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時,一般先喂精料,再喂青貯飼料。每天喂4餐,每次以30分鐘內采食完為最佳。采用此種方法,一頭15公斤重的土雜豬長到90公斤,平均日增重可達800克,一般不超過100天即可出欄,生長速度和經濟效益都十分可觀。 [編輯本段]【豬日糧配制知識】 1、仔豬日糧配制必須考慮哪幾方面的問題? (1)日糧中能量、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素含量高,且平衡性好,營養滿足仔豬的需要,仔豬才能健康生長。 (2)消化率高,由於仔豬消化系統不健全,在原料選擇上應采用易消化原料配制日糧,減緩仔豬營養性腹瀉。 (3)適口性好,改善日糧的適口性,提高仔豬采食量。 (4)注意能量采食量,提高仔豬的體重。 2、生長肥育豬日糧配制應遵循哪些原則? (1)按豬品種和性別配制多階段日糧,滿足豬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提高飼料效率。 (2)注重日糧中能量和氨基酸的平衡,在滿足能量需要的基礎上,配以合適比例的氨基酸。 (3)根據日糧類型,按照豬的營養需求添加適當數量的人工合成氨基酸,滿足豬對氨基酸的需要。 3、後備母豬的營養水平要求是什麼? [1]飼喂後備母豬營養素平衡的日糧是很重要的。從開始選種到配種,應采用自由采食的飼喂方式,建議日糧中有關營養素的含量為,粗蛋白16.0%,賴氨酸0.75%-1.2%,鈣0.7%-0.8%,有效磷0.35%-0.4%。 4、妊娠母豬日糧配制有哪些要求? 由於妊娠期母豬采食能量過高會引起母豬產仔和產奶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妊娠母豬宜使用低能量、高蛋白日糧,適當增加日糧粗纖維含量、飼喂青綠多汁飼料等可減少母豬便秘。妊娠母豬的營養水平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千克、賴氨酸0.55%-0.6%,鈣0.85%-0.9%,有效磷0.45%。 5、哺乳母豬日糧配制有哪些要求? 哺乳母豬日糧應分為初產母豬和經產母豬日糧,初產母豬營養需要量高於經產母豬。初產母豬日糧營養水平為:消化能3400千卡/千克、賴氨酸1.0%以上,鈣0.85%-0.9%,有效磷0.45%;經產母豬日糧營養水平為:消化能3200-3400千卡/千克、賴氨酸0.85%以上,鈣0.85%-0.9%,有效磷0.45%。 [編輯本段]【藥用價值】 豬肉本品味甘鹹,性平,有滋陰、潤燥功效;可用治熱病傷津,消渴瘦弱,燥咳,便秘等症。 豬心本品味甘鹹,性平,有輔虛益血,鎮靜安神功效;可用治心血虛損,驚悸,失眠,自汗等症。 豬肝本品味甘苦,性溫,有補肝養血,明目的功效;可用治血虛萎黃,浮腫,視弱,夜盲等症。 豬肚本品味甘,性溫,有補虛損、健脾胃功效;可用治虛勞瘦弱,消渴,洩瀉,小兒疳積,尿頻等症。 豬腸本品味甘,性平,有補虛潤燥、止渴、止血功效;可用治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等症。 豬腎本品味鹹,性平,有補腎,止遺,止汗,利水功效;可用治腎虛耳聾,腰痛,遺精,盜汗,身面浮腫等症。 豬肺本品味甘,性平,有補虛,止咳,止血功效;可用治肺虛咳嗽,久咳咯血等症。 豬骨本品有治療下痢,瘡癬功效。 豬腦本品味甘,性寒,有治療頭風眩暈,偏正頭痛,以及神衰等症。 豬蹄本品味甘鹹,性平,有補血,通乳,祛瘡功效;可用治產後奶少,癰疽瘡瘍等症。 豬髓本品味甘,性寒,有補陰益髓功效;可用治勞熱骨蒸,消渴,瘡瘍等。 豬油本品味甘,性涼,有補虛,潤燥功效;可用治燥咳少痰,膚燥皲裂,腸燥便秘等症。 豬皮本品味甘,性涼,有滋陰利咽功效;可用治陰虛發熱,咽喉痛以及瀉痢等 豬肉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 穿鞋子的小豬補腎養血,滋陰潤燥;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干咳、便秘和難產。 [編輯本段]【菜譜】
紅燒豬蹄
