會開啟牛奶瓶,賊鷗會偷食母海豹的乳汁,禿鷹會借助地雷“捕獵”……萊菲布維博士說:“各種新穎的取食方法對於人類來說看似普通,但對於鳥類卻都是非凡的創造發明,甚至一些鳥類的捕食創意令人驚訝萬分。”從報告中看來,這些鳥類確實具有相當聰明的取食技巧。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份1949年關於英國山雀的報告,有人發現它們學會了開啟被人們遺忘在門口平台上的牛奶瓶。還有褐色賊鷗,這是一種生活在南極的鳥類,能混入到海豹幼崽中偷食母海豹的乳汁。萊菲布維博士最喜愛的是來自津巴布韋解放戰爭前線的一位鳥類觀察者的報告。這名士兵觀察到,禿鷹會守候在地雷區鐵絲網附近,它們四處徘徊,等到瞪羚和其他草食動物在吃草時踩到地雷、炸得粉身碎骨,然後這些禿鷹就可以大吃一頓已經為它們“切割”好了的美味大餐。不過禿鷹也有玩火自焚的時候,偶爾也會自己觸雷喪了性命。萊菲布維博士說,鳥類iq指數盡量避免一些與人類iq指數相互觸及的因素,比如文化偏向等。從統計學上說,指數吸收了大量來自不同的觀察者對一些常見鳥類的報告,比如對烏鴉的觀察。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十分少見的特殊觀察報告。他說,盡管如此,鳥類的創新能力仍然具有一個清晰的分層。烏鴉名列第一,獵鷹緊隨其後位居次席,這兩者排名靠前,處於智商分級的最高層;其後分別是老鷹、啄木鳥和蒼鹭。而排在最後的是鹌鹑、鴕鳥等鳥類。進入新世紀,創新取食指數方法獲得更高發展。2002年,創新取食指數方法論獲得了科學上更高層次的發展,它被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西蒙·雷德博士和凱文·納蘭德博士延伸到了對於靈長類的測試。萊菲布維博士說,這個結果證明了鳥類和靈長類的大腦創新能力相關的進化過程有一定的聯系。“所以,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趨同進化的畫面。盡管靈長類和鳥類的祖先在3億年前就已經分化了,但是,相似的大腦認識組織的解決方案卻在這兩種動物中都得到了發展。”他說。/p
 
鹩哥、八哥學說話mp3免費下載:
http://www.xun6.com/folder/de091c7/1/%e8%8a%b1%e9%b8%9f%e8%99%ab%e9%b1%bc.html

 
鹦鹉能言是眾所周知的。當然除鹦鹉外,鹩哥、八哥也能學人語。能學人語的鳥首先是善於仿效它鳥的鳴聲,自己又善鳴叫的種類,其次是口腔較大且舌多肉、柔軟而呈短圓形。除此之外還具備性情溫順易馴、不羞澀的特點。
1、教學前准備
(1)馴化:准備教學的鳥要選取當年羽毛已長齊的幼鳥,老鳥因反應遲鈍一般不作教學對象。在教學前要使鳥在籠內或架上能安定的生活,不易受驚並很馴服,願意接近人。鹦鹉要能馴服到人的手能撫摸它的頭或背,放開腳鏈它也不飛走,達到這樣程度的鹦鹉教學效果最好.
(2)捻舌:能學人語的鳥中,八哥需捻舌後才能教以人語。有的采用修舌方法,用剪刀修剔舌尖成圓形,但沒有捻舌效果好而安全。鹦鹉不必捻舌,馴服後即可教學人語。

2、教學方法
(1)時間:以清晨最好,因鳥的鳴叫在清晨最為活躍,這時鳥尚未飽食,教學效果效好。

(2)環境:要安靜,不能有嘈雜聲和談話聲,否則易分散鳥的注意力,也會學到不應該學的聲音。因此最好選擇在安靜的室內進行教學。

(3)內容:開始時要選擇簡單的短句,如“你好”、“歡迎——歡迎”等,教時發音口齒要清晰,不能含糊,且發音要緩慢些,不能太急。每日要反復對鳥教同一語句,不應該有變換,如用錄音機播放效果會更好些,也比較省力。一般一句話教一周左右即能學說,能學說後再鞏固幾天,再教第二句,如秋後開始教學至翌年3—4月間已能學成一組語句,如果反應比較靈敏的鳥,還可教以簡單的歌謠。

在教學期間的鳥,不能讓它聽到無聊或不適當的語句。鳥的學語有一短暫時間特別敏感,這時對外界的各種聲音極易仿效。一旦發現這一敏感期,應及時抓住,好好利用!

