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就是串種 唉 可憐了藏獒 串種了。
【品種名稱】:西藏獒犬 【英文名稱】:tibetanmastiff 【體型分類】:大型 [1]【犬種分類】:工作犬,忠實可靠性 【歷史】:原產地中國,起源於10世紀。 【整體外觀】:強壯有力,體型巨大,骨骼、肌肉發育良好,威嚴肅穆,表情平靜. 【習性】:伴侶型看護犬,生長緩慢,母犬2-3歲達到成熟,公犬則至少4歲才成為成熟的成年犬 【性情】:自主性強、充滿領地意識,忠於主人。 【頭部】:頭面寬闊,頭骨寬大,枕骨、額明確,枕骨至上額和上額到鼻尖的比例相等,但鼻子的長度可以短些。鼻筒寬大。 【眼部】:眼睛有神,黑暗中閃亮,中等尺寸大小,呈深淺不一的褐色。 【耳部】:耳朵較大,呈三角形,自然下垂,緊貼面部靠前。警覺時自然升起。耳部覆蓋柔和較體毛短的絨毛。 【嘴部】:前上齒、前下齒平整,上部和下部呈剪式咬合(齒輪式咬合),齒列緊緊結合,以使下颚(唇)呈方型,保持鼻筒立方體的形狀。平齒亦可接受。 【頸部】:粗大,肌肉發達,極少垂肉,呈躬型,覆蓋直立的鬃毛。 【軀體前部】:雙肩平落,骨干肌肉發達。前腿直而粗壯,直立時輕度朝內傾斜。 【軀干】:粗壯,背部挺直、寬闊,肌肉發達,整體稍略下蹲。胸部下垂並低於上肘部。軀干長度略大於高度。 【爪】:腳盤較大,對稱,腳趾間有毛,類似貓科動物的爪。 【尾部】:中長,長度不能超過踝關節,和背部呈一條線,自然卷起,尾部毛較長、蓬松,卷起時呈花狀(俗稱"菊花尾")。 【步態】:步伐很輕,有彈性,自由有力,奔跑沿直線。漫步時非常從容。 【皮毛】:毛發厚(密)而長,冬季比夏季更濃密,公犬比母犬的毛發要長,頸部和肩部(及背部)有更長更粗的毛。前後小腿後部有較長的毛發。 【顏色】:純黑、鐵包金、褐色、各種形態的金色、各種形態的灰色,還有奶油色和巧克力色等等,胸前有星狀的白色及足部略微的白色印記是可以接受的。雙眼上部有"假眼"印記,四肢下部和尾部末端可以是深淺不一的淺純色。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左傳·宣公二年》 獒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神犬,九犬成一獒,獒能看透鬼,能辟邪,是西藏藏族人的保護神。標准的藏獒前胸和爪子要有暗黃色,爪子像大手掌一樣地伸出來,還要上嘴唇搭拉下來把下唇吻部包住,上下各有兩顆漂亮的長牙。 [編輯本段]▲藏獒簡介 藏獒(tibentanmastiff),mastiff在英文中可翻譯為猛犬,tibetan英文為西藏的,聯合起來就是tibetanmastiff。 西藏那高聳的群山覆蓋著長年難融的冰雪,海拔四千多米以上常年寸草不生,加至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了高原缺氧的特定歷史條件,就是在這片土地上長年生活著一個偉大的民族——藏族,他們一年四季以放牧為生,祖祖輩輩的生活孕育出自己的語言文化。他們有著強悍的身體,為了生存他們日日夜夜與天斗,與地斗,與野獸斗。上天賜給他們強壯的身體,廣闊的草原和牛羊,同樣賜給了牧民生命財產的保護神——藏獒。西藏是犬生存的天堂,在廣闊的西藏由於民族習俗,勤勞善良的藏族牧民從不擅殺犬,它們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他們世世代代在沒有暖床,沒有接產醫,沒有營養師來調劑生活的日子裡,披著厚厚的身毛,警惕地巡視在廣闊的高原上。世代的生活養成了耐饑渴而斗志不減的高貴品行。西藏犬之多稱世界之最,但是西藏獒在青藏現今可稱千裡挑一。青藏地區生活著大量的藏豹、藏狼、藏狐及藏獅。但是這幾種犬決非真正的藏獒,其中有些是藏獒同當地幾種犬雜交的後代。有些犬外型酷像藏獒,但性格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有些犬性格方面有著藏獒的風范但骨骼方面已退化,它們難以勝任艱難的考驗,更免談用來育種。但是它們在牧區卻大有用武之地,牧區的廣大牧民離不開他們。他們披著長長的飾毛(主要是當地氣候的關系)日夜守護在牧區及牧家宅院,他們是牧民不可缺少的幫手,在牧民心目中他們是朋友甚至是家庭中的一員。 