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桂林地質博物館購買了一對緬甸翡翠手镯。本人要求是a品質。由於本人當時沒有戴眼鏡,在推銷員的幫助下選好並購買且交了款。可是回來一看發票上寫的是“玉镯”,並使用的專用章是“票據專用章”,並手镯的小標簽上寫有“新處理”,我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翡翠手镯和玉镯到底是不是一樣的產品?請高手幫助解釋一下。先行謝謝! 不是一回事
我在淘寶買的,朋友都說好特別,把鏈接貼出來和大家分享,需要可以點擊看看
綠飄花緬甸翡翠手镯玉镯子118元包郵性價比之王(送精美盒) http://xunbao.sosole8.com/comm/gotoitem.php?iid=3268bb6b9f26069f0ce7cdbd6a913c17
淘寶皇冠店鋪:◆長安蝸牛◆主營翡翠藍田玉紅繩編織
http://xunbao.sosole8.com/comm/gotoshop.php?nick=%e7%9b%b8%e9%81%87%e5%b8%83%e6%8b%89%e6%a0%bc
淘寶網購物導航——尋寶吧 http://xunbao.sosole8.com
寫有新處理的,是b貨或者c貨,就是假貨,真的翡翠手镯是a貨, 【翡翠的a、b、c貨】 a貨 未經過任何化學處理的翡翠 經過優化的翡翠也屬於a類,在證書中不用證明, b貨 強烈的酸凊漂白,使翡翠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必須注入大量聚合物加以固結才可以使用,證書上必須注明“處理”。 c貨 翡翠原有顏色較差,經過染色處理而產生鮮艷的顏色,也要注明“處理”。 b+c貨 有些翡翠經強烈酸凊後,在加入大量聚合物固結的同時,還加入顏色,也屬“處理”。 順便替剛開的店做個廣告----實體店: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a-79; 淘寶網店地址: http://shop59880486.taobao.com/ ;qq:859768119;手機:13126656299 在翡翠商貿中,翡翠a、b、c貨的定義已取得共識:未經充填和加色處理的天然翡翠玉件稱為a貨。如經過充填(如充填高分子聚合物等)處理的稱b貨;b貨的礦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顏色是天然的,但充填的膠老化後會影響顏色的明亮鮮艷程度,影響透明度、光澤等。如經加色處理的稱c貨;c貨的礦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如同時存在充填和加色處理的稱b+c貨。翡翠b貨的稱呼可能是由"bleached&polymer-impregnatedjadeite"(漂白和注膠硬玉)的字頭而來。c貨的稱呼可能是由"coloredjadeite"(染色硬玉)的字頭而來(歐陽秋眉另有一解釋)。a、b、c貨不是a級、b級、c級(英文的agrade,bgrade,cgrade)的"等級"之意,英文一般稱ajadeite,bjadeite,cjadeite;由於jadeite(硬玉)或jadeitite(硬玉巖)不等於翡翠(feicui)(見筆者另文),現建議稱afeicui,bfeicui,cfeicui(a翡翠、b翡翠、c翡翠)。 一般認為可*的鑒別翡翠a、b、c貨需要綜合性的考慮,單一的方法容易出差錯。鑒定翡翠a、b、c貨的文章和專著也不少,本文僅就鑒定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向大家請教和探討。 