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什麼時候開始服驅蟲藥 打蟲藥可選擇性與不可逆性地抑制蟲體攝取葡萄糖,使蟲體內源性糖原耗竭,並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阻礙三磷酸腺苷產生,致使蟲體因能源耗竭而逐漸死亡。史克腸蟲清屬苯並咪唑類藥物,腸道內吸收極少,口服後95%不吸收,在腸內直接與成蟲和蟲卵作用,24小時內由糞便排出,吸收的5%在肝內迅速代謝為砜和亞砜,後者可殺滅組織內的幼蟲和腸道內的成蟲和蟲卵,並在48小時內通過腎髒排出,在體內無蓄積作用。本藥為廣譜驅蟲藥,主要用於治療蛔蟲、蛲蟲、鞭蟲、美洲鉤蟲、十二指腸鉤蟲、糞類園線蟲引起的單獨或混合感染以及絛蟲與上述腸蟲引起的混合感染,另外,還具有殺滅人體內的蟲卵和幼蟲的功效。一、用法與用量1)蛔蟲、蛲蟲、鞭蟲、鉤蟲等所引起的單獨或混合感染患者,成人及2周歲以上兒童只服2片(400毫克)。糞類園線蟲或絛蟲患者,每日2片,連服三天。2)一次治療仍未痊愈者,三周後再進行一次治療(方法同上)蛲蟲患兒一次服藥後,間隔一周再服半片(100毫克),以防再感染。3)2周歲以上小兒經糞便檢查確認為單純蛲蟲或單純輕度蛔蟲感染(每克糞便少於2000個蟲卵)時,頓服200毫克。本品可口嚼,吞服或與食物共服,服藥前勿需空腹或清腸。二、不良反應臨床中,極少數病例伴有胃腸道不適,發熱、皮疹或頭痛,停藥後可自行消失。三、注意事項1)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忌服。2)2歲以下兒童禁用。3)有藥物過敏史者慎用。
一般兩歲以上春秋兩季打蟲。像史克腸蟲清,每季服用兩片就可以了。 小兒腸道寄生蟲病的患病率幾乎可達95%,尤其以蛔蟲、蛲蟲為最多,因此,對兒童來說,定期化驗大便,查清體內有無寄生蟲,有哪種寄生蟲,非常重要。同時,服用驅蟲藥時注意的問題也很重要。
秋季是驅蛔的合適時機:在夏季,大人和兒童進食大量的生鮮蔬菜和瓜果,其上難免帶有蛔蟲卵,感染蛔蟲的機會較多。到了秋季,幼蟲長為成蟲,都集中在小腸內,此時服用驅蟲藥正合適。
2歲以下小兒一般不需要服用驅蟲藥:2歲左右的寶寶接觸蟲卵的機會要少於大齡兒童,他們接觸的東西一般局限於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蟲卵相對少或沒有。吃蔬菜的種類與量也少得多,進入體內的蟲卵也相應減少。另外,驅蟲藥服用後,需經肝髒分解代謝或經腎髒排洩。2歲以內的小寶寶肝、腎等器官發育尚不完善,會傷害嬌嫩的肝、腎髒,因此,2歲以下小兒一般不需要服用驅蟲藥。
驅蟲藥應空腹服:驅蟲藥一般應在空腹時服,使藥力較易作用於蟲體,以收驅蟲之效。並按大便情況,適當給予瀉下藥,以促進蟲體排出。某些驅蟲藥具有一定的毒性,應用時必須注意劑量。
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水和植物纖維能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及時把被藥物殺死或麻痺的蟲體連同糞便一起排出。含纖維素高的食物有谷類、堅果、新鮮蔬菜(芹菜、韭菜、菠菜)等。忌吃辛辣熱等刺激性食物,否則容易引起便秘而影響驅蟲效果。
少吃油脂類食物:驅蟲類藥多為脂溶性藥物,且只在腸道內發揮局部治療作用。如果攝入過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促使驅蟲藥在體內被吸收,既增加了對人體的毒性,又降低了療效。
多吃酸性食物:蛔蟲有“得酸則伏”的特性,因此幼兒服用驅蟲藥後,如果能吃一點具有酸味的食物(如烏梅、山楂、食醋等),有利於蛔蟲的排出。
常見的驅蟲藥有:
腸蟲清:又叫丙硫咪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的特點。它對人體線蟲、絛蟲和吸蟲均有較好的療效。2歲以上兒童2片頓服。
噻嘧啶:稱驅蟲靈,對蛔蟲、蛲蟲、鉤蟲均有效,對鞭蟲無效。 左旋咪唑:為廣譜驅蟲藥,對蛔、鉤、蛲蟲均有效,對絲蟲也有效。
驅蛔靈:又名枸橼酸哌嗪。小兒用的有六一寶塔糖,主要用於驅腸蛔蟲與膽道蛔蟲病絞痛緩解期。 兩歲以上都可以了。 但是不要太頻繁,一般一年一次,因為驅蟲藥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 可選用“腸蟲清”(阿苯哒唑)200mg,晚上睡前服用,一次即可。還可以選用甲苯哒唑,噢苯哒唑等。 何時打蟲效果最佳呢?專家認為是秋天。從蛔蟲的生活史看,雖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蟲卵感染,但夏天機會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蟲卵進入體內,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最後變為蟲定居於小腸正值秋天,此時服用打蟲藥(如腸蟲清等,)可將其一網打淨,不留後患。 為使口服驅蟲藥能在腸道與寄生蟲充分接觸,以空腹或半空腹時服藥為宜。服藥期間不宜飲酒及進食較多的脂肪性食物,以防促進藥物吸收,降低藥效。 睡前或餐後1小時頓服較好,晨起囑盡量排便。 打蟲藥可選擇性與不可逆性地抑制蟲體攝取葡萄糖,使蟲體內源性糖原耗竭,並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阻礙三磷酸腺苷產生,致使蟲體因能源耗竭而逐漸死亡。史克腸蟲清屬苯並咪唑類藥物,腸道內吸收極少,口服後95%不吸收,在腸內直接與成蟲和蟲卵作用,24小時內由糞便排出,吸收的5%在肝內迅速代謝為砜和亞砜,後者可殺滅組織內的幼蟲和腸道內的成蟲和蟲卵,並在48小時內通過腎髒排出,在體內無蓄積作用。 本藥為廣譜驅蟲藥,主要用於治療蛔蟲、蛲蟲、鞭蟲、美洲鉤蟲、十二指腸鉤蟲、糞類園線蟲引起的單獨或混合感染以及絛蟲與上述腸蟲引起的混合感染,另外,還具有殺滅人體內的蟲卵和幼蟲的功效。 一、用法與用量 1)蛔蟲、蛲蟲、鞭蟲、鉤蟲等所引起的單獨或混合感染患者,成人及2周歲以上兒童只服2片(400毫克)。糞類園線蟲或絛蟲患者,每日2片,連服三天。 2)一次治療仍未痊愈者,三周後再進行一次治療(方法同上)蛲蟲患兒一次服藥後,間隔一周再服半片(100毫克),以防再感染。 3)2周歲以上小兒經糞便檢查確認為單純蛲蟲或單純輕度蛔蟲感染(每克糞便少於2000個蟲卵)時,頓服200毫克。本品可口嚼,吞服或與食物共服,服藥前勿需空腹或清腸。 二、不良反應 臨床中,極少數病例伴有胃腸道不適,發熱、皮疹或頭痛,停藥後可自行消失。 三、注意事項 1)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忌服。 2)2歲以下兒童禁用。 3)有藥物過敏史者慎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