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2歲小寶寶長痱子一直不好可怎麼辦正文

2歲小寶寶長痱子一直不好可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擔心寶寶受到痱子的困擾。那麼該如何對付痱子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四醫院兒科主任荊科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

洗澡時別用浴液

痱子的治療以外用藥為主:用1%薄荷爐甘石洗劑、爐甘石洗劑塗敷,1日2~3次;對膿痱(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膿疱者)用2%魚石脂爐甘石洗劑外搽,1日2~3次;中成藥常用六一散沖水來代替茶飲,或用水調成糊狀塗敷;中成藥10滴水治痱子效果也很好。每日塗抹兩三次即可。兩三天就能消炎、消腫、止癢。較為嚴重者可延長用藥時間。嬰幼兒不宜直接擦塗,將10滴水與溫開水按1:10的比例稀釋後再用。也可每次給小孩洗澡時在溫水裡加入適量的10滴水(如半小瓶),但要注意只能用清水洗浴,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

生黃瓜汁是治痱子良方

1。生黃瓜治痱子:用生黃瓜汁或黃瓜片分別貼擦於患處,兩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適用於小兒。

2。擦西瓜皮治痱子:用西瓜的瓜皮擦拭患處,每次擦至微紅,一天擦兩三次,第二天就可見效,兩天後可結痂。將西瓜皮洗淨切片熬湯,或制作菜肴,長期食用,對預防痱子有良好的效果。

3。艾葉片治痱子:將艾葉片沖洗干淨,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時後,用熬出來的藥水給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還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膚病的發生。

4。風油精治痱子:在洗澡水中倒上幾滴風油精,洗澡時立即使人感到涼爽舒適,這樣洗幾次後就會使痱子漸漸褪去。

生了痱子不要塗痱子粉

天氣炎熱時要保證每日給孩子用溫熱水洗浴2~3次,以保持皮膚清潔,浴後擦上痱子粉。不要用熱水或冷水,不要用刺激性的鹼性肥皂。洗澡後要立即擦干。如在洗澡水中加幾滴花露水可防治痱子。

痱子粉大多作預防之用,適宜在寶寶沐浴後擦抹。如果痱子已經形成,最好就不要使用了,否則會阻塞毛孔。注意選擇嬰幼兒專用產品,不要用成人痱子粉。

孩子生了痱子,切忌塗抹軟膏或油類制劑,也不要用手擠弄、搔抓患處。一旦出現大面積痱毒或膿痱,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來自:潮汕親子網(
http://www.cs61.com
)詳文參考:
http://www.cs61.com/youerjibing/200906/09-8262.html

 
長痱子的寶寶在護理時需注意: 
1、孩子的居室要保證通風涼爽,天熱時不要在太陽下玩耍。 
2、平時應注意勤洗溫水澡,保持皮膚干燥清潔。每天給孩子用嬰兒沐浴露洗1-2次溫水澡,洗澡時可在水中加入幾滴花露水(但應避免進入眼睛),洗完澡後可以抹一些痱子粉,但應及時佛去余粉,過多痱子粉反易堵塞毛孔,引起痱子加重。千萬不要抹油膏,以免影響透氣。 
3、勤換衣服,衣服要寬大、柔軟、吸汗的全棉制衣。 
4、頭發盡量剪的短些。 
5、孩子長痱子時應先止癢,輕者可在洗浴後輕撲痱子粉,重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擦皮疹,同時口服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露。
如伴有化膿情況,則應上醫院就診。
a、護理法

長了痱子很麻煩,寶寶哭,媽媽煩。可是,如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同時在長了痱子以後,護理也是同樣重要的。

1、加強皮膚護理,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溫熱水最合適,水溫太低,皮膚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汗腺孔隨即閉塞,汗液排洩不出,痱子加重,過熱則刺激皮膚,使痱子增多。

