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種的小絲瓜,剛結出了小果子為什麼會黃掉,葉子,根都是好的,就是小絲瓜黃掉,是不是水太少,還是肥料不夠,請求高人指點一二,謝謝 可能是病害,把黃葉摘除。絲瓜受粉不好也結不了絲瓜,土要適當松一下,再澆水,要澆透。以後再種植物,土要加一些腐質土,沙子,這樣滲水好。根部葉黃,也可能是缺水
能是病害,把黃葉摘除。絲瓜受粉不好也結不了絲瓜,土要適當松一下,再澆水,要澆透。以後再種植物,土要加一些腐質土,沙子,這樣滲水好。根部葉黃,也可能是缺水 描述:絲瓜根系強大。莖蔓性,五稜、綠色、主蔓和側蔓生長都繁茂,莖節具分枝卷須,易生不定根。葉掌狀或心髒形,被茸毛。雌雄異花同株,花冠黃色。雄花為總狀花序,雌花單生,子房下位,第一雌花發生後,多數莖節能發生雌花。瓠果。普通絲瓜的果實短圓柱形或長棒形,長可達20~100厘米或以上,橫徑3~10厘米,無稜,表面粗糙並有數條墨綠色縱溝。有稜絲瓜的果實棒形,長25~60厘米,橫徑5~7厘米,表皮綠色有皺紋,具7稜,綠色或墨綠色。種子橢圓形,普通絲瓜種皮較薄而平滑,有翅狀邊緣,黑、白或灰白色;有稜絲瓜種皮厚而有皺紋,黑色。千粒重100~180克。絲瓜為葫蘆科草本植物絲瓜及粵絲瓜鮮嫩果實。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夏秋采摘,刮去粗皮,洗淨鮮用。 科屬為葫蘆科植物絲瓜的鮮嫩果實。 別名:絲瓜、天羅、綿瓜、布瓜、天絡瓜。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人肺、肝經。 成分: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c,還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膠等。 功效主治:清熱化痰,涼血解毒,解暑除煩,通經活絡。主治熱病身熱口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療瘡癰腫,婦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宜忌:脾胃虛寒、腹瀉不宜服。 營養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質l.4~l.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纖維0.3~0.5克,灰分0.5克,鈣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黃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o.5毫克。抗壞血酸5-8毫克。此外,還含有皂甙、絲瓜苦味質、多量粘液、瓜氨酸等。 優良品種 1、夏綠1號絲瓜:廣州市蔬菜研究所選育而成。早熟,適宜我省珠江三角洲地區夏、秋季種植2、綠勝1號絲瓜:廣州蔬菜研究中心育成。中早熟,春、秋植。主蔓結果為主,連續結果能力強。商品性好,瓜長57.3cm,橫徑4.6cm。 3、綠勝2號絲瓜: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育成。春、秋植。早中熟,瓜長55.7-59.7厘米,橫徑4.2-4.6厘米。平均單瓜重403克。品質好。抗炭疽病,高抗疫病,抗枯萎病。 4、雅綠一號絲瓜: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育成。春、夏、秋季種植。早熟,瓜長55厘米,橫莖5厘米。 5、雅綠二號絲瓜: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育成。早熟,春、秋植。瓜長54.5厘米,橫徑4.8厘米。 6、粵優絲瓜: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育成。春、秋植。中早熟,生長勢和分枝力強。皮色綠白有花點,瓜長約50厘米,橫徑約5厘米。 7、萬寶絲瓜:華農大園藝種苗開發中心育成,早中熟,播種至初收期60天,苗勢強,座果性好,商品瓜瓜條勻稱,稜溝淺,瓜長60厘米,橫莖5厘米。適合夏、秋種植。 8、雅美綠絲瓜:廣州金苗種子公司生產,早熟性好,播種至初收期57天,苗勢中,座果性好,產量高,耐熱性好,商品瓜瓜條勻稱,瓜長60厘米,橫莖5厘米。 9、寶綠二號絲瓜:廣州鴻海種苗有限公司生產,早熟性好,瓜長棒形,頭尾均勻,瓜長60-75厘米,橫徑5厘米,肉質密,味甜。廣州地區適播期12-4月,7-9月。 形態特征:葫蘆科絲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枝具稜,光滑或稜上有粗毛,有卷須。單葉互生,有長柄,葉片掌狀心形,長8-30厘米,寬稍大於長,邊緣有波狀淺齒,兩面均光滑無毛。