藏獒又名蕃狗、多啟、大狗,古稱蒼猊犬等。產於西藏.據記載距今已有800萬至1300萬年歷史。2000多年以前藏獒便活躍在喜馬拉雅山脈,以及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區。標准的純種藏獒多見於廣大牧區,有獅頭型.虎頭型之分,有安多系.康壩系.青藏系的類別區分。骨架粗壯、體魄強健、吼聲如雷、英勇善斗。屬於護衛犬種,具有王者的霸氣和對主人極其忠誠的秉性。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藏獒的足跡,原始藏獒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以及中亞平原地區,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及尼泊爾甚至新疆、蒙古、寧夏境內均可發現藏獒的蹤跡。 藏獒犬對許多世界名犬的改良起到非常重要的做用,如聖伯納犬等都有藏獒的血統。但多年來由於草原的特殊生活環境以及牧民薄弱的血統保護意識,造成原始藏獒與當地牧羊犬的血統融合,使純種藏獒越來越少。藏獒其體格高大,性格剛毅,力大勇猛,記憶驚人,野性尚存,使人望生畏,被譽為犬中之王。藏獒對陌生人有強烈的敵意,但對主人忠誠.親熱至極,作為護衛犬忠實可靠。藏人都為能有一只純種藏獒而自豪。藏獒已成為安全與富貴的象征。 藏獒產於我國西藏和青海,被毛長而厚重,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剛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護領地,護食物,善攻擊,對陌生人有強烈敵意,但對主人極為親熱。是看家護院、牧馬放羊的得力助手。它壯如牛,剛柔兼備,能牧牛羊、能解主人之意。在西藏被喻為"天狗"。西方人在認識了藏獒的神奇後,稱其為“東方神犬”。藏獒頭大而方,額面寬,眼睛黑黃,嘴短而粗,嘴角略重,吻短鼻寬,舌大唇厚。頸粗有力,頸下有垂,形體壯實,聽覺敏捷,視覺銳利,前肢五趾尖利,後肢四趾鉤利,犬牙鋒利無比,耳小而下垂,收聽四方信息,尾大而側卷。全身被毛長而密,身毛長10--40厘米,尾毛長20--50厘米,毛色以黑色為多,其次是黃色、白色、青色和灰色,四肢健壯,便於奔跑,動如豹尾,搏斗助攻,令敵防不勝防。一只純種成年藏獒重60公斤左右,長約四尺,肩高二尺半余,強勁凶猛,即使休憩,其形凶相,常人絕不敢靠近。8月齡可達性成熟,母犬每年初冬(10-12月份)發情1次,但在海拔較低的半農半牧區,氣候溫暖,管理適當,則可春秋兩次發情。每窩產仔4-5只,多者達7-8只。壽命10-16年。 藏獒因為生活地區不同,在外觀上也有差別。目前品相最好的上品藏獒,出於西藏的那曲地區。這種藏獒有典型的喜馬拉雅山地犬的原始特征:茂密的鬃毛像非洲雄獅一樣,前胸闊,目光炯炯有神,含蓄而深邃。喜馬拉雅山脈的嚴酷環境賦予了藏獒一種粗犷、剽悍美、剛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也賦予藏獒王者的氣質,高貴、典雅、沉穩、勇敢。還有一種藏獒出於青海地區。這種藏獒幾乎沒有鬃毛,身上的毛也比較短,體型卻更大!但是它的性格沒有帶鬃毛的藏獒凶猛、沉穩。 [編輯本段]藏獒-命名原由 中國藏獒的命名:藏獒又稱“西藏獒”、“獒犬”、“番狗”等,國外稱“中國的馬士迪夫”,我認為嚴格的講應稱“中國藏獒”,因其發源於中國的藏族地域。歷來藏獒就有很多文字記載:“獒”狗的一種,身體大、尾巴長,四肢粗短,黃褐色毛,凶猛善斗,可做獵狗。又《爾雅.釋畜》稱:“犬四尺為獒”。充分闡明獒的身高、體尺特征及格性用途等。為什麼稱其為獒而不為狗呢?這不僅僅是因為它身高體大、威猛善斗,而是它具有昂首挺立、永不低頭的典型特性。藏獒不論是站立、行走、還是臥地,首先給人的一種感染力是威猛、昂首、傲慢、不可一世的外形氣質特征,警覺但對於不侵犯領地的動物卻置之不理,正是這種高傲的先天素質,我認為古代漢語造字者以“獒”命名之理由是以人之“傲”取掉“人”加“犬”而得,有與人可比之地位。另外從生物學意義嚴格來講,獒也是一個物種與狗有明顯的差異性(即一年只有一個繁殖周期)。 [編輯本段]▲藏獒的歷史 藏獒因為生活地區不同,在外觀上也有差別。