2、勤剪指甲,保持手部干淨,避免抓撓皮膚引起繼發細菌感染。

3、不要給孩子多搽粉類爽身護膚用品,以免與汗液混合堵塞汗腺,導致出汗不暢,引起汗腺周圍炎症。

4、夏季要適當控制孩子戶外活動時間和活動量。

5、居室注意通風,保持涼爽,有條件的家庭應安裝空調。多為孩子洗澡,每日1—2次。

6、孩子衣著應寬松、肥大,並經常更換。衣料應選擇吸水、透氣性能好的薄棉布。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光著身子,以免皮膚受到不良刺激。

7、給孩子多飲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8、如果出現膿腫應到醫院診治,遵醫囑給予口服抗生素治療。

b、食療法

飲食對於防治痱子非常重要。下面介紹幾種是治療法:
1、冬瓜60克,加水煎湯飲用,每天一劑,連服7~8天。
2、綠豆適量,鮮荷葉一張,加水煎服。
3、冬瓜、海帶、綠豆適量共煎湯,加白糖少許,連服7~10天。
4、馬齒苋、絲瓜各20克,煎水服。
5、烏梅5~6枚洗淨,煎煮30分鐘後投入金銀花6克同煎20分鐘,取汁去渣加白糖涼後飲用。

另外還有一些偏方可以用來預防痱子,在平時的飲食中稍加注意就可以了。

1、夏日裡盛產西瓜,西瓜不僅有清熱解暑、涼血止渴的作用,還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西瓜皮是中藥,叫“西瓜翠衣”。將西瓜皮洗淨切片熬湯,或制作菜肴,長期食用,對預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2、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選擇。苦瓜能增進食欲,清熱解暑,多吃苦瓜還能預防痱子的發生。

3、有三種豆子,即綠豆、赤豆、黑豆,這三種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如果將它們煮熬成湯,中醫稱為“三豆湯”。三豆湯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被譽為夏季小兒保健佳品。如果從入夏開始服用,小兒很少有發生痱子的。具體制法:用綠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連豆帶湯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湯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

c、外敷法

生活中的很多蔬菜和水果,其實都是有有清熱去毒的功效,可以用來給孩子除痱,而且無毒。這裡介紹幾種。

1、鮮苦瓜葉適量,洗淨,搗爛,絞汁,塗於患處。或者苦瓜也可以。
2、鮮絲瓜葉60克,洗淨,搗爛,絞汁塗擦患處,每日2 ̄3次。
3、冬瓜適量,將冬瓜去皮,洗淨,切片,外擦患處。
4、生黃瓜汁或黃瓜片分別貼擦於患處,兩三次即可痊愈。
5、吃完西瓜的瓜皮洗淨,擦拭患處,每次擦至微紅,每日2 ̄3次,第二天就見效(不癢了),兩天後可結痂。
6、馬齒苋適量,煮開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後,痱子開始消退,擦過三遍,痱子消失。馬齒苋,葉呈扁橢圓形,紫梗,路邊。草地均可找到。
7、生姜片,擦拭患處,幾小時後即能消退。
對於痱子的情況比較嚴重的,可以考慮用以下的方法:

(1)將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內'沖入200毫升開水'在小火上煮5~6分鐘。煮後待稍涼不燙手時,用藥棉蘸花椒水輕擦患處.12小時後,痱子的膿尖一般可收縮干癟。為鞏固療效'可將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溫一下'再重新擦洗患處,經這樣處理後,痱子即可全部消失。

(2)取食鹽適量放鍋內炒至焦黃取出,放涼備用;取適量焦食鹽(鹽與水的比例1:100)置於盆內,加適量溫水,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淨毛巾放入盆中蘸濕,然後略擰,敷於患處(溫熱程度以小兒接受為宜),1日數次,2~3日即愈。

(3)可取甘草研末1份'滑石粉2份,撲擦痱子
d、洗澡法
洗澡也可以防止痱子,這裡介紹一些輕松的方法。取材於生活中的一些植物,尋找可能會有點難度,但是如果在鄉村是沒有問題的。制作也很簡單,媽媽不妨根據寶寶的情況和自己身邊的資源試用。愛洗澡的寶寶一定會喜歡。
 
擦花露水就好
 
痱子:“防”勝於“治”



2005年06月15日10:46【字號大中小】【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醫學指導: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主任醫師陳永鋒