烹調類別:炖菜系:川菜 食材類別:豬肉味道:香脆 適宜季節:秋 菜系:川菜 色香味:肥而不膩 主料:蹄膀(1只) 輔料:鹽、蔥各13克,姜8克,香油、料酒各25克,花椒5粒,冰糖50克,湯1300克。 制作: 1)將豬蹄刮毛洗淨,剁去爪尖劈成兩半,用水煮透後放入涼水中; 2)姜、蔥拍破待用; 3)用炒勺將少許香油燒熱,放入冰糖炸成紫紅色; 4)放入湯調至淺紅色; 5)加入豬蹄、料酒、蔥、姜、鹽、花椒,湯燒開後除去浮沫; 6)用大火燒至豬蹄上色後,移至小火炖爛; 7)最後收成濃汁。
包肉:
原料:豬裡脊肉300克姜絲5克蔥絲20克香菜10克精鹽、料酒、醬油、白糖、醋、味精、鮮湯、水澱粉、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豬裡脊肉改刀成7厘米長、5厘米寬、0.2厘米厚的大片,用精鹽、料酒拌勻碼味;用水澱粉及少許色拉油調成稠糊;另用醬油、白糖、醋、味精、鮮湯、水澱粉等對成滋汁。 2.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六七成熱,先將碼好味的肉片與稠糊拌勻,再一片片展開,逐一下入鍋中,炸至外酥內嫩時撈出瀝油。 3.鍋留底油,投入姜絲、蔥絲炸香,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滋汁,翻拌均勻後起鍋裝盤,撒上香菜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外酥內嫩,酸甜可口。 原料:番茄醬750克冰花酸梅醬3瓶ok汁半瓶李派林汁200克番茄沙司1瓶糖1500克白醋2瓶胡蘿卜3根西紅柿2個鮮檸檬1個胭脂紅、檸檬黃色素各少許。 制法: 1.胡蘿卜、西紅柿、鮮檸檬均洗淨切片。 2.鍋置火上,摻入清水4500克,放入胡蘿卜、西紅柿片,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煮至胡蘿卜、西紅柿酥爛,打去料渣不用,加入番茄醬、酸梅醬、ok汁、汁、番茄沙司、糖、白醋,攪拌均勻後再加熱片刻,離火。 3.將胭脂紅、檸檬黃色素用水調勻,徐徐加入鍋中,直至色澤金紅,最後將鮮檸檬片放入鍋中,浸泡至出味後,即可隨時取用每份菜可用新式滋汁約75克。 特點:1.新式滋汁中加入了胡蘿卜、西紅柿及鮮檸檬,使其增加了新鮮蔬菜和水果的香味,這就使菜肴的味道得到了升華。 2.新式滋汁中加入了番茄醬、酸梅醬、ok汁、汁、番茄沙司等,這使菜肴的滋味更加醇厚。 [編輯本段]【豬的優點】 一、樂觀:豬總是對自己的將來充滿了希望,他深信主人養它並不是求在白飯裡加幾塊紅燒豬肉。他知道人類曾經對他們的前輩晚輩都狠下毒手,但豬總能生活在充滿陽光的日子裡,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人們會被他們感化。 二、知足:豬從來不會向你索取更多的東西,你給他的淡茶剩飯它是來著不拒,只要求填飽肚子就好,沒有任何其它的奢求。 三、冷靜:就哪怕是天要塌下來的大事,豬都只是慢慢悠悠地走來走去,其實人們都不知道,它是在沉著冷靜、條理不亂地默默想著辦法。 四、善良:它們從來不持強凌弱或是以大欺小,它們瞧不起那些自以為是的所謂“強者”,對他們只會付之於冷眼,內心便是十分之一百的厭惡,說白了,豬完全可以勝任和平使者一職。 五、窩心:豬就像你的一個忠實傾聽者,無論是多麼痛不欲生,多麼值得高興的,多麼驚嚇無比的,多麼無聊的,它都會靜靜地站在一邊,聽你唠叨、跟你聊天、陪你羅嗦,可以說是合格的正宗“三陪”。 六、理性:豬從來不會無理取鬧,亂發一通不知名的脾氣,殺你個措手不及,讓你無從應對,相反,當你不理智時,它還能在一旁安慰著你。 七、安靜:豬無論是高興還是悲傷,它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忍受著,哪怕知道自己的壽命只有二十四小時的時候,它也只會安靜地蹲在豬圈裡,用飽含熱淚的雙眼,深情地望著這個世界,看這個世界最後一眼。 八、自信:豬從來不會介意別人怎麼看它,它不介意自己的外貌外形,它絕對不會為減肥這家子無聊的把戲而費心,它們絕對不會特意去買“曲美”、“大印象”這一類減肥特效藥來為自己瘦身,豬的觀點是只抱著——我胖,我怕誰? 