夏季葉腋開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為總狀花序,先開,雌花單生,有長柄,花冠淺黃色。瓠果長圓柱形,下垂,一般長20-60厘米,最長可達1米余。種子扁矩卵形,長約1.5厘米,黑色。 關鍵栽培技術 1、播種季節及品種選擇 絲瓜直播的最早時期以當地溫度穩定在18℃為標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播期應選擇相應的品種。早春、晚秋選較遲熟品種,夏季選耐熱、早熟、雌性強、對短日照要求不嚴格的品種。春秋季最適絲瓜生長,大多品種均有較好表現,應種植優質、豐產品種。 2、選地與基肥 絲瓜應選有機質豐富,前作不是瓜類的田塊種植,春、秋植應施足基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每畝可施腐熟豬糞1500公斤,毛肥20公斤,花生麸50公斤。 3、栽培密度 有稜絲瓜每畝1700-2200株。秋植或主蔓結果為主的品種可適當密植。夏季由於日照長,生勢旺,可適當疏些。 4、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 早春種植早熟品種,苗期應施肥促苗,並打瓜仔,勤施追肥,促進植株生長。夏秋季栽培,苗期應控肥控水,出現雌蕾才開始追肥。 初花期應施重肥,每畝可培復合肥50公斤,毛肥50公斤,開花結果期需水量大,特別是炎熱的夏季,要早、晚澆水,水分不足,絲瓜易纖維化,品質下降。初收期每畝追施毛肥50公斤,豬糞750公斤,采收期應及時追肥,一般每采收2-3次,追肥一次,每次每畝培進口復合肥20公斤,鉀肥10公斤,盛收期每隔一天淋一次復合肥水,用量為每畝2公斤。 (2)植株調整 第一個瓜座果前,只保留主枝蔓,側蔓全部摘除。座第一個瓜後,保留3-4條強壯、有雌花的側枝,任其生長,摘除部分瘦弱、過密或染病的側枝。並及時摘除病、老、黃、密的葉片和過多的雄花以及畸形瓜、僵化瓜、病瓜、蟲蛀瓜、過密瓜等。 (3)人工輔助授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座果率,增加產量。 (4)吊瓜、理瓜 當絲瓜幼瓜被竹、葉、蔓阻礙或卷須纏繞,不能自然下垂正常生長,容易變彎或畸形,要進行吊瓜和理瓜,一般吊瓜在成瓜後2-3天進行。 7、適時采收 絲瓜從開花至商品成熟約10-12天,采收標准,瓜身飽滿、勻稱,果柄光滑,瓜身稍硬,果皮有柔軟感而無光滑感,手握瓜尾部搖動有震動感。采摘時果實要保持完整。 三、病蟲害防治 危害絲瓜的常見病蟲與苦瓜基本相同,還有白粉病、煙粉虱和瓜絹螟。 1、白粉病 (1)選用抗(耐)病品種,如綠旺絲瓜、夏棠1號絲瓜等; (2)實行輪作,合理密植,清溝排漬,增施磷鉀肥,不偏施氮肥,病初期摘除病葉集中燒毀; (3)藥劑防治:以預防為主,於生長初期、開花盛期、座果期各噴一次25%阿米西達懸浮劑1500倍液;也可采用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於發病初期噴灑葉片,形成保護膜防病。或發現葉片有零星小粉斑時應立即施藥防治,可噴施10%世高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40%滅病威懸浮劑500倍液、20%粉銹寧乳油1000倍液、粉銹立克600-800倍液、25%百科乳油2000倍液、百裡通2000倍液,交替使用,隔5-7天一次,連續2-3次。由於瓜類夏天高溫對硫較敏感,故使用含硫殺菌劑濃度不要過高,並先試後用。 2、煙粉虱 (1)清除田邊雜草,消滅其中間寄主及滋生基地; (2)藥劑防治:噴施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7500倍液,或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敵蚜虱500-1500倍液、速撲殺150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相鄰田塊最好能同時噴藥。 3、瓜絹螟 幼蟲從5月開始危害,7-9月發生量大,危害最重。防治方法: (1)幼蟲發生期及時摘除卷葉,消滅藏匿在其中的幼蟲和蛹; (2)幼蟲左盛發期及時噴藥防治,可噴施5%美除乳油1500倍液,或52.25%農地樂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交替使用。 生境分布:分布於世界溫、熱帶地區。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用途:絲瓜絡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利尿消腫,葉止血、消熱解毒。果肉嫩時是很好的蔬 可能是病害,把黃葉摘除。絲瓜受粉不好也結不了絲瓜,土要適當松一下,再澆水,要澆透。 以後再種植物,土要加一些腐質土,沙子,這樣滲水好。根部葉黃,也可能是缺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