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植物性飼料為主,肉料比2比1。按目前市場玉米價格,每對乳鴿直接飼料成本不足3元。 (4)效益穩。目前市場肉鴿價每只在10元左右,按每對種鴿年產12只(6對)計算,年產值120元,扣除種鴿折舊、固定資產(鴿捨、籠)折舊、飼料、防病、資金利息等費用70元左右,年可實現工資利潤50元之間。 (5)適應強。肉鴿的可適應氣溫為-40℃--40℃,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都能生長,因此在我國各個地區均可飼養。 c、市場分析: 當前,國內肉鴿市場行情,在諸多肉用型特養項目中可算上者,對此,不作過多分析。隨著人們生活消費層次提高,對乳鴿營養價值的進一步認識,"以鴿代雞"的趨勢將會更加明顯。加之西部開發、飼料成本價格下降,近二、三年肉鴿市場將持續看好。如果加強龍頭企業培育、深加工項目開發、防病用藥的科學、產業化戰略的實施,肉鴿行業定能在入世競爭中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那麼肉鴿產業將有更長、更寬的發展空間。 二、養殖肉鴿注意事項 a、注意種鴿的質量。 生產用的種鴿是否優良是每個養鴿企業的先決條件,是鴿場的基礎。優良的種鴿其免疫力、抗病力、受精力、孵化率均比較高,乳鴿生長速度快,25日齡可達500克以上。如果是劣質種鴿,那情況就不一樣了,經濟效益無從談起。因此,在引種時一定要到持證的種鴿場去買,並且要分清育種種鴿、商品生產種鴿,這樣就可降低引種風險,增加成功率。 b、注意養鴿技術。 飼養管理技術是養鴿業成敗的關鍵。不管是現有的養鴿場,還是新辦鴿場,如果缺少飼養知識和技術,不能更新科學技術,而采用傳統落後的飼養方式,就算擁有優良的種鴿,也產生不了好的經濟效益。對此,在建場和引種前就要學習和掌握好技術,要通過技術培訓或購買一些養鴿知識書刊學習,切不可請不懂鴿業的,而且沒有培訓過的人來管理,否則付出的"學費"將會是慘痛的代價。 c、注意市場風險。 目前乳鴿市場缺口很大,供不應求,但是要講市場沒有風險是錯誤的。乳鴿消費市場,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一個需求標准。優質乳鴿進入市場肯定暢銷,但如果是劣質乳鴿達不到質量標准,那市場風險必然存在。 d、注意引種價格。 種鴿的價格由質量、月(年)齡和供種單位銷售服務結成。品種好、服務優的種鴿價格自然就貴。但過高引種價格影響今後的資金營運。因為種鴿一般使用5年就要換種,加之銀行利息和不可預測的經營風險,若兩三年內收不回本金,就有可能虧本。因此,引種時,在注意鴿的質量同時,要引進不同月齡、年齡的種鴿,這樣就可降低前期投資成本。 三、養殖肉鴿前期准備工作 a、養鴿場捨的准備: 肉鴿怕濕、怕悶熱、怕獸害,從便於管理和防疫出發,有條件的養鴿場應選擇在干燥、通風好、光線足、交通便、無污染、無噪音的地方。鴿捨類型很多,常見有雙籠捨、單籠捨、群養式、敞棚式鴿籠,朝向最好向南或朝東南向。 沒有條件的鴿場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利用舊廠房、庫房改造。待養殖成功,有了經濟基礎再作發展。 b、養鴿籠具的准備: 鴿籠市場有定型的鴿籠購買,對小型農戶式養鴿場可購買鍍鋅網自制,自制鴿籠長180厘米,高50厘米,深60厘米,中間用隔網分成3個小間,每間飼養1對。底網間隔1厘米,後網,隔網,邊網的下二分之一處間距1.5厘米,前網、頂網間距可大些。 鴿具有食槽、水杯、蛋、砂杯等,可成套購買,也可利用盆、瓶自制。 c、養鴿技術的准備: 提高肉鴿的繁殖率、成活率、一級品率,是保證養鴿成功的關鍵,這就要提前解決養鴿技術的人才問題,是外聘,還是內培,如內培,就要按排人員或自己到正規的養鴿場培訓,沒有條件就要購買大量的養鴿方面專業性書籍,報刊雜志進行自學,也可經常查看本網"技術文摘-肉鴿"欄目,不斷提高、豐富養鴿技術。 d、養鴿飲料的准備: 鴿子無膽囊,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喜食粒料,如玉米、稻谷、麥子、豆類等。這就要根據當地的農作物資源配制資料,但由於原糧的品種和質量不一致,飼料穩定性差、鴿子挑食,營養成分往往不夠全面、合理、影響肉鴿的生產。因此,有條件的養鴿場要有購買顆粒機的思想,自制肉鴿顆粒飼料。也可到市場上購買專業性肉鴿飼料。 e、養鴿防疫准備: 肉鴿抗病力較強,但隨著養鴿業的迅速發展,鴿的引種貿易流通頻繁,疫病發生率日漸增多,為防治鴿新城疫、鴿疫、鳥疫、鴿沙門氏菌病、鴿毛滴蟲病。需要常備抗菌藥、消毒藥、驅蟲藥、其他藥物。 f、養鴿引種的准備 引種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肉鴿供種貨源,掌握選擇種鴿的基本知識,要堅持到有種苗經營資格單位購買的原則、堅持比質比價比服務的原則、堅持就近購買的原則,把好種鴿的質量關、價格關、結構關,對新辦的養鴿場應淺序漸進,分批引種,逐步擴大、優化種鴿規模、結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