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殖地圖魚? 地圖魚又名黑豬魚、星麗魚、尾星魚、豬仔魚,麗魚科屬,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委內瑞拉、巴西,以圭亞那為主要產地。
地圖魚是熱帶魚中體形較大的一種魚,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達30厘米長,現在以有幾種不同變種。地圖魚身軀粗壯,體側扁,呈橢圓形,尾扇形,頭大,嘴大。魚體基調色為黑褐色,上有不規則金黃色斑塊,雜有一些紅色條紋,形似地圖,故得地圖魚之名。因體色暗黑,又稱黑豬魚;其尾鳍基部還有一中間黑、周圍鑲金黃色邊的圓環,游動時閃閃發光,因此又叫尾星魚。
地圖魚的背鳍很長,自胸鳍對應部位的背部起直達尾鳍基部,前半部鳍條由較短的鋸齒狀鳍棘組成,後半部由較長的鳍條組成;腹鳍長尖形;尾鳍外緣圓弧形。地圖魚色彩雖然單調,其形態卻很別致,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同時它的肉味鮮美,具有食用價值。據介紹,地圖魚經人工飼養後,很有感情,當人們走近水族箱時,它會游過來,表示歡迎地圖魚的飼養要求
地圖魚很容易飼養,繁殖也不困難,因此受到人們的歡迎。它對飼水要求不苛刻,在弱酸性、中性和鹼性水中均能正常生活,適宜水溫為22-26攝氏度。地圖魚看起來笨拙,實際上游泳很靈活,捕食敏捷,比較貪食,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屬肉食性凶猛魚類,能水蚯蚓、蝌蚪、小魚、小蝦,所以不宜與其它魚類混養。家庭喂養時,要注意它的雜食性,除喂它一些小魚、小蝦、蝌蚪外,也可以喂一些瘦肉等,以免造成它的食性單一,非魚蝦不吃。
因地圖魚個體較大,飼養時一定選較大的水族箱,可以栽種一些水草,並應每人換1/5的新水。地圖魚的顏色隨年齡大小而異,亮度與光照密切相關,飼養時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地圖魚屬地層水域魚,生長迅速,壽命也較長,可活10年以上,可謂長壽的熱帶魚了。
地圖魚的雌雄鑒別與繁殖
地圖魚的雌雄鑒別比較難,一般說雄魚頭部較高而厚,背鳍、臀鳍較尖長,身上的斑塊和條紋較多較艷。雌魚身軀較粗壯,臀鳍較小,體色沒有雄魚亮麗。
地圖魚屬卵生魚類,18月齡進入成熟期,每年可以繁殖多次,多在夏秋季節,繁殖並不困難。
一般情況下,飼養缸裡養多尾地圖魚,到性成熟時,它們會自行相愛,覓偶配對,只要將自然成對的親魚放入繁殖箱內即可。繁殖箱也要用大一些的,繁殖用水硬度為7-10,ph7-8,水溫以25-26攝氏度為宜。繁殖箱裡事先放置一些光滑的石塊或瓷盤等作產卵附著物。親魚在產卵前,先要用嘴把附著物清掃干淨,然後再把卵產在上面。
一般每尾雌魚可產800粒左右,多者達2000粒以上,地圖魚有護卵的習慣。受精卵經48小時左右可孵化成仔魚,這時應將親魚撈出另養,以免吞食傷害仔魚。再經5天左右仔魚開始游動覓食,開口食應以“洄水”喂養,待1周後再改喂小型魚蟲。
武漢市新洲漁民使用魚塘增氧控制器從此養魚好輕松 發布日期:2009-6-17信息來源:武漢市農業機械化管理辦公室 日前,筆者隨武漢市農機鑒定推廣站的同志在新洲區農機局產業發展科朱建英的陪同下,到新洲區漲渡湖農場實地調查了魚塘增氧控制器的使用情況。
據了解,新洲區漲渡湖農場今年推廣使用由河南省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kd325魚塘增氧控制器達36台套,據漁民張宏生介紹,他家有魚塘60多畝,以前使用普通增氧機為魚塘增氧,碰上惡劣氣候,整晚都不能睡覺,一夜要打著打電筒在魚塘邊觀察三四次,搞不好,魚塘就翻塘了。自從安裝了魚塘增氧控制器,從此養魚好輕松!
