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拉屎中帶水是怎麼回事正文

寶寶拉屎中帶水是怎麼回事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寶寶12天了拉屎中帶有黃色的水是怎麼回事謝謝
 
我知道幾個不錯的(有關拉屎的網站),,人體藝術圖片等等,與大家分享一下:
你們有好的網站也告訴下我,查看地址:

http://www.ha500.cn/viewthre0d.php?tid=210
   拉屎的資料

http://www.ha500.cn/viewthread.php?tid=223
   人體藝術圖片

http://www.ha500.cn/viewthread.php?tid=86
    精彩電影

http://www.ha500.cn/index.php

希望能幫到你,,,,,,,,,,,
 

 
每個嬰幼兒由於排便習慣不同,每天的排便次數也會不同。臨床上,出生6個月內的寶寶,每天排便在6、7次之內,6-12個月的寶寶,每天排便約2、3次,都屬於正常現象。另外,寶寶會因遺傳、個性、體質和進食內容不同等因素,有不同的排便性狀,但只要每天能維持固定的排便習慣,且沒有特別異常的現象,就可不必過於擔心。

1、解析寶寶腹瀉

如果寶寶排便次數增多、便便的顏色以及性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媽媽們就要加以注意了。根據臨床表現,寶寶的腹瀉可分為輕度腹瀉和重度腹瀉。

輕度腹瀉:
寶寶大便每天約3~10次,黃色或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爾有惡心、嘔吐。寶寶精神狀態好,體重輕度下降,體溫大多正常,偶有低熱,無明顯脫水症狀。這樣的情況多數是因為進食不當、消化不良或者著涼所導致的非細菌感染性的腹瀉。

便便解析:
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神經系統調節功能也不完善,人工喂養的寶寶添加輔食過快,改變了飲食的種類或者轉奶等突然的改變超過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時,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也可能是氣候的變化或者護理不當引起的。

便便應對,教您6招:

1)母乳喂養或者選擇添加了接近母乳中的組合比例的益生元的配方奶粉。通常母乳喂養寶寶的大便非常通暢,一天可能排便多到6~8次,大便往往較軟,大多稀稀糊糊不成形,並略帶一點酸味。研究顯示,用含有國際專利益生元組合的金裝多美滋喂哺的寶寶,其大便性狀與母乳喂養的寶寶非常接近。
2)喂養應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卜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3)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速戰速決。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酌情調整。
4)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腹部的保暖。每次便便後,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勤換尿布,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以免重復感染。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5)如果是在母乳轉換配方奶粉的過程中出現情況,應注意觀察喂食配方奶粉嬰兒的大便,通常呈糊狀或條狀軟便,顏色有黃色,也有綠色。一般來說,每一個寶寶便便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只要寶寶的飲食、生活起居正常,生長發育一直很好,父母不必為寶寶排便的次數、形狀及顏色太過於操心。
6)一旦出現水樣的便便,應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又稱秋季腹瀉,是一種好發於秋季的感染性腸炎,絕大多數患兒是因為感染了輪狀病毒後才發病的。此病是一種自限疾病,病程3-8天,主要治療是補液和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
7)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父母可適當調整寶寶的飲食,減少澱粉或糖類食物的攝入。

以上幾種情況多是輕度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的表現,媽媽們不要過於擔心,只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找到原因,合理調整飲食,恰當護理,好好調整,寶寶在2—3周內自然會恢復。

掌握就醫時機:
嬰幼兒腹瀉病情變化快,寶寶的耐受力差,應謹慎對待。如果寶寶腹瀉超過3天,病情仍不見好轉,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1)腹瀉次數和量增加
2)頻繁嘔吐
3)明顯口渴
4)不能正常飲食
5)發熱
6)大便帶血

中重度腹瀉:
除了與細菌感染有關外,可能是輕度腹瀉加重所致。如果寶寶排便頻繁,每日便便十次至數十次 。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黃或黃綠色,有腥臭味。換尿布不及時者,常腐蝕臀部皮膚,表皮剝脫而發紅。食欲低下,常伴嘔吐。多有不規則低熱,重者高熱。上述這些情況都可能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由於致病微生物所致。

對症支招:
應速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千萬不可以自行用藥。治療掌握四原則:讓胃腸適當休息、控制感染、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良好的護理。

區分寶寶生理性與病理性腹瀉:
大便次數多,消化不好,含水量較多,都稱之為腹瀉。但嬰兒腹瀉,有的是病,可有的卻不是病.通常腹瀉又可分為生理性腹瀉和病理性腹瀉。

2、莫為寶寶的生理性腹瀉而發愁
有的媽媽只要寶寶的便便有所增加,就認為是腹瀉,就開始給寶寶喂藥,其實這裡面存在著誤區。有時寶寶發生腹瀉並不是由於疾病,而可能是由於飲食、天氣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等所致,這屬於生理性腹瀉。

生理性腹瀉:
有些寶寶尤其是純母乳喂養的,會在喂奶後後24小時排便5—10次,大便松散,有奶塊或少量粘液 。除腹瀉外,寶寶無其它異常情況,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穩,體重按正常速率增加,無脫水表現,大便化驗無異常。另外部分生理性腹瀉可能是對新食物不適應,一般出現在奶粉的轉換或者飲食不當等。對此父母不必擔心,只要您悉心照顧,加之寶寶對轉奶或飲食的逐漸適應,寶寶的便便就會好轉的。

切莫遺漏病理性腹瀉
若寶寶發生腹瀉反應,請仔細觀察寶寶便便的性狀、精神狀況、尿量、體重增長的情況,並且要取嬰兒的新鮮大便進行常規檢查,經醫生檢查後,方可診斷為生理性腹瀉。

3、如何護理腹瀉寶寶
寶寶拉稀,又臭又髒,還不停地哭鬧。在家中,父母該如何護理呢?

1)及時補充液體
護理腹瀉寶寶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及時補充液體,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可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橼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從藥房購來的口服補液鹽按指示用液體沖調至要求的濃度,在一天內分多
 
應該正常的,
 
q我家寶寶有時也這樣,沒關系,
 
笑話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吧。
 
肚子凍去了,給孩子在肚子裡墊塊棉,我也經常凍去的!
 
是不是不消化?
 
其中有尿
 
應該正常的,放心,但注意觀察
 
寶寶拉屎中帶水很正常.
 
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寶寶大便呈綠色的可能的原因

一般母乳喂養兒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綠色,有時會混雜一些白色顆粒。

奶粉喂養兒若排出綠色大便,則表示腸的蠕動加速,或腸道有炎症,為腹瀉的一種象征。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排綠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種驚嚇,這是錯誤的。

另外,為了寶寶的健康,須攝取足量的鐵質,吃含有鐵質奶粉的寶寶,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鐵質,則大便呈黃綠色,大便中的白色顆粒較大,且較容易有臭味。

怎樣訓練小貓拉屎撒尿到固定的地方?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