1.翡翠組成礦物 翡翠的組成礦物主要是單斜輝石簇中的硬玉,或含硬玉分子(naalsi2o6)較高的其他輝石類礦物(如鉻硬玉、綠輝石等);翡翠的礦物成分被認為是高壓低溫變質作用的產物,並為翡翠的合成實驗所證實。如硬玉中的naal被ca、mg、fe、cr等大量代替,則超出硬玉成分的范圍,而變成其他輝石(如鉻硬玉、綠輝石、透輝石、霓石等)。透輝石、霓石等構成的玉石也可稱"輝石玉",但不屬於翡翠玉。《珠寶科技》2000年3期刊載的"黑色翡翠"一文把黑色透輝石玉稱為翡翠,筆者認為是不合適的。對於硬玉翡翠的鑒定,國家標准《gb/t16553-1966珠寶玉石鑒定》已作了較准確的規定。但是,商貿中的翡翠比硬玉翡翠的范圍要大(見筆者另文)。由於翡翠是多晶集合體,確定是否翡翠及翡翠類別的礦物成分,較准確的方法是電子探針圖象成分分析,但受儀器設備限制,且費用高;較快速方便的是微粉末油浸法測定,只要一台普通偏光顯微鏡及幾瓶折射率浸油,所取的測樣甚微,即便高檔戒面也不影響其美觀和價值。 2.翡翠的顏色 翠綠色翡翠被視為珍品,並有"色高一分價高十倍"之說。故翡翠加色技術不斷創新。除了加紅色、紫色之外,僅加綠色的品種,市面上所見至少在四種以上。貌似天然翠綠色的加色翡翠的價值僅為a貨的百分之一到成千分之一,甚至比b貨還低。將無色翡翠染成艷綠色翡翠冒充高檔翡翠銷售,使一些消費者蒙受較大損失和精神負擔。早期用鉻鹽加色的翡翠,查氏濾色鏡觀察呈紅色(天然的綠色鈣鋁榴石玉也呈紅色),成批的鉻鹽染色硬玉戒面,早於1956年為美國寶石研究所發現(周國平,1989)。現今許多染色翡翠已不用鉻鹽,在查氏鏡下的特征與天然翡翠相似,而且穩定性也較好(筆者收藏的一個這類染艷翠綠色翡翠懷古已放置三年仍艷麗如初),故查氏濾色鏡觀察只能作參考。過去的染色翡翠,可見色劑沉澱於網狀裂紋中,而現在的一些染綠色翡翠(包括部分b+c飾品或片料)已見不到這種現象,所以看不到裂紋中有色劑沉著不一定就是a貨。近幾年來,市場上常見一種染不均勻淺綠色的硬玉翡翠手镯和掛件,冒充天然翡翠銷售。這類飾品,色彩柔和,有一定透明度(水),沒有注膠,分光鏡下437nm吸收線清楚,敲擊聲、紫外熒光特性、查爾斯濾色鏡觀察,都和天然翡翠基本一致。這種手镯的零售價一般在500-1500元一支,較受一般工薪階層和旅游者歡迎。據多次檢測的資料,是用一種染料(不是拋光的鉻粉)充填在微孔隙中,由於光線的映照,使染色部分的翡翠整體帶淡綠色。染色有的整體染,有的只染一部分,有的還伴隨染紫色(又稱"春色"),使一支手镯呈現幾段淡綠色幾段淡紫色的特殊品種。用洗滌劑等溶劑浸泡(必要時加超聲波清洗),可以把大部分染色劑洗掉,但是一般清洗後仍會留下更淡的綠色。用10倍放大鏡(明顯的甚至用肉眼)可以看到微孔隙中浸染的深綠色絲。染色後又清洗過的,色較淺,但更象天然的,有較大的蒙騙性;-1-不僅一般消費者難於識別,一些有一定商貿經驗的老板也沒有看出疑點而成批地進了這類飾品;甚至搞珠寶檢測的專業人員稍有疏忽,也可能把這種染色翡翠當天然翡翠出具檢測報告。 3.翡翠的光學特征 天然翠綠色翡翠是含少量鉻所致,如鑒別翡翠顏色是天然或是加色的,較簡便可*的方法是分光鏡,但有的玉件透光弱或顏色淺,吸收線不易觀察。對有熒光反映的,可用紫外熒光儀檢查。再者可用電子探針儀等檢測色體部分的呈色元素,但檢測費用高,色淺的呈色元素含量常低於檢測限。硬玉翡翠(jadeitefeicui)在分光鏡下,一般都有較強的437nm吸收線。對鉻硬玉翡翠(chrome-jadeitefeicui),較難看到437nm吸收線。有的文獻認為437nm線是鐵引起的;但是,在完全無色的玻璃種硬玉翡翠中,這條線也很強;所以437nm線的形成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具有正綠色的翡翠,一般都有鉻的690(強)、660(中)、630nm(弱)吸收線。