品相最好的上品藏獒,出於西藏的河曲地區。這種藏獒有典型的喜馬拉雅山地犬的原始特征:茂密的鬃毛像非洲雄獅一樣,前胸寬闊,目光炯炯有神,含蓄而深邃。喜馬拉雅山脈的嚴酷環境賦予了藏獒一種粗犷、剽悍美、剛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也賦予藏獒王者的氣質,高貴、典雅、沉穩、勇敢。還有一種藏獒出於青海地區。這種藏獒幾乎沒有鬃毛,身上的毛也比較短,體型卻更大!但是它的性格沒有帶鬃毛的藏獒凶猛、沉穩。 西藏獒是舉世公認的最古老而僅存於世的稀有犬種,在古老的東方有關藏獒神奇的傳說已被神話為英勇護主事跡的化身。他忠心護主的天性,不僅是游牧民族的最佳保護犬,同時也被認定是國王、部落首長的最佳護衛犬。 傳說在中國古代,很多從邊疆地區返掉的武將,王孫公侯都曾將此犬攜往京城,當作護園之用。馬可·波羅在進入中國四川在藏族自治州第一次看到這種大型猛犬時評價到,此犬體大如驢,吼聲如獅,史記馬可波羅是第一個把這種犬引進西方的。英國的<馬士提夫>意大利的<紐波利頓>這兩種歐洲的獒犬,這兩種犬是西方人在古羅馬時代斗凶猛野獸的犬種(世界上四百多種犬。現只有三種為獒犬)西方人在對其歷史考證後得知,他們的祖先在東方,在中國。在西藏:他就是馳名中外的世界神犬:西藏獒。美國的一些養犬愛好者,在六十年代為了得到中國的西藏獒不遠千裡,從尼泊爾翻越喜馬拉雅山而進入西藏尋找純種藏獒。能為尋到一條純種而為之振奮,1973年美國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護繁育這一瀕臨滅絕的犬種成立了美國藏獒保護協會。宗旨是保護繁育這一世界瀕臨滅絕的物種。五十年代有一批批西方動植研究進入中國的青藏地區,來了解研究這種大型猛犬。從大量記載中看到他們對這種神犬的敘述:那種長著厚厚的披毛的大黑狗,黑褐色的是藏獒。這種犬有獅子般的身軀,同樣有獅子般的凶猛。近些年來更有大批東南亞及西方經濟發達國家來到中國進入青藏地區尋找這一犬種,人們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但由於各種原因純種藏獒現存數量還是極少[3]。 在很久以前,布達拉宮腳下游牧著一個善良樸實的民族,這就是藏民。他們安居樂業,勤勞誠懇的生活著,他們白天游牧,晚上載歌載舞,熱情好客,每天享受著天神賜予的一切......突然有一天山洪爆發,怪獸橫行,侵襲著大地,眼看藏民們就要受盡苦難,每天都在饑寒交迫中恐怖的掙扎度過時,忽然見到許多手搖禅鈴,身穿袈裟的活佛盤坐在凶猛的神獸身上,從天而降,他們普渡眾生,施藥醫治受難的藏民們,神獸們大顯神威驅趕殺進怪獸...他們所到之處冰雪融化,草原復蘇新生,馬牛羊又重新的健壯起來,瘟疫也消除了,他們使藏民們重獲新生!藏民們又回復到了以前的平靜,享受著生活。為了防止災難再次爆發,活佛把神獸們留了下來,至今守護者廣袤的大草原,它們就是神奇的--藏獒!千百年來,它們一直守護者這片廣袤的大草原,與藏民們和諧共處至今。 藏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犬種之一,有些研究者認為他們是世界上特別是歐洲大陸許多其它大型獒犬的祖先。雖然自1880年中期起,許多有關獒犬的文獻已出現,卻很少有詳盡完整的的資料。最早有關於大狗(即藏獒)的資料出現在公元前1100年的中國,大型犬的頭蓋骨被推斷是在石器及青銅器時代,今日獒犬的祖先一般相信是跟隨著雅利安人、波斯、希臘以及羅馬的軍人而去,稍後隨著阿提拉及genghis(蒙古汗國王)旅行至歐洲。同時在這幾個世紀中,西藏獒犬仍稀落地散布在喜馬拉雅山谷區中,目前發展成備受西藏人贊譽的大型動物。在1859年時,英國舉行了第一次狗展,1873年成立了犬協會以及第一本血統書,其中包含了4027只狗。依照英國犬協會正式的分類,其中來自西藏的大狗第一次被正式稱為西藏獒犬。1874年,又有二只西藏獒犬被威爾士王子(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帶入英國,並在1875年12月的宮廷狗展中展示。從那時起到1928年,只有零星的獒犬進口到英國及歐洲。1982年第一個正式飼養此犬的准則被犬協會采用。此准則亦被fci(f[1] [2] 下一页
|
|