漁業專家認為,人工喂養魚塘,關鍵技術就是要做好溶解氧的控制,目前,池塘養殖主要依靠人工手動控制增氧機,有效地解決了魚塘增氧問題。但是由於無法准確判斷溶氧含量,人工控制增氧機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難以達到既讓溶氧適度又能節約電能的目的,缺氧現象也時有發生。
河南省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kd322溶解氧測控儀、kd323和kd325型魚塘增氧控制器,並獲國家專利。該儀器能准確測量魚塘中溶解氧含量,並能根據用戶設定的上、下限自動控制增氧機啟停,當溶氧低於下限時啟動增氧機,同時聲光報警,當溶氧高於上限時關閉增氧機,使溶解氧含量保持在設定的最佳狀態。此外該儀器還具有水溫測量、停電報警、手動控制等功能。正確使用該儀器能使魚塘溶氧含量適度,保證魚類正常生長,減少魚病發生,提高飼料系數,節省人力,節約電能。該儀器專用於魚塘溶解氧的自動化控制。
資料:
1、溶解氧與池塘養殖
溶解氧是池塘養殖最重要的水質指標。魚類的呼吸依賴於水中的溶解氧,如果溶氧量過低魚將無法適應。據試驗,主要養殖魚類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溶氧量一般在4~5毫克/升以上,此時魚類攝食好,生長快,餌料利用率高;當溶氧低於此值時,魚類的攝食與生長將受到一定影響;當溶氧低於2毫克/升左右時,魚類基本停止攝食;當溶氧降至1毫克/升左右時就會浮頭;當溶氧進一步降至0.5毫克/升時即可窒息死亡;如果溶氧偏高一般對魚類沒有什麼危害,但深度過飽和氧有時會引起氣泡病。
2、溶解氧的變化
池塘溶氧的變化趨勢主要是由池塘的光照變化和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決定的。從日出開始,隨日照增加,光合作用增強,水中溶氧逐漸升高,至下午2~3時溶氧達到最高,每升水可達十幾毫克;此後光照漸弱,水中溶氧逐漸降低,至夜間光合作用停止,水中只存在耗氧過程,溶氧迅速下降,至黎明前降至最低,常可低至1毫克/升左右。
池塘中溶解氧的來源主要是由浮游植物光的合作用產生,以及由空氣中的氧氣溶入水中產生的。池塘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機物的分解造成的。池塘溶氧受到光照、風力、氣壓和浮游生物、水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雖然有一定的變化規律,但僅無法依靠經驗來准確判斷魚塘中的溶氧含量。
3、kd325魚塘增氧控制器
kd325魚塘增氧控制器是上代產品的改進型,其功能強、價格低。該儀器可分為傳感器和主機兩個部份。傳感器部分由傳感器底座和氧電極組成。主機采用進口微電腦芯片、集成電路等,氧電極采用純金、純銀貴金屬等制造。精度高壽命長。
其主要技術指標是:供電電源:3l+nac380v±10%;環境溫度:0~40℃;相對濕度:不大於85%;溶解氧測量范圍:0.1~20.0mg/l;溶解氧測量誤差:不大於±0.5mg/l溫度測量范圍:0~50℃;溫度測量誤差:不大於±0.5℃;控制方式:自動、手動2種;顯示窗口:溶氧、氧限、溫度3個;測量距離:50米;直接控制功率:不小於5kw;清洗周期:20~30天(30型);4~7天(7型);主機外形尺寸:長×寬×高(mm)240×215×110;儀器重量:約6.8kg。
主要功能:溶解氧測量、獨立窗口顯示;溫度測量、獨立窗口顯示;氧限按鍵調節、獨立窗口顯示;自動控制增氧機啟停;手動按鍵控制增氧機啟停;缺氧報警、停電報警;鹽度補償;可對蓄電池浮充電;
特點:測量距離遠,可達50米,直達最佳測量點---魚塘中心,保證了測量的合理性。控制功率大,可達5kw,無需任何外接器件,可直接控制1~3台增氧機。長期精度高,每次清洗可連續使用30天(30型),可長期保證測控精度。使用壽命長,氧電極采用純金、純銀貴金屬等制造,正常使用壽命可達5年以上。內置停電報警電路。 【地圖魚的飼養方法】