常構成-690,690-660,660-630nm,依次強、中、弱的階梯狀吸收帶;綠色淡的,-630帶或線很弱到看不清。用鉻鹽染綠色的,在660nm±有寬吸收帶;有些有機染料染的綠色、紫色、紅色等,在700-630nm區沒有吸收。翡翠的紫外熒光效應是鑒定a、b、c貨的重要參考依據: (1)天然翡翠一般無熒光,其中的"白綿"有的有淺黃色熒光。 (2)翡翠b貨,多半是充填有機膠,一般有藍白色熒光(充填蠟也有藍白色熒光);當前市場上許多"八三玉"手镯、掛件(b貨)具均勻中強的藍白熒光。有的b貨無熒光,可能是充填硅膠(?)等物質。 (3)當前市場上大多數染色翡翠都沒有熒光(與天然翡翠相同);但有的有明顯的熒光。某些熒光特征對鑒定很有意義,[如一種染綠色翡翠發強的黃綠色熒光(染這種綠色的,保存時間較短,綠色褪後呈黃色),一種染紅色的具強的秸黃色熒光。 4.關於"翠性" 一些行家的專著中認為天然翡翠有別於其他玉石(包刮翡翠b貨)的重要特征是天然翡翠具有"翠性"(俗稱"蒼蠅翅"),這是硬玉礦物(011)晶面的閃光。顯晶質透輝石(如青海翠玉中的透輝石)(曲一華,1994),角閃石(如緬甸某些"黑烏沙"中的角閃石玉)等同樣有發育的(011)解理,也可以有"翠性";顯微晶質的翡翠一般看不到"翠性",故"翠性"不能作為天然翡翠的特征標志。 5.敲擊聲 敲擊聲不能作為判定翡翠a、b貨的依據。有些翡翠銷售者常以兩支手镯輕輕撞擊發出清脆的"鋼"音示其為天然翡翠,充填明顯的翡翠b貨的撞擊聲稍為沉悶。但發出"鋼"音的不一定就是天然翡翠,如透輝石(如青海翠玉)、閃石鈉長玉(如緬甸"水沫子"玉)等也具"鋼音"。當前市場上出現的某些b貨也可發出清脆的"鋼"音。 6.網紋 經強酸漂洗的翡翠一般都有明顯的孔隙、網紋結構。天然翡翠中受應力作用和風化作用可以產生明顯的孔隙和網紋結構,與酸腐蝕產生的網裂常難於區分。"觀察到有網裂、麻點和凹坑者肯定是b貨"的意見可能不妥。也因此,筆者建議去除"無膠b貨"的概念。翡翠的天然孔隙中可以充填後期的沸石、粘土礦物等;在切、磨、拋光的加工過程中,也可充填礦物粉末或拋光粉。有這些充填物不算b貨,且易識別。 7.密度 天然翡翠的密度一般在.3.25-3.45g/cm3。翡翠b貨的密度一般低於3.25g/cm3。孔隙明顯的天然翡翠,其密度可低至3.15g/cm3±,當前市場上大量出現的注膠"八三玉"飾品,是用翡翠原生礦制作,因有天然的裂紋孔隙及雜質,在加工過程中作了酸清洗和注膠,有一定原生孔隙,但一般無明顯的網紋結構。與翡翠b貨差不多。有一翡翠雞心(點測折射率1.66,密度3.313g/cm3),經香港歐陽秋眉及筆者分別測定的紅外吸收光譜圖,均得到相同的具有典型樹脂充填的b貨吸收峰,但在顯微鏡下及電鏡放大500~2000倍的照片上只顯示有少量孔隙,且孔隙中未見明顯的充填物。這種類型被稱為"隱形充填"(這是由於使用注膠片料加工的飾品新形成的表面裂紋沒有充填)。所以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未見明顯樹脂充填的不一定就是a貨。對"鑒別翡翠b貨,比重、熒光是指示,結構是關鍵,紅外光譜是結論"的觀點需慎重對待。 8.b貨 有些文章認為b貨的充填物是環氧樹脂(epoxyresin)。吳舜田等(1995)指出,市場上常見到的翡翠b貨充填物是類似光康(opticon)的樹脂,其他還見有磷苯二甲酸類化合物(phthalatetypecompound)、聚苯乙烯類(polystyrene)等。有機聚合物是一較復雜的體系;筆者對一注膠翡翠的紅外吸收曲線數據,經紅外光譜儀內存資料檢索,就打出25種[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