今年22歲的李小姐一直都在抱怨自己的皮膚“怎麼這麼嬌嫩”,炎熱的夏天還沒來到,但是她的額頭、臉上還有脖子上就已經長了不少痱子,特別是脖子上,已是密密麻麻的一層,一出汗就特別難受,花露水和痱子粉都試過了,但都不見效。

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自進入5月以來,廣州天氣逐漸轉熱,特別是近半個月,天氣更是悶熱無比,雖然還未到酷暑,但是廣州各大醫院皮膚科已經接待了不少長痱子的患者,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等皮膚科每天都能接待五六個這樣的病人,不少讀者也來信尋求防治痱子的良方,為此記者專訪了廣東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主任醫師陳永鋒。

陳醫生表示,其實不是李小姐的皮膚嬌嫩,無論男女老幼,如果不注意防范,夏季都會長痱子。

據介紹,痱子是一種皮膚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除手心、腳底以外都可發生痱子,常發生在頭皮、前額、頸、胸、臀部、肘彎等皺褶易出汗的摩擦部位。嬰幼兒由於皮膚嬌嫩,汗腺發育和通過汗液蒸發調解體溫的功能較成年人差,所以更易生痱子。長痱子時皮膚發紅,然後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膿性。生了痱子後劇癢、疼痛,有時還會有一陣陣熱辣的灼痛等表現。陳醫生告訴記者,痱子從種類上說,分為紅痱、白痱、膿痱三種,不同的痱子有不同的表現,李小姐那種密密麻麻的小紅疙瘩就是“紅痱”。

紅痱(紅色粟粒疹)

這是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臨床上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於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對稱分布,有輕度紅暈,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常於高溫、暴曬後出現,且多見於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部發生多個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疱,壁極薄,微亮,無紅暈,輕擦之後易破,多於1~2天內吸收,干後有極薄的細小鱗屑。

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的小膿疱。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於皺褶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表現為孤立、表淺、與毛囊無關的粟粒樣膿疱。膿疱內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後可繼發感染。

對痱子“防”勝於“治”

陳醫生告訴記者,痱子發生以後,第二年夏季還容易發作,尤其是生過痱子的嬰幼兒。因此,對於痱子應該“防”勝於“治”。

預防痱子應注意環境通風,避免過熱;注意皮膚清潔衛生,勤洗澡換衣,保持皮膚干燥;衣服要寬松、透氣,吸汗功能好,特別是嬰幼兒要穿寬大、薄而透氣性能好的棉布內衣;孕婦穿衣不宜過多;臥床病人及嬰兒睡覺時,應多予以翻身;浴後在皮膚皺褶部位可撲些痱子粉;要多喝涼白開水、綠豆湯、銀耳蓮子湯等,多吃西瓜等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幫助解暑降溫,但不宜多喝冷飲,如此處理之後可減少或不發生痱子。

生了痱子要及時采取措施

痱子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是皮膚灼痛,癢得厲害,使人十分難受,影響工作和睡眠,特別是嬰幼兒,生了痱子更容易吵鬧不停,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寧。陳醫生表示,一般無需服藥,可以局部外用藥物。局部宜用溫水清洗,揩干之後撒上痱子粉,亦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患處(切忌用熱水和肥皂洗,千萬不要用油膏類藥物,容易阻礙汗液蒸發,加重症狀)。輕的痱子可用35%~70%的酒精輕輕塗抹消毒,以防感染擴展。

民間防痱處方

苦瓜取汁:將苦瓜搗爛取汁,搽塗患處,痱子翌日即消失。

黃瓜治痱子:輕的痱子可用生黃瓜汁或黃瓜片分別貼搽患處,兩三次即可痊愈。

食鹽治痱子:取食鹽適量放鍋內炒至焦黃取出,放涼備用;取適量焦食鹽(鹽與水的比例1:100)置於盆內,加適量溫水,使之完全溶解,取一干淨毛巾放入盆中蘸濕,然後略擰,敷於患處(溫熱程度以小兒接受為宜),1日數次,2~3日即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鴨子怎麼安樂死?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