地圖魚很容易飼養,繁殖也不困難,因此受到人們的歡迎。因地圖魚個體較大,飼養時一定選較大的水族箱。由於這種魚食量很大,而且排洩能力極強,所以其生長速度很快,大約每個月可以生長3cm左右。但是這樣一來,其排洩的大量糞便造成對水質的污染很嚴重,所以缸底不適合鋪沙,養草,而且要建立強大的消化系統,以保證水的質量!它對飼水要求不苛刻,在弱酸性、中性和鹼性水中均能正常生活,適宜水溫為22-26攝氏度。地圖魚的顏色隨年齡大小而異,亮度與光照密切相關,飼養時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地圖魚看起來笨拙,實際上游泳很靈活,捕食敏捷,比較貪食,喜食動物性活餌料,屬肉食性凶猛魚類,能水蚯蚓、蝌蚪、小魚、小蝦,所以不宜與其它魚類混養。家庭喂養時,要注意它的雜食性,除喂它一些小魚、小蝦、蝌蚪外,也可以喂一些瘦肉等,以免造成它的食性單一。在吃飽喝足以後,它們有時會側著身子平躺在水族箱的底部,這時,可不要以為它們有什麼不適,它們只是開始偷懶稍作休息而已。地圖魚屬地層水域魚,生長迅速,壽命也較長,可活10年以上,可謂長壽的熱帶魚了,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觀賞魚。地圖魚黑色橢圓形的身體上布滿了不規則的紅色、橙黃色的斑紋,就象是一幅地圖,因此得名。又因為它的尾部末端有一個被金色包圍的黑色斑點,如星星般閃亮,又被稱為“星麗魚”。還有人稱它為“花豬魚”,是因為它們進食的貪婪和平時“好吃懶做”的生活習性。 地圖魚體型較大,行動遲緩,習性並不凶猛,只是食量驚人,非常貪吃,它們幾乎吞食任何可以接受的餌料,但是最喜歡的食物還是鮮活的小魚、小蝦。在進食的時侯,甚至嘴裡含著一條還未吞咽下去的小魚就去追逐捕食另外的,它們的貪婪由此可見。所以,千萬不可將它們和體形較小的其他魚類一起混合地圖的白化紅眼種飼養,以免成為它們的點心!在吃飽喝足以後,它們有時會側著身子平躺在水族箱的底部,這時,可不要以為它們有什麼不適,它們只是開始偷懶稍作休息而已。 地圖魚的生命是熱帶魚中較長的,據有關資料介紹,已經有地圖魚在水族箱中存活13年的記錄。同時,它們也是熱帶魚中最有感情的魚,它們甚至可以認出長期飼養它們的主人。當陌生的人在觀賞它們時,它們會若無其事地做自己的事,而當它們的主人一旦靠近水族箱,它們即刻會游靠過來,轉動它們的大眼睛,搖著尾巴表示歡迎……它們也會接收主人的撫摸而沒用絲毫驚異的狀況,訓練有素的地圖魚甚至會從水族箱中躍起水面接受主人手中的餌料……總之,地圖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觀賞魚。 地圖魚的飼養非常容易,身強體壯的它們幾乎適應任何水質環境,只要將水溫控制在20℃左右,並提供充足的食物,它們就會生活的非常好,並不需要特殊的照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它們真的和豬一樣,會吃會睡,也會拉--會排洩大量糞便。所以,如果沒有一套很好的過濾系統,最好在飼養它們的水族箱中鋪設一層2cm以上的底砂,用以給硝化細菌提供足夠著床來維持水族箱的生態平衡,以防止過多的糞便沉積,導致水質驟然惡化。 經過12-18個月,地圖魚進入性成熟期。雌雄鑒別特征是:雄魚頭部厚而發達,背鳍、臀鳍尖而長,身體上的斑紋色彩較雌魚艷麗而多;雌魚總體較雄魚粗壯。 地圖魚的繁殖也比較簡單,經過自然配對後,它們會尋找一處光滑的表面,輪番啃食干淨後開始產卵,數量根據種魚的大小從800-2000不等。產卵後,它們會和其他的慈鲷科魚一樣細心照料著魚卵直到經過36-48小時後孵化,仔魚在孵化後的前4-5天裡靠吸收自身的卵黃素生長發育,隨後就會自行攝食。 經過人工改良,地圖魚已經有了許多同類,體色、形態更變得多姿多彩。新近出現在水族市場上熱銷中的是一款長尾型的紅眼白化種地圖魚,稱為“彗星碧玉豬”。 地圖魚因為生長速度很快,而且味道鮮美,所以,一些地方甚至將它們作為高檔食用魚在餐廳裡出售,供食客品嘗食用。無疑,這是它們的悲哀! 地圖和羅漢不能養在一起.
地圖魚是熱帶魚裡最好飼養的一種.魚多缸小.要打氧氣.吃的東西也很簡單.飼料.蚯引.小魚.肉絲.
是40cm的缸..我看只能養一只.最多了.一起養2只小的.等到魚大了.都有20-30cm了/ 地圖魚是熱帶魚中體形較大的一種魚,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達30厘米長,現在以有幾種不同變種。地圖魚身軀粗壯,體側扁,呈橢圓形,尾扇[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