鹦鹉都是上架飼養,教學時一面對它說話,一面將鳥架作左右搖晃,使鳥養成搖晃時說話的條件反射,待學成後,只要輕推鳥架,鳥架左右搖晃,鳥即能咿呀學語,十分有趣。已經教會說人語的鳥,平時要經常逗引它學說,當它在學說時,不要去驚動它,避免打斷它的學說,影響成績的鞏固。


一個養鹦鹉的新手,會把說話作為養鹦鹉的重點。而一個養鹦鹉有一段時間的人,就知道養鹦鹉的樂趣重點在於互動,不是說話。養一只鹦鹉只是為了要它說話,結果往往不如人意,而提出“為什麼我的鹦鹉不會說話”的問題,這是很多新手常見的問題,原因很簡單,這部分人對鹦鹉的要求和希望過高,加上新手對鹦鹉不了解,以為鹦鹉的說話完全取決於品種,以為灰鹦鹉說話就一定了得,以為教幾天就會說話,結果被這些錯誤的認識誤導下,采用不正確的方法教導,或者沒有耐性,那麼就必然出現教說話的結果和預計的結果相差很遠,而出現更多“為什麼 我的鹦鹉不會說話”的問題。
   教任何鹦鹉說話都沒有秘訣的,關鍵就是勤,主人本身懶了,靠用復讀機教不是不會,但同一個品種,一個用復讀機教出來的鹦鹉,和用人口教出來的鹦鹉,有機會拿出來比較一下,就知道差別在那裡了。
給大家幾個訓練說話的注意事項:
  1、先看看你的鹦鹉是否在適合教育的學話年齡,一般灰鹦鹉的最佳學話時間是3歲前,而一般開口的時間是4-15個月,我家的7個月大就開口了,購買野生成鳥學會說話的機會就很低了。

  2、教說話的環境,要選擇噪音少,和不要靠街邊的地方,以免受到車輛移動或者其他東西移動的影響。
  3、教說話的時間,盡量選擇鹦鹉喜歡鳴叫的時間教,例如早上和傍晚。
  4、教說話的方式
  每天教3-8段(按自己的時間安排),每段10-15分鐘,教完一段後中間休息15分鐘再教。
  教說話的時候,用小孩的說話或女生的說話較好,因為音調比較高,而男性的聲線較低層,鹦鹉難發音;教說話的聲音要響亮而清晰,吐字不能含糊,說話速度要慢,不能急,說清楚每個字,好讓鹦鹉記清楚,這就是為何很多人說自己的鹦鹉說話不清楚的原因,其實就是主人自己說話沒說好說清楚,還賴鹦鹉笨。

  先教簡單的語句,再教復雜的,例如先教hi,你好等簡單語句,會說了,再教復雜的句子,而且每次教只能教一句,教完一句會說了再教下一句,不能同時教2句,鹦鹉記不住的。
  5、教說話的關鍵
  就是耐性和堅持,就算灰鹦鹉,剛開始的時候也要教1個月,甚至2-3個月才開始開口的,很多人教了幾天看見沒效果就放棄了,這種急性子教鹦鹉,結果只有氣急敗壞,教鹦鹉說話要多說,每天堅持教,有恆心,總有一天會給你驚喜的。 
  6,其他因素 
  為何別人的鹦鹉喜歡說話,而自己的只是偶然說1、2句,為何別人的鹦鹉肯上街說話,為何自己的鹦鹉看到人就不說,非要主人藏起來才說呢? 
  a、孤單寂寞的鹦鹉就和人一樣,不愛說話,尤其灰鹦鹉這類性格本來就比較內向的鹦鹉,因為沒有說話對象,而且鹦鹉是群體動物,溝通和呼喚才是鹦鹉學話的原動力,所以那些家裡平常沒人,主人也沒時間管它的鹦鹉,不愛說話是正常的,愛說話才怪。所以主人的關懷、溝通、互動是很重要,如果主人不在家,或者家裡經常沒有人的話,最好就多養一只鹦鹉陪伴它,不需要同一個品種的,而且不需要養在一齊,只要大家能互相看到就可以了。 
  b、主人在家的時候,有空多放點音樂,鹦鹉對聲音很敏感的,有d葵花甚至會聽節奏而跳舞,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每天找半小時或者一小時放不同的音樂給鹦鹉聽,是有助鹦鹉提高對聲音的敏感和改善學習效率的。
  c、鹦鹉是群體生物,也就是說鹦鹉也需要社交,所以,鹦鹉要多上街見人,才會膽子大,性格才會開朗,才夠膽在街上面說話,不會藏起來說,見多點新鮮事物,鹦鹉腦袋才會靈活,才會更喜歡學習,每天都活在同一個房子,同樣的4面牆,能提起學習興趣麼,當然不會!
怎樣教觀賞鳥學人語

  鹦鹉能言是眾所周知的。除鹦鹉外,八哥也能學人語。能學人語的鳥首先是善於仿效它鳥的鳴聲,自己又善鳴叫的種類,其次是口腔較大且舌多肉、柔軟而呈短圓形。除此之外還具備性情溫順易馴、不羞澀的特點。

  1、教學前准備

  (1)馴化:准備教學的鳥要選取當年羽毛已長齊的幼鳥,老鳥因反應遲鈍一般不作教學對象。在教學前要使鳥在籠內或架上能安定的生活,不易受驚並很馴服,願意接近人。鹦鹉要能馴服到人的手能撫摸它的頭或背,放開腳鏈它也不飛走,達到這樣程度的鹦鹉教學效果最好。]

  (2)捻舌:能學人語的鳥中,八哥需捻舌後才能教以人語。有的采用修舌方法,用剪刀修剔舌尖成圓形,但沒有捻舌效果好而安全。鹦鹉不必捻舌,馴服後即可教學人語。

  2、教學方法

  (1)時間:以清晨最好,因鳥的鳴叫在清晨最為活躍,這時鳥尚未飽食,

[1] [2] 下一页

嘹哥和八哥的樣子有什麼區別?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