九、耐心:豬總是給予人一種不著急,有事慢慢解決的感覺,它餓了的時候,不會纏著主人撒嬌要吃的;渴了的時候不會沒頭沒腦的四處亂撞找水,一切的一切它都在耐心等待,它只忠於它的主人,它相信主人會給它喂食。 十、忠心:豬從來不會輕信於某個其他人,而背叛自己的主人,盡管主人平時給的是清茶淡飯,有時甚至借題發揮,找它們出氣,罵的罵,打的打,但是它們從來沒想過要離家出走,也不會輕易離家出走,它深信這世上只有主人對自己最好了。豬的優點多得很,但多是一般人所缺少的。更有一點是,人類太自大太傲慢了,不但不斷地侮辱豬,還越來越瞧不起豬,但,豬就像上面所說的善良,對人類之付之於冷眼,“大人不計小人過”呀! [編輯本段]【聰明事例】 最近,有人對豬的生活習性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研究之後,證明豬是一種善良、溫順、聰明的動物。它既不像牛、馬那樣俯首貼耳,也不像山羊那樣蠻橫凶狠;既不像貓那樣忘恩負義,更不像狗那樣谄媚乞憐。在很多方面,狗還不如豬聰明。豬經過訓練後,不但能像狗一樣掌握各種技巧動作,而且豬的受訓時間比狗要短。經過專門訓練的豬,有的會跳舞、打鼓、游泳;有的會直立推小車;有些比較機靈的豬還可以當“豬犬”使用;有的甚至還能用鼻子嗅出埋在土裡的地雷。 豬也能像狗一樣擔任警衛工作。在美國有的農民用豬來保衛莊園的土地,還咬傷過誤入莊園的陌生人。還有一位農民為了防止牛在池塘邊飲水時被蛇咬傷,養了兩頭豬代替人看守池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豬不僅能防蛇,而且還喜歡吃蛇。科學家已用實驗證明,養豬防蛇是符合科學道理的,因為豬有厚厚的脂肪,能中和蛇毒而防止蛇毒進入血管。 豬還有極其發達的嗅覺。在法國的一些地區的地皮下,生長著一種價格非常昂貴的食用菌類植物——黑松露菌。當地的農民把豬當作收獲黑松露菌的有力助手。豬在6米遠的地方,就能嗅到長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松露菌。狗雖然也可以擔當這一工作,但訓練狗要比訓練豬困難得多,而且還得天天讓狗去搜尋,如果間隔幾天,它就要忘記。而豬在這方面要比狗能干得多,即使每星期只搜尋一次,它也不會忘記學會的本領。 豬是運動場上的選手。前幾年,在美國召開的全國農場展覽會上,舉行過一場別開生面的跑豬比賽。裁判員一聲令下,那些戴著標號的豬就你追我趕地跑了起來,快到終點時,它們還會做最後沖刺。 [編輯本段]【豬與歷史】 豬裡面最有代表的光輝形象是豬八戒,,在西游記中造化成憨態可掬,玩世不恭,老實巴交,色大膽小的出家英雄。平時坦胸露懷,青春走光,卻大大方方,盡顯好漢之渾雄本色。可動物學專家們不干了,認為這是吳承恩的致命敗筆。因為豬的乳頭不像人一樣是兩個,而是兩大排啊。 大清雍正皇帝。把篡位奪權的八第罵為“阿齊那”,就是滿語豬的意思。從此豬也被打上了政治烙印,勝者“虎氣龍威”,敗者“豬狗不如”。 在《爾雅·釋獸》中,對豬是這樣解釋的:“彘,豬也。其子曰豚。一歲曰豵。”,所以,彘、豬、豚、豵就都是豬了。 自古以來,豬在中國人的家庭裡是很有地位的。在以象形著稱的漢字的“家”中,在其寶蓋頭下的“豕”,代表的就是豬的形象。由此可見,在過去國人的心目中,無豬是不成家的。舊時討老婆,取媳婦,家中養豬的多少,是愛情的重要砝碼之一。 另外,漢字的“冢”,其意是墳墓,按照象形文字來按圖索骥,是這樣的:無豬者,是不能安心離開人世,或是難以成冢的。 [編輯本段]【民間習俗】 春節前,人們一般在臘月二十五日前殺豬,二十六日為封刀日,就不能再動刀了。浙江一帶在殺豬時講究“一刀清”,即一刀殺死,否則認不吉利。進刀時屠戶要講一句“出世入身”的話,小孩婦女不能觀看。殺後要將粘有豬血的利市紙壓在室角或豬欄內,以示豬沒有死。豬毛要用吹火筒盛,開水全入桶後,把吹火筒的下端浸入湯桶,上端用口吹氣,沿桶吹一圈,一示以後養豬長得又快又大。喬豬毛時,要在豬頭和豬尾各留一快毛,意為“有頭有尾”,然後將整條豬放在凳上,先是豬頭朝外,養主燒香及豬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