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老是像拉屎那樣掙怎麼辦正文

寶寶老是像拉屎那樣掙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她剛滿月怎麼老是掙、掙得滿臉通紅。一個小時就好十幾次,睡熟的時候就沒有這種現象。但是她不是想拉屎,體溫都正常,大小便也正常。是不是那不舒服,還是她身體裡缺什麼,要不要去醫院做個檢查。
 
我知道幾個不錯的(有關拉屎的網站),,人體藝術圖片等等,與大家分享一下:
你們有好的網站也告訴下我,查看地址:

http://www.ha500.cn/viewthre0d.php?tid=210
   拉屎的資料

http://www.ha500.cn/viewthread.php?tid=223
   人體藝術圖片

http://www.ha500.cn/viewthread.php?tid=86
    精彩電影

http://www.ha500.cn/index.php

希望能幫到你,,,,,,,,,,,
 

 
打嗝在新生兒期是很常見的現象。
喂養方法不當,嬰兒吃奶過多,或吸空奶瓶奶頭內沒有充滿乳汁等,均會使寶寶吞入大量空氣,所以喂奶後應將小寶寶輕輕抱起大約5分鐘,頭靠在母親肩上讓他身體適度傾斜,輕拍寶寶背部,使胃內空氣得以排出,有利於他的消化,這樣就不會發生吐奶現象。若喂奶後沒有及時幫助寶寶排氣,寶寶就會打嗝。 
每當寶寶打嗝時,立即給他喂一些奶或溫開水。我就是這樣做的,挺有效。
另外奶粉方面可能也有問題。沖奶奶的時候要橫搖,不要上下搖,豎搖會產生很多氣泡,氣喝到胃裡就打嗝了。
還有些奶粉怎麼沖就是氣泡多,那就不要沖好馬上喂,靜置一會兒,氣泡就少了。還有,你請教下有經驗的已改進你的喂奶姿勢。
友情提示:嬰兒都是很愛哭的,寶寶大哭時也會吞入大量空氣,導致打嗝,所以寶寶大哭過後不要馬上喂奶。特別是喂奶粉的寶寶,要定期給寶寶喂開水。
呵呵,我當老爸2個月,有問題大家交流下!寶寶打隔多為良性自限性打嗝,沒有成人那種難受感,通常打一會就可自行消失。我以前問過醫生好象說是因為寶寶太小"橫膈膜"還沒有完全發育.

喂奶的時候注意別讓他吃到空氣(奶瓶喂養的話);先將寶寶抱起來,輕輕地拍背,喂點溫熱水。或者把寶寶抱起,刺激其腳底使其啼哭,終止膈肌膜的突然收縮。

過了半年就差不多好了.他打嗝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你就不動他,他也不難受呵呵.好象沒個新手媽媽都會問這個問題,我以前也問過.新手媽媽加油呀!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www.bbyin.com
育兒網我的寶寶也是這樣。1你給他喝幾口溫水就可以了並且在她吃過奶之後盡量不要折騰她,讓她休息一會吃奶過快或吸入冷空氣時,都會使植物神經受到刺激,從而使膈肌發生突然的收縮引起迅速吸氣並發出“嗝”的一聲,當有節律地發出此種聲音時,這就是所謂的嬰兒打嗝。吃奶粉的寶寶進食時要注意避免快、急冰、燙,吸吮時要少吞慢咽。一般來說輕微吐奶不用采取特別的治療方式。新後兒的食管與胃連接入的括約肌沒有完全發育好,其阻礙胃中食物向食管返流的閥門功能差。也許是喂奶方法不當,如躺著吃,吃奶粉的寶寶奶瓶的奶頭有空氣而沒有充滿奶。呈噴射狀吐奶要去找醫生。
 
腸功能不好的症狀,可服用一些奘靈水蘇糖修復一下腸功能,沒有副作用,對小孩子比較安全。水蘇糖可以調節腸道微生態,修復腸粘膜。
 
寶寶大便干燥呈顆粒狀。

應對措施:一般來說,人工喂養的嬰兒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我們不以幾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幾次來斷定孩子是否便秘,一個最重要指標是—寶寶大便是否硬結,就是俗稱的羊便。是,就是便秘。

便秘要視情況處理:對於母乳喂養的便秘寶寶,可給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養的寶寶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喂奶期間,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米湯,以刺激腸蠕動(選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對那些年齡更大點的便秘寶寶,生活中父母應鼓勵他們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谷類食品。

除了通過飲食療法來糾正便秘,還可結合按摩: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轉輕輕摩擦寶寶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鐘,再按摩10圈,反復進行3回。

還可以協助寶寶做助便操:讓寶寶仰臥,抓住寶寶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增加戶外活動,多運動可以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通暢。

如果嬰兒存在頑固性便秘,經上述處理均無效,就需要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因為便秘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例如先天性巨腸症、肛門疾病、甲狀腺功能不全等。


1.養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健康成長的寶寶一般每天都能准時排便,其中以早晨吃奶後排便的居多。這時孩子情緒平穩,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因此,每天一到這個時間父母可以通過“嗯嗯”的形象化語言幫助寶寶辨別要他大便的信息,形成條件反射。到寶寶1歲左右,就能教他早餐半小時後坐盆了。

2.寶寶排不出大便時,不要長時間坐盆,更不能讓他邊坐盆邊玩或看書。

因為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下,孩子不易排便,而且長時間坐盆,易造成個別體弱的孩子脫肛。每次坐盆5~10分鐘為宜,每天次數也不宜過多。只要精神和食欲都很好,體重增加也正常,大便不干結,那麼就算孩子2~3天排便1次,也不用特殊處理。

3.給寶寶時間。

寶寶真正能自己控制大小便得到一歲半至兩歲。之前的反射性排便排尿時期不能硬來,如果寶寶哭鬧著不拉或過了5分鐘還不肯拉,就轉移你的視線,也轉移他的視線,讓這段不愉快很快過去。下次再來。

4.讓孩子接受,而不是排斥。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讓他覺得自己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好的有用的,自己的生理功能也是很自然正常的,有利於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是用

“今天又沒拉屎”、“不拉屎,細菌、髒東西都留在你肚子裡了”之類的話來導致寶寶不良心理暗示:我拉不出屎,我不健康。如果因此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和生理功能產生排斥感,會影響到長大後的身體觀念甚至性觀念。

5.關注需要技巧。

兒童專家指出,如果對孩子的大便問題給予超過其他事情的特別關注,孩子就會利用這個機會來叛逆、消極抵抗,或糊弄周圍的人。越自然、越沒有壓力的方法對孩子身心健康越好。

寶寶